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第二章 我在珍宝岛的日日夜夜</b></p><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2日中苏两国在珍宝岛地区爆发了一场争夺珍宝岛的战斗,珍宝岛历来属于我国领土,苏修妄想将该岛霸占,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我边防军民奋起自卫反击。</p> <p class="ql-block"><b>接受任务</b></p><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7日,我在山上伐木,连队派人上山通知我紧急回雁窝岛场部。</p><p class="ql-block">来到场部政治部主任办公室,主任说:“接到兵团司令部(文革时期八五三农场改为兵团21团)命令,21团组建担架营支援珍宝岛前线!我团要求四营(四分场)组建一个排参加担架营支前。”然后和我简单讲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时间紧任务重,明天准备好行李:简装——棉被一条,备用单衣一套,书包一个装洗漱和日常用品等,总重不许超过30斤。明天下午二点在这儿集合出发奔团部。</p><p class="ql-block">没有条件可讲,必须服从命令!我心里又紧张又激动:自3月2日爆发中苏两国在珍宝岛战斗打响后,已感觉到珍宝岛前线形势严峻,大战或许一触即发!领导选择我支援珍宝岛前线,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抱着赴死的信念,做好最坏的打算。整理好行装,第二天和四营其他同志一起直奔团部。</p><p class="ql-block">奔赴珍宝岛</p><p class="ql-block">3月8日下午在21团大礼堂,赴前线担架营共计300多人聚集在一起,团长亲自将一面写有:《二十一团担架营》的营旗授予营长包玉文,又把兵团司令部命令和担架营的营连排领导任命书宣读一遍,营长带领我们支前战士举手宣誓。</p><p class="ql-block">在团部吃罢告别筵,坐上八辆帆布棚顶的汽车我们浩浩荡荡奔赴珍宝岛前线,这时已是晚上六点钟了,夜里出发也许是备战的需要吧。</p><p class="ql-block">珍宝岛离21团团部距离二百多里,正常情况三个小时到达没问题,可是我们刚上国防公路,看见一辆接一辆军车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全是帆布盖着,估计都是军用物质拉往前线。为了不影响正规军的军事行动,担架营的车辆必须让路,所以我们的车辆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们在车里坐冷了就站起来跳跳,后来索性下车向前跑步前进;北大荒三月初的天气尤其是夜晚还是很冷的。就这样,到了珍宝岛前线已经天亮了。路上走走跑跑足有七八十里路。</p> <p class="ql-block"><b>安营扎寨</b></p><p class="ql-block">到了指定地点天已大亮,我们已是又困又累又饿。</p><p class="ql-block">“紧急集合!”营长包玉文喊了一声。全体担架营成员背起行李按照连排班编制整齐的站在了营长面前。</p><p class="ql-block">营长用手指了指附近一座小山下一片树林说:“这就是我们的营地,今天的任务就是安营扎寨。其他人原地待命,班长以上干部过来!”然后他带着干部们开会,部署下一步工作。</p><p class="ql-block">我们所在的位置,地名叫《五林洞》,是珍宝岛前线指挥司令部(简称“前指”)所在地,离珍宝岛四十里地。我环视四周,这里是完达山脉最东端,担架营驻地是一片平地林密树高,杂草丛生,是个隐蔽的好地方,山的后面不远处就是乌苏里江,我心里痒痒的,真想立刻爬上山看个究竟(其实想的很天真,三四十里的连绵起伏的群山根本看不到江),但是“原地待命”的指令让我们不敢越雷池半步。</p><p class="ql-block">担架营的架构:共二个连队,21团的1营2营3营组成担架营一连,4营5营6营为二连,营部配备警卫排,由21团直属单位人员组成;其中有复员军人、各地知青和当地青年。以复转军人为主,营连排的大小干部都由他们担任。包营长在部队就是营级干部,我们排长班长都是新建四队(67年整编一个连复转来岛)调来的。雁窝岛编制是二连四排,我在四排一班。