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历史历来为男性所主导,特别是封建帝制时期,受传统礼法之桎梏,女子似乎始终难以载入史册。在古代,女子需遵循三从四德,严守妇道,且不可抛头露面。身为女性,她们的此般人生似乎颇为沉重。她们上有双亲及公婆,下有配偶与子女,其一生似乎唯有谨遵夫训,勇于奉献,以致于在史书中都难以留下自己的姓名。然而历史悠悠,意外常存。于这曲折的历史长河之内,总有这样一群不愿沉寂、拒绝平凡的女子,借由种种机缘,从幕后步入台前,甚至在那个时代中超越了男性。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位著名的太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西汉的吕后,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正妻,吕后着实堪称一位“王的女人” 。二是北魏冯太后,冯太后危难之际,临朝理政,掌控全局,稳固局势,为北魏日后的全面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她掌政而未专权,治国而未篡国,理政而未独裁,堪称女中贤圣,太后楷模。<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是大辽萧太后,在评书《杨家将》中经常可以读到,萧太后施行汉化变革,对各族大臣予以重用,其中对汉臣尤为尊崇,进而让辽朝的国力臻至鼎盛。</span>四是权侵一时的慈禧皇太后,横行霸道、手段残忍、生活糜烂,丧权辱国,为后人所不齿。还有一位就是千古一帝,女皇武则天,智勇双全,女中豪杰,她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印记,成为唯一的女皇帝。</p> <p class="ql-block"> 今天通过参观特展走进了这位以其非凡智慧和卓越政治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魏文明太后冯氏。</span></p> <p class="ql-block">文明以止——北魏文明太后的生平与时代展,特展安排在一个临时展厅举办。</p> <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由“北燕故里”“ 秦雍之迁”“平城岁月”“ 千古一后”四个部分组成,以冯太后生平经历为线索,介绍与其相关的时代变革和民族融合。</p> <p class="ql-block"> 冯太后出身于“十六国”时期北燕国皇室,祖父为北燕国君。冯氏生于长安,彼时北燕已灭,父亲任北魏秦、雍二州刺史。幼年因叔父战败、父亲被杀而沦为宫奴,于平城掖庭得姑母护佑自学书计,后成贵人、皇后,积累政治智慧。献文帝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诛权臣乙浑稳政局。孝文帝继位,被尊为太皇太后,再度临朝称制。她锐意改革,推行“太和改制”,涉及政经文多领域,令北魏走向强盛。490年冯太后去世,谥号“文成文明太后”,葬于大同城北方山永固陵。</p> <p class="ql-block">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统一北方为止。</p><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胡人内迁,导致了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在十六国期间,前秦宣昭帝苻坚一度统一北方、西域、巴蜀等地,周边六十二国皆来朝拜,自此前秦成为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前秦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中遭遇惨败。其后羌族、鲜卑族、丁零族等在关东及关中地区叛变,加上东晋的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陷入混乱。北魏建立之后,经过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北方,进入南北朝时期。</p><p class="ql-block"> 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十六国”之称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南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p><p class="ql-block"> 十六国诸政权中,后赵、前秦、前燕、后燕、后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后赵基本统一北方,而前秦统一了整个北方与西域,不过时间都很短暂。在这百年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p> <p class="ql-block"> 北魏国号本是“魏”,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魏”字前加方位“北”字,称呼北魏,乃指北部“中国”之故,同时也区别于三国曹魏政权,因此还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的称呼。</p> <p class="ql-block"> 公元4世纪初,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部落首领拓跋诘汾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西晋末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被西晋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代王。376年,前秦天王苻坚攻代,拓跋什翼犍战败,不久被其子拓跋寔君所杀,前秦又来攻代,代国灭亡。386年,代国王族拓跋珪趁苻坚淝水之战兵败之机复国,改称魏王,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建立北魏,相继击败库莫奚、高车、柔然及后燕等,势力日益强大。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正式称帝。其孙太武帝拓跋焘时,先后灭夏、北燕、北凉,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推行一系列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并改姓元氏。宣武帝元恪时期发兵南侵,扩展了北魏疆域;胡太后临朝前期,北魏达到极盛;然而相继发生大乘之乱、宣光政变、六镇起义、河阴之变,北魏由盛转衰。534年,孝武帝元修受权相高欢逼迫,西奔关中,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p> <p class="ql-block"> 在冯氏出生前,她的家族出现纷争。在祖父兄弟的残杀之间,在祖父原配妻子和慕容皇后的尔虞我诈之间,她未出生的皇室命运彻底被改变。冯氏的父亲冯朗归降北魏后,被任命为秦州、雍州刺史,举家迁入长安。442年,冯氏出生于长安。太平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因叔父冯邈战败柔然逃亡,冯氏全家被诛杀,年幼的冯氏被朝廷押京为奴。