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苍山一飞鹰<div>图片:苍山一飞鹰</div><div>视频:苍山一飞鹰</div><div>美篇号:1751699</div><div><br></div> <h5>黎平翘街</h5> 贵州·黎平 导航显示,从肇兴到黎平走高速40多公里,不走高速60多公里,我们选择了黎洛高速,这是近十多天来第一次走高速。<div><br> 位于黔东南的黎平地处云贵高原边缘,苗岭余脉横贯全境,这段不长的高速公路在山谷与隧道间穿行,加上雨时停时下,开始让我们体会何为“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br></div><div><br></div> 黎平,原为里坪,侗语意为宽敞平坦的祭祀之处,官方改成“黎平”,寓意黎民百姓平安,听起来更好。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此置五开卫,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县。这样看来黎平作为县城的历史不算长,从现代化的大道驶入,直到穿过古城墙进入古老繁华的东门翘街,黎平未给我陈旧之感,一切显得通透而明亮。<div><br> 翘街两头高中间低,一公里长的街道恰如一根翘起的扁担,所以又叫“扁担街”。这是我们重点游览的地方,红军长征在黎平城发生的大事几乎都在这条街上。<br></div><div><br></div> <h5>翘街</h5> 从后街经大井街进入翘街,正是翘街的中间,行人不多,随意而行,看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兑换处旧址。迈步而入,一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笑着一边让我们登记,一边热情地为我们讲解起来。<div><br> “先生、女士,你们是外省人,你们走进黎平古城翘街,一定感到奇怪,黎平是个侗族自治州,为什么有这么多仿徽派建筑呢?”见我们产生了兴趣,他接着说:“这事还得从明朝讲起。明洪武18年(1385年),黎平出现了一位农民起义首领叫吴勉,他是侗族中潮人。朱元璋派楚王朱桢和汤和,率领20万大军剿灭起义军。之后朱桢屯兵驻扎黎平,建五开卫。朱桢想:我这20万大军,80%都是我们安徽凤阳人,既然要屯兵驻扎在黎平建五开卫,又要让士兵们不要思乡心切,所以建造的房子要和家乡一样。于是就出现了这条老街。很多老式建筑的房子都是仿徽派建筑。”<br></div><div><br></div>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注意到,站在街上一眼望去,的确是整齐的青砖小瓦马头墙。他继续道:“你看这翘街,街面上铺的石头不是为了好看,它是有讲究的:那就是官走官道,民走民道。在明清年间,中间的白石头是给坐轿子的官老爷走的,叫官道;两边的青石头是给我们老百姓走的,叫民道。原来的官道比民道高出五寸,1984年重新修复的时候,就把它弄平了。两头的台阶,从明朝到现在都没有动过,只是将坏的换掉,坏一块换一块。”<div><br> 他又滔滔不绝地说了黎平的历史、黎平会议的情况等,最后告诉我们翘街怎么游览不绕路,第一次遇到这么热情的景区工作人员,我们一再表示感谢,他笑着摆手道:我不是讲解员,只能讲这么一点皮毛,供你们初步了解。<br></div><div><br></div> <h5>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兑换处旧址</h5> 旧址内详细展出了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的情况。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成立,行长为毛泽民。长征时财政部与国家银行合并,编入军委第二纵队第15大队,毛泽民任大队政委,财政部长林伯渠随队行动。配备了160多副扁担挑子,挑着金银珠宝和苏币,还有印钞机、铸币机、纸张和油墨等,踏上征途。这些沉重的担子严重制约了行军速度,到湖南潇水附近,奉命轻装,才将笨重的石印机等扔掉。<div><br> 每到一处,红军用苏币采购物资,为保证老百姓利益,国家银行都会设兑换处,民众可将苏币兑换成银元或实物,自由选择,兑换实物都是按当地物价进行折算。对于没收土豪劣绅的财物,除分给贫苦百姓外,紧俏物资也按平价销售,但只用苏币,以吸引群众兑换苏币使用,扩大苏币的影响力。苏维埃国家银行就这样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挑着红军的经济命脉和后勤保障走完了长征路。<br></div><div><br></div> <h5>黎平会议纪念馆</h5> 我们按照那位工作人员建议的最佳路线,开始了下面的游览。从双井街向前,先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div><br> 黎平会议纪念馆,2009年建成,仍沿用仿徽派建筑风格,端庄典雅。馆内分四个单元,全面展现了长征在黎平的重大事件及其意义。红军长征在黎平召开了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一次大整编在湖南通道提出,在黎平境内完成,而战略转兵实际上在通道就已开始,通过黎平会议进一步明确并得到执行。