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潮汕,是一个文化区域、地理概念,潮汕地理上涵盖了粤东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这片地域,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同,经济相融,有深刻的历史、人文渊源,共同构成了潮汕文化核心区。</p><p class="ql-block"> 潮汕地域始于秦汉晋时期的南海郡揭阳县,历代长期同属一个政区——潮州府(俗称潮州八邑,涵盖今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及梅州市属的丰顺县)。1921年民国政府成立汕头市政厅,潮汕地区政治中心迁至汕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设立潮汕专区、汕头市,统辖潮汕地区。1991年底起,原汕头市域分设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其中汕头市为中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潮汕人是从中原南下福建迁入潮汕地区的早期汉人后裔,广东三大汉族民系之一,方言使用潮汕话,并于宋元时期开始大量外迁。他们起源于中原,繁衍于潮汕,成名于海外。</p><p class="ql-block"> 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华人华侨总数已超过6000万人,其中祖籍潮汕的华人华侨人数超过1500万人。香港潮汕籍人士约占香港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些潮汕籍华人华侨同胞,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在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潮汕侨胞心系家乡,在潮汕的经济、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贡献。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p><p class="ql-block"> 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潮汕人同有崇文重商,诚实信义,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念,同有显著的海洋文化特征,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感。潮汕文化特色包括保留了中原文化的正统,同时融合了岭南文化和海洋文明的痕迹。经商贸易的发达促使潮汕人成为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最具先进开放思想的族群。以潮汕工夫茶、潮汕菜、猪脚饭、潮汕商帮、潮汕善堂、潮汕祠堂,英歌舞、潮州音乐、潮语、潮剧、潮绣、潮州木雕等为代表的潮汕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p> 潮州古城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潮州古城采用“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体现了古代潮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p> <p class="ql-block"> 潮州府镇海楼,始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368年),是明代潮州府衙署谯楼,俗称府楼。作为历代潮州主官履职的场所,是潮州作为历代县、郡、州、路、府治所的象征标志,也是潮州作为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辉煌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广济楼,也被称为“韩江楼”或“东门楼”,是潮州古城七城楼之首,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经多次维修。是潮州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上水门</p> <p class="ql-block"> 下水门</p> <p class="ql-block"> 竹木门</p> <p class="ql-block"> 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建筑特色是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街道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 潮州儒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历经多次重建和增修,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儒学宫不仅是潮州人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古代潮州府的最高学府。</p> <p class="ql-block"> 许驸马府,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是北宋英宗皇帝赵曙之妹德安公主所嫁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历代屡有维修,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近似于“驷马拖车”的建筑格局。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竹编灰壁、石地楸和 S 形走水系统是许驸马府最具特色的三件宝,被古建专家誉为“民间唯一的驸马府” 和“国内罕见的宋代府第建筑”。</p> 广济桥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于光宗开禧二年(1206年)形成了梁桥与浮桥并存的基础结构;明正德八年(1513年)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是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目前,广济桥白天连上浮桥供行人通过,晚上拆掉浮桥供船只航行。</p> 韩公治潮 <p class="ql-block">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他治潮八月,恶溪驱鳄、释放奴婢、关心农桑、延师兴学,在潮州文化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民众所歌颂缅怀。潮州人民将“员水”改称为“韩江”。将“双旌山”改称为“韩山”。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言:“不虚南谪八千里 ,赢得江山都姓韩。”</p><p class="ql-block"> 潮州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初置金山麓郡治前夫子庙正室东厢。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知州王滌徙至州南七里,苏轼为撰碑记,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知州丁允元复迁至韩山今址。祠于1984年重修。是我国现存一处历史最久远的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p> 潮州开元寺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甘露坊,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前身为荔峰寺。是“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p> 开元寺泰佛殿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泰佛殿,是原开元寺方丈定然和尚发起,旅泰侨领、大慈善家谢慧如先生捐巨资敬建的一个极具泰国庙宇风格的佛教梵宇,是我国汉地佛教第一座独具热带风情,规模宏广、建筑优美的园林泰国式佛殿。它既是中泰两国文化的折射,又是泰国潮人支持家乡建设的见证。