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课文。作者是王英琦。文章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的毁灭》出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秘密:与其说是创作,不如说是摘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位老师,近日发私信予笔者,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好!有《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原作吗?我总觉得这篇课文结尾还没写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圆明园的毁灭》是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按位老师的提示,笔者找到这一篇课文,的确感到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作结得有一些匆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此,笔者查找了一下,不难找到这篇文章的原文名叫《不该遗忘的废墟——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首发在《北京文艺》1979年第7期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文如下,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从这篇文章中节录的,笔者用红色的部分,大致地标明节录到课文中的语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该遗忘的废墟 ——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 王英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过北京的同志,无不向我赞誉天安门的雄伟,大会堂的壮丽;颐和园雕廊画柱的精美,天坛回音壁上的妙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却没有任何人提及过圆明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在我少年时代,从一本历史书上第一次知道了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附近。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的园林艺术典范,是世界上最豪华的官苑之一。园内珍藏着各种金珠珍宝,铜瓷古玩,名人字画,孤本秘籍,以及古今中外各种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然而,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瑰丽的艺术宝库,却被帝国主义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付之一炬,焚为焦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年时代的记忆是深刻的。记得,当时看完这本书,感触很大,既为圆明园的毁灭,祖国的文明遭到巨大的破坏而痛心疾首,又为帝国主义罄竹难书的强盗罪行义愤填膺。那时曾想,将来如有机会到北京,一定要去看看圆明园,一定要去看看这片惨遭焚掠的废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几年过去了。一九七七年秋天,我有机会到北京,决心去打听一下圆明园的遗址,以还多年夙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宽阔的长安街上,当我向一位年轻的姑娘打听起圆明园时,她大大惊愕:“……圆明园?我怎么从没听说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问了几个人,回答仍和姑娘一样使我失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震惊了!怎么,这座闪耀着我国古代文明的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竟已被人们忘记了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他,终于在我失望之余,告诉了我去圆明园的途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的深秋,寒风料峭。在通往圆明园的荒草萋萋的小径上,万木凋零,风沙扑面,偶尔有几只秋虫有气无力地嘶鸣着。穿过一片树丛,我的眼前豁然呈现一片荒漠无垠的大地——高低不平的败瓦残垣零星散布着,烧焦的枯枝败叶依稀可见,雕塑殆尽,杂草葳蕤……一片惨不忍睹的肃杀悲凉凄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呵!这就是圆明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在我的心中曾千百次地想象过圆明园惨遭焚掠后的情景,却万没料到会是这样。它,实在比我想象的毁灭得更悲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呵,圆明园,你这万劫不复的废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在八百年前,封建的王侯世家便在圆明园一带营建行宫别墅,作为他们行乐的场所。到了清乾隆皇帝时,更大兴土木,召集全国能工巧匠从事兴建。清政府向人民尽情勒索,耗费了数以亿万计的钱财,驱使千百万民工日夜劳动,终于建成了一座世界上少有的宏伟美丽的宫苑——圆明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圆明园包括最主要的三个园:圆明园、万青园和长青园,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散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如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这些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连绵几十里,一片山水林园、殿阁亭台,景色异常壮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虽由人造,宛自天成。”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营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漫步园中,有如游历在祖国的名胜佳地,天南海北。园中还有很多景物是模拟古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使人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古诗画家们的幻想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鼎鼐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八六0年七月六日,英、法侵略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背走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赶来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无法拿走搬运的,则任意破坏、践踏,以至棒击,必致粉碎而后快。每个侵略军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一个叫赫里斯的英国军官,仅抢掠的金塔一座就价值二万二千多英镑。据《泰晤士报》随军记者报道:“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为了消灭罪证,十月十八、十九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官兵奉命出动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这座我国封建时代园林艺术和建筑结构的精华,就这样被侵略者化成一片灰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法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在国内外受到了强烈的谴责。如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就曾痛斥:“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无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无可估量的损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荒漠的废墟上,一任砭骨的北风掠面,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的悲愤。思想的野马,仿佛把我从眼前的废墟,带进了历史的画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好象看见在辽阔的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正耕耘着人类第一块处女地,我好象看见,在浩瀚的大洋彼岸,玛雅人正雕刻着精美的塑画……呵,我想起了爱琴海区域的古文明和埃及的金字塔,想起了腓尼基的字母和巴比伦的楔形文,想到了希腊的古典文化和欧洲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类的文明,不就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的人民你一点我一点地发明创造的吗?在发明和创造这些精神和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人类曾经走过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曾经付出何等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令人发指的是,历史上,却就有那么一小撮人类文明的虐待狂,他们视文明为洪水猛兽,恨不能将人类赶进原始森林,恨不能将整个世界毁灭。