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中见证人性的复杂》

书画家金童

<p class="ql-block">《在岁月中见证人性的复杂》</p><p class="ql-block">中学时代,我初次接触中国台湾地区作家柏杨所写的《丑陋的中国人》,那时的我,心智尚未成熟,阅历如同一张白纸,对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感到困惑与不解。在那个纯真的年纪,我眼中的世界充满了阳光和希望,难以接受对人性如此尖锐而负面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当我离开校园,涉足社会,尤其是在广州这座繁华的都市生活工作了 26 年之后,我仿佛走进了一个人性的大观园。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从事过多个行业及工作,从工厂管理到销售推广,从教育培训到文化传媒,从基层管理到企业高管,从一个职业人转到商人,又从商人转到一个书画艺人。。。每一次职业及身份角色的转换,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人性世界的门。</p><p class="ql-block"> 我接触了千千万万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带着各自的背景、故事和性格。在这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我逐渐明白,人性并非非黑即白,而是一幅色彩斑斓、充满了无数微妙色调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人性,是善良的。我曾在街头目睹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毫不犹豫地扶起摔倒的老人,全然不顾可能被讹诈的风险;我也曾看到志愿者们在炎炎夏日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筹集物资,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无法阻挡他们那一颗颗炽热的爱心;在公司面临困境时,同事们纷纷挺身而出,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只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些瞬间,让我坚信人性中的善良如同黑夜中的星光,即使在黑暗中也能闪耀出温暖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但人性,也是邪恶的。我遭遇过商业伙伴的欺诈,他们为了一己私利,违背契约,让我陷入困境;我听闻过为了争夺家产,亲人之间反目成仇,彼此伤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有人为了升职不择手段,背后中伤他人。这些经历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痛了我的心,也让我看到了人性中黑暗的角落。</p><p class="ql-block"> 人性既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丑陋假的一面。在爱情中,有人真诚付出,相伴一生,也有人虚情假意,玩弄感情;在友情里,有朋友两肋插刀,患难与共,也有“塑料友情”,在利益面前瞬间崩塌。而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我们既能看到正义之士为了公平和真理奔走呼号,也能看到一些人为了权力和金钱出卖灵魂。</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我思考着,人性中的杂念究竟从何而来?是源于欲望的膨胀?是因为社会的压力?还是教育的缺失?或许,答案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权力、名誉等诱惑无处不在,它们像一个个无形的魔爪,拉扯着人们的心灵,滋生出贪婪、嫉妒、自私等杂念。当一个人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内心的平衡便会被打破,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能会不择手段,抛弃道德和良知。</p><p class="ql-block"> 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也让人们喘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些人不得不戴上虚假的面具,隐藏真实的自己,久而久之,便迷失在了人性的迷宫中。</p><p class="ql-block">而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没有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那么人性中的善良之花便难以绽放,邪恶之草则会趁机蔓延。</p><p class="ql-block"> 尽管人性充满了杂念,我们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良知,都有向往真善美的本能。只要我们不断地自我反思,努力克服心中的杂念,用爱和宽容去对待他人,用道德和法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人性中的善良必将战胜邪恶,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有时未免感慨万千。曾经,我对柏杨先生的观点难以理解,而如今,我在生活的磨砺中渐渐读懂了人性的复杂。但我不会因此而变得悲观和冷漠,相反,我会更加珍惜那些美好的瞬间,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性的挑战,在这充满杂念的世界中,坚守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