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定安见龙塔(仙沟塔)!一一海南著名的清代古塔.2024.12.30.

虎旦姥爷

<p class="ql-block">鹧鸪天·海南定安见龙塔印象,这首词以古朴的笔触描绘了雷鸣闪烁惊天地的画面,以及定安见龙塔(仙沟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这座风水塔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见证了定安的文风昌盛。是海南八大古塔之一,更是定安重要的地标性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定安见龙塔(仙沟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塔名“见龙”是据《易经》“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句而命,其本意是祈求出人才,显而易见是风水塔。令人称奇的是塔顶设有一个防雷用的半米长的铁物,在古塔上设有避雷物在海南古塔甚至国内古塔建筑中也非常少见,而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现代避雷针是在1752年,建塔时尚未传入中国。站在塔下,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对未来的期盼与智慧的结晶。塔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威严,周围的绿植点缀其间,更添几分宁静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见龙塔亦被民间传为:“南有文笔,北有见龙”,一南一北构成定安的文脉。古代这里人才辈出,被明神宗誉为“三朝硕士,一代伟人”的礼部尚书王弘诲就出生在文笔峰下雷鸣镇的龙梅村。此后二百年,塔岭的见龙塔拔地而起,海南科举时代的唯一探花郎张岳崧又在此地脱颖而出。漫步在塔下,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文脉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有塔以来,本地钟灵毓秀,名人辈出。在海南科举时代的唯一探花郎张岳崧就出自定安。定安历史上仅有的两对父子进士,均出现于见龙塔建成之后。因此定安享有“一里三进士、父子进士、公孙举人”等美誉,成为定安文风昌盛的象征。见龙塔它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座文化的丰碑,见证着定安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见龙塔塔高七层27米,为八面体、八角型。塔身共设有28个实门和假门。每层设八个门,虚实结合,这不仅体现古代人讲究建造艺术上的视线美,更主要是贯穿了力学上原理。防止台风侵袭,将塔摧垮。这也正是见龙塔历270多年屹立而不倒的秘密。站在塔下,仰望这座古塔,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对建筑艺术的追求与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见龙塔并无任何现代建筑材料,而是一块块塔砖在糯米、草木灰等原始建筑材料的粘合下累叠而成。这些古老的砖石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坚固如初。塔基上的石狮雕塑,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建筑,见证着岁月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见龙塔是典型的风水塔。它依易经八卦而设计的,塔身为八面体,墙上分制纹印着:“日、月、星、辰、天、地、玄、黄”等字,底层正门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塔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威严,周围的绿植点缀其间,更添几分宁静与祥和。塔顶的防雷铁物,仿佛在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科技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海南定安“南有文笔,北有见龙”。弘诲岳崧文脉相承!见龙塔与文笔峰一南一北,构成了定安的文脉,也是定安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塔北南渡江河段,河水悠悠流淌,两岸绿树成荫。见龙塔屹立在河畔,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是历史与自然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定安仙沟雾淞,雾蒙蒙的早晨,树木与薄雾相映成趣。见龙塔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晚霞映照下的见龙塔,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太阳正在缓缓落下地平线。塔身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威严,周围的绿植点缀其间,更添几分宁静与祥和。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是历史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见证着定安的辉煌历史与文化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