<br></div><div><br></div> <h5>纪念馆内</h5> 从纪念馆后门出去即是黎平会议会址,翘街二郎坡46号。<div><br> 这也是一座具有徽派风格的建筑,原为胡家宅院,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整个宅院前底后高,一店二居三后院,为传统的商住两用型布局。缓步其中,细细口味,见居室门楣有“种德收福”四字,门联为“传家自有藏书乐,卜宅何嫌近市居”,更觉有浓浓的徽州风韵。</div><div><br> 当年长征到达黎平,红军总司令部设在这里,周恩来、朱德等也宿住于此,召开会议的房间仍保留如初。<br></div><div><br></div> <h5>黎平会议会址</h5> 通道会议对红军的行军路线作了紧急调整,转向敌人防守薄弱的贵州,暂时甩开追兵,但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央红军向何处去的战略方针问题。为此红军总部进入黎平后的第二天,即1934年12月18日立即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9人,博古、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何克全)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李德因病未到会。<div><br> 会上,博古仍坚持执行共产国际的决定,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而毛泽东则提出向黔西北进军的主张,会议没有发生激烈的争论,因为包括周恩来在内的所有人都赞成毛泽东的主张,而博古所依赖的共产国际早在长征出发前就失去了联系。</div><div><br> 没有共产国际的指手画脚,会议很快做出《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其核心内容为:1、放弃北进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2、以遵义为中心,在川黔边区开辟新的根据地。这时中央认为既使不利也要转向遵义西北,不能深入黔西、黔西南及云南地区,这与后来的发展完全不一样,可见红军的转移之路仍在摸索中。<br></div><div><br></div> <h5>会议室</h5> 不管如何,黎平会议的意义重大,对长征落脚点的调整改变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也从此开始独立自主解决军事路线问题。<div><br> 除博古和李德外,会议决定得到了红军官兵的一致认可,对前途重拾信心。耿飚说,黔军一触即溃,逃跑像得了传染病似的,这种脓包相坚定了中央改变原定计划的决心。的确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双枪兵”(一支步枪一杆烟枪)战力弱,不足为虑,而向川黔边发展建立新根据地,北可与红四方面军呼应,东可与红二红六军团配合协同作战,回旋余地大,使人眼前顿然开阔。<br></div><div><br></div> <h5>福音堂</h5> 从黎平会议会址内可直接进入福音堂,福音堂正门禁入,我开始理解那位工作人员为什么推荐这样的参观路线了。<div><br> 福音堂原为胡氏“协顺店”,民国前期为胡序荣家的产业,主要经营木材,1929年租给德国传教士郁德凯,郁将其改建为福音堂,成为具有欧式风格的教堂。当年李德和博古住在这里,可能是因为李德与郁德凯为同乡,交流起来方便。<br></div><div><br></div> <h5>两湖会馆</h5> 从福音堂出来,对面是两湖会馆,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是流黎楚人聚会之处,因主祀大禹又名禹王宫。红军长征到黎平,国家政治保卫局驻扎于此,负责党中央和黎平会议的安全。<div><br> 离此不远的翘街马家巷24号的进士第,则是毛泽东、张闻天和王稼祥的住处。进士第原为嘉庆年间黎平府父子进士胡秉钧、胡长新的宅院,明清时期典型的仿徽派建筑——“窨子屋”,封火墙围合,内为两层木结构房屋。<br></div><div><br></div> <h5>进士第(毛泽东住址)</h5> 长征出发后,毛泽东因病王稼祥因伤,都躺在担架上被人抬着走,张闻天身体不好偶尔也坐担架。三人常在一起,边走边探讨红军的前途与命运以及军事战略方针。李德对此深为不满,曾多次向博古提出,博古未置可否。在他们眼中毛泽东不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王稼祥和张闻天也不认可毛泽东的很多想法,他们一直坚定地执行共产国际的路线。在革命面临危急的严重时刻,一直游离于领导核心之外的毛泽东,急需找到政治上的支持者。<div><br> 长征途中,红军不断面临困境,尤其湘江战役后,张闻天和王稼祥渐渐接受了毛泽东的观点,为黎平会议及后来的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称其为担架上的“阴谋”,也有人说是担架上的“三人团”,倔强的毛泽东开始展现他卓越的政治才能,这一点在后续的长征途中还会不断看到。