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穗途中(第八集 昭武门楼)

叶伟年

  9月27日中午1点,我们离开武威文庙停车场,途径文庙路、南关东路、南大街前往昭武门楼停车处。   昭武门楼因为地处古城墙的南门处所以又称南门城楼。   昭武门楼(南门城楼)中门上方书“凉州”两字,武威称凉州的具体时间为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凉州刺史部,而武威郡便隶属于这个刺史部。武威(凉州)自古以来便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西北首府”。   武威南城门,又名昭武门。始建于隋代,后历经战乱,几经毁坏。明王朝为了巩固加强凉州这一战略要地,采取外筑边墙、内修城池的措施,从明洪武十年(1377)至万历十五年(1617),历时240年,对凉州城进行增修加固,新修了西城门,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和吊桥四座,挖了深6米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了箭楼、逻堡三十六座;后来又用城砖包砌了全部城墙。经过这些增修加固,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br>   到了近代,原城墙、城门均已损毁,唯有南门城楼还遗有两座高约10米的土台。<div>  原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古朴雄伟。据说,每当天气明朗无风时,夜上城楼,可清晰听到如细雨在瓦上淋沥的声音,故有“夜雨打瓦”之称,为凉州一景。</div><div>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倡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筹资1000多万元重修了南门城楼。复原的南门城楼总高39.6米,在门洞顶部平台建有三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目前,4万多平方米的南城门广场也已建成,成为武威新的旅游景点。</div>   昭武门楼正面悬挂的对联为:“关山忆梦回,车马相交错,人烟扑地桑柘稠;雪映祁连白,吹笛岸花香,只将诗思入凉州。”<br>  此对联单边三分句,上下联共六分句,分别选自晋唐到清代边塞诗人传世佳作。这幅对联文辞考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集历代咏武威诗词而成,搭配精巧,气象十足。在抚今追昔中字字可触摸这座千年古城的厚重和沧桑。<br>   这是昭武门楼东侧的明清街,一到夜晚,这里灯火璀璨,人头涌涌,是市民和游客品尝武威风味美食的地方。   我们在武威紫云阁酒店门前的停车处把车停好,随后环绕昭武门楼漫步,一边观赏这座气势雄伟的城楼,一边拍摄城楼周围的美景。   在昭武门楼的东侧建有小型的公园,内有曲折长廊的凉亭,是市民或游客休息的好地方。      从公园里仰望昭武门楼,红旗招展,十分雄伟。   我们漫步来到昭武门楼的北侧。   北侧中门上方书写的是“昭武门”,始建于隋代,取卫王杨爽的谥号"昭",同时为纪念他的赫赫武功和功绩所建,后取"武",故曰“昭武”。   昭武门楼背面正对的是武威南大街,是武威市中心的一条主要的南北向交通要道。   昭武门楼北侧悬挂另一副对联:“故都雄州,四郡重开追禹迹;秦陇襟要,五凉迭谢复神州。”<div>  该联雄浑辽阔、大气磅礴,对仗工稳、声律和谐。不仅凸显了武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的重要地位,更是继往开来彰显了武威的当代功业。<br></div>   对联上句从五凉故都、雄哉凉州的四字句兴起,阐明了凉州从汉武开疆、张骞出使,一直到骠骑西征、重开四郡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威人民攻坚克难建立的功绩不亚于大禹治水的功绩。<br>  对联的下句从武威历来是扼五郡之咽喉的重要战略地位说起,在历代封建王朝更迭中,武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唐如此,五胡十六国更是。每一次封建政权的更替都使苍生苦不堪言,然而五凉政权却能在维护地方的安定,推动经济发展,弘扬敦煌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使得河西地区成为民殷物丰之地。<br>   我们漫步来到昭武门楼的西北角。   这里有登南城门楼(昭武门楼)的阶梯。   登上城楼,只见三层楼的城楼上方挂着“雄关威歭”匾额。平台上有一座“张轨招贤纳士”雕像。   张轨(公元255年-314年),字士彦,甘肃平凉人,聪明博学,仪表堂堂,为人儒雅谦逊。公元301年,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时年47岁。<br>  张轨来到凉州以后,招贤纳士,选拔人才,聚集了许多济世安邦的人才,包括被后世称为张轨“四大股肱谋主”的宋配、阴充、氾瑗和阴澹。<br>  张轨一方面依靠凉州豪门大族中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向避难凉州的中原文士张开欢迎的双臂。重用了来自中原的江琼、杜骥等家族,由于这些家族都有学术根基及家学传承,壮大了河西的人才队伍。<br>  此外,张轨还沿袭了魏晋旧制,即实行察举、征辟和九品中正制选举人才。选举原则上,除注重门第和为官经历外,还要根据志向、才学、忠诚、孝敬、节操、道义等标准选拔人才。