可以肯定,如果不是惨遭焚灭的话,圆明园,无疑将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抓起一把发黑的泥土,仿佛闻到古代人民智慧的芳香,我拾起一块烧焦的瓦砾,仿佛看见烟云火海中,强盗们正发出兽性的狞笑……我难道是在发思古之幽情吗?不!我是在追思我们古老的民族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我是在哀叹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建造了举世无匹的艺术宝库,腐朽的封建王朝却没有能力保护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凝视着烧焦的瓦砾,一种突然而来的愤懑袭上我的心头。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干扰,近十多年来,已经很少有人提及我们民族的历史了,已经很少有人再回顾我们民族曾经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了。能够责怪长安街上那位年青的姑娘历史知识太贫乏,竟连圆明园都不知道吗?这根源,这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来自万恶的“四人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人帮”正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文明虐待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他们法西斯亡国愚民的政策下,多少珍罕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横遭破坏;多少优秀的科学文化人材惨遭摧残,他们使多少青年人不知道过去,使多少爱国者丧失民族自信心,他们妄图把人民永远禁锢在愚昧无知的铁罐,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事业进行了空前绝后的大剿杀!他们犯下的罪孽是多么深重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圆明园归来,天安门广场已是华灯齐上,举目灿烂的五星国旗,环顾如潮的人流,一个强烈的念头在我的脑海涌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们呵,当你们在长安街漫步的时候,当你们在故宫流连忘返的时候,当你们在北海扬桨击浪的时候,当你们在香山极目远眺的时候,请你们千万不要忘记了在你们的身旁有一片不该遗忘的废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载《北京文艺》1979年第7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王英琦的原作来看,现在课文中的主体部分,仅仅是散文里的一段史实背景交代环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琦的原作,带有作者的鲜明的个人视角,着重表现了作者寻找圆明园的动机、过程及实景,而这些内容,在课文中均没有被纳入,而选入小学课文的,仅仅是原文中的背景资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王英琦的原文来看,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这就是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把圆明园的毁灭拉扯到四人帮的“毁灭文明”上来,以达到文以载道的创作动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摘编成课文之后,这些内容统统不要了。实际上,王英琦虽然前台写的是圆明园,但指向的却是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在意”的是七十年代末的特有的批判主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际上,课文摘编的时候,可以将原文的最后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样就不至于造成课文给人一种没有结尾的错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文的结尾因而可以用这一段来结束:“当你们在长安街漫步的时候,当你们在故宫流连忘返的时候,当你们在北海扬桨击浪的时候,当你们在香山极目远眺的时候,请你们千万不要忘记了在你们的身旁有一片不该遗忘的废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王英琦的整个文章的精华之处,或者说体现着作者的鞭辟入里、拮曲发微思辨的要害处,恰恰是整个散文中的面对历史而汹涌澎湃的当代反思,在这些段落中,作者的语言犹如江河之水,汪洋肆恣,一泻千里,体现出作者极强的语言操控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作者对圆明园废墟的白描勾勒,相当具有功力,可以说寥寥数笔,写出圆明园现状的苍凉与荒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的深秋,寒风料峭。在通往圆明园的荒草萋萋的小径上,万木凋零,风沙扑面,偶尔有几只秋虫有气无力地嘶鸣着。穿过一片树丛,我的眼前豁然呈现一片荒漠无垠的大地——高低不平的败瓦残垣零星散布着,烧焦的枯枝败叶依稀可见,雕塑殆尽,杂草葳蕤……一片惨不忍睹的肃杀悲凉凄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现在课文中摘编的部分,恰恰是作者引用的资料,基本扼制了作者才华与才思的自由发挥与表现,因此,整个课文看起来,显得呆板有余,灵动不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更不可思议的是,笔者对编入课本的部分,进行了一番查找,发现恰恰是这部分,竟然是来自于历史读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大致找到了三本历史读物,是散文的历史素材的来源,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建猷著《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3月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编《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版。据序言中介绍,这个编写组是由复旦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组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著《中国近代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玉青、马振文编《青年自学读物:简明中国近代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76年4月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粗略比对一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琦文:清政府向人民尽情勒索,耗费了数以亿万计的钱财,驱使千百万民工日夜劳动,终于建成了一座世界上少有的宏伟美丽的宫苑——圆明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玉青、马振文编《青年自学读物:简明中国近代史》:它是花费数以万计的钱财,驱使成千上万的民工,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时间营建起来的一座世界上少有的人工宫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琦文:圆明园包括最主要的三个园:圆明园、万青园和长青园,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散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如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这些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连绵几十里,一片山水林园、殿阁亭台,景色异常壮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玉青、马振文编《青年自学读物:简明中国近代史》:圆明园包括最主要的三个园,即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所以又称圆明三园,其中以圆明园为最大。此外还有很多属园,散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著名的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清漪园(颐和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筑起来的),颐春园(在清华园内)等,所以圆明园又称“万园之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琦文: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虽由人造,宛自天成。”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营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漫步园中,有如游历在祖国的名胜佳地,天南海北。