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0年代出生的我们,承袭了上一辈勤劳、节俭的美德,练就了一身出色的动手能力。小时候,衣物在家中总是遵循着一种传承的秩序:老大穿新衣,老二接手旧衣,而老三则穿上修补过的衣物。这种传承不仅延续了衣物的寿命,更传递着一种珍惜与节约的生活态度。</p> <p class="ql-block">对于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物品,我们总是不忍舍弃。就像这款拼花床罩,它见证了我们乔迁新居的喜悦,陪伴我们走过了近三十年的时光。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但通过精心修补,它依然散发着温馨的气息。或许,您能从那几处巧妙的缝补中,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情感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这副袖套,原本是我家先生的一条破旧睡裤。经过巧手改造,它焕发了新的生机,成为我做家务时的得力助手。</p> <p class="ql-block">除了袖套,我还亲手为小凳子缝制了新“外衣”。那把红色折叠椅,是九十年代添置的家具,至今皮革虽有少许开裂,但我不想用不环保的皮革贴补。于是,我用家中的碎布为它量身定制了一件新衣。虽不华丽,却十分实用,也更环保。</p> <p class="ql-block">夏季的竹编拖鞋面子已经破损。</p> <p class="ql-block">冬季拖鞋的鞋底也出现了裂缝。</p> <p class="ql-block">我将夏季拖鞋的面子拆下,又拆下冬季拖鞋的鞋底。</p> <p class="ql-block">“合并同类项”,两双鞋,一双留面子,一双取鞋底,用长针粗线将它们缝合为一双。虽然相貌不太雅观,但非常实用,经过修复后又能穿上两年。</p> <p class="ql-block">先生那件居家穿的厚棉衣,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衣服有些地方破损了,我便用他旧单睡衣的两个袖筒为厚棉衣修复成相宾式,在厨房工作时依然可以穿着。</p> <p class="ql-block">单睡衣的大身部分,也被我改成了厨房工作时的马夹。</p> <p class="ql-block">后背有些破损的地方,我取来旧床套上相近的布料进行缝补,效果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买的羊绒衫,有些地方也破损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动手将它裁剪成三件套,缝制成帽子、围巾和手套,让旧物再次发挥余热。</p> <p class="ql-block">妹妹多年前送给我的牛仔短袖,我剪去袖子,改成马夹,做家务时穿着正合适。</p> <p class="ql-block">一件牛仔背心已有二十年历史,领子坏了,无法修复。在妹妹的建议下,我剪去领子的上部,只留下一小部分,剪成流苏状,竟成了时尚服饰。</p> <p class="ql-block">屋顶出现破损时,先生也亲自上阵修补。</p> <p class="ql-block">然后喷上涂料,让屋顶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灶台、灶具损坏时,我们也是自己动手修复。</p> <p class="ql-block">灯具使用久了有些松动,我们也能自己动手搞定。</p> <p class="ql-block">飘窗的顶由于渗水损坏严重,我们在网上购买材料进行修复,如今已完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这项工程虽然有点大,但对于我们5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却难不倒我们。因为我们相信,只要用心,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旧物焕发新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