</p><p class="ql-block">十分钟后干部会议开完了,排长对大家说:“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搭帐篷。一个排住一顶帐篷。”在排长指挥下,各班分工合作,我们班负责砍树,根据需要把树干截成一段一段的;正干着活儿,有人喊:开饭喽!大家放下手里的活儿拿着饭盒去打饭,已经到了中午,肚子早就“咕咕”叫了。做饭是以连为一个食堂,我看见在地上支着一口大锅,二个炊事员站在锅旁,拿勺子给大伙儿盛饭;我一看,天哪!这是什么饭啊!整整一锅浆糊。吃了一口连咸味儿都没有,这,这也叫饭?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连长解释说:“咱们刚到这里,条件艰苦,先忍耐一下,上级很快就会解决我们当前的困难。”是啊,珍宝岛前线各路人马纷纷赶来,需要有个统一调整部署时间,后勤保障也不是那么及时到位,况且担架营又不是正规部队,必须自己克服困难,理解万岁吧!</p><p class="ql-block">勉强吃了一顿浆糊继续干活,扛着树干,来到建帐篷点儿,大家搭起木架,罩上帆布帐篷;铲除帐内积雪,用汽油桶支上炉子点着火,慢慢的帐篷内暖和点儿了,这时天也黑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本来应该搭床来不及了,晚上我们只好席地而卧睡觉,尽管在帐篷里点着炉子,但是地上的雪并没有清扫干净也没有融化,躺卧上面冻的根本睡不着觉,再说大家带的行李都是轻装,只带了一条棉被,没有褥子;让我们尝到了啥叫“趴冰卧雪”的滋味;尽管已经困的不行,大伙儿还是纷纷起来活动着,围着火炉聊起天来,一直熬到天亮。这就是我在珍宝岛“大考”第一天。</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开始继续昨天没完成的工作——搭床铺,也是用木棍搭好床架,没有床板,只好用细树干截断钉在木床架上,在上面铺上干草,就算成了。不大功夫,班长领来了旧军装,说是部队发给我们的。大家按照自己的身材试穿着,然后按班排顺序到营部验血,目的是查清每一个人的血型,将血型写在衣领上,以便伤后根据血型能立即输血。</p><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前线指挥部。前面的大广场参观“战利品”,在广场一个角落,整齐的摆放有七具“老毛子”(苏联)士兵尸体。这是3月2日我边防军与苏军战斗中打死的官兵。当我们看到这些苏军士兵时,怒火冲天,是他们挑起中苏边界冲突,首先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边防战士,我们一定用生命捍卫我国领土完整,誓死保卫珍宝岛!</p> <p class="ql-block">没过几天我们的伙食大有改善,全国各地人民纷纷送来了吃的用的,床铺上也铺上了厚厚的褥子,最珍贵的是毛主席像纪念章源源不断的送到每个人手里,背面大体上都写着“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留念!”“向英雄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战士致敬!”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极大的鼓舞了我们的士气。</p><p class="ql-block">跟随担架营21团还派记者(黄海~68 年北京 知青)给我们每个人都照了一张像:手握钢枪,穿着刚发下来的军装,飒爽英姿的站在山岗上,还真挺威武。这张照片我现在还保存着呢,这是我永久的留念。</p> <p class="ql-block"><b>开凿山洞</b></p><p class="ql-block">营里交给我们排开凿山洞,部队急需将备战物质隐蔽起来。源源不断的军需品运到前线,不能在露天暴露着,所以尽快开山洞,我们排接受了这个任务。原来担架营不光是到前沿阵地抬伤员,什么任务都得接受。</p><p class="ql-block">领着我们一班的复转军人王班长,对开凿山洞满有经验,可能在部队里干过吧?一个复转兵带一二个知青或当地青年,三个组用钢钎打眼,他带个组负责装炸药,安装引信和导火索,然后全体撤离现场安全躲避,班长亲自点火引爆。“轰!轰!轰!”一阵爆破声响过十分钟后,才让大家上前清理石块;清理干净后又重复刚才打眼——装药——点火——爆破——清理的操作程序。</p><p class="ql-block">随着山洞向里推进,开始给巷(hàng)道做“被覆”——用一排排的木棍将洞顶部和立面撑住,以免塌方。越往洞里推进,工作量越大,点火爆破危险性越突出;同样的爆破点,就要二人操作,同时点火以缩短时间,好让爆破前人能安全跑出洞口。