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眼看世界】徒步南太行:神沟-小沟背穿越

老汤视界

<p class="ql-block"><b>  2024年12月21日,周六,“正能量AA活动团队”群38位群友结伴出行,再次来到济源邵原镇神沟村,徒步穿越神沟-小沟背,全体群友均顺利完成本次徒步任务,安全出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b></p> <p class="ql-block"><b>  神沟,两个月前刚来过,也是@布衣群主发的团,当时是冲着大名鼎鼎的神沟红叶而来,而神沟也确实没让大家失望,把它一年中最美的容颜展现在我们眼前,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哪怕后来的大雨给我们造成的困难也丝毫没有影响心中的美好,仿佛那场雨不是阻碍而是添彩一般。(10月20日神沟之行的游记可以在“美篇”笔者主页爬楼翻阅《【兔眼看世界】徒步济源:神沟秋韵》一文)</b></p> <p class="ql-block"><b>  之所以短短两个月内再次光临,是因为上次观赏红叶时由于大雨的原因,计划中的线路只走了一半,到达神沟顶之后就返回了,而原计划的自神沟进从小沟背出的穿越线,遗憾的改成了原路返回。这次@布衣群主特意又发了一次,应该是为了弥补众人心中的遗憾,可惜临行前@布衣群主因有要务未能随团前往,他的遗憾只能再留到以后去弥补了。</b></p> <p class="ql-block"><b>  虽然@布衣群主未能成行,但他指定的@点点、@任钢伟和@老毕等领队非常尽职尽责,新参加活动的美女@一棵树在队伍中段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群友们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加上大部分群友上次都来过,老马识途,一路走来非常顺利。</b></p> <p class="ql-block"><b>  冬天的神沟,没有了色彩斑斓的秋叶,就像是被抽去了灵魂,瞬间没了灵气。如群友@胡杨所言,看过了万山红遍的神沟之后,如今面对这一片萧杀的山岗,连拍照的冲动都没有了。</b></p> <p class="ql-block"><b>  虽然没有红叶的绚丽,但九、十点钟阳光斜射之下,重重叠叠的山峦还是很养眼,就这样,一路拔高一路聊天一路观景,而那一座座高低远近不同的山峦,则应了苏轼那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p> <p class="ql-block"><b>  没有了打卡拍照的冲动,没有了驻足赏景的欲望,一路专注于低头看路,不住脚的上行,只是群友相互间对记忆中的路线的回忆与对照还有些许趣味,让徒步不至于枯燥。</b></p> <p class="ql-block"><b>  前进的步伐很快,早早的就冲顶成功,也就是中午十二点吧,比上次足足提前了两个半小时!又一次见到那标志性的、但已经完全干涸的“天池”(估计是附近村民为积存牛羊饮用水而挖成的水坑吧),本次徒步的最高峰,到了!</b></p> <p class="ql-block"><b>  一样的地方,一样的情节,但有着不一样的剧本。没有在山顶太多停留,领队@任钢伟带领群友们继续我们的徒步行程,按照@布衣群主发布的轨迹向着小沟背进发。</b></p> <p class="ql-block"><b>  从神沟顶到小沟背这段线路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只能对照着轨迹逐段前行。走没多久,群友@胡杨和我都一致发出了感叹,幸亏上次@布衣群主选择了原路返回,也庆幸我们都服从了群主的安排,如果上次强行走上神沟顶到小沟背这条路,那就真的麻烦了,轻者频繁的“屁股墩”,严重的情况也许会有人摔出骨折等情况。因为这条路,太特殊了!</b></p> <p class="ql-block"><b>  下山的路,几乎全都是碎石子路,土质的山路一方面混合着大量的碎石子,另一方面,许多路段很窄而且路面有很大的坡度,稍不留神就会滑落。我们通过时路面很干爽,但走起来都要小心翼翼,如果是下雨路湿的话,估计很难通行。</b></p> <p class="ql-block"><b>  说来奇怪,这条线路也算是太行山众多徒步线路中参与人数较多的线路,但一路走来,与印象中的南太行徒步线路不太一样,可以说完全没有南太行峡谷、断崖、溪水的特色,也算是独树一帜。</b></p> <p class="ql-block"><b>  接近沟底时,渐渐的有了几处散落在沟边的民宅,轨迹上显示应该是小沟背村,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村民独特的养蜂方式,一段粗树干,内部掏空,直接放置到平的石面上,上方用毡布等密封,就成了蜜蜂的蜂巢,感到很新奇,没有打开看,不知道内部结构到底什么样。几乎家家门前、院落里都有数量不一的这种蜂巢,看来是村民们的主要产业喽,爽快的付款买了一瓶土蜂蜜,也算是对山区经济发展的一点支持吧。</b></p> <p class="ql-block"><b>  告别农家继续前行,穿过一个原始味十足的隧道,不远处就进入了小沟背风景区,时间原因,没有往景区里深处参观,仅仅是借景区道路出山,顺道参观了正在人工制作中的冰挂,估计后续的一众美女会在此处拍照打卡停留较长时间吧。</b></p> <p class="ql-block"><b>  下午四点,作为第一批到达乘车点的人员,顺利登上了在景区门前等候的大巴车。向家中的妻微信报了平安,到这里,本次徒步活动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后续群友的到来,然后就是近两小时的车程,最后,群友们陆续话别,相约下次徒步对线路。</b></p> <p class="ql-block"><b>  感谢@布衣群主的精心策划,虽然人没到场,但心却一直牵挂着群友们的冷暖安危;感谢几位兢兢业业的领队,感谢众群友的一路陪伴和帮助,有你们相随,真好!</b></p> <p class="ql-block"><b>  再见了,下次徒步再相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