这个举措,得到了凉州百姓的热烈欢迎,“州中父老莫不相庆”。   我们由西向东前往城楼正中的大门,只见两侧红旗招展,灯笼悬挂,十分喜庆。   向下俯瞰,昭武门楼南面是新建的南城门广场,由图腾柱、凉州八景、太平鼎、泮池、金水桥、月台等组成,是市民和游客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之一。   昭武门楼南侧屋檐下是蓝底金字的“银武威”横额。<div>  在甘肃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话:“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武威因为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军事地位显著,历史上多次成为边防重镇,其坚固的城防和丰富的物资储备,使得这里如同银库一般富饶,因此得名“银武威”。</div>   城楼内正在举办“五凉历史文化展”,门前立柱上悬挂的“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对联反映了五凉文化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这是五凉历史文化展的简介以及各楼层的导览图。   门楼两侧是以“传承优秀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文化名人与文化传播图片展。<div>  在“平等 · 多元 · 包容”的标题下,展出了多位我国文化名人的艺术传播的图片和文字。</div><div>  其中有宋庆龄、鲁迅、李四光、徐悲鸿。</div>   还有梁启超、李叔同、詹天佑、老舍、郭沫若和红线女等。   展览大厅的门口挂着“五凉历史文化展”的木制竖牌。   展览大厅正中是“承前启后,继绝扶衰”八个大字以及古代五凉所在区域的地形沙盘和前言。   前言全文如下:<br>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兵河西击败匈奴。此后,汉置武威、张掖、酒泉、敕敦四郡,史书称“河西四郡”。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为其中之一。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置凉州,州治姑臧(今武威),凉州正式成为地方政权建制,辖境“西包葱岭,北暨居延,南逾河湟,东至秦陇。”<div>  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前凉肇基。而后,吕光(氐)、秀发乌孤(鲜卑)、沮渠蒙逊(匈奴)和李暠分别创立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与前凉并称“五凉”。除西凉外,其余四凉皆曾建都姑臧。<br><div>  五凉时期,“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河西地区呈现出学术繁荣、文教昌明局面,中原士人眼里的“偏隅凉州”成为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具有全国意义上的三大据点之一”(赵俪生语)。避地河西的中原士人和河西本籍学人,筚路蓝缕,抱书负笈,高僧大德摩顶放踵,译经弘法,做出了卓越贡献。 </div><div>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攻灭北凉,“徙凉州民三万余家于京师”,北凉文士、僧人及能工巧匠,牖启儒风,振兴礼乐,开窟造像,“略胜一筹”的五凉文化随之弥散中原大地。 </div><div>  迨至隋唐,五凉文化作为重要一源,汇入大国盛世波澜壮阔的文化洪流之中,对隋唐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div><div>  五凉文化是五凉时期河西地区汉民旅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精神产品。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三个源头融汇一体,制度文化、学术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层次贯通一线,内容浩繁,气象万千。其“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陈寅恪语),史不绝书,在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历久弥新的璀璨光芒。</div></div>   五凉历史文化展共分为十二个单元。<div>  第一单元:政权兴替,民族融合。<div>  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出镇凉州,拉开了五凉政权经营河西的序幕。此后,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政权先后更迭。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凉沮渠牧犍出降北魏,结束了五凉政权在河西地区近一个半世纪的割据历史。五凉时期,河西地区民族大融合的趋,对恢复这地区社会经济做出了贡献。</div></div>   五凉之始:张轨出镇凉州。<div>  五凉之终:沮渠牧犍降魏。</div><div>  五凉贡献:民族交融,共同发展。</div>   五凉世系表和政权大事年表。   第二单元:经济繁荣,贸易畅通。