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从1992年第一次去云南开始,32年间我去了彩云之南不下六七次,昆明、德宏、西双版纳,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澄江寒武纪化石群遗址,红河哈尼族的梯田……我都走过。但是直到2024年12月,我才第一次来到慕名已久的腾冲。</h1> <h1>之所以迟迟没有去腾冲,主要是因为它交通太不方便,感觉那地方遥不可及。第一次去云南时,分社记者带着我们从昆明开车走滇缅公路到畹町,已经到了腾冲边上的保山,可听说要去腾冲开车至少五六个小时,且山路很不好走,我们只好舍弃。</h1> <h1>这一次,我们乘昆明航空公司的班机从北京直飞,4小时就到了腾冲。一下子就觉得腾冲不再遥远。</h1> <h1>依仗着对腾冲熟得不能再熟的朋友接待,我事先没有做任何功课。到了腾冲,朋友安排去哪儿就去哪儿。倒是一众知晓我到了腾冲的朋友,不断地发微信指点我,应该去这里,应该去那里。</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们都说腾冲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必须要看。我们到腾冲第二天,就直奔它而去。恰逢星期天,参观者相当多。</span></h1><h1>朋友说,滇西抗战纪念馆最早建于1986年,原本比较狭仄。当地有意扩建,却缺乏资金。后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来腾冲,看了纪念馆,感觉很有意义,听闻扩建资金有困难,便批示拨专款,新馆才得以在2013年8月15日建成开馆。据说总投资1.5亿元。</h1> <h1>纪念馆正厅三面墙上,1300顶不同制式的钢盔呈矩阵式排列,既威武雄壮又别开生面。资料介绍说这些钢盔是当地一位战史迷一顶顶搜集而来,而拍过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朋友说,那都是他们用过的道具,捐给了纪念馆。我是既信朋友也不能质疑资料,反正不论这些钢盔来历如何,它们在这个纪念馆,都适得其所。</h1> <h1>那次跟分社记者走滇缅公路,也算接触过滇西抗战,但毕竟没有研究,对那段历史一直相当迷糊。这次才算明白了一点: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后,在中国大西南的云南成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为了输送从海路到东南亚的国际援华物资,1937年底开始紧急修建从昆明到缅甸腊戍的滇缅公路,全长1146.1公里,其中云南境内959.4公里,20万人工9个月建成通车。即使一些路段有原来土路的基础,这速度也相当了不起了。筑路民工牺牲3000多,平均每公里死亡3人,也是血肉铸成的一条公路。</h1> <h1><p>滇缅公路经保山却并不过腾冲,然与腾冲关系密切。后来日军就是沿着滇缅公路打到腾冲的。说起来,这滇缅公路也是好景不长,因为谁也想不到1886年就宣布吞并缅甸并将其纳入自己版图的大英帝国的军队那么不经打。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两个师团1942年1月初开始从缅甸南方发起进攻,两个月就占领了首都仰光,5个月就占领了缅甸全境。这一下,原本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的云南,尤其是滇西,突然就成了前线。</p>日军占领缅甸全境后,在1942年5月3日又沿着滇缅公路侵入到我国畹町,4日即占领芒市和龙陵,眼看就到了怒江边,昆明及整个大西南岌岌可危。5月5日,中国军炸毁了怒江上的惠通桥,凭怒江天险阻住了日军攻势。然而怒江西边的腾冲还是在5月10日落入日军魔爪。</h1> <h1><p>因为一直是后方,估计畹町、芒市、龙陵、腾冲也没什么像样的备战。据说腾冲就是被292名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大摇大摆占领的。不过被占领之后,腾冲一带的抵抗一直不断。特别是以李根源和张问德为代表的一批有家国情怀的腾冲贤达,表现突出。</p>李根源是辛亥元老,朱德元帅在云南讲武堂的老师。腾冲沦陷后,在昆明担任云贵监察使的李老赶到保山,面对不断轰炸的敌机,争相向东逃命的难民,他镇定地召集各地士绅开会,发表了著名的《告滇西父老书》,号召人们“抱定决心”将敌人驱逐出腾冲、龙陵、滇西国境乃至缅甸,“保住滇西过去历史上的光荣”,“在云南抗战史中占最光辉的一页”。