第一任葛洲坝总工程师—甪直曹宏勋

长三角曹氏文化促进会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批葛洲坝工程建设者,用一生的智慧和汗水,共同建设了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而这一伟大壮举与总工程师曹宏勋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 1920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曾参与过滇缅公路等工程建设,任上海市工务局工程师。1972年,因技术问题,葛洲坝工程被迫停工修改设计,时任丹江口工程局副总工程师的曹宏勋,临危受命转战葛洲坝,先后任葛洲坝工程局技术负责人、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初到葛洲坝时,曹宏勋与几名工程技术人员挤在一间破旧平房里,与室友公用昏暗的灯泡,夏天,蚊子成群,酷热难眠;冬天,室内冰冷,他就伏在床铺之上作图。尽管工地上陆陆续续建起了新宿舍,曹宏勋却以家眷不在身边为托辞,推掉了组织安排的更好的宿舍,只选了12平方米的小间,一张床,一套木桌椅,一套钢精锅、煤油炉就是他全部家当,就这样一直坚守到退休。</p><p class="ql-block"> 葛洲坝地处长江西陵峡出口,它不同于一般水利工程,其工程量之大,结构之复杂,不仅国内无先例,在国外也不多见。针对不利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坝体结构,为了保证大坝的稳定安全,必须缩减闸墩体积,增加泄洪孔数量,才能满足泄洪要求,这需要闸墩足够牢固。为此,曹宏勋带领技术人员,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试验,为原设计19孔泄水闸改成27孔泄水闸提供了依据,他大胆引进大吨位预应力锚索等新技术,成功应用于闸墩施工,使大坝牢不可破。</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清楚地认识到,葛洲坝工程是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国家重点工程。对于工程质量,曹宏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迁就,更不妥协。大坝重要部位施工,他总是坚守现场,设计不合理的图纸,他拒绝签字。“对子孙后代负责”,是曹宏勋组织施工时的一句口头禅,对于质量问题,他的眼睛揉不进沙子。</p> <p class="ql-block">  因在水利工程建设的突出贡献和影响,曹宏勋于1983年被授予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被选为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理事,1990年1月,被确认为国家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p><p class="ql-block"> 1989年,69岁的曹宏勋在家人强烈要求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葛洲坝,从此隐居家乡苏州。在巨大的成就面前,他从不居功自傲;面对组织给予他应得的“待遇”,他却婉言拒绝,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p><p class="ql-block"> 附:甪里,亦作“角里”,古称“禄里”,又名“甪头”“甪头山”,俗称“甪湾里”,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衙甪里村境内,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苏州曹姓中有名的堂号数“世美堂”,世美堂位于甪里村曹家底 42 号,建于清雍正年间。宅院为东向,原有一路三进,门厅已毁,仅存门枕石一对,现存大厅及附房两进,分布面积 407 平方米。大厅面阔五间带两厢,进深八界。大厅前有雍正乙巳年砖雕门楼,</p><p class="ql-block"> 长三角曹氏文化促进会长 曹洲 </p><p class="ql-block"> 2024. 12. 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