听爆破声一定听清点数,如果点了十个导火索,只爆炸了九声,那就有一个“哑炮”没响,过十分钟后就要排除哑炮,这危险的工作,都是王班长亲自上去排除,我很佩服他的胆量和责任心,这也是对全班战士的爱护啊!</p><p class="ql-block">按计划完成了开凿山洞的任务,这期间还执行过别的工作。经正规部队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搬进军需物质。这样的山洞在珍宝岛前线不知道有多少呢!</p> <p class="ql-block"><b>夜送反坦克地雷</b></p><p class="ql-block">3月14号深夜突然传来命令:紧急集合!大家从睡梦中惊醒,一骨碌爬起来,穿戴好跑到操场,一看不光是我们排,集合的是担架营二连全体战士。不知道执行什么任务,但是我预感到一定是奔赴第一线有特殊任务要我们去执行。“稍息,立正!向右转!齐步跑!”连长二话不说直接下令直奔“前指”。三辆汽车在广场上待命,我们分别上车向着珍宝岛方向开去。车上有一名军人,他说:“你们今天晚上的任务是向珍宝岛前线送反坦克地雷。我们要穿过一片开阔地才能到达江面,一路上都在敌人高射机枪和大炮射程控制内,强调纪律:不准说话,不准出现任何响动,如果敌人打照明弹就地卧倒!行动中按照你前面人的传令往后传,不得传错,并按照传令执行!记住了吗?”“是!”我们齐声回答。虽然谁也看不到谁的面目表情,听回答的干脆劲儿和短促的呼吸声,就能感受到大家的激动心情!</p><p class="ql-block">车停住我们按秩序排队领一个白色斗篷披在身上,又每人发二个反坦克地雷(约 20 公斤),二个雷用绳子连在一起,雷是扁圆形的,一前一后背在肩上,“出发!”连长小声命令,一个跟一个向着珍宝岛方向急行军。今夜晚天真黑,看不见月亮和星星,只能隐隐约约看见前面的人,周围死一般寂静,只能听见“嚓嚓”的踏雪声。走着走着忽然一颗照明弹从苏军方向升上夜空,顿时如白昼一般,我们立即卧倒!“没有命令,不许起来!往下传!”照明弹过后突然响起敌人炮弹爆炸声,无目标的发射,敌人好像没有发现我们。过了一会儿,“继续前进!快走!后传!”我们背着地雷一个跟一个的又开始急行军。一阵又一阵的炮声不断,“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突然我感觉“呲呲呲!”的快速声响从头顶而过……“轰!”离我不到百米的一颗炮弹爆炸了!我们没有停下脚步,疾步前行。走着走着队伍慢慢停下来,忽然我眼前站起一个人,对我小声说:“同志,辛苦了!”他有力的握着我的手,虽然他的手冰凉,但是一股暖流传遍了我的全身,我激动的说:“啊!是解放军同志啊!”随后把反坦克地雷交给了面前的战士。不知道这些战士们在这冰天雪地里埋伏了多长时间了,他们肩负着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使命,默默的坚守阵地,趴在我眼前的地上我都没有发现,真够隐蔽的,让我对这些可爱的战士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后队变前队,告别了潜伏的战士们原路速速返回。回来的路上心情轻松多了,虽然能听见越来越远的炮声,却掩盖不住内心的兴奋!似乎江对岸的炮声也变成了无奈的哀鸣,我们真正的完成了一次上战场的光荣任务!</p><p class="ql-block">3 月 15日我军部队与苏军又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激战,担架营一连全体直接参加了这次战斗,表现非常英勇顽强,在抢救受伤的前线总指挥冷鹏飞时,担架营二连一排荣立集体三等功,其中二个受伤的战士荣立二等功。在这次战斗中,我们送去的反坦克地雷发挥巨大威力,炸毁了苏T62新型坦克一辆,这里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啊!</p> <p class="ql-block"><b>严重事故</b></p><p class="ql-block">3月17日,珍宝岛前线炮战非常激烈。担架营部通讯员通知我们排立即赶赴×号武器库搬运炮弹,支援珍宝岛前线。我们来到存放炮弹的库里,一箱箱的装车,一般是两颗一箱,也不知道运走了多少车炮弹;后来又来了一辆车,装别的武器,具体是什么我们也不太清楚,箱子外面只有型号和编号。搬着搬着,一个战士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扛着的箱子也摔落地上把箱子摔散了,我一看是一箱手枪,大家赶忙过去把散落一地的手枪收回箱子里,捆绑好装到车上。