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行终结篇

晚风

<p class="ql-block">去温莎自然公园为新加坡之行画上了句号。它与新加坡动物园和裕廊飞禽公园相连,是新加坡本岛中最大的原生态绿地之一。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一块石头上镌刻着“温莎自然公园”的字样,旁边立着公园路线示意图。周末来此徒步的游人络绎不绝,他们三五成群地进入公园,许多家庭还带着年老或行动不便的亲人一同前来,共享这片自然乐土。</p> <p class="ql-block">温莎的自然之美达到了极致,除了供游人行走的道路和桥梁外,其余地方都保留着原始风貌,不见一丝人为雕琢的痕迹。道路由涂了防滑材料的细钢方管铺设而成,或是泥石铺就;桥梁采用简单的木质结构,有的只是在溪流中放置几块大石块作为简易通道,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树林和潺潺的溪流。漫步在这片森林中,你找不到一个凉亭、一个厕所,所有这些设施只有在出了公园之后才能见到。</p> <p class="ql-block">人们在这条道路上穿行,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大自然中的生命与宁静,偶尔几声鸟鸣打破了这份静谧,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美妙乐章。</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滋润着肥沃的土地,赋予众多生命以源泉。森林里花草、灌木、藤蔓、树木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各种鱼类、青蛙、松鼠、猕猴、野猪等动物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共同谱写着生命的赞歌。</p> <p class="ql-block">这里除了落叶,你看不到一点垃圾;除了风声、水声、动物声,你听不到任何外界的杂音。走在公园中的人们,给公园留下的只是一串串脚印,而带走的却是满腹的新鲜空气,心中满是对这片净土的敬畏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走完温莎公园,也宣告着此次新加坡之旅的结束。回顾这次旅行,与上次不同的是:我选择避开热门景点,转而去探寻那些具有历史意义、自然风光、新加坡特色以及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试图更深入地了解新加坡,体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个以华人为主的袖珍国家中,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它拥有如此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呢?一路所见所闻,令我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城市建设与管理堪称新加坡的一大亮点。尽管国土面积不大,但其建设与管理水平却十分精细到位。除了一些高大亮丽的标志性建筑,在细节之处更多地体现了实用与节俭的理念。例如城市中的行人道仅用混凝土浇筑,未做额外铺装,但却花费资金安装了钢结构遮阳棚,既可遮阳又能避雨。社区虽小,却能容纳比国内更多的居民,展现出高效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智慧。</p> <p class="ql-block">在城市建设方面,新加坡并未通过大规模拆除旧建筑来建设新城,而是在面对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高标准规划。在建造新建筑时,注重对老建筑加以保护和改造,使其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同时继续发挥作用,实现新旧建筑之间的有机融合。这不仅使得新加坡不少外来移民集聚区的面貌得以保存,更彰显出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虽然建国历史较短,但在对待历史建筑的态度上却十分尊重与重视。无论是不同历史时期还是不同民族的老建筑,都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有的被改造成博物馆用于展览,更多的是继续发挥其使用功能,包容并存。即使是对曾经实行殖民统治的莱佛士,新加坡人也因其对开埠做出的贡献而心怀崇敬之情,许多以莱佛士命名的地名、故事以及雕像依然存在,供游人参观纪念。</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拥有严格的法律制度,至今仍保留着鞭刑。然而,法律的制定却充满了人性关怀。例如对芽笼红灯区的保留,以及赌博场所中对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对待,针对国人的工作及收入状况设置不同的限制条件等。在对待国民和外来人员的态度上,只要不违反新加坡的法律,不论贫富都一视同仁,共同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这使得国民爱国尊法,也让外人更加敬重这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在与自然的关系上,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尽管国土狭小,但城市的发展宁愿向地下、空中拓展,也不愿多占一分绿地。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古树随处可见,在市中心,地下三四层的商场林立,并且相互间通过地铁连通。夜晚时分,地下商场内吃饭、购物的人数远超地上,即使在城市最繁忙的时刻,地上的人流与交通也不显得拥挤不堪。“花园城市”的美誉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的安全状况举世闻名,这里不仅治安良好,而且没有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四季如春,没有寒冬也没有酷热。即便中午阳光强烈,但时常会有雷阵雨降临,瞬间带来清凉之感,让人倍感舒适。</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人热爱创新,对色彩有着独特的偏好,喜欢艳丽的色调。走在大街上,无论是老建筑还是新建筑,外立面风格多样,颜色鲜艳亮丽。一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老旧街区经过外立面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如哈芝巷、如切街等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体验新加坡的日常生活,我特意前往当地的巴刹闲逛、购物。芽笼巴刹和竹脚巴刹分别代表着马来和印度族群的消费市场。这里的布局与国内农贸市场相似,但更为多元,将餐饮、水果、日常用品等多种居民所需的商品融合在一起。市场的繁忙程度丝毫不亚于国内市场,而买卖双方之间礼貌、文明的交流则更胜一筹。</p> <p class="ql-block">此次新加坡之行,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流又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华人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在这里随处可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文明成果在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展现。这也充分证明,华夏儿女定能创造出更加美丽繁荣的世界,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