</p> 潮州西湖 <p class="ql-block"> 潮州西湖,这座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湖泊,是全国三十六大西湖之一,承载着潮州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昔日,它曾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如今已成为游客们争相探访的风景名胜。</p> 潮州龙湖古寨 <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西岸,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在仍保存着100多座古建筑,寨内庭院深深,千年老榕树盘龙错节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古寨街巷中,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100多座,不少有五进、十进之深。寨内辟三街六巷,俨然一座小城,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故有龙湖是潮州小城之称。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p> 汕头小公园 <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不是公园,是以民国建筑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是汕头的起源地,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早期实践地之一,见证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身家乡城市建设的历史。街区完整保留了“中心放射、聚心向海、环环密布”的骑楼街道和潮汕传统建筑,融合了欧洲折中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等多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 中山纪念亭,是汕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修建的八角攒尖亭。1933年7月,南生百货公司、钜盛电器公司和丽兴银楼等11家企业呈报市政府提出在商业街区中心位置建设中山纪念亭,于1934年8月15日奠基,同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并举行落成典礼。匾额分题字“中山纪念亭”和“景行无歌”。2016年10月,由汕头市大宇木业公司黄茂雄捐建,选用缅甸柚木,采用中国传统榫卯工艺木结构重修中山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 南生百货大楼,始建于1932年,集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由梅县籍华侨李柏桓营建,装饰华丽、配套电梯,非常时尚,是汕头埠发展的一块里程碑,曾经风靡汕头达半世纪之久。</p> <p class="ql-block">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大楼于1922年建成,为两层欧陆式建筑。八根带涡卷的希腊式大圆立柱,使整个建筑显得威严而庄重。见证了汕头开埠以来的邮政通信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汕头旅社,始建于1948年,是一座五层欧式骑楼建筑,是解放后汕头最早的国营旅社。在改革开放初期,汕头旅社迎来了鼎盛时期,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旅馆之一,主要接待东南亚华侨。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楼房的老化,上世纪90年代末,汕头旅社不得不关闭,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依然深厚。</p><p class="ql-block"> 如今,汕头旅社虽已不再提供住宿服务,但作为汕头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它依然是游客们必去的打卡地,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怀。</p> <p class="ql-block"> 兜售商品</p> <p class="ql-block"> 夜景</p> 崎碌炮台 <p class="ql-block"> 崎碌炮台,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是晚清政府保卫国土抵御外来侵略而修建的海防军事建筑物,建于清1874年,竣工于1879年。崎碌炮台建筑设计独特实用,是研究晚清海防军事防御建筑的重要实例。</p> 汕头中山公园 <p class="ql-block"> 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汕头取代潮州作为潮汕地区首府,市政府为改善城市环境,效仿西方园林建设,开始着手筹建城市公园。中山公园则是这期间建成并开放的汕头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p> 广场轮渡赏晚霞 <p class="ql-block"> 来到榕江入海处的广场轮渡,买上1元钱的船票,欣赏夕阳染红半边天的美景,同时还可以在榕江边吹风,看年轻人放风筝,享受悠闲的时光。</p> 南澳岛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位于汕头市南澳县,是中国大陆北回归线唯一穿过的海岛。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总面积约115平方千米,由南澳岛及周边35个主要岛屿组成。南澳岛四季温暖,海水蔚蓝,漫山叠翠,被誉为“东方夏威夷”。</p> <p class="ql-block"> 三囱崖灯塔,位于南澳岛东南部的半潮礁,是南澳岛南北航道、潮州港、汕头港的助航标志最重要的一座灯塔。这里山海交汇,巨大的灯塔矗立海边悬崖,既是航海指向标,也是旅游网红灯塔。</p> <p class="ql-block"> “自然之门”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南澳县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是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该标志塔设计独特,采用汉字“门”字进行演变造型,寓意着北回归线这一特殊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 金银岛,是央视《南澳岛寻宝》专题片拍摄地之一,是传说中吴平(明代闽广海寇总首领)藏宝地。金银岛面积大约1千平方米,三面环海,碧波荡漾,岛上大石相叠,曲径通幽,石洞穿插,景色美丽。</p> <p class="ql-block"> 闵粤南澳总兵府(亦称总镇府),位于南澳岛深澳镇,是全中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建于明万历四年(1575年),为明、清副总兵和总兵驻地。从明万历四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先后有173位副总兵、总兵莅任,统辖粤东、闽南兼台澎海防事务。</p> <p class="ql-block"> 长山尾灯塔,位于南澳岛的最西端,是南澳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灯光射程达到5海里,为航行者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帮助。灯塔的鲜红色塔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周围的海景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潮汕美食 <p class="ql-block"> 以潮汕牛肉火锅和隆江猪脚饭为代表的潮汕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还承载着潮汕地区的文化和历史。无论是作为日常小吃还是节日庆典的美食,潮汕美食都能让人回味无穷。潮汕牛肉火锅,以其鲜美的牛肉和独特的汤底而闻名;隆江猪脚饭以其独特的卤香和弹嫩糯香的口感而著称。</p> 岭南名邦 海滨邹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