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寺记

mars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很想去含山县城看一看,因为我曾经在50年前去过一次含山县城,虽然如今已经没有一点印象了,但是青年时期的故地还总在我心心念念之间。</p> <p class="ql-block">  那是我在1970年初中毕业,下放和县农村插队落户期间的事情。我下放的地方是和县,南义公社,考塘大队,那里距含山县城相去不远,大约30华里。</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老乡时常谈起含山县城,都说是一个很小的县城,说话时还显露出轻视的表情,似乎有一种作为和县人的优越感。确实,和县紧靠长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含山县地处丘陵山区,自然条件不如和县。然而,考塘大队地处山区边缘,是和县辖区内的比较穷困的地区,他们的优越感从哪里来的呢?</p> <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去含山县城并非是去休闲游玩,而是一次“商务旅行”。1972年的春天,我挑着一担山芋秧,跟同村的老乡一起走了30里山路到含山县城的集市去卖。这也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做生意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那种山芋秧并不是像青菜秧那样撒种子在土壤里长出来的,而是用去年秋收后储藏过冬的新鲜山芋埋到地里,然后发芽、长叶,再长成很长的山芋藤。到了大量种山芋的季节,就把那山芋藤剪成4-5寸长一段、一段的,每一段上至少要有两片叶子。种山芋时就把这段山芋藤斜插在地里,让一片叶子露在外面,其余部分埋在土里,再浇上水,这样过一段时间后,露在外面的叶子根部就长出新芽,而土里的部分就会长出根须。新芽以后长成满地的藤叶,根须就会越长越粗变成山芋。那年我是第一次种山芋,因为生产队分配的自留地在山头上,土地贫瘠,又没有钱买化肥,所以山芋藤长的比较细,品质不好,卖不上价钱,最后就低价处理了。</p> <p class="ql-block">  由于年代久远,那次去含山早已没有什么印象了。然而,一生中的一次特殊经历往往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金秋十月国庆节,我们到含山县城做了一次“一日游”,也算圆了我一个小小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10月4日我们从位于马鞍山东站的长途汽车站出发,乘坐的是旅游大巴,走高速公路,经长江大桥,一个多小时后于11:00到达“含山汽车站”。</p> <p class="ql-block">  含山县原属巢湖地区,2011年8月,划归马鞍山市,因此,现在与含山县往来的公共交通都是市内公交车,票价比较便宜,如果有“敬老卡”的话还可以免费,所以含山到马鞍山之间往来人员很多。</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含山县城已经没有过去那种老式的房屋街道,完全是一派新式的城市风貌,不过也就没有什么特色。其实,在如今的城市里,除了几处标志性建筑之外,一般的街道都是差不多的。</p> <p class="ql-block">  沿着车站附近的街道走一走,感觉街道比较整齐、清洁,鲜花点缀的挺漂亮。没有特别高的建筑,有些楼房的外面装饰的还比较美观。行驶的车辆不多,听不到喧闹刺耳的噪音。总之是一个清净、整洁的城镇。</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开发了几个旅游景点,比较近的就是“褒禅山”,所以我们就决定去褒禅山一游。褒禅山,古称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因有一座“褒禅寺”而出名。</p> <p class="ql-block">  听说在公交车站有景区班车到褒禅山,但是等了很长时间也没看到一辆。后来才知道,在褒禅寺的旁边有一个叫“华阳洞”的景点,景区班车都挂着华阳洞的牌子,所以我们就没上那路景区班车。</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就乘坐了1路市内公交车,1路车也是开往褒禅山方向的。上车后,开了相当远的路程,11:50到了底站--“大冯村”,这里距离褒禅山还有差不多3—4公里远。</p> <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我们就一路步行,一边走一边欣赏山水风光,也不觉得累。</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旅游大道,柏油路面乌黑平展,看起来修筑年代不远,路边不时有景区的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  时值仲秋之末,路边的田野里晚稻还没成熟,大片的稻田像嵌着金丝的绿绒毯,看着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从坐落田边的土地庙缭绕香烟中,可以看出含山农村淳朴的乡情,以及乡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盼。</p> <p class="ql-block">  “庙小乾坤大,天高日月明”,土地庙虽小,却承载了四方乡邻对土地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  路上经过一个村庄叫“赵李村”,这里的房屋装修考究,像一栋栋别墅,表现出富裕乡村的致富气息。