</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鞍桥包片</p><p class="ql-block">前燕(337-370)</p> <p class="ql-block">“车骑大将军”印北燕(407~436)1965年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鎏金缀管铜当卢</p><p class="ql-block">前燕(337-370)</p> <p class="ql-block">铜马镫</p><p class="ql-block">前燕(337-370)</p> <p class="ql-block">石柱础</p><p class="ql-block">前燕(337-370)</p><p class="ql-block">1982年辽宁明阳十二台营子公社赛台子大队魏洪喜院内出土</p><p class="ql-block">朝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告别了熟悉的长安,冯氏踏上了前往平城的路途。失去了自由身的冯氏以罪孥的身份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高宗即位,冯氏被选为拓跋濬的贵人;太安二年(456),立为皇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跌宕的童年经历,丰富了她的见识,磨练了她的意志,锤炼了她的品格,终让冯氏在平城这一方天地中有所建树。</p> <p class="ql-block">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12岁就继位登基,有一次他在宫中偶遇冯氏。《魏书》十分八卦地记载了两人的邂逅:“高宗登白楼望见,美之,谓左右曰:‘此妇人佳乎?‘左右曰‘然’”。就这样,冯氏成了拓跋濬的妃子。两人感情十分深厚,456年,文成帝封15岁的冯氏为皇后。</p> <p class="ql-block"> 秦州和雍州同属古“雍州”之域,包括关中与陇右两大地域,处于陇西高原的东南部,东邻六盘山、陇山,南枕秦岭,既是陕甘门户,又南指巴蜀,向西可通往西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太武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混战的局面。秦州、雍州地区随着太武帝的出征归入北魏版图。</p><p class="ql-block"> 陶牛及车(带轮)</p><p class="ql-block"> 十六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陶九盏坐佛灯</p><p class="ql-block">十六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陶品箫俑</p><p class="ql-block">十六国(304-439)</p><p class="ql-block">2009年陕西西安咸阳机场二期十六国墓出土</p><p class="ql-block">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陶磨</p><p class="ql-block">西晋(266-316)</p><p class="ql-block">2009年陕西西安成阳机场二期十六国墓出土</p><p class="ql-block">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陶鼓</p><p class="ql-block">十六国(304-439)</p><p class="ql-block">2011年陕西西安洪庆原十六国梁猛墓出土</p><p class="ql-block">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女立俑</p><p class="ql-block">十六国(304-439)</p><p class="ql-block">2011年陕西西安洪庆康十六国梁猛墓出土</p><p class="ql-block">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一组男立佣</p><p class="ql-block">十六国(304-439)</p><p class="ql-block">可以窥见北魏时期男子服饰装扮</p> <p class="ql-block">击鼓骑马俑十六国(304~439)2011年陕西西安洪庆原十六国梁猛墓出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鞍马</p><p class="ql-block">十六国(304-439)</p><p class="ql-block">2011年陕西西安洪庆原十六国梁猛墓出土</p><p class="ql-block">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花卉纹砖</p> <p class="ql-block"> 文成帝与李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名弘。冯太后在太安二年正月被封为皇后,二月拓跋弘就被封为太子。按照北魏的规矩,为了防止母凭子贵,专擅朝政,太子的生母是要被赐死的。毫不意外,拓跋弘的生母李氏被当时的常太后赐死了。还不到两岁的太子拓跋弘没了生母,按照规矩由嫡母冯太后抚养。十年之后,冯太后的丈夫文成帝驾崩,太子拓跋弘继位,也就是北魏的献文帝。从此,冯太后就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冯太后了。十二岁的小皇帝无法亲政,朝政被大将军乙浑把持。这厮胆大妄为,隔三差五地代替皇帝发号施令,赐死了众多政敌,还不停地给自己升官,最后当上了丞相,眼看再升官就要改朝换代了。冯太后作为皇帝的嫡母,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她暗中下令捕杀了乙浑,而后临朝听政,控制了朝廷大权。</p> <p class="ql-block"> 467年,献文帝妃子李夫人生下一子拓跋宏。冯太后得知长孙出世后大喜,将朝政归还于献文帝。469年。拓跋宏被立为太子,生母李氏依据“子贵母死”的制度被赐死,这一幕同文献帝当年成为太子何其相似,恍若一个历史循环。还政后冯太后还不到30岁,正值女人大好年华的她开始琢磨起自己的第二春。结果献文帝感觉丢失了颜面,找了个借口将冯太后最喜欢的情人,宿卫监李奕处死。冯太后得知后大怒,两人关系破裂。471年,献文帝被迫退位,成为年仅17岁的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献文帝之子拓跋宏以4岁幼龄登基,这就是北魏孝文帝。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称是被冯太后毒杀。冯太后再次临朝,被尊为太皇太后。冯太后在北魏献文帝和孝文帝时期实际掌权约二十年,成功实施了大量的社会政治改革。诸多改革中,她和孝文帝主导的土地公有制改革影响最为深远,不仅后来的西魏和北周将之奉为圭臬,之后还被隋朝所继承,最终唐代以北魏的土地公有制为模版分配土地,国力日盛,达到了自西汉后又一个封建王朝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 冯太后跟数百年后辽国的萧太后非常相似,也许后者正是学她。作为女人她们敢爱敢恨,一方面在守寡中大胆爱自己所喜欢的男人,另一方面敢于并善于清除自己的情敌或政敌。</p> <p class="ql-block"> 在她执政之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三长制等关乎民生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政策,她强力整顿吏治,打击贪腐,整顿刑法,完善各种典章制度,鼓励不同民族间通婚,并明令禁绝同姓结婚的落后陋俗,所谓“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对后世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风画”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 古代出行的车乘,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车舆的种类与侍从的数量都不能僭越。