<div>  河西地区东西绵亘千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资源丰富。经两汉、曹魏、西晋诸朝的陆续开发,至五凉时期形成民族日益融合、社会相对稳定的局面,人口不断增加,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及丝路贸易进一步发展。武威、敦煌等河西重要的经济城镇和陆上商埠日益繁华,河西地区成为民殷物丰之地。</div>   河西地区从今兰州到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东西绵亘千余里的地形地貌图。   凉州之畜 为天下饶<div>  河西地区在祁连山冰川融水滋养下,形成了许多水草丰茂的天然牧场,自古以来畜牧业极为发达,在汉代就有“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民谚流传。五凉时期,随着草原民族不断移驻河西,开辟出新的牧场,形成了大规模的畜牧业生产格局,进一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发达的畜牧业与发达的农业相辅相成,成为五凉政权存在的基础。前凉时期,河西骑兵扬名海内,在京师洛阳流传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歌谣。</div>   这些在凉州地区出土的青白玉卧羊、牧牛图壁画和畜牧图画砖都充分了当时河西地区畜牧业极为发达的情况。   广田积谷<br>  五凉时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采取劝课农桑、徙石造田、运土植谷、广田积谷、兴修水利、开放苑囿、假民公田等一系列措施,河西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作物品种更加丰富,粮食单产达到了与中原地区持平的水准,出现了“中仓积粟,数百千万”的景象。小农经济和地主庄园经济同时获得极大发展,使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牢固。<br>   冶炼织造 <br>  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的手工业生产极具潜力,官府手工业门类齐全,制盐、冶铁、铸铜等传统官营工业部门产品丰富,冶铁业在河西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毡毯、纺织、建筑、制陶、酿酒等民间手工业也达到相应水平,毛毡和毯布独具特色,成为五凉时期主要的贡物和礼品。<br>   这是出土的采帛机图壁画砖、滤醋图壁画砖和裁剪图壁画砖。<br>  采帛机图壁画砖面上彩绘红色四足几,几上方以墨线勾画出八个圆圈状图案,其中四个施红,两个施墨。画面左下方墨书题款“采帛机”。<br>  滤醋图壁画砖画面为一个长几上放置着三个滤灌,长几下放着一个盆。旁边有一位仆人正在滤醋。<br><div>  裁剪图壁画砖面以白垩涂底,上绘二女子相对而坐,中间置篮,二人各手拉一块布的一端,一女手持长剪在裁布。画面上部施黑色短线,应该是表示屋顶。<br></div>   商业贸易<br>  西晋初年,河西战事频繁,东西商路断绝,商业退缩,货<br>币废弃,进入谷帛为市的时代。建兴元年(313年),张轨采用索<br>辅“立制准布用钱”的建议,五铢钱得以重新流通,大大方便了商业贸易,河西与西域间的贸易更加畅通,西域商品大量流入河西。“凉造新泉”的铸造与流通,进一步反映了五凉时期河西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   <br>  1973年在嘉峪关出土的牵驼人物壁画砖画面内容为一位赶驼人牵着一匹双峰的骆驼前行。牵驼人头戴帽子,一手持小木棍,一手拽着缰绳。   “凉造新泉”是中国古代第一种以国号为钱文的金属圆形方孔钱币。钱文为悬针篆书,有对读、直读两种读法,钱文上的字体也稍有分别,形体可分为轻小、厚重两种样式。大多在甘肃武威及其附近出土,属十分罕见的古钱币珍品。<div>  关于“凉造新泉”的铸造时代,一直存有两种观点:一说为前凉张轨所铸;一说是北凉泪渠蒙逊所铸。尚无定论。<br></div>   波斯萨珊王朝时期银币<br>  在青海西宁出土,银币上印有波斯拜火教祭坛。波斯萨<br>珊银币的出土表明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初,外国金银币在河西一带的流通状况,印证了丝绸之路青海道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繁荣状况。   第三单元:名门著姓,文化传承。<div>  五凉时期是河西著姓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河西著姓又称“西土著姓”,其主体是汉、魏、晋时期凉州域内十数个高门世族。这些名门著姓长期担任重要官职,并在教育、学术等方面代有传承,建树颇多,为开启河西地区学术繁荣、文教昌明局面发挥了重大作用。</div>   家学渊源<br>  五凉时期,河西著姓主要有曹氏、令狐氏、张氏、汜氏、索氏、宋氏、阴氏、段氏、李氏等十数家,其家学渊源,代代传承,博学能文之士不断涌现,有的入仕为官,有的开馆授学,著述经史。河西著姓往往拥有学术、文化的领导权,成为河西地区思想、舆论的主导力量。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汉末、西晋大乱时期,公立学校沦废,学术中心移于家族,太学博士之传授变为家人父子之世业,其文化学术渐具地域性质。