</h1> <h1>比李根源小一岁的张问德也是民国初年就开始做官的老人,腾冲沦陷后,已经62岁病休归家的张问德被云南省政府任命为腾冲县长。他临危受命,不辞辛劳,率抗日县政府随军转战,流动办公,竭尽全力办理县政,协助军事,锄奸安民。1943年8月31日,在腾冲抗日最艰苦的时候,日军腾越行政班本部长田岛寿嗣致函张问德,企图诱降。张老先生于9月12日回复田岛的《答田岛书》,被誉为当世名檄。他在回函中历数日寇荼毒腾冲人民的种种罪行,严词拒绝其择地会晤长谈的要求,表示自己要竭尽全力使侵略者“终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腾冲人民之前”。两篇文书,一批乡绅,尽显腾冲风骨。</h1> <i>战前腾冲全景</i> <h1>收复腾冲的腾冲战役打得很惨烈。从1944年5月11日到9月14日,历时127天。日本人占领腾冲两年,将当初那不设防的小城搞得似乎壁垒森严,让中国军以伤亡1.8万余人的代价,毙敌少将指挥官及联队长以下军官100余、士兵6000余,俘获敌军官4人、士兵60余。一片焦土的腾冲,是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军队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县城。</h1> <h1>还有一些细节令人动容。滇缅公路建成后,司机不够,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老先生发布通告号召东南亚华侨有相关技术专长者回国服务,得到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3200余名华侨的热烈响应,他们短短数月就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洋机工,分9批回国服务,主要承担滇缅公路的运输。他们之中涌现出数位女扮男装的现代花木兰,其中一位李月美,她在一次事故负伤后才被发现是女性,之后她又当护士,继续抗战。</h1> <h1>纪念馆还展示了中国远征军在缅北密林中挣扎生存的情景。10万余人的远征军真正在战场阵亡的也就1万多,而4万多人是死在缅北的雨林中,且尸骨无存,仅留下他们的胸章或名牌。</h1> <h1>纪念馆毗邻大名鼎鼎的国殇墓园。或者说,滇西抗战纪念馆就是在腾冲国殇墓园的基础上建立的。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编发过云南分社记者采写的关于国殇墓园的对外报道,那可能是改开后我们有关国殇墓园最早的新闻报道。那时没有多媒体,仅凭文字,我还是很难想象墓园的样貌,非常渴望亲眼目睹。不想30多年之后才如愿。</h1> <h1><p>国殇墓园是1944年收复腾冲后,李根源先生提出修建的,以纪念在腾冲战役中阵亡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将士。墓园1945年1月15日动工,当年7月7日落成。1996年国殇墓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国殇墓园的大门是白族风格牌楼式建筑,门额篆刻“国殇墓园”四字是李根源老所书。</h1> <h1>墓园建有忠烈祠,其“河嶽英灵”匾额是蒋介石题书。</h1> <h1>忠烈祠后的小团坡上,整齐排列者3346块小方碑,碑上刻着腾冲战役中阵亡将士的姓名和职衔。</h1> <h1>此外还有墓墙,刻着9187位阵亡将士的英名。</h1><h1>回到北京后才看到资料说,这里还埋着19名美国盟军将士的亡灵。可惜当时不知道,没有去看。也是有点累,走不动。如果园里有定时的景交车巡回开过,指点游客看这些墓碑,就好了。</h1> <h1>我们还是勉力爬上小团坡顶,瞻仰了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碑,上有李根源老题写的“民族英雄”四字,以及腾冲会战概要。</h1> <h1>在坡顶还看到附近解放后建的革命烈士陵园。</h1> <h1>埋有三个日本将领尸体的倭冢,“倭冢”两字也是李老所题。</h1> <h1>旁边是痛打日寇的雕像。听说日本人曾提出给腾冲十亿元人民币,迁走倭冢,拆除这个雕像。腾冲拒绝了。</h1> <h1>腾冲另一个必去的网红打卡地,就是有600年历史的和顺古镇。</h1> <h1>朋友告诉我,和顺是著名侨乡,6000多人口的镇子,在海外的华侨竟有1.2万人,分布在缅甸、泰国、新加坡乃至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h1> <h1>奇特的是,距腾冲县城不过4公里的和顺,竟未遭日军荼毒。