定都平城之前,拓跋鲜卑行于马背之上,擅长骑射游猎。北魏王朝建立后才规定相关车與制度。北魏贵族出行时备牛车鞍马,随从簇拥,导骑、骑马仪卫、步行仪卫、步行戎装护卫、侍从、甲骑具装护卫等,一应俱全。主车、副车、传乘依次排开。身着铠甲、手执兵器的出行队伍,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北魏彪悍勇武的社会风气。</p> <p class="ql-block">釉陶鸡冠帽仪仗俑</p><p class="ql-block">北魏(386-534)</p><p class="ql-block">1965年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夫妇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大同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在所有的改革进程中,都是围绕着汉化这个主题,甚至要求禁止服胡语,通通改汉姓;可以说,北魏所有的汉化改革皆始于冯氏,她执掌天下兴亡、运筹军国大事,所施行的政策,最终由孝文帝更进一步延续和强化,极大地推进了民族大融合。</p> <p class="ql-block">劳作佣</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铜勺</p><p class="ql-block">北魏(386-534)</p><p class="ql-block">2013年山西大同开源街北东信家居广场北魏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大同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北魏平城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明堂(汉长安城明堂、北魏平城明堂、唐洛阳城紫微宫正殿、北宋汴梁明堂)之一,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是礼治文化的载体,其附属辟雍相当于中国科学院。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叙事诗《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讲述了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胜利归来在明堂觐见皇帝孝文帝的场面。提到的“明堂”就是在现址大同市柳航里的北魏平城明堂公园内。</p> <p class="ql-block">外国友人</p> <p class="ql-block">北魏玻璃小体,2002年大同市迎宾大道北魏墓出土。收藏单位:大同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件玻璃小体,被称为“北魏蓝”,是大同平城时期留下的独特印记。它仿佛是千年的光影,将彩虹的光泽、平城的辉煌浓缩在这小小的瓶子里,给岁月留下了永恒的色彩,虽然它在破碎后经历了涅槃重生,但依然保持着不变的美丽。它的颜值跨越千年,依然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玻璃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域,而中国的玻璃技术则起源于大同平城,这件玻璃体就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丝绸之路文化的见证。它将古代的辉煌与现代的审美完美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支乐团</p> <p class="ql-block"> 太和十四年九月(490年),冯太后病逝,享年五十岁,谥号“文明太皇太后”。这位北魏杰出的女性政治家走完了她跌宕起伏的人生,城北方山的永固陵,代替她守望着几经烟雨的平城。在孝文帝的主持下,北魏推行了更为全面、深刻的改革措施。494年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于伊水之畔营建龙门石窟古阳洞,以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花卉人物纹金盘北魏(386~534)大同市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花卉人物纹金盘,经考证,金盘中间图像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葡萄酒之神狄奥尼索斯,左边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酒神站在中间,总体描绘的也是饮酒的场面,很可能是在庆祝酒神节,这一节日也是西方狂欢节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金步摇饰十六国(304~439)1987年朝阳县十二台乡1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步摇是我国古代女子佩戴的一种首饰,使用时固定于发际,行走时,随着脚步的移动,那些垂挂的饰件会不停地摇颤或撞击,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美感,因而称其为步摇。游牧部落的慕容鲜卑本来就酷爱佩戴金器,以首饰、服饰配件、马具为主,当三国时期的鲜卑族部落首领莫护跋看到汉人流行戴金步摇冠自然十分羡慕,于是也让人也做了一顶,经常佩戴。从那时起,无论是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还是冯氏建立的北燕,辽西的王公贵族逐渐爱上了金步摇,它也成为三燕王朝的标志性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鎏金镂空鸟兽纹铜鞍桥包片前燕(337~370)朝阳县收购站回收朝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北魏书体,刚劲有力,气度之美</p> <p class="ql-block"> 冯太后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她在北魏的历史舞台上,稳定政权,推行改革,推动北魏发展强盛;促进民族融合,形成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在文化传承发展上留下丰富遗产。以女性的柔弱之躯扛起了国家兴衰的重任,用智慧、勇气和才情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文明以止,化成天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边疆的少数民族,担负起汉文化的继承者,在148年的王朝中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就。</span>参观完此展,仿佛走近文明太后和那个波澜壮阔的文明时代。</p> <p class="ql-block"> 《周易·贲卦·彖传》中写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冯太后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她的人生成就,正是“文明以止、化成天下”的写照,这也是展览名字的由来。冯太后的时代,是北魏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是文明长车一往无前的时代,也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时代。以此,致敬那个文明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