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2(20241110)

朱建新

<p class="ql-block">  11月10日早上,我们步行来到附近的早餐店—饣它(sha)之味。</p><p class="ql-block">  徐州“饣它汤”是早餐名点,传说起源于彭祖的“雉羹”,以鸡汤为基础,伴以麦片、面筋、胡椒粉、海带等原料,味鲜香辣,口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p><p class="ql-block"> 关于汤的得名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乾隆皇帝南巡经过徐州时品尝过此汤后,啧啧称赞,问卖汤者:“这是啥汤?”卖汤者机智地回答:“皇上说得对,这就是sha汤。”事后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羹”。“饣它”这个字只有徐州才有,字库里打不出来。</p> 小小的店面,人满为患,只能耐着性子硬着头皮排队了。 <p class="ql-block">  据说徐州的早饭从淹死一个包子开始,因为已经过了饭点,有些品种已经没有了,我们点了饣它汤、白粥、蒸包、煎包、锅贴。饣它汤有点像我们这边的糁汤,胡椒味更重。</p> 热粥是徐州独特的一种美食,又称为帝王粥。据说源于汉高祖刘邦,大米、花生、黄豆等谷物打至成汁后倒入锅中熬制四十分钟,最后再用小米汁进行勾芡,这才得到一碗浓厚醇香的热粥,闻着有麦香,喝到嘴里绵软润滑。 <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来到博物馆,我们已经提前在网上预约,博物馆竟然没有停车场,这让人大伤脑筋,转了半天被人指引来到自家店铺门前停下车,两小时20元。</p><p class="ql-block"> 由于博物馆没有开门,我们来到紧邻的乾隆行宫,这里原是清乾隆皇帝南巡在徐州食宿休息和从事政治活动的临时场所,清乾来徐州四次,三次都住在这座行宫。他还亲笔题写了两幅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从这些描述中可以想见当年行宫秀丽宜人的景色。</p> 从前的行宫是皇家重地,普通人无从靠近,如今大门四开,行宫内游人往来,看景、喝茶、购物,乾隆爷则成了行宫的“形象大使”。 红墙褐瓦,曲径回廊,小桥流水,即使在秋天,这里的景色依然青翠碧绿,让人满心欢喜。 收藏在行宫中的古钟名为“幽冥钟”,顶部刻有龙头雕饰,沧桑古朴。 乾隆和徐州结缘,最大原因要归结于黄河水患。1756年,黄河水患严重,第二年乾隆首次来徐州视察,下令加固增筑黄河近城石堤,减免百始的赋税,发放除疫药物等物资。此后三次再到徐州,乾隆都重点考察了河防。 九点,我们进入徐州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它不仅承载着徐州的历史,更是汉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馆藏文物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及当代艺术品,内涵丰富。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汉代和明代文物最为丰富突出,又尤以汉代文物最具特色,形成完整陈列体系。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汉代的玉器、陶俑、金银器等珍贵文物,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诉说着汉代的繁荣与辉煌。<div>  徐州博物馆陈列主楼为主展区,常年陈列有“古彭千秋”“大汉气象”“天工汉玉”“汉家烟火”“俑秀凝华”“金戈铁马”“邓永清收藏书画展”等七大展览。</div> “俑秀凝华”展厅重点展示汉代北洞山彩绘仪卫俑、驮篮山乐舞俑、狮子山兵马俑等,南北朝陶俑部分狮子山北齐俑和内华彩俑、唐宋部分三彩俑也为展览亮点。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西汉彩绘陶背箭箙俑,背箭箙俑为楚王近侍,陶俑均身佩长剑,肩负箭箙,反映出当时佩剑之风的盛行,印证了《晋书·舆服志》中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的记载。</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西汉彩绘陶执兵俑,彩绘陶执兵俑为戴帽执兵陶俑,帽带系结于颌下。身穿二重右衽曲裾深衣。所执兵器为木质长戟,仅剩朽痕。下身穿肥袴,足登双尖翘首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彩绘陶执兵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狮子山楚王墓兵马俑</h3> 文吏俑头戴小冠,身披长袖长衫,双手按环手长刀于胸前。五官端秀,身材修长,神态澹染静穆,充满谦和尔雅的气韵。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齐陶人面镇墓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镇墓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镇墓兽</h3> “金戈铁马”展厅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兵器专题展览之一,集中展示徐州出土的大量兵器,以“彭”字为元素、展示徐州血与火的战争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国铜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国铜复合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铜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铜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铁鱼鳞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骑具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火蒺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铁锁子甲、甲衣(元)</h3> <p class="ql-block">  “大汉气象”展厅重点以西汉楚王(王后)墓出土文物为主体,以王室生活场景为主线,使游客直观了解汉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繁荣发展。</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铜列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铜铺首衔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镶松绿石金带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鹿形铜带钩、凤形铜带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铜匜、铜烤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楚糟”铜锺</h3> 龟钮银印,出土于第六代楚王刘注龟山汉墓。上方是一只龟翘首远眺,憨态可掬,下方用小篆刻了“刘注”二字,字体厚重含蓄,为研究汉代印篆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 西汉鎏金铜钫,钫为酒器,始见于战国中期阶段。 