</p><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回到营地休息,时间不过一个小时,忽然连长喊:“紧急集合!”我们以为又要执行新的任务,一个个兴冲冲的跑到操场集合站队。连长严肃的说:“今天发生了一件严重的政治事件,要检查你们每一个人的行李物品,特别是四排。”说完由指导员、付连长带着通讯员直接到我们四排帐篷内挨个搜查,此时要我们仍然站在原地不许动。每个人心里“突突”直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刚才的兴奋劲儿荡然无存。搜查完后,又带着我们四排来到上午搬运炮弹箱装车的地方,连长对我们说:“大家在雪地里仔细找一找,发现情况立即报告!”于是我们以班为单位排成横排,每人拿着一根棍子,在雪地里扒拉来扒拉去,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要找什么。我们把搬运装车地点方圆有篮球场大小的面积翻了一个遍,什么也没发现。</p><p class="ql-block">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在搬运时,不是有一箱摔散的手枪吗?结果运到前线拆开一点数量不对,少了一支手枪!这可是大事故,立即上报追查!</p><p class="ql-block">后来这件事下落如何,我们就不知道了。有的说是我们排有人趁机在装箱时把手枪藏起来一支,也有的说押车的军人看见摔散的箱子,在押运时偷走了,究竟怎么回事到了儿都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b>打捞坦克</b></p><p class="ql-block">3月末乌苏里江面上的冰雪开始慢慢融化,被我军反坦克地雷炸毁的苏军坦克亟待弄上岸,做为苏军侵略我国的罪证。</p><p class="ql-block">忘了3月末的哪一天了,也是奉命乘着漆黑的夜晚,来到珍宝岛上,直接进入岛上的地道里待命。在狭长的地道里,连长说:“今天的任务是将苏军坦克拖上岸,目前担架营一连已经配合部队在用绞盘拖,什么时候需要我们上立即集合跑步进入绞盘阵地;不许出声,遇到苏军炮击打照明弹立即就地卧倒。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大家齐声回答,然后保持队形原地休息待命。</p><p class="ql-block">我这时才发现在地道里,有长长的木板凳,在凳子下面有各种罐头饼干,还有成箱的苹果、梨等水果,有的战士经不住诱惑,刚想伸手拿个苹果吃,被排长严厉制止了:“这都是解放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运到这里来的,是在迫不得已情况下才能动用。”那个战士不好意思的把手缩了回来。</p><p class="ql-block">在地道里隐隐约约听见有炮弹爆炸的声音,但是还是没有接到执行任务的命令,过了二个多小时传来的命令是撤回。</p><p class="ql-block">回到营地天已经蒙蒙亮了。后来听说这次拖坦克没有成功,原来在推动绞盘时,被苏军发现了,钢丝绳被苏军密集的炮弹炸断而终止。并且坦克周围也因冰层炸碎将坦克掉进江里,使拖坦克增加更大的困难。</p><p class="ql-block">过了几天,又调来了几辆“抬拖拉”,还有海军潜水员,通过江底挂钩(将钢丝绳挂到坦克上),一鼓作气把坦克从江里打捞上岸,并且拉到了五林洞。</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围绕苏军坦克现场,召开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声讨苏修侵略中国罪行的大会。</p><p class="ql-block">之后这辆苏T62坦克被运到北京军事博物馆,做为当年苏军侵略中国的铁证,供人们参观。</p><p class="ql-block"><b>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记</b></p><p class="ql-block">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冰雪融化大地回春,战事也由激烈的珍宝岛争夺战转为对峙阶段,珍宝岛牢牢掌握在我军手里。</p><p class="ql-block">利用这个机会我边防部队开始在珍宝岛进行一系列工作,包括:修工事,挖战壕,修公路,盖营房及配套工程;我们担架营配合边防部队做了大量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b>意外发现</b></p><p class="ql-block">有件事虽然与珍宝岛事件无关,也是在这期间发生的。