<br>  比较著名的河西著姓有:<br><div>  敦煌李氏:陇西李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十六国时期,出身于陇西李氏、西汉将军李广之十六世孙的李暠建立西凉政权。西凉灭亡后,李暠的曾孙李冲入仕北魏。李暠系唐朝皇室认定的先祖。<br>  武威阴氏:魏晋时期,武威阴氏便以武力崛起,作为豪强大族,左右河西政局,此后的五凉政权皆与其有密切的联系。代表人物有前凉谋臣阴澹、后凉太守阴畅、南凉散骑常侍阴利鹿、西凉武威太守阴训、北凉姑臧令阴华等。<br>  武威段氏:天下段氏出自武威。至魏晋南北朝时,代表人物有后凉武威宿望段懿,后凉将军段景,南凉将军段苟,北凉著作郎段龟龙,西秦辅国大将军、凉州刺史段晖等。北魏时,从武威迁到敦煌居住的段延逃难到云南大理,代代繁衍,其后裔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div>   这是河西大族成员担任前凉官职的情况简表。<div>  包括宋、张、令狐、汜、阴、麴、田、辛、傀、窦、贾、李、索、赵、曹等十四个大族的92人。。</div>   第四单元:避难来者,日月相继。<div>  《晋书·张轨传》载,永嘉之乱,京都陷落,“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认为:“盖张轨领凉州之后,河西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故托命河西之士庶犹可以苏喘息、长子孙,而世族学者自得保身传代以延其家业也。”五凉时期,迁徙到河西的中原及其他地域人口不下二十万。部分文人学士来到河西,使得中原传统文化在河西走廊得以保存传承,并与西域文化交流融合。北魏统一北方后,河西文化作为重要一源,反哺中原大地,而后汇入隋唐盛世波澜壮阔的文化洪流之中,对隋唐文化乃至后世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div>   由于中原西晋的内乱,导致中州之士避难西域凉州,使得中原传统文化在河西走廊得以保存和传承。<div>  中原的两场内乱主要是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div>  八王之乱:西晋时期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的一场皇族内乱,从元康元年(291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十六年。参与这场动乱的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使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iv><div>  永嘉之乱:“八王之乱”导致西晋政权衰弱,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南下少数民族趁机起兵反晋。永兴元年(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政权。永嘉五年(311年),刘渊之子刘聪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是导致中国在短暂的统一后再次走向分裂的重大事件。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中国北方地区则进入十六国时期。</div></div></div></div>   第五单元:文教兼设,多措并举。<div>  河西地区自前凉张轨始,将兴学重救作为立国之本,开始振兴文化教育。此后,无论是汉族建立的前凉、西凉,还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后凉、南凉、北凉等政权,普遍敦崇儒学、兴办学校、优礼士人、倡导私学,从而使中原文化在河西地区得以生存延续,出现了学术文化事业空前兴盛的局面。</div>   敦崇儒学<div>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崇儒读经之风盛行,儒学兴国成为历代社会风尚。五凉政权建,大力倡导儒学,推行教化,促进了河西文化的繁荣发展。《魏书》载,凉州“自张氏以来,号有华风"。</div><div>  1975年出土的西凉建初四年(408年)《秀才对策文》内容涉及《诗经》《春秋》等儒家经典,还涉及《战国策》《史</div><div>记》等史学典籍,反映了河西地区的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门第束缚,可视为科举制度的先声。</div>   第六单元:经玄文史,别开生面。<div>  五凉时期,河西处于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的文化地理位置,再加上大批著名学者的辛勤耕耘和不倦于学,使河西地区成为当时整个北方文化最为繁荣发达的地区。经学、玄学成就卓著,文学创作就文人数量和作品质量而言,皆居北中国文坛之首。当时官私修史之风甚盛,各种类型和体例的史书琳琅满目。</div>   这是五凉、北朝时期河陇地区著述考表。   这里展出的有前凉张骏的五言诗《东门行》、北凉段龟龙的《凉州记》。   还有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苏蕙的回文诗《璇玑图》。<div>  苏惠,字若兰,武功人,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一些豪门望族上门求婚,均被谢绝。后巧遇窦滔,顿生爱慕之情。经人提亲,结成百年之好。</div>  不料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作了偏房。