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研读一些古文时,频繁遭遇的古代学历称谓常令人困惑不已,像明清时期那些复杂的名目,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该如何对应到如今的学历体系。为拨开迷雾,特收集、编撰这份明清时期学历与现代学历的对比参考。同时要知道,古代教育体系与如今大不一样,明清科举有童生、庠生、贡生直至进士等诸多层级。它们各有获取途径、特权待遇。虽不能完全精准等同于现代学历,却也有相似逻辑。这仅供参考,期望能助您阅读古文、理解历史时,快速厘清这些让人费解的称谓,洞察古人的求学进阶之路,以下内容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12.30</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明清学历称谓与现代学历的类比</b></p><p class="ql-block">1、童生:未考取生员资格前的读书人,无论年龄大小都称童生,类似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处于基础学习、未获得正式学历的时期.</p><p class="ql-block">2、案首:童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凡名列第一者称为案首,可类比为小学阶段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班级或年级中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3、生员(秀才、庠生):【生员、秀才、庠生基本可以视为同一学历层次.。明清时期,读书人需通过县试、府试、院试,合格录取者称为生员,而秀才是生员的。称,庠生则是因古代学校称庠,生员在庠学习故而得名,三者都代表了通过科举初级考试获得的入学资格及相应身份,是进入更高级别科举考试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生员是通过院试后取得的资格,是明清时期府、州、县学的学员,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学历,高中生经过中考选拔进入高中学习,具备一定知识基础,而秀才也是在通过一系列基础考试后进入府、州、县学继续深造。</p><p class="ql-block">4、廪生: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可获官府廪米津贴,类似现在中专学历,中专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上有一定专长,廪生在秀才中也是较为优秀、有一定特殊待遇的群体。</p><p class="ql-block">5、贡生: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相当于现在的大专学历,大专生在知识和技能上比中专生更深入,贡生也是从秀才中选拔出的更优秀者,有机会到更高学府深造。</p><p class="ql-block">6、举人:通过乡试考中者,有资格担任低层官员,类似现在本科学历,本科生经过高考选拔,具备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可从事基础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举人也可担任一些官职,为社会管理服务。</p><p class="ql-block">7、解元:乡试第一名,可比作现在本科中的尖子生,如考取985、211等重点高校的优秀学生,解元在乡试中脱颖而出,重点高校学生在高考中也是成绩突出。</p><p class="ql-block">8、贡士:会试考中的人,会试是在乡试基础上的更高一级考试,贡士可类比为硕士研究生,他们经过更深入学习和研究,具备更高学术水平。</p><p class="ql-block">9、会元:会试第一名,相当于硕士研究生中的佼佼者,如获得国家级奖学金的优秀硕士研究生,会元在贡士中也是成绩最优异者。</p><p class="ql-block">10、进士: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是科举考试最高功名,类似现在的博士学历,博士是最高学位,代表着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进士也是经过层层选拔,在学术和文化素养上达到较高水平。</p><p class="ql-block">11、探花:殿试一甲第三名,也相当于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具备深厚学术造诣和专业能力,在同届进士中也是出类拔萃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2、榜眼:殿试一甲第二名,可类比为博士研究生中的高材生,在学术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仅次于状元。</span></p><p class="ql-block">13、状元:殿试第一名,是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可视为博士中的顶尖人才,在学术、文化等方面有卓越成就和深厚造诣,是当时社会的精英代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今学历参考对照表</p><p class="ql-block">01、白丁——相当于:文盲</p><p class="ql-block">02、童生——相对于:幼儿园</p><p class="ql-block">03、案首——相当于:小学</p><p class="ql-block">04、监生——相对于:初中</p><p class="ql-block">05、生元(秀才、庠生)——相对于:高中</p><p class="ql-block">06、廪生——相对于:中专</p><p class="ql-block">07、贡生——相对于:大专</p><p class="ql-block">08、举人——相对于:二本</p><p class="ql-block">09、解元——相对于:一本</p><p class="ql-block">10、进士(殿试录取者)相对于硕士或博士</p><p class="ql-block">11、探花(殿试第三名)——博士</p><p class="ql-block">12、榜眼(殿试第二名)——博士</p><p class="ql-block">13、状元(殿试第一名)——博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殿试</b></p><p class="ql-block"> 殿试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也叫廷试或御试.以下是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起源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殿试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晋武帝时期,他亲自诏问阮种,并审阅试卷提名第一。而科举史上的殿试由武则天首创,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她于神都紫微城洛城殿策问贡士,但当时未形成制度。直到宋代,殿试才正式成为定制,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牛李党争”的教训,增加殿试,将取士决定权收归皇帝,新科进士成为“天子门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考试流程</p><p class="ql-block">参加人员:通过会试的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p><p class="ql-block">考试时间与地点:明清时,一般在会试后的次月,即农历四月二十一日举行,地点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前曾在太和殿.</p><p class="ql-block">考试内容与形式:明清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历经点名、散卷等礼节后,领取策题,日暮交卷 ,策文一般在2000字左右,要求书写用正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阅卷与录取</p><p class="ql-block"> 殿试不设考官,仅设读卷官。阅卷时,读卷官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并加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选出十本进呈皇帝。皇帝钦定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一甲三人立即授职,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需在保和殿参加朝考,综合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意义与影响</p><p class="ql-block"><b>政治意义:</b>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皇帝借此掌控官员选拔,确保官员忠诚,同时也是皇帝笼络士子、展示皇恩的手段.</p><p class="ql-block"><b>文化意义:</b>考试内容包含经义、策论、诗赋等,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发展,也形成了全社会崇尚文化和知识的社会风尚.</p><p class="ql-block"><b>社会意义:</b>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进入统治阶层的机会,促进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平与稳定.</p> <p class="ql-block"> 这种古今学历对照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局限性,具体分析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合理之处</b></p><p class="ql-block"><b>层级对应:</b>从低到高的学历层级与科举功名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如白丁对应文盲,童生经过基础学习可类比幼儿园至初中阶段的教育,案首作为童生中的佼佼者,类似小学阶段的优秀生。再往上,监生、生元、廪生、贡生等依次对应初中、高中、中专、大专等,举人、解元、进士及殿试三甲则对应本科、硕士、博士等更高层次学历,这种对应符合教育进阶的逻辑。</p><p class="ql-block"><b>地位与难度考量:</b>举人在古代有较高社会地位,可任官职,类似如今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者通过公务员考试等途径进入体制内任职。而进士是科举最高功名,极其难考,与现代博士的培养难度和社会认可度有相似性。殿试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更是佼佼者,可类比为博士中的杰出人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不合理之处</b></p><p class="ql-block"><b>教育内容与目的不同:</b>古代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培养目标是为官从政,而现代教育内容多元,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以适应多种职业需求。如秀才虽在文学经典学习上达到较高水平,但在自然科学等现代知识领域可能不如现代高中生,举人、进士等也因知识结构局限,不能简单等同于现代对应学历层次者。</p><p class="ql-block"><b>社会背景与录取比例差异:</b>古代教育资源稀缺,能参加科举者少,功名获得者更是凤毛麟角,与现代普及化的教育及较高的高等教育录取率不可同日而语。如明清秀才录取率低,但其知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不能仅以现代211大学录取率来衡量,举人、进士等也因时代背景不同,与现代学历的可比性受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