园中还有很多景物是模拟古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使人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古诗画家们的幻想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玉青、马振文编《青年自学读物:简明中国近代史》:园内既有庄严宏伟的殿堂楼阁,也有轻巧玲珑的亭台廊榭,既有象征热闹场所的“村市",也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园中很多的景物,有的是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琦文: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鼎鼐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建猷著,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03,:中国代所珍藏的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鼎彝禮器,下至唐宋元明的名人書書由此遭受了無可估量的捐失。)(张玉青、马振文编《青年自学读物:简明中国近代史》: 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丽,而且里边还珍藏着许多古今中外的历史文物,既有孤本秘籍、历代书画,也有金银珠宝、铜瓷古玩,因此又可以说它是当时世界上一座最宏伟的博物馆和艺术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琦文:一八六0年七月六日,英、法侵略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背走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赶来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无法拿走搬运的,则任意破坏、践踏,以至棒击,必致粉碎而后快。每个侵略军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一个叫赫里斯的英国军官,仅抢掠的金塔一座就价值二万二千多英镑。据《泰晤士报》随军记者报道:“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为了消灭罪证,十月十八、十九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官兵奉命出动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这座我国封建时代园林艺术和建筑结构的精华,就这样被侵略者化成一片灰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玉青、马振文编《青年自学读物:简明中国近代史》:法国侵略军最先闯入圆明园,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出,每个士兵都“腰囊累累",全是各种各样的掠夺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编《第二次鸦片战争》:十月六日,英、法联军闯进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英国陆军带兵官赫里斯……抢到一座七英尺高的金塔和其他许多东西,找了七个士兵替他运回军营。仅这一座黄金塔,就值到二万二千多英镑。……《泰晤士报》随军记者在从北京发回的通讯中写道:“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为了消灭罪证,额尔金下令将圆明园全部烧毁。十月十八、十九日,三、四千名侵略军一齐出动,在圆明园内到处放火,使圆明园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迷漫,笼罩着整个北京城。这座世界名园和无数珍贵文物,被侵略者化成一片灰烬,只剩下一堆败瓦颓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著《中国近代简史》:一八六〇年十月六日,英、法侵略军闯进圆明园。这群明火执仗的强盗,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凡是能搬动的东西,统统抢走,背不动的,就赶大车和性口搬运,拿不走的,则任意破坏、践踏,以至棒击,必至粉碎而后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泰唔士报》随军记者报道:“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从北京发出的这篇通讯,是侵略者贪婪、凶残、极端无耻的自画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圆明园遭受了万劫不复的灾难。为了消灭罪证,额尔金决定将圆明园全部烧毁。十月十八、十九日,三千五百名侵略军奉命出动放火,圆明园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大火三日不熄,烟云漫天,这座瑰丽宏伟的宫苑,竟被万恶的侵略者烧剩一堆瓦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琦文:英、法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在国内外受到了强烈的谴责。如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就曾痛斥:“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著《中国近代简史》:英、法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在国内受到了人民的谴责。连法国资产阶级文学家雨果也痛斥:“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抡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箧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七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琦文: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无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无可估量的损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玉青、马振文编《青年自学读物:简明中国近代史》:圆明园的被焚毁,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无可补偿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无可补偿的损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以看出,王英琦文中的历史史实部分,多是移植自这几本历史读物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个意义上讲,王英琦在写《不该遗忘的废墟——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的时候,是用她自己的视角与情思,包孕了史书中的史实部分,后来,小学课本将她的个人的独特思考给删繁就简,只保留了历史的硬核,这样,王英琦的软思考便所剩无几了,而硬历史却成了小学课本的架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必然导致这个挤走果肉的硬核,极像是从历史史书中直接截取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信,这也是作者王英琦在面对《圆明园的毁灭》时的尴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我们能够查到王英琦这篇《不该遗忘的废墟——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进入教材的最早时间是1993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年,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写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语文 S版 试用本 八年级第二学期》,其中就较为完整地收入了经过精简的《不该遗忘的废墟——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4年,《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首次收入了《圆明园的毁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篇课本之后一直出现在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直到现行的部编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圆明园的毁灭》进入教材的变迁史中,我们看到王英琦的文章有其长处,也有它的不足。不足之处,就是王英琦的文章写于1979年,有着过于浓烈的时代烙印,文化解析是文章的弱项,加上她所参考的几本历史书中,多是文革期间的出版物,必定受到时代的局限性的严重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琦生于1953年,1968年的时候,她15岁,即下乡插队到安徽寿县,从她的出身看,是一个典型的知青作家。像这一代一样,借助于他们对文学的挚爱,迅速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因为她崭露出写作的天赋,1970年调入舒城麻纺厂,1972年在《安徽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从而走上了写作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于1979年的《不该遗忘的废墟——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深深地烙印着她在她的那个年代所能看到的历史读物的思想痕迹与语言符码,从而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圆明园的毁灭》以现在的这个模样,呈现出课文的独到胎记与先天疤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