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引得窦滔对她宠爱不已。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苏蕙为赵妾之事赌气不从,窦滔只得带着赵阳台赴任。<br>  苏蕙独守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寂寞难耐,不由得悔恨当初的负气,便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后突发奇想,又经反复推敲构思,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然后怀着满腔幽思、废寝忘食地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其中更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br>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明其意,可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当即,窦滔派遣了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自此,夫妻恩爱偕老。   第七单元:佛风东渐,得之在先。<div>  五凉时期,统治者大多崇信佛教,东来西往的佛教僧侣汇聚河西。释慧皎《高僧传》收录魏晋时期高僧257人,其中出生在河西的有36人。另外,又列五凉时期抵河西地区传播佛教的客籍高僧50人,竺法护、佛图澄、鸠摩罗什、昙无谶、师贤、释惠高等名僧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凉州成为十六国时期佛教中心之一。</div>   这是通过凉州东来传教的西域僧人表、途径凉州西行求法的中土僧人表以及五凉时期僧人活动表。   “千古一僧”鸠摩罗什。<br>  鸠摩罗什(344-413年)祖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博闻强识,佛学造诣极深。鸠摩罗什摈弃以儒家、道家术语格义佛学,提倡回归翻译本质,主张用解释法进行翻译,率先把印度佛学按照本来面目介绍到中国,其译文能“存其本旨”“义皆圆通”,开创了佛典汉译的新纪元。所译《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非常流行,具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同时代佛学家、鸠摩罗什弟子僧肇称其师译经“法鼓重震于阎浮,梵轮再传于天北”。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赞其“法筵之盛,今古罕匹”。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位列四家之首。   “译人之宗”竺佛念。<br>  竺佛念,生卒年不详,凉州人。二十岁在凉州出家,通晓西域多种语言,学识渊,,精于佛典奥义,对汉地传统儒道典籍亦博览通读。前秦建元十七年(381年)长安翻译佛经,与西域高僧“传译”佛经数量众多,包揽“经”“律”“论”三藏,涉及大小二乘。此后独自接续译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胎经》《中阴经》等。在苻姚二秦时代译经成果较为卓著,被誉为汉地僧人中的一代宗匠,《高僧传》誉之为“译人之宗”。<br>  “译经巨子”昙无谶。<br>  昙无谶(385-433年),天竺人,十岁学经,后至敦煌,译出《菩萨戒本》等经。北凉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逊迎请昙无谶抵姑臧,主持大规模译经活动。所译《方等大集经》《悲华经》《方等大云经》《优婆塞戒经》等11部共112卷。其中《金光明经》《佛本行经》广为流行,对后世大乘佛教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大般涅槃经》译出后,在中国佛学史上形成了以研习弘传《大般涅槃经》而得名的涅槃学派,后来发展为大乘“涅槃宗”。汤用彤先生称之为“译经巨子”。   第八单元:天文地理,殊有贡献。<div>  五凉时期河西地区在文化多元、学术繁荣的背景下,自然科学也获得了一定发展,出现了一批对当时及后世影响较大的天文学和地理学著作。</div>   这里展出的有北凉赵𢾺的《玄始历》、前凉索袭的《著天文地理十余篇》、北魏阚骃的《十三州志》。<br>   第九单元:艺术灿烂,异彩纷呈。<div>  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相对安定清平的社会环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作为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东西方艺术在这里交汇融合,并不断创新衍生出新的艺术作品,促使河西艺术呈现出瑰宝荟萃、灿烂夺目的时代气象。</div>   五凉时期,西域乐舞传入河西,经过汉化融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形式。后流传至中原地区,广受民众喜爱,在隋唐时期被定为官方正乐品类。<div>  在音乐方面有天竺乐、龟兹乐和西凉乐的形成和发展。<br></div>   在壁画方面有敦煌“早期三窟”的壁画、天梯山石窟的北凉时期的菩萨壁画等。   在石雕艺术方面有石雕佛像和石雕像塔等。