巧逢村中喜事,路边堆放许多的烟花盒,可见仪式的隆重。</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伍子胥古道”,一直延伸到华阳洞。如今宽阔的柏油马路早已没有了古道的艰险,只留下“伍子胥智过昭关”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这条古道夹在两山之间,路边绿树浓郁,远处山峦起伏,称之为含山最美风景道。</p> <p class="ql-block">  12:40,我们终于来到了褒禅山下,山前建成一个很大的停车场,有一块巨大的卧石刻碑,上书“褒禅山”,落款是王安石。</p> <p class="ql-block">  停车场另一侧沿着山体建成一片巨大的摩崖石刻,描绘了与褒禅山相关的典故、人物。原来,褒禅山的名气出自于王安石的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他记述了褒禅寺来历,描绘了华阳洞内雄伟、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述说了进洞中探索却半途而返的悔意,然而又发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在前方山脚下是一座高大的牌坊,这是通向褒禅寺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牌坊上面刻着两块匾额,一块是“褒禅道场”,应该是指高僧慧褒禅师进行修炼和实践佛法的地方;另一块是“华阳胜镜”,应该是指的华阳洞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进了牌坊,一块大石赫然而立,标示褒禅寺所在方向。在上方刻有四个字“十方叢林”,这是表示了褒禅寺的一种制度,可以接待、容留四面八方的出家人,但必须是受过戒的,持戒牒的和尚。</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一段幽静的林荫大道,来到一个院墙的大门,上书“千年古刹”,这就是褒禅寺管理区域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进了门就能看到褒禅寺黄色的墙体。这座“褒禅寺”为唐代高僧慧褒禅师在公元638年所兴建,他在这里潜心修隐,传播佛法,倾力建成了气势恢宏的大唐佛教圣地褒禅寺。后几经沧桑,于2001年10月,正式重建,占地7公顷,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现在还有一些项目在扩建中。</p> <p class="ql-block">  褒禅寺前是一个宽大院落,有高大的香炉,也有供人休息的石桌木凳。但是,令我奇怪的是在褒禅寺侧墙根下,还有一个小而简易的“土地庙”,并且看上去香火挺旺的。</p> <p class="ql-block">  转到褒禅寺前面,看到高大的山门雄伟壮观,面目狰狞的一对石狮以及宽阔、高高的台阶,显露出至高无上的威严。</p><p class="ql-block"> 整个寺庙的建筑物依山势而建,雄伟而又紧凑,让人仰视。但是,山门两侧的墙壁上那些现时代的元素,似乎有些与这“千年古刹”不协调。</p> <p class="ql-block">  寺庙的大门为什么叫山门,因为寺庙常常建在山林深处。山门也叫“三门”,因通常由三个门洞组成。左手边的叫“无相门”,中间的叫“空门”,右边的叫“无作门”。进入寺庙时,应从“无相门”进入,从“无作门”离开,中间的“空门”是出家人进出的。这条规则大多数游人是不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不知道寺庙的规矩,所以我径直从中门进入山门。门内的两侧各立一尊高大的塑像,据说是姜子牙册封的护法大将军,即民间传说中的哼哈二将。闭着嘴,用鼻子出气的是哼将;张着嘴,左手举起的就是哈将。原来这哼哈二将是这样成名的。但是,要记住,哼哈二将鼻、口喷出的气体都具有强大的威力。</p> <p class="ql-block">  穿过山门大厅,后面高高台阶上的是天王殿,大门两边一副对联很有深意:“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里面供奉着的是大肚弥勒佛,两侧挂着一副非常经典的对联:“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笑颜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我曾看过一个寺庙的下联是:“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觉得似乎更加合辙押韵。</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的两厢立着四大天王的塑像,持剑的是“风神”,抱着琴的是“调神”,拿着雨伞的是“雨神”,抓着蛇的是“顺神”,合起来就是: “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  在弥勒佛的背后还有一尊佛像,对联也很有韵味,“护法安僧亲受靈山咐嘱,降魔伏怨故现天将威风”,横批是“三洲感应”。这个“感应”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对三个洲的事情做出反应。也就是提供保护和服务的意思。