<br></div><div><br></div> 我们重回翘街,继续参观红军干部休养连驻地旧址和红军教导师师部旧址。<div><br> 红军干部休养连驻地旧址在廖氏米铺,当年长征“四老”(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和女红军们都住在这里。</div><div><br> 将总卫生部中央工作团的妇女工作队和军委第二纵队直属干部连等单位合并为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直属军委纵队第二梯队,将老同志、女红军、苏维埃政府领导、团级以上重伤病员,都放在该连,以加强领导,实行集中保护和管理,这也是黎平整编的内容之一。<br></div><div><br></div> <h5>红军干部休养连驻地旧址</h5> 旧址内以文字和图片详细说明了这支300多人的特殊连队的故事,他们虽是老、弱、伤、残、妇等,却和战斗部队一样行军打仗,不落人后。女红军的口号是:不掉队,不带花(负伤),不当俘虏,不得八块钱(就地安置费)。直到长征结束,她们一个也没掉队。<div><br> 干部休养连于1935年右路军走出草地后撤销。<br></div><div><br></div> 红军教导师,听名字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一支运输队。教导师1934年8月26日在瑞金成立,主要担负长征中重物的搬运任务。长征出发时,红军大搬家式的转移,几千付担子压在了教导师肩上,有些重担需20多人抬,翻山越岭,行动极其缓慢,不仅让主力部队为掩护而付出代价,自身也伤亡严重,从出发时的5000多人,到黎平时仅剩下2000人。<div><br></div><div> 黎平整编时,彻底抛掉一切不必须的辎重,教导师的使命终结,其撤销后人员补充到各战斗队伍,使得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都大大提高。</div><div><br></div> <h5>翘街入口</h5> <h5>红军广场</h5> 从翘街长长的阶梯上去,就到了“扁担”的一头,最初这里是黎平府学宫前的一片荷花塘,1930年被填平,后又改成菜市场,2004年建成红军广场。红军在黎平时曾在这里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分发财物。<div><br> 现在,广场边是黎平县城关第一小学,街口处立有青石牌坊,上书“翘街”两个红色大字,原来翘街的入口在这里。</div><div><br> 一道牌坊将时光隔开,走出去,现代的闹市车流重现于眼前,酸汤粉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夕阳的余晖洒落巷道,翘街也渐渐喧闹起来,灯光开始照亮暮色里的古城。<br></div><div><br></div> <h5>翘街晚霞</h5> <h5>夜色里的翘街</h5> 第二天,我们沿着长征的路线来到八舟河。从翘街向北十几公里,就是高屯的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div><br> 这里地处山坳之中,时值六月,藕塘里荷花盛开,青翠的玉米杆亭亭而立,村民们三三两两在田中劳作。清亮的八舟河弯弯曲曲,唱着欢快的歌流过,它要注入亮江,与清水江汇合,最终流入长江。<br></div><div><br></div> <h5>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h5> <h5>八舟河</h5> 这里的村民没有想去那么远,他们只想每天能够过河,从这块田走到下一块田。于是在八舟河上架起一座木桥,70米长1米多宽,九对圆木像板凳腿一样高高立起,撑住木板桥面,整个桥没有栏杆,远远看去像是好多个长条凳连在一起,因而又叫“板凳桥”。<div><br> 红军从黎平分左右两路向遵义方向挺进,其中右路的红一军团和红九军团,就经过这里,从这座简易的“板凳桥”上跨过八舟河,向北而去。</div><div><br> 如今,小桥虽经修复加固,但仍固执地保持原始风貌,人们称其为“红军桥”,是想永远记住那一段历史。<br></div><div><br></div> <h5>红军桥</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贵州黎平</span></p> <h1><i><font color="#ff8a00">(未完待续......)</font></i></h1><div><i><font color="#ff8a00"><br></font></i></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12月</h3> <h1>附图:</h1> <h5>黎平古巷</h5> <h5>步入翘街</h5> <h5>黎平会议决议</h5> <h5>黎平整编后的序列</h5> <h5>翘街留影</h5> <h5>翘街</h5> <h5>暮色</h5> <h5>八舟河湿地公园一隅</h5> <h5>八舟河仙人岩</h5> <h5>红军桥</h5> <h5>八舟之荷</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