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随佛教东传,经西域传入河西,到达<br>凉州已经华风明显。北凉沮渠蒙逊时期,在凉州南山兴凿石以天梯山石窟为代表的“凉州模式”诸多石窟,而后陆续在境内马蹄寺、文殊山、敦煌开凿石窟,这些石窟皆具“凉州模式”。以上诸窟中天梯山石窟是皇家石窟,规模最大。北魏灭北凉后,以天梯山石窟为代表的“凉州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原石窟的营建风格。直至七世纪唐朝时,受中原石窟的“反传”影响,莫高窟才形成规模,始有“千佛洞”之称。   第十单元:关中江南,凉风初度。<div>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中国的文化中心由中原转移到了五凉统治下的河西地区,使图书典籍、礼仪制度等文化精华在河西得以留存。后经河西文人经由河南路南下巴蜀、沿江向东,到达建康,加之五凉与南朝间遣使问聘、书籍互赠以及僧侣传教等交游活,,河西文化遂流传至关中和江南一带,对中原文化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div>   左上:胡辩关中讲学<br>  前凉亡后,河西儒学大师胡辩从河西来到关中洛阳,教授弟子千余人,名声远扬。关中不少弟子慕名前往洛阳请教学业,一时间关中儒学之风大盛。<div>  右上:牧犍献书</div><div>  元嘉十四年(437年),北凉遣使牧犍南朝,向刘宋求得《起居注》等杂书数十种,并进献河西保存的古籍及凉州学者的著述,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历算等类共20部154卷集中反映了河西学者的研究水平,更是对河西学术成果的一次检阅,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交流与融合。</div><div>  左下:阴铿对李杜的影响</div><div>  阴铿(约511-约563年),字子坚,姑臧人。南朝著名<br>诗人、文学家,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铿幼年好<br>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其诗以写景见长,讲究格律,如《晚出新亭》《游巴陵空寺》《秋闺怨》等篇,对李白、杜甫颇有影响,可视为唐代格律诗的源头。<br></div><div>  右下:《文心雕龙》中的五凉文人</div><div>  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甚少提及当时北中国的文学创作,而《文心雕龙》中对三位五凉文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可为特例:“昔谢艾、王济,西河文士。张骏以为‘艾繁而不可删,济略而不可溢’。若二子者,可谓练熔裁而晓繁略也(《熔裁篇》)。刘琨劝进,张骏自序,文致耿介,并陈事之美表也(《章表篇》)。”由此可见,江南王朝恢复汉文化的过程中,接受和吸收了河西五凉的不少文化成绩。</div>   第十一单元:魏齐隋唐,河西遗传。<div>  北魏占领河西后,全盘继承五凉文化成果。隋统一中国后,五凉文化作为重要一源,汇入隋唐统一融合的文化之中。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五凉文化作为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 为隋唐文化的源头之一。“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对隋唐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div>   内迁平城<br>  北魏攻灭北凉后,太武帝迁徙凉州豪右三万余户到平城。对凉州著名学者和文化人才,北魏政府全盘接收;对五凉文化成果,北魏政府兼收并蓄,纳入中原文化宝库。  <div>  学术大家<br>  迁徙到平城的三万余户凉州豪右中,既有北凉王族和官吏,也有河西著姓家族。河西的文化人物大多数都跻身于这两大群体,他们无一例外地被迁徙。其中阚驷、刘昞、宋繇、张<br>湛、索敞、程骏、宗钦、段承根、阴仲达、赵柔、常爽等河西文化学者,均被太武帝“礼而用之”。<br>  文化成果<br>  五凉时期的儒学、史学、玄学等学术成果和书画乐舞等艺术以及佛学被北魏全盘吸纳。江式的祖父江强向北魏政府“献经、史、诸子千余卷及书法,亦拜中书博士”,江氏家族的学术在北魏得到传承。另外,官私所修史籍,被作为后来修《十六国春秋》的底本;赵𢾺《玄始历》被北魏采用;至如佛教、音乐、舞蹈艺术也都在北魏那里得到了合理归宿。</div>   石窟造像<br>  北魏灭北凉后,掳凉州僧徒三千,“沙门佛事皆俱东,像教弥增”。后因“武帝灭佛”,僧人遭遇重创。文成帝初复佛法,凉州僧人昙曜以帝师之身份,在云冈石窟主持开凿了著名的昙曜五窟,使得凉州石窟造像艺术得以在中原地区传承融合,对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寅恪先生在《论五凉文化对(北)魏(北)齐隋唐的影响》一书中指出:从史料记载来看,在南朝典章制度进入北魏之前,许多礼仪规章,或言关键的制度业已肇基,汉化政策也已深入推进。拓跋氏在立国前期所依赖的多是河西人士,魏齐之礼仪典章,后来又成为隋唐政治制度的重要源头。   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至北魏取凉州,而河西文化遂输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两代所制定之典章制度遂深受其影响,故此(北)魏、(北)齐之源其中亦有河西之一支派。