</p><p class="ql-block">69年我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夏天回雁窝岛拿夏装时,发现我帆布箱里的黑棉袄兜里有36元钱,当时一愣,我没有把钱随便放兜里啊!因为来去匆忙,只好写了一张纸条放在装钱的兜里:“今发现不明来源的36元,如果能从珍宝岛活着回来再做处理,如果回不来了,请领导帮助寻找钱的主人。落款:张蕴青1969年 6 月某日。”这像不像交代遗嘱啊!</p><p class="ql-block">直到10月底从珍宝岛撤回来,我慢慢寻查到钱主人的下落,原来是场部后勤一位饲养员老黄的钱。怎么回事呢?那是69年春节过后,我到场部后勤宿舍,进屋就把棉衣脱下放在炕上,正巧住在这里的饲养员老黄下班,天近黄昏分不太清楚,稀里糊涂把刚发的工资放在我黑棉袄兜里了,原来我俩的棉袄差不多,误以为是他的棉袄呢。后来他就以为钱丢了,没想到八个月后钱又回来了,他很惊喜,我也安心了。</p> <p class="ql-block"><b>营部失火</b></p><p class="ql-block">大约六月的一天晚上已经熄灯就寝,突然听到有人大喊:“营部着火了!”大家一骨碌爬起来,边穿衣服边往外面跑,只见营部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紧接着听见“乒乒乓乓”的声响,“赶快卧倒!”不知道是营里那个干部喊了一声,担架营全体成员分散卧倒在营部周围。原来是从营部帐篷内有子弹爆炸并向周围乱射出来,子弹不长眼,如果不是那个营干部喊一嗓子,大家继续往营部冲,定会造成伤亡,好险啊!我们眼看着营部帐篷被烧毁,过了一会儿子弹不再爆炸了,我和战友们上前一看,里面的桌椅板凳床铺等全部烧光,地上一片狼藉。</p><p class="ql-block">这是怎么回事?营部不但是营级领导白天办公的地方,也是包营长晚上睡觉的地方,包营长那天晚上睡觉抽烟不留神把被褥烧着了,酿成火灾。那子弹爆炸又是怎么回事?这是营长违规把子弹箱放在床底下存放,所以起火后燃着了弹药箱引爆了子弹爆炸乱飞。</p><p class="ql-block">一起严重的人为事故,事故报告“前指”,没有公开通报批评或给予任何处分。我分析有以下原因:第一,担架营不属于正规部队,“前指”没有直接处置权;第二,战事进入僵持阶段,前线官兵皆有松懈情绪,担架营领导是典型案例,内部加强教育和安全检查就算了。第三,怕影响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整体形象,所以将此事压了下来。最后一条估计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这次事故之后,21团将包营长调回,又换了新的营长,同时复转军人绝大多数也撤回去,包括班排连干部,换上没走的补充各级干部。</p><p class="ql-block">10月底,担架营根据国内外形势,中苏两国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前指”决定担架营已经完成使命撤回。到此为止,担架营解散建制,全体成员顺利返回21团各单位。</p> <p class="ql-block"><b>后记</b></p><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2018年夏天,在兵团战友的陪同下,我到黑龙江省宝清县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祭拜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牺牲的战友们,这里有68名战士长眠在此。</p> <p class="ql-block">当我站在烈士墓前,珍宝岛前线的一幕幕惨烈战斗场景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昨天发生的事。是啊!没有这些英烈当年用献血和生命捍卫国家的主权,怎能有今天的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不能忘啊,奔赴珍宝岛那寒冷的一夜;不能忘啊,在珍宝岛饥寒交迫吃浆糊的第一天和卧睡雪地第一夜;不能忘啊,夜送反坦克地雷到前线;不能忘珍宝岛前线230天的日日夜夜……我更不会忘记牺牲的战友,永远不会!他们永远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