朋友说,和顺有曾经留学日本的先贤,将天皇赐予的宝剑悬挂于通往古镇的牌楼上,阻止了日军进入和顺。总之,这个古镇果真是名副其实,和平安顺安然无恙地幸免于难。</h1> <h1>和顺的建筑白墙灰瓦,很有徽派风格。事实上,和顺及腾冲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少的地方,汉族人口占比在87%以上,皆因明清两朝从江浙皖等地迁徙了大量军士及其家人来戍边。</h1> <h1>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就是和顺人。他的《大众哲学》是引导我父亲走上革命道路的著作之一。我曾经疑惑那样偏远的地方怎么会走出这样一位人物,可是到了和顺,虽然体力原因没有走到艾思奇故居,而一旦发觉这小镇文化底蕴深不见底,我疑惑全消。上个世纪初的腾冲与和顺,得侨乡之便,领风气之先,思想上可能比北京更加开放,与世界更加接近。和顺镇的几位华侨集资于1928年建的图书馆,证明了这种开放。</h1><h1>图书馆就在古镇入口处,位置抢眼。大门上的和顺图书馆几个字,是清末和顺最后一位举人张砺书写,门内“文化泉源”的金字大匾是缅甸瓦城云南同乡会所赠。</h1> <h1>进得中式大门,又有一座西式平顶拱形门,上面悬挂着胡适题写的和顺图书馆匾额。</h1> <h1>穿过拱门内的小花园,就是图书馆的主楼了,两层五开间砖木结构,两边各有一间带飞檐的角亭,很传统,也很气派。不愧是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h1> <h1>主楼一层的阅览室,很有历史感。据说和顺图书馆收藏的孤本古籍,省图都比不上。</h1> <h1>2008年建馆80周年时图书馆之友赠送的铜铭牌,现在又过了16年了。</h1> <h1>主楼后面的藏书楼,很洋气,却与整体建筑风格并不违和。</h1><h1>中国真正的读书人绝不迂腐。和顺图书馆也是一样。这个书香之地1944年曾作为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的临时作战指挥部,为收复腾冲做出了贡献。</h1> <h1>图书馆旁边是文昌宫,与图书馆一样彰显着古镇的文化传统。朋友在和顺见过七八十岁挑着担子健步如飞的老人家,不仅识字,还能念出一口流利的英文。</h1> <h1>朋友带我们去看弯楼子民居博物馆。沿途经过一条条街巷。每个街巷各有一共同的巷门。</h1> <h1>巷门对面,各有一个公共场所,方便巷子里的街坊门休闲或社交。</h1> <h1>路经寸氏祠堂,寸是和顺大族,从这讲究的门楼就可以看出这是个很有历史传承的家族。</h1> <h1>在滇西抗战纪念馆有寸氏家族寸大进的雕像,他是清末武举人,曾率边地军民多次抗击入侵英军。1942年腾冲沦陷后,88岁的寸大进绝食而亡,尽显民族气节。他有9个儿子,均参加抗战,其中3个儿子为国捐躯。</h1> <h1>弯楼子是创办了当地著名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族的住宅,因其房舍顺着巷道的曲线修建,被乡人形象地称为弯楼子,也体现了李家与邻里的互谅互让。李氏家族兄弟五人,一人早逝,其余四位同甘共苦,亦商亦儒。</h1> <h1>他们经商之外,也帮助地方平息匪患,得地方所赠“见义勇为”牌匾。</h1> <h1>如今李家族人遍布缅甸、泰国、新加坡、加拿大以及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子孙昌盛。</h1> <h1>李家的房子坐南朝北,从建筑到家具,都是中西合璧。如这闺楼的小阳台和西式的铁花窗。</h1> <h1>走廊落了灰的家具都是古董。</h1> <h1>三进三坊一影壁。</h1> <h1>供奉着李家祖先牌位的祠堂。</h1> <h1>古镇外是一片湿地,因人走进去会陷入水草之中,曾名陷河湿地,又因有野鸭嬉游水上,现名野鸭湖。现在湖边修了码头,游人可买票乘画舫欣赏古镇的水乡风光。</h1> <h1>也从水上不同角度看和顺。</h1> <h1>和顺让人称道的是,它百年前就已经处于中国的开放前沿,然而却一直保持着其固有的古朴。无论如何大红大紫,却总是低调行事。</h1> <h1>村民们依然在河边洗菜。</h1> <h1>沿袭多少代的洗衣亭仍然不是摆设,还在使用。</h1> <h1>他们还保持着晒干菜的传统,而且镇里一直有给村民们晒干菜的场地。</h1> <h1>对比原住民几乎全被外来商家赶走而早看不出自己原本风格的滇北另一古镇,和顺本真的淡定从容才是真美,值得点赞。</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