<br>  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br>  魏初之制多违旧章,得河西南朝前期之文化代表人物,始<br>能制定一代新礼,足资后来师法。故北齐咸取用焉,其后因而著令,并无增损。<br>  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br>  在三源之中,此(西)魏、周之源远不如其他二源之重要。<br>  魏晋以降中国西北隅即河陇区域……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br>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灌输,加入隋唐统一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br>  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br>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河西人士对北魏典章制度贡献举隅<br>  北魏制定官制律令,依靠的是李冲、李韶、常景、源怀等河西名族后裔。李冲被孝文帝赋以重任,凡制定礼仪律令,营建都邑宫庙,以及其他有关变革夷风摹拟汉化之事,无不让李冲主持定夺。《魏书》载:“及改置百司,开建五等,以冲参定典式。”李韶是李冲的侄子,在改革车服羽仪诸制度方面,贡献甚大。源怀,秃发傉檀之孙,迁尚书令,参议律令。源氏虽非汉族,但汉化特深,其学也属河西文化之范畴。常爽是北魏初的大师,平城学业之兴,实由其力。他的孙子常景,为太和以后礼乐典章之宗主。<br>  河西因子对于隋唐制度的影响:以刑律为例<br>  唐律因于隋开皇旧本,隋开皇定律又多因北齐,而北齐更承北魏太和正始之旧。北魏孝文太和时改定刑律共有二次,其中第二次河西因子尤为显著。至宣武正始定律,河西与江左二因子俱为重要。于是,元魏之律遂汇集中原、河西、江左三大文化因子于一炉而治之,取精用宏,经北齐而隋唐,成为千余年来东亚刑律的准则。   文学光华<div>  河西人士的文学创作,给北魏文学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促使北魏文学形态发生变化。归附士人的诗歌以文传心,情景交融,体现较高的艺术水准。唐诗品牌曲调《凉州词》是五凉文化影响隋唐而诞生的典型成果。河西作为唐朝边关要塞之地,诸多怀有建功立业情怀的诗人如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皆在此地戍边驻守,创作了大量的反映凉州生活风貌的边塞诗。如温子升的《凉州乐歌》、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此外,凉州本籍诗人李益的诗歌创作活动在唐朝具有重大影响,位列“大历十才子”而载入史册。</div>   乐舞艺术<div>  北魏平定凉州之后,河西向中原内地输送了一大批“乐工”“伶人”等艺术人才,这批“乐工”“伶人”及其后裔或集于庙堂之上,或散在村坞之间,承前启后,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使得流行于河西地区的西凉乐舞风靡于中原内地,为魏周乐舞的复兴建立了功勋。  </div>   都城营建<br>  姑臧城曾是前凉、后凉、南凉和北凉都城。前凉时期多次对姑臧城进行扩建,首创“宫北市南”都城格局。北魏孝文帝<br>迁都洛阳后,把姑臧“宫北市南”的格局融入新都洛阳的营建中,延及后世,影响了隋唐长安城都城的布局,标志着都城建筑文化中“宫北市南”的五凉都城特色成为北魏洛阳城及后世都城营建的典范。这是五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也是五凉文化中的精华之一。<div>  谦光殿<br>  前凉张骏增筑姑臧南城,并依据《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的都城宫室营建要求,修筑了画以青、赤、白、黑、黄五色的谦光殿,并在谦光殿四面修筑四时宫,随时居住。自此,以谦光殿作为仪礼主殿的姑臧南城成为五凉时期河西执政者的居住地,并成为各方势力进行权力争夺的角斗场。<br>  左图为四时官,右图为谦光殿。<br></div><div>  姑臧城宫北市南的城市新格局<br>  姑臧城,本为匈奴所筑,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前凉<br>时期,经过张轨、张茂及张骏数代的增筑与扩建,逐渐形<br>成了五城的布局规模。由东、西苑城,北城,匈奴城,南城<br>构成。规模宏大,拟于中夏,成为河西城邑的模范。根据<br>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研究考证,这一时期的姑臧城<br>一反传统都城的“南宫北市"格局,开创了“宫北市南”的<br>都城新格局。<br></div>   姑臧城平面布局图和模型。   左为隋大兴城平面图,右为唐代长安城平面图。<div>  由此可见“宫北市南”的五凉都城特色成为隋唐都城的营建的典范。</div>   后世出土的梁舒墓表和灰陶楼院也印证了五凉文化的影响。   第十二单元:牖启人文,德润武威。<br>  时光流逝,历史更选,五凉文化历久而弥新,在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如歌岁月中,书写大唐盛世、神秘西夏、大元一统、明清文风的壮丽史诗,在武威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大地上,五凉余音和着“书城不夜”的琅琅书声,伴着威武雄壮的欢鼓舞,文脉绵长,韵味悠扬,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书写了“崇文尚德,包容创新"武威城市精神的华丽篇章。   