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过一天,我们就要和2024年说再见了。虽有不舍,也无能为力,我们能做的只有总结回望、努力前行!</p><p class="ql-block"> 站在跨年的节点,忽而回头,又是一年,岁月以相同的方式经过每个人,每个人却用不同的方式经历了岁月……</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世界依然不忽太平,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世界各种不安定的幕后主谋。</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是俄乌战争爆发第三年,俄罗斯使用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打击了乌克兰,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是巴以战争越来越激烈的一年,黎巴嫩、伊朗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战火,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世界局势风起云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天舟七号、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十九载人飞船接续飞天。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返回,完成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采样任务。朱雀三号火箭大型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为未来的重复使用奠定了技术基础。</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中国奥运健儿勇于拼搏,巴黎奥运会拼出海外奥运会最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深情回望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中国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快速迭代,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生机勃发,光电子器件、虚拟现实设备、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2024年,我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跃升至第十一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12月4日,86岁的作家琼瑶在家中自杀,她在60余年中创作了70余部文学作品,其中许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触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与观众的心弦。她在遗书中表达了对死亡的一种平静接受,她不希望是在病痛的折磨中逐渐衰弱而去的。12月11日举行了花葬,一个纸袋装着她最后的骨灰。网友天中丽姐这样评价:张国荣走了,梅艳芳走了 ,周海媚走了,李玟走了,吴孟达走了,金庸走了,琼瑶也走了,熟悉的世界在一点点消失。我们都40左右了也开始慢慢变老了,我们这代人啊,点过煤油灯,看过黑白电视,看过连环画,骑过二八杠。拿着玉米杆当甘蔗吃,在村口偷过瓜,小河里摸过鱼虾,钻过麦田,逮过蚂蚱,这一切仿佛都在昨天却已经成为了遥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是许昌市戏剧事业的高光时刻,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在许昌举办,戏剧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这是河南省戏剧艺术的最高赛事活动,全省57个院团,66台精品剧目在许都大剧院、襄城县文博中心大剧院、鄢陵县市民中心大剧院、廉政文化中心剧院轮番上演,展演时间跨度45天,展示了许昌形象,拉动了许昌消费,擦亮了戏曲之乡品牌,让市民过足了戏瘾。许昌作为东道主,六台剧目参赛,是河南省参赛剧目最多的省辖市,标志着许昌戏剧事业发展的底气和实力。我们坚持政府搭台、院团唱戏、景区引流、融合发展的思路,为来许游客提供看大戏、游三国、泡温泉、赏钧瓷、逛胖东来的全域服务,做好戏剧与旅游融合发展大文章。吸引外地来许观演旅游人员1万余人次,线下观众7万人次,线上观众达一亿人次,拉动全市旅游综合消费1000余万元。</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是沉甸甸的一年,我们还举办了许昌市第九届戏剧大赛、第九届中青年演员戏剧大赛暨第六届专业演奏员器乐比赛等,第九届戏剧大赛《石榴花开》《白奶奶醉酒》《支部书记》《乡村掌舵人》《情系鹤鸣湖》《神医华佗》《掘地见母》《安安送米》八台新创改编剧目参赛,展示了许昌文艺创作的实力,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文艺演出彰显艺术底蕴。开展送戏下乡演出2000多场;举办“梨园群英会”——齐飞先生从艺60周年戏曲名家演唱会,组织“戏迷大联欢暨精典剧目展播”等,共演出60余场、展播精典剧目120余部,接待研学团队10余个、游客2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在2024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上,以《发挥戏曲独特作用,助推文旅融合发展》为题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豫剧《倒霉大叔的心事》入选2024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同时入选河南省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项目。我市《倒霉大叔的心事》《掘地见母》《神医华佗》《支部书记》《关公与胡金蝉》《乡村掌舵人》六部新创大戏剧目获省文旅厅支持,入选率全省第一。松慧爱心剧团获民营院团扶持资金。获得省内外各种荣誉奖项46项,共获得上级舞台演出、剧目创排扶持资金900万元。</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通过考核招聘,为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考核招聘了13名演员演奏员,让一批非编人员解决了梦寐以求的编制。</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调整了中心领导班子,让年轻人走上了领导岗位。我们还打了四场诉讼,解决了戏校移交的清场问题。</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非遗工作在培养队伍中不断强化传承能力建设。2024年,钧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苗长强荣获全国非遗保护优秀个人,任星航荣获中国2023年非遗年度人物,朱有洲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孔家钧窑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四项国家级荣誉是我们努力前行的最好注脚,也是沉甸甸的收获。我们还评审公布了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1人等,非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在宣推活动中不断扩大非遗影响力。举办了“百家非遗闹新春”、“匠心独具●薪火相传——钧瓷作品联展”、非遗市集、“名师出高徒”-钧瓷烧制技艺授徒大赛等;全年参加举办活动50余次,活动涉及项目100多项,参与活动传承人千余人次。实施传统曲艺保护工程,整理普查资料近6万字,图片100多张。非遗已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中国文化报以点亮“非遗里的中国年”为题对我市春节文化活动进行报道。