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2月21日上午,我们“老来乐读书会”随“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的脚步,共计114人来到中山陵景区四方城一号“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会议大厅,听南师大扬素萍院长讲述一位永远的国际人道主义之师—明妮·魏特琳女士的故事。1937年日军侵略血洗南京时期,魏特琳女士如何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金陵女子大学校园建立难民所,救助我南京同胞数万人的感人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大多数南京人对明妮·魏特琳,中国名叫华群的女性,都感到陌生了。曾经,那些被她拯救的人都把她当恩人,称她为“活菩萨”、“华小姐”。历史是公正的,魏特琳的壮举和善良,人格和情操,事迹和精神都渐渐浮出水面,为人们所认识、所传颂、所敬仰。她曾工作和战斗过的金陵女子大学校园里,安置了她的青铜雕像,她永远活在金陵人的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妮·魏特琳,出生于美国一个十分贫穷的家庭,幼年丧母,她凭自己的刻苦努力,1912年,20岁的魏特琳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后,来到中国。先任安徽合肥三育女子中学校长,了解到中国妇女受教育最少,苦难也最深,她决定投身到中国女子教育事业中去,矢志做一番事业,为推广中国女子教育倾其全力。她还特地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华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群在来华6年后,也就是1918年,回国重新攻读硕士学位。毕业时,她已经28岁了,当时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的美籍德本康夫人正好休假回国,需要物色一位外籍人士代掌校务,美国基督教会,鉴于魏特琳在办理三育女中成绩斐然推荐了她,魏特琳爽快地接受了邀请。从此,她把心留在南京,把家安在了金陵。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19年,华群应金陵女子大学之聘,在校长休假之年,任教育学系主任兼教导主任,并代理校长一职。是时,金女大正在筹建新校园,华小姐全力参与各项事务,募款、购地、建筑设计及营造工程等,她都竭尽全力,亲力亲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2年6月,金女大的新校园七幢传统宫殿式大屋顶建筑落成,全校于7月迁入新址。她又带领园丁设计种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环境,金女大一时成为东方最美校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到周围许多贫困孩子失学,华群通过外籍友人募捐,在校园附近的洼地买地盖教室,创办了金女大的附属实验中学以及小学,专门招收附近贫苦人家的孩子,免除学费。这一举动,在中国首开学生实习制度,为教育之先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家都敬重这位美籍教授,亲切地称她“华小姐”,请她到家中喝茶吃饭。这让华群心里充满愉快和温暖,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她说,没有比奉献更让她内心感到宽慰的了。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8月,日军开始对南京轰炸,她也开始选择记日记,用文字记录日军的侵略行径。这一选择,使她写出了5O多万字的日记,详细记录了日军侵华的暴行。1937年12月,日军血洗南京,她用一己之力,保护了万名妇女儿童免遭杀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面对日军暴行的不断加剧,美国政府四次要求她回国,她坚决选择留在金女大校园,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群留下,在保护妇孺的同时,她多次写信给美国大使馆,将金女大校园定为安全区,避免日军入侵。不久,获准由德国西门子洋行商人拉贝为主席的、南京安全国际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南分会的成立。魏特琳成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委员。这一特殊身份,使金女大被指定为专门收妇孺的避难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南京沦陷前夕,大批妇女儿童开始涌进金女大校园。华群教授组织全体员工,将学校所有能腾出的房间、教室、厅廊都用于收容妇孺,还在空地上设置红十字会粥食供应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随即开始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强奸、抢劫和纵火,古城南京,一时间腥风血雨,满目疮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日军滥施淫威的惨状下,每天都有大批的妇女进入金女大避难,校园里收容的妇女最多时达2万余人。为了阻止日本兵进入校园,华群像一个恪尽职守的卫士,守卫在学校大门口,奔走校园的各个角落。她曾一次次将试图爬墙进入金女大的日本兵赶走,也一次次因此而面对日军刺刀枪弹的死亡威胁。好多次日本人欲冲进校园搶妇女,受到华群的竭力阻止,为此,她多次遭受日军扇耳光和打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更好地保护城中的难民,魏特琳女士可谓是费尽了心机。她曾三番四次跑到日本大使馆交涉,即使是日本使馆出具的信件、告示,甚至派到金陵女大守夜的宪兵,也阻止不了日本兵继续不断地来到校园行凶,竟然连派到金陵女大守卫的日本宪兵也会把女难民强行带到校外去蹂躏……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其暴行最严重的头四五个星期里,魏特琳三番四次地到日本使馆去抗议,去求助。华群为此疼心、愤怒,疲惫不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南京失守最困难的岁月里,“金女大”和“华小姐”成了南京妇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持,许多妇女想方设法逃到这里,没几天工夫在校园里避难的妇女就达一万多人,致使校内拥挤不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群一边安置大量涌入的难民,还和同仁们四处活动采购粮食,为难民供应饭食;甚至为营养不良的儿童弄到了一些奶粉和鱼肝油;为防止疫病发生,她请教会医院的医生来为难民们打防疫针;她还不断设法努力营救被日军囚禁的中国人。她没日没夜,为收容近两万妇孺的安全和吃喝拉撒,她长时间吃不上一餐安稳的饭,睡不上一个安稳的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为可贵的是,华群女士在极其困难和繁忙的情况下,坚持写日记,她要把亲眼目睹和经历的事实记下来,寄到美国通过媒体,向全世界控诉日本法西斯的暴行。这本日记今天成为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大屠杀”真相的重要的证据,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腥风血雨的岁月里,她自觉地承担了保护万余名中国妇女儿童的重任,使她们避免被日军送到日军慰安所和战时军营,遭受日本士兵性奴役的悲惨命运。一位中国军官郭歧说:“华小姐这个名字,在所有的难民中就像活菩萨一样,特别是在女性难民中,她是大救星。”华小姐,成了全南京城里中国人心目中的“观音菩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历南京沦陷的遭遇,华群的心身受到重创,患上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回到美国医治,但积劳成疾深重,她的病情日益严重,不堪忍受,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她关闭了家中的门窗,打开了煤气阀……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她曾对友人说,假如能再生一次,她还要为中国人服务,中国就是她的“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事们是这样为她发布死讯的:“像在战场上倒下的士兵一样,明妮·魏特琳也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在她的墓碑上刻着四个中文字“永生金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1年6月10日,国民政府颁布了嘉奖令,以褒扬魏特琳在中国的特殊功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战胜利后,金女大回迁到南京。1946年11月10日,吴贻芳校长在金女院举行华群教授(魏特琳女士)追思会,讲授华群教授事迹。由吴贻芳等十人发起私人募捐,在金女大建筑“华群堂”一座,作永久缅怀,以纪念这位不顾自身安危、救我同胞于水火的伟大女性。华群纪念堂,正是华群魂牵梦绕的地方,她创建了附中,把她对于教育的爱留在金陵,她也永生在这片血与火染成的土地上。 </span></p> <p class="ql-block">美 号:5405620</p><p class="ql-block">文 编:暗香沁雪</p><p class="ql-block">音 乐:《爱的永恒》</p><p class="ql-block">时 间:作于2024年12月29日</p><p class="ql-block">备 注:参考资料图片/张铭的《方志江苏》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杨素萍院长的口述讲话整理。</span>如有侵权,得知即可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