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的故事

老谷

察隅的故事 <p class="ql-block">大约在1977年春天,我们工作队一行离开雅安前往察隅。队长是大潘,我是副队长。同行的还有李仲华处长。这个工作队还有几名女同胞,可以说是男女老青都齐全了。我们走的是川藏南线,一路舟车劳累,艰难苦辛,个中兹味谁能说的清。</p> <p class="ql-block">1977年川藏路还是沙石路。从雅安到上察隅约1500公里。这是一条充满神奇的318国道。当你行走在这条国道上,你将会体会到不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要经过扬灰之路。汽车走过扬起一片灰尘,后车可能看不到前车,车与车之间要拉开距离。离的近了后车的人像落了一身火山灰,灰头灰脸的。如果公路和风向垂直,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条大路通向天际,你可以看到一辆辆汽车拖着黄色的尾巴,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尘土飞扬</p> <p class="ql-block">要经过搓板之路。走在这样的路上,汽车会发出要散架似的巨响,人一直在颤抖之中;</p> <p class="ql-block">要经过塌方之路,如果塌方不大,汽车在近似45度的斜坡上爬过,摇摇晃晃很是危险。人要下车走过去。如果塌方很大,便要改道了。你就要走摇篮之路,汽车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摇摇晃晃,有时解放牌可能碰到底盘;</p> <p class="ql-block">更要经过水毁之路。两道深深的车辙充满泥浆,汽车左右剧烈摇晃,像摇煤球似的。到了冬天结了冰,这样的路更难走了。</p> <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冰瀑之路、冰雪之路、眩晕之路考验着你。</p> <p class="ql-block">在然乌北有个然乌峡谷,这里常有飞石、飞瀑自山上落下,非常危险,冬天还有雪崩。</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邦达草原,常常是冰雪千里,路况非常危险。</p> <p class="ql-block">八宿业拉山的99道拐,也是令人头痛令人眩晕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然乌峡谷,如今已是天堑变通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怒江72道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如今,西藏所有的公路已全部硬化,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p> <p class="ql-block">从雅安到察隅的高程是:雅安(641)—二郎山(2170)—泸定(1330)—康定(2395)—-折多山(4298)—新都桥(3630)—高尔寺山(4412)—剪子弯山(4429)—理塘(4014)—海子山(4685)—巴塘(2580)—宗巴拉山(4170)—拉乌山(4338)—芒康(3875)—竹卡大桥(澜沧江,海拔2640)—如美镇(海拔3875)—觉巴山(3930)—登巴(3440)—左贡(3877)—邦达(4120)—八宿(3280)—然乌(3960)—德姆拉山口(4900米)—吉公村(2360)—下察隅(1400)—上察隅(1900)。</p> <p class="ql-block">察隅县城所在地在竹瓦根镇吉公村海拔2360米,我们住在上察隅。和印控区仅一山之隔。上察隅平均海拔1900米,离县城有120公里。中印边界长401公里。这里森林覆盖面积达60%,有红豆杉、云杉、檀香、香樟、云南松、马尾松等300多野生树种,其中有10多种属国家级珍贵树种;林下资源有松茸、木耳、天麻、虫草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虎、豹、熊、小熊猫、麝、鹦鹉、黑颈鹤等,其中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100多种。这里的鹦鹉是大个的鹦鹉,叫声很响亮。这里还有一种油松,边民把它们劈成小段,用火柴就可点燃。在这种树下注意不要点火,可能会引燃这棵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察隅风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察隅风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察隅河谷地</p> <p class="ql-block">察隅县是僜人的主要分布区。僜人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没有文字,多使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的方法。 </p> <p class="ql-block">察隅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森林、动植物、水利等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是西藏自治区主要产稻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奔流不息的察隅河</p> <p class="ql-block">察隅河两岸青山倒映水中,令人心旷神怡、美幻绝伦。我们住在部队的营房里,同志们移防走了,只留下了部分人员。那是四面用木板钉的房子,不隔音,透风。好在这个季节是春暖花开,气候宜人。营房四周是战士们种的西藏尖叶杏。这种水果看上去是水密桃的样子,味道也差不多,但它的核却是杏核的样子,杏核的味道。这时已经有姆指盖大小了,有些战友已经开始品尝了。他们一直吃到完全成熟。好在人少桃多,完全满足了他们的奢望。