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医生手记 心与心的交映(109)

法慧居士

<p class="ql-block">  93床的赵爷爷是三周前住进我们舒缓医疗科的,84岁的赵爷爷因为患前列腺癌4年,并逐渐出现肺转移、脊柱转移、肝转移、脑转移。刚住进科室时疼痛是困扰他的主要不适,好转我们科室对疼痛的症状控制经验比较丰富,很快就将疼痛控制到不影响他睡眠的程度。但是脑部的转移灶发展很快,使他的意识状态受到影响,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同时呼吸也受到影响,最慢时呼吸频率降到6次每分钟。显然赵爷爷已经进入到弥留之际。</p> <p class="ql-block">  赵爷爷的老伴郭奶奶和儿子女儿一直陪在他的病床旁,当我们的主管医生把找爷爷的病情给他们讲解,并让他们签署了《病危通知单》后,郭奶奶表示当初赵爷爷曾多次表达希望最后在自己家中离开人世的愿望。主管医生说如果这样,家人们就可以好好商量商量,选择自动出院回家。郭奶奶同儿子女儿在科室楼道里商量了很久,但是没有得出一个要不要出院回家的结论。</p> <p class="ql-block">  下午郭奶奶独自一个人到我办公室找我,一位80岁的老人步履蹒跚,头发凌乱,面色疲惫,说起话来颤颤巍巍,而且听力特别差需要我大声吼着,她才能听清楚。通过交流我知道了她询问的内容,赵爷爷能不能出院回家,能不能死在家中,在家中死了能不能开出死亡证明......我明确地回答了她的问题;可以出院回家,可以选择死在家中。并详细地解答了人在家中走后,死亡证明的开具流程......</p> <p class="ql-block">  过来一会她儿子和女儿也到办公室找我,给我解释到他们家住在一个老旧小区的7楼,没有电梯。老人回家后需要先抬上楼,将来走了还需要抬下来。他们的年龄也大了,周围也找不到合适的年轻人。同时家里的居住面积也很小,住着老两口和儿子一家三口......实在不具备让赵爷爷在家中离世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  冬至前的那天下午,赵爷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儿子女儿们都忙着赵爷爷的身后事,我看到郭奶奶独自一人坐在楼道的长椅上,表情木乃,虽然没有哭出声,但豆大的泪水夺眶而出,凌乱的白发和泪水混在一起贴在脸庞,嘴里时而喃喃自语......她肯定在自责没有完成赵爷爷的心愿。我赶紧让护士长将郭奶奶带到会议室,给她倒上热茶,慢慢安慰她。</p> <p class="ql-block">  帮助临终者完成人生最后的心愿,是安宁疗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有时局限于各种条件的不具备,无法完成时,带给生者的总是愧疚和自责。</p> <p class="ql-block">  安宁疗护的发展脉络,最初的阶段就是原始的居家安宁疗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到医院的安宁疗护,我们目前就处在这个阶段。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各种社会配套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将进入高级的居家安宁疗护。这种配套完善的高级居家安宁疗护在美国已经逐步普及。相信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赵爷爷这种居家安宁疗护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 :曹诚,主任医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舒缓医疗科主任。擅长急危重症和老年医学。是西安市老年医养结合学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急诊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老年医学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首届医师节市级“最美医生”称号获得者。是中国西北地区安宁疗护工作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实践中创立的安宁疗护三原则被卫健委在全市推广,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2016年至今参与创办两家安宁疗护中心,均成为西安市安宁疗护示范单位。先后给超过500位的患者提供过临终关怀服务。联系电话13891969851(微信同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