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岁月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平淡的日子没有持续几年,195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犹如暴风雨中惊涛骇浪对小船的猛烈袭击,无情地将我们家卷入了困境的漩涡。紧接着的饥荒之年,爷爷奶奶又相继离世,丢下两个年幼的叔叔,家中生计的重担如同泰山般压在父亲那并不宽厚的肩膀上。家庭由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境地。那段日子,家中仿佛被黑暗笼罩,看不到一丝曙光。在此背景下,父亲,作为家中的掌舵之人,在赚钱养家的巨大压力下,人生轨迹被迫发生了深刻的转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些年月,父亲总是默默的站在她的背后,无怨无悔的付出,那些看似平静的岁月背后,父亲独自咽下了无数难以言说的苦楚与孤独。</span></p><p class="ql-block"> 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曾说起,父亲在通道工作之时,一个月的饭菜钱竟不到4元,其余的钱都悉数寄回了家中。在最为艰难的日子里,父亲甚至难以负担菜钱,食堂里洗锅的汤水便成了他那一餐的“佳肴”。回家的路费也是父亲靠着平时加班加点,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晚上加班时,饥饿难耐的父亲只能拿个冷馒头,就着一杯热水充饥。然而,即便生活如此困苦,父亲心中始终装着家人,那无尽的爱与沉甸甸的责任,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谈及父亲那时候的穿着,母亲的眼眶便不由自主地泛红,声音也带着几分哽咽。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父亲连最基本的生活开销都难以承担,更不用说在穿着上讲究了。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他身上穿的始终是那套粗糙的、沾满油污的工作服,从未有过一件像样的换洗衣物。那劳动布制成的工作服,补丁层层叠叠,宛如岁月的痕迹,仿佛就是他无声的坚韧和付出。母亲曾仔细数过,父亲身上的补丁最多时竟多达三十个,即便是补到最后,已无处下针,父亲仍旧视若珍宝,舍不得将其丢弃。母亲叹息着说,倘若父亲独自置身于陌生的地方,仅凭那身衣着,恐怕还不如一个沿街乞讨的叫花子。</span></p><p class="ql-block"> 母亲感慨的说,若不是家庭的拖累,她和父亲或许会同万千平凡夫妻一般,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父亲安稳的领取着工资,她在乡间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在岁月的长河里,享受着独属于他们的那份宁静与幸福,那是一种平淡生活中最纯粹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回忆,单位起初并不了解我们家的真实境况。直到要发展父亲入党时,单位派人千里迢迢前往老家调查家庭背景,才知晓我家的艰难。单位领导无不为之动容,感叹道:“不看不知道,原来你家庭如此困苦。”单位领导返程后,家中情况逐渐在单位中传开,最后整个单位无人不晓,在得知我家的困境后,许多工友对父亲格外关照,他们每次吃饭时,都会特意在碗里多盛些菜,然后趁着上班之便,顺路带给父亲。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则蕴含着深厚的人间温情。对于那些工友们的无私帮助,父亲心中充满了感激,因为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同事间的温暖与善意。</span></p><p class="ql-block"> 说起父亲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时,母亲的情绪刹那间如决堤的江河,一发不可收拾。泪水似决堤的洪流,汹涌而下,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簌簌地落下,瞬间打湿了手背,浸透了衣襟,又滴答滴答地落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她却对此毫无知觉,任由泪水肆意流淌,既不抬手用衣袖擦拭,也不曾抬头望向旁人,只是沉浸在往昔的回忆里,不停地抽泣着,那般无助又哀伤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痛难忍。</p><p class="ql-block"> 等到母亲的情绪稍加平复,听她继续讲述着父亲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关于父亲更多的记忆之门,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父亲出生的那个年代,我开始想象父亲在那个年代里是如何度过的,他的欢笑,他的泪水,他的苦难,都成为了我脑海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对父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意。</p><p class="ql-block"> 听母亲说着父亲的故事,我心中即充满了对父亲的敬意,又心疼父亲。他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哪怕自己过得再苦,也不曾有过一丝抱怨,父亲的爱,就像那默默流淌的河流,无声无息的滋润着我们这个家庭,让全家人在艰难的岁月里感受到温暖与力量。而那些艰苦的日子,也成为我们家庭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还说,父亲本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才华,不仅展现在他那精妙绝伦、掷地有声的言辞中,更在他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悄然绽放,宛如山间的涓涓清泉,于无声之处彰显着他独特的魅力与非凡的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记忆犹新,父亲在通道工作期间,单位因修路事宜与周边寨子里的少数民族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彼时,既要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又要维护民族团结的和谐局面,还不能丝毫损害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这无疑给单位领导出了一道棘手难题。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父亲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深入寨子与村民沟通。</span></p> <p class="ql-block">  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敏锐的洞察力,父亲提出了一个既兼顾少数民族利益,又确保道路如期完工的双赢方案。这一方案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不仅成功化解了矛盾,更让领导对父亲刮目相看,从此,他在单位里的名声如日中天,成为了众人眼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p><p class="ql-block"> 母亲常常感慨,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父亲在单位里或许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他有着那种能够洞察事物本质的眼光,说话做事都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局面,他总能拨开迷雾,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精准地把握事情的关键所在,展现出出色的领导才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母亲的讲述中,我仿若又见父亲于那些困苦的岁月里,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纵使风雨如晦,他也未曾有过丝毫的放弃。父亲身上的那股坚韧与毅力,恰似涓涓清流,淌过岁月的长河,让我心中满溢着温暖。我怀着敬畏之心,小心翼翼地翻开父亲的人生篇章,如同品味陈酿的美酒,一点一滴地细细咀嚼,沉醉于那往昔的故事之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