在佛教里面实际上有四个洲,而其中一个洲非常富足,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就有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洲感应”的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后更高的台阶之上是大雄宝殿,这是褒禅寺最大的殿堂,所有寺庙都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雄宝殿,迎面看到三尊高大的佛像,据说这三位大佛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中间的“现世”佛是释迦牟尼佛,他是佛教里地位最高的存在,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p> <p class="ql-block">  在佛像两边那副楹联让我印象深刻:“性海涵空普滋万类一切凡圣出没其中深见灵源浩淼,觉皇衡宇统摄三千百亿河山流峙厥内且瞻佛日辉煌”。但是,这其中深奥的佛理让我们难以理解。</p> <p class="ql-block">  在大殿的两侧各排列着一排共十八尊罗汉塑像,这些罗汉在佛界里各负其职,如果人们有某个方面特殊的诉求,就应该去拜专管这方面事物的罗汉。但是,有几个人知道十八罗汉中每个人的职责?更何况那些大型寺庙里还有五百罗汉,所管的事情更多,更复杂。</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大雄宝殿来到一个比较小的“玉佛殿”。玉佛殿中供奉的这尊玉佛是褒禅寺方丈绍云法师2008年从缅甸重金请来的,玉佛长6.2米,重20余吨。这么大的玉佛像是很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  玉佛殿正对着大门挂着一幅画像,有一行字“传潙仰正宗第九世宣德绍雲禅师德像”。这是德高望重的绍雲禅师的画像。他是1938年出生,19岁拜110岁虚云大和尚为师,得赐法名宣德,字绍云。22岁得恩师传授衣钵,成为禅宗为仰宗第九世传人。63岁任褒禅寺住持,複建了唐代慧褒禅师初创的古道场。这幅画像以其有形之像传无形之德。</p> <p class="ql-block">  在画像后面供奉着一尊通体洁白的玉佛,是绍云禅师2008年从缅甸重金请来的。玉佛长6.2米,重20余吨。这么大的玉佛像是很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  转到玉佛殿的后面,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赫然在目。塔高九层,是一座八角形的塔,顶盖琉璃瓦,塔身由大灰砖砌成,砖缝自见,朴素而不失肃穆。门楣书有对联:“入此门你不要七颠八倒,到这里莫管他五眼六通”。</p> <p class="ql-block">  据说塔中珍藏着慧褒禅师的舍利子,成为镇塔之宝,此外塔共有1000个从景德镇定制的佛像,所以称为“千佛舍利宝塔”。</p> <p class="ql-block">  “重建慧褒禅师千佛舍利塔记”中记载了该塔于2004年5月奠基,2006年6月竣工。塔高38.6米,还有一个地下室。原来的古塔是实心塔,重建改为空心塔,可以拾阶而上至塔顶层。</p> <p class="ql-block">  大门上刻着一幅对联:贤劫千佛应现七级浮屠,龙华三会普愿断惑证真。</p><p class="ql-block"> 塔壁上的对联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幅对联看起来很有专业性,查询后方知其出自《华严经》。所谓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每一世都有一个顶级的大佛来教化众生,所以,世间一切都在佛的掌控之中。下联意思是世间万物,千变万化,都是人想到而后做到的,因此才有“一切唯心造”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塔身有八个面,刻有八大金刚的浮雕像。分别是: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赤声火金刚、定持灾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作为佛教中的护法神,八大金刚守护这座千佛舍利宝塔也是理所当然。</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建在高台上的塔林,上有三座墓塔,是为存放德高望重的僧人骨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其中之一是虚云德清禅师的舍利塔,下有碑文记述了他的生平。</p> <p class="ql-block">  虚云禅师俗姓萧,法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湖南湘乡人,生于福建泉州。1858年出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性,弘扬佛法,利济群生,成为中国现代高僧,现代禅宗代表人物。1959年10月13日,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120岁。但是,我始终没有弄清虚云禅师与褒禅寺的有什么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褒禅寺游览很快结束,这一路观赏了含山县及褒禅山的秀丽风光,也认识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大精深的</span>中国佛教,学习了一些佛教的知识,感觉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