在五凉以后得历史长河中,武威涌现出许多名人,有《五凉志》编者的张玿美,有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张美如,有清代学术界巨擘张澍,还有《续通鉴纪事本末》作者李铭汉等。   左图:张澍(张介侯)著《养素堂文集》。<div>  右图:李铭汉著《续通鉴纪事本末》。<br></div>   匾额中的文脉<br>  明清以来,武威文化教育繁荣,学风浓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存和汇集了一大批匾额艺术佳作。这些匾额,以其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精绝的艺术表现、精湛的制作工艺构成了一道绚丽多彩的文化景观。武威文庙文昌宫桂籍殿前廊檐下悬挂着46块匾额,匾文用典绝妙、寓意深刻,书写飘逸潇洒、朴拙雄健、遒劲俊美,可略窥一斑。   “聚精扬纪”匾由甘肃按察使司按察使、前分守甘凉兵备道刘大懿薰沐敬题于清嘉庆十一年。<br>  “聚精扬纪”匾额笔力气势磅薄,俊逸浑厚。该匾颂扬讴歌文昌帝君,招贤纳才,汇聚天下之精英,弘扬和维护法纪,以礼治国安邦。激励后学者以强国为己任,勤奋读书折桂枝。<br>  “书城不夜”,清嘉庆戊辰(1808年)春三月乡国学弟子献,以鼓励学子珍惜时光,刻苦读书。该匾笔法圆润自然,俊秀流畅。“书城不夜”是说武威不仅书多,读书的人亦多。当时武威学校办得多,办得好,学风也好,灯火辉煌不夜天,书声琅琅“甲秦陇”。<br><div>  “聚精扬纪”与“书城不夜”一起被收入《中华名匾》一书。</div><div>  “天下文明”匾,兵部侍郎邑人牛鉴题于道光十九年。<br></div><div>  “人文化成”匾,王三益题于道光乙未仲春。<br></div><div><br></div> <div>  非物质文化遗产</div><div>  五凉文化是河西地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头。贤孝、宝卷中的报应故事、孝悌事迹与儒释道思想的长期重染不无关系,攻鼓舞、狮子舞继承了西凉乐舞的元素和特点,在姹紫嫣红的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五凉文化可谓余绪其中。<br>  凉州贤孝:凉州贤孝是丝绸之路重镇凉州独有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音乐曲式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辞腔调,吸收了地方民歌的丰富营养,散发着五凉文化的余韵。</div><div>  凉州宝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宝卷是一种通俗说唱艺术形式,其主旨是劝善戒恶,宗教色彩浓厚。</div><div>  狮子舞:五凉时期,杂技百戏经西域传入河西,后广为流行。狮子舞是武威历史上传播历史悠久的一项技艺,后发展为西凉乐伎中的一种特色舞蹈形式。</div><div>  凉州攻鼓子:凉州攻鼓子是民间社火的一种重要的鼓舞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集民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年年相传,承续不衰,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r></div>   五凉文化特色鲜明,内涵博大,底蕴深厚,书写了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篇章,见证了丝路重镇武威的灿烂辉煌,是历史留给武威人民的巨大财富,为武威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无穷魅力。<br>  琵琶且拢弹新曲,高调依然在五凉。进入新时代,武威人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为契机,秉承五凉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在打造凉州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征程中,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下午1点45分,我们看完“五凉历史文化展”之后,来到城楼东侧的平台上,这里有一座“佛风东渐”的雕像。   “佛风东渐”雕像的简介:<br>  五凉时期,大批佛教僧侣汇聚河西,或东来传经布道,或<br>西行取经求法。众多高僧大德摩顶放踵,驻足凉州,译经弘法。以天梯山石窟为代表“凉州模式”石窟艺术,影响了云冈、龙门等中原石窟艺术风格。凉州成为中国北方佛教文化中心。此后,佛教文化作为五凉文化的重要一环随之弥散中原大地,汇入隋唐盛世波澜壮阔的文化洪流之中。   在城楼上俯瞰东侧花园的景色。   随后从城楼东侧的阶梯下去。   走向东侧花园的长廊。   在长廊内稍作休息。   下午2点正,我们离开昭武门楼,启程前往位于陕西宜川县的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div>  请继续观看《返穗途中(第九集 壶口瀑布(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