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福州-游三坊七巷

雅阁

<p class="ql-block">  福州,又叫榕城,有很多榕树的城。她是福建省省会,一座厚重又有底蕴的有福之城。</p> <p class="ql-block">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p><p class="ql-block"> 半部中国近代史。</p><p class="ql-block">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占地约39.8公顷,至今仍保留“西三坊、东七巷”的里坊格局。该格局发朝于晋形成于唐,至明清达鼎盛,至今基本风貌得以延存。</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在此居住名人达到四百多位。街区坊巷相连,乌墙黛瓦,民居精致,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轴,西边为三坊,东边为七巷。明、清时期,这里有书肆、刻坊、花灯、裱褙、铜器、笔庄、生漆、当铺等大小商铺数百家,何等繁荣。</p><p class="ql-block"> 来福州不进“三坊七巷”—白来!</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南后街,熙熙攘攘人群是必须的,因为这是有福之地。</p> <p class="ql-block">  有人在“星巴克”楼上谈恋爱,那可是“高大上”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记得读小学时,一队员爱上了扛着三条杠的大队长,结果被别的男生修理得不要不要的。</p> <p class="ql-block">  永和鱼丸在福州可老有名了。</p> <p class="ql-block">  这油赞子是啥“东东”—没尝过。</p><p class="ql-block"> 倒是紧盯着二楼的风拂窗帘,看能不能看到“油赞子西施”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  从街那头走到街这头,喊一小伙子在南后街牌坊下帮忙拍张“到此一游”,结果那货竟然把那女孩当成“主角”拍。不怪他,毕竟咱年轻时可能也做过荒唐事😜。</p> <p class="ql-block">  哈,少见不多怪,这里有黄包车,等会儿俺出来时也坐坐。</p> <p class="ql-block">  走入南后街82号《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生平展。</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的家族系福州望族,世居社会名流生活区三坊七巷。林家在闽都独有的人文气息的浸润下,培养出诸多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出生在新旧交替的中国,成长于中西方思想碰撞的时代,亲历战乱之祸,目睹家族成员为国奋战的风骨,及其一生受到家学渊源的熏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人文情怀和家国理想。</p> <p class="ql-block">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西方建筑文化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并影响了梁思成。1924年6月,风华正茂的林徽因与梁思成双双赴美深造,立下了当建筑师的志向。</p><p class="ql-block"> 1928年3月毕业后在加拿大结为伉俪之后便前往欧洲蜜月旅行,转而回国开启了他们为中国建筑事业倾力奉献的传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  有人曾经:“挥一挥衣袖,却没能带走一片云彩”。</p> <p class="ql-block">  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北宋宣和年间,陆蕴、陆藻兄弟同知福州,而名棣锦坊。南宋淳熙年间,王益祥官至东提刑,居其内,改衣锦坊,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文儒坊,为第二坊,旧名儒林,宋代国子监祭酒(从三品官)居此,改为文儒。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居住在坊内。</p><p class="ql-block"> 而最有名的是清代饮誉全国“六子科甲”的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而陈承裘的长子是清宣统皇帝的老师陈宝琛。文儒坊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文儒坊里另一陈氏家族于明崇祯年间入居此处,其第十二世的陈圣灵,其五女陈帙是林则徐的母亲。陈圣灵四子陈兰泰有一玄孙,就是海军名将陈季良也居于此。故林则徐的母家也是陈季良将军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海军上将,陈季良将军是文儒坊里的第三位名将。</p> <p class="ql-block">  光禄坊,为第三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曾任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镌刻“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光禄坊由此而来。原坊路在民国时期被拓宽为马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光禄坊和文儒坊之间的这两百米长的短巷,俗称“枣泥巷”,这里曾是光禄吟台诗友早晨发付诗题之处,故称“早题巷”。</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名人故居的三坊七巷里,早题巷并不特别起眼,不过这里仍有着属于它的独特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杨桥巷,位于南后街东侧的最北端。民国时期,北伐军进入福州,扩建马路,将其改为杨桥路。</p> <p class="ql-block">  杨桥巷最有名的景点是杨桥巷与南后街交汇处的林家大院,既林觉民烈士故居,后为作家冰心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林觉民的故居建于清中叶,林觉民的曾祖父林崧甫,他一介书生或一名官宦,后人也不清楚,他在世之时也许不曾料到,他的血脉繁衍下去的后代子孙一个接一个突起,在历史的星空中大放光华。</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堂兄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21年他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国联总会。林长民之女林徽因才情盖世,风华绝代,其文章诗句与建筑设计成就玲珑剔透,如同其人生一般光彩熠熠。</p> <p class="ql-block">  在同一片屋檐下,走出两个大写的人:</p><p class="ql-block">一位砸烂旧世界而英勇赴死,</p><p class="ql-block">一位为建造大爱屋而毕生从文。</p> <p class="ql-block">  林觉民(1887-1911)中国民主先驱,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少年之时既接受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在香港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同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受伤被俘,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与妻书》开头:“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字字泣血,令人断肠落泪,又撼人魂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林觉民烈士与爱妻陈意映铜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郎官巷古称延福里,北宋咸平五年,里人刘若虚中进士,改名荣亲里。后又以北宋刘涛世代子孙皆为郎官改名郎官坊。明代万历年间起称郎官巷,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塔巷,五代年间,闽王王审知主政时,巷内建有育王塔和塔院,而得名塔巷,一直延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p> <p class="ql-block">  黄巷,唐朝末年崇文阁校书郎黄璞(837-920年)退隐归居这里,故名黄巷。</p><p class="ql-block"> 相传黄巢军入闽后,经过三坊七巷,因闻黄璞大名,命令士兵“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震。</p> <p class="ql-block">  清代巡抚梁章钜曾居住巷内,故居别称小黄楼。</p> <p class="ql-block">  安民巷,相传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入闽,兵至巷口,出示安民告示,故名安民巷。</p><p class="ql-block"> 曾巩的后人“五子登科”的曾晖春曾居此巷,他是林则徐的姨表兄弟。</p> <p class="ql-block">  此巷里有名的数鄢家花厅。</p> <p class="ql-block">  在这“黄巢”来过的地儿留照一张,不觉突兀吧?</p> <p class="ql-block">  宫巷,因巷内古有紫极宫道观,故旧名仙居里。宋代坊内以崔、李ニ姓显贵,改称聚英坊 元代又改为英达坊 明成化年间,又以巷内曾有紫极宫,直称宫巷,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宫巷内主要有林聪彝故居、刘齐衔故居、沈葆桢故居和刘冠雄故居等院落。</p> <p class="ql-block">  严复书院。</p> <p class="ql-block">  沈葆桢生于1820年,卒于1879年</p><p class="ql-block">字幼丹,候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林则徐次女婿。道光进士、翰林院编修,担任过都察御史、知府、道台、巡抚、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船政总理大臣等要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刘冠雄故居。我国近代史上著名海军将领。</p> <p class="ql-block">  吉庇巷内主要有状元第、谢家祠等院落。</p> <p class="ql-block">  吉庇巷,旧名耆德魁辅坊,又称魁辅里,是“七巷”中最南侧的巷。“南宋状元郑性之居此,为纪念他高中状元,巷子拟名及第巷,福州方言“吉庇”与“及第”谐音。</p><p class="ql-block"> 一口气把“三坊七巷”逛了个遍,还挺累的,明天扫街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