以许昌有座金丝楠木博物馆对金丝楠木制作技艺非遗项目进行报道。对许昌市第九届戏剧大赛综述全文刊发。新华社客户端记者走近许昌非遗张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进行采访报道。</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12月22日18:10,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守护非遗之美】第一集《薪火相传》讲述禹州神垕钧瓷的保护和发展,时长达八分钟,我也荣幸出镜,第二次上了央视,这是许昌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发展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主动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认定公布非遗工坊8家,目前,我市非遗工坊已达38家,在吸纳就业,拉动地方经济,助力乡村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霍庄社火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上报文旅部。</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在推动融合发展中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争取上资金资188.6万元,实施非遗点亮计划,推动非遗进景区、进民宿,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市出台了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条例《许昌市钧瓷文化保护和发展条例》,为钧瓷的保护传承发展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12月3日至5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我市禹州市举办。</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市1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2441个村(社区)实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立乡村文化合作社338个,培养基层文化“三员”工作队伍8500余人。全市博物馆全年举办展览62个、社教活动300余场(次),参观人数156万人,推动建设金丝楠博物馆等新型文化空间99个。开展“文峰新六艺”公益课堂、市民夜校、红色文艺轻骑兵等基层文化服务2万余场次,惠及群众200多万人次。</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2024年1月我市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交流活动”上作典型发言。2024年3月,我市承办2024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会上,我市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情况进行发言,公共文化设施更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乡村文化联盟、文化“三员”工作制等经验做法收到省文旅厅和各兄弟地市的广泛认可。</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办公室综合协调工作上台阶,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我局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政务信息工作全市先进单位,政府月考评位次不断前移,多次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政务服务工作着力于提高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增强实体服务大厅服务能力、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政务服务满意度,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98件,全年做到零投诉<span style="font-size:20px;">,满意率100%。共办理回复12345政务服务热线187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年,许昌文旅出圈出彩,胖东来火爆全网,汉服簪花扮靓曹魏古城,街头艺术秀点亮城市角落,市民夜校丰盈更多人的业余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二老身体还好,在老家种了二亩地,每次回老家,都能给我带来新鲜的豆角、生菜、香菜、菠菜等时令蔬菜。今年冬天,老母亲还在老家下了手工粉条,特别好吃。老家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牵挂着二老的心。</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大女儿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到日本访学一周(11.17——11.23),是我家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小女儿上了小学二年级,每天勤奋学习,古筝、绘画、练字、英语样样都有进步。</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因重塑性改革,妻子所在城市管理支队撤销而转履到许昌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兜兜转转又走到了一个单位。她每天忙于照顾小女儿,早起做饭,作业辅导,操持家务,很是辛苦。</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三外甥大学毕业一年后,国考进入了河南省金融监管局许昌分局工作。四外甥努力考研中。</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小妹子家的琪琪,学业进步,已步入高中学习。</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妻弟有了女儿,升级为爸爸,妻弟媳放下襁褓中的女儿,赴北京攻读博士学位,大家都走在奋斗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因工作去了三门峡、信阳、鹤壁、平顶山、安阳、济源、焦作、郑州、洛阳,在美丽的浙江大学参加了全省的非遗培训班,行走了半个河南省,读懂的中国文化。全程参与了地方人大立法,考察了云南省红河州建水紫陶、广西省钦州市坭兴陶、湖南省株洲市醴陵釉下彩瓷,开阔了视野,丰盈了人生,结识了朋友,扩大了朋友圈。</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更加深了对幸福的理解,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一个“有”,有车 、有房 、有钱 、有权,但真正的幸福其实是一个“无”,无忧、无虑 、无病、无灾 ,很多人不明白,“有”是给别人看的 ,而“无”才是自己想要的。</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年光来去中,我们把一个个瞬间,化成万般滋味,丰盈了岁月!</p><p class="ql-block">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p><p class="ql-block"> 人生是场没有终点的修行,我们一路朝圣而去!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2025年如约而至,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再见,2024。你好,20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