我们的厨房在一个小溪水旁,水边有几棵花椒树,吃饭时加几片花椒叶真是别有味道。溪水旁还长了不少鱼腥草,可惜没人品尝。</p> <p class="ql-block">察隅是亚热带气候,下察隅年平均降雨量在720—987毫米之间,无霜期长达330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我看到在野外生长的倒挂金钟,都长成小树大小了。</p> <p class="ql-block">察隅县,是被森林环绕的地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63%,上、下察隅镇的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70%。</p> <p class="ql-block">沿着219国道前往上察隅,公路穿林而过,察隅河和贡日嘎布曲河蜿蜒其中,古树参天,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一片清凉的绿涛中,不知前方还有何美景在等待着我们。还能观赏到红豆杉、云杉、冷杉、檀香等珍稀树种,还可以欣赏圣洁雄壮的冰川、洪流直泻的飞瀑、绮丽平坦的牧场、悠闲散步的牛羊、静谧神奇的冰湖等,令人目不暇接,被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深深折服。</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中林下资源丰富,生长着灵芝、天麻、木耳等各种菌类和药材。</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察隅县,还发现了成片高大的云南黄果冷杉原始森林。经测量其林冠高度达70米,最高的一株高度83.2米,胸径达到207厘米,该棵大树刷新了“中国树王”高度新记录。平常见到的杜鹃花灌木,在这里竟然可以长成几十米高的大树,高大的杜鹃花树之下,人们仿佛就是缩小版的小人国人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中国巨树云南黄果冷杉高度83.2米,科研人员爬到树顶测量高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察隅风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察隅沙马村风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察隅西巴村茁壮生长的铁皮石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察隅原始森林</p> 这里是泥石流多发区,几乎每个小溪都可能暴发泥石流。有一次我听到了轰呜声,寻声望去,只见几公里外一条泥石流像一列火车一样呼啸着冲入察隅河。很不幸,没多久通往吉公的路被泥石流冲断了。冲毁了17座桥梁。我们的油快没了,于是工作队组织人员去吉公背油。天不亮我们带上扁担和绳子出发了。有一段路是沿着河边走的,我们要眼看着路,脚踩着乱石,耳听着山上边有没有飞石下落。走的很是艰辛。有几次还听到了身后的落石声。我们小心的跳过无数次小溪,走到一个较宽的水流面前,它只有一米多宽,要是平地是可以跳过去的。但这里是大大小小的乱石,找不到落脚点。水流只有30厘米深,可是很喘急。这时有一个大个子急于探路,刚下水就被冲跑了5、6米。万幸的是这里离察隅河还远,只是有惊无险。最后我们用扁担和绳子颇费力气的跨了过去。在下察隅不远处,我们缓慢的爬过了泥石流塌方区。在吉公,我们租了骡马,装好了油。回来时人走的道路基本修通了。但还走不了大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类似的泥石流</p> <p class="ql-block">为了长期打算,李处长要去拉萨取文件,我作为小跟班跟去了。</p> 德姆拉山口的枪声 <p class="ql-block">因為暴雨,泥石流把17座桥梁冲毁了,需要抡修。到了12月中旬,临时的木桥基本修好了。我们准备返回基地了。再晚些时候,德姆拉山口大雪封山,就走不了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德姆拉山口海拔4900米,上山的道路蜿蜒曲折。</p> <p class="ql-block">出发时,小车在前探路,主要是观察桥梁状况,大车能否通过,过桥时人员都要下來,过桥后再上车。已经12月份了,望着还是波滔汹涌的河水向南急流而去,確实让人担惊受怕,脚底下的泥土仍在垮塌,警卫班此时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付意外。経过一天的紧张行军,终于到达了县城竹瓦根镇。</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就要谁备离开察隅县城了,此时天气不好,已经开始阴天,今日的行程是到达然烏兵站。大概吃过午飯之后就开始翻山了,此时雪越来越大,並伴随看大风,满地皆白,远望白茫茫一片,己经看不到村庒,只知在古玉乡一带。我们是最后一辆車,由于满地都是积雪,难以分辨那是路,那是边,那是沟了,司机只好硬着头皮往前慢慢行驶,结果还是滑到了沟里,难以爬上來了,前方的车辆己经摸糊,无办法之下只好把枪拿出來,连续开枪报警,几十发子弹打出去,仍不见前面车辆转回来,看来是风雪声己经压过了枪声,于是只好再呜枪,又是几十发打出去,仍无反映。</p> <p class="ql-block">坐等不是办法,小周开的小车如果到站返回再接应我们可能很晚了。大家一同想办法,决定每人把皮大衣脱下來,垫在车轮底下,争取把车慢慢开出沟来,一边开,一边铺大衣,此方法终于见效,车开上了公路,大家欢天喜地,车仍然是慢如牛的前行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然乌兵站,一直到邦达草原,将近200公里的路程,全是冰雪铺路,满眼一片白茫茫。我们走的更加小心了。还好,一路平安回到了基地。</p> <p class="ql-block">现在,一条条天路曲曲弯弯伸向远方,愿幸福和吉祥与你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