西汉铜椑,铜椑‌是一种古代的青铜器皿,主要用于盛酒或盛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石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兽形铁镇</h3> <p class="ql-block">  “汉家烟火”展厅以组团的特征布局文物,包括反映社会经济的铁器、钱币、陶瓷器,反映田园生活的陶器,反映汉代市井生活的饮食类文物,直观展现汉代百姓富庶、长治久安的生活场景。</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彩绘漆陶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彩绘漆陶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汉陶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彩绘陶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彩绘陶匜、彩绘陶茧形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彩绘陶鼎陶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陶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陶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带盖陶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陶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汉绿釉陶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井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陶猪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汉绿釉陶猪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陶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汉绿釉陶井、陶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陶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汉陶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汉陶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狐狸、鹌鹑、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带柄铜染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汉画像石</h3> <p class="ql-block">  钱币窖藏俗称“钱山”,该处窖藏2009年发现于徐州大同街天成国际商厦工地,钱币以麻绳穿系后整齐码放于坑内,顶部铺盖瓦片。</p><p class="ql-block"> 窖藏钱币共计有100余万枚,重约1.5吨,绝大多数为西汉末年王莽时期发行的“货泉”,有部分剪边五铢及延环货泉。货泉大小不一,多数钱币较为轻薄,直径1.7-1.9厘米。</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铁釜</h3> “古彭千秋”展厅面积约800平方米,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约1400件文物,通过通史陈列,多角度阐释徐州悠久历史和人文景观,满足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文化认同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花厅遗址出土的器物</h3>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4500年)邳州梁王城遗址出土文物。</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周庙台子房屋遗址</h3>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4500年)邳州梁王城遗址出土文物——红陶鬶、彩陶钵、彩陶鼓。</p>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500~4500年)<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邳州梁王城遗址出土文物——红陶鬶(guī)。</span>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周贾汪庙台子遗址出土文物——陶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周贾汪庙台子遗址出土文物——陶盆</h3> 战国(公元前476年~221年)邳州梁王城遗址出土文物——夔凤纹铜鼎。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鎏金铺首衔环铜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空心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路砖</h3> 十二字铭文方砖、“延年”半瓦当、“上林”半瓦当、陶水管、花纹墓砖。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印章与封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吕铭铜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北朝(公元386~581年)神兽纹画像墓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齐(公元550~577年)鸡首盘口青瓷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齐青瓷十系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交颈鸳鸯玉盒、元玉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魏“延和二年”鎏金铜佛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鸱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木雕供养人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铜佛造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青花把莲纹大瓷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青花缠枝莲纹瓷盖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青花缠枝莲纹瓷瓶</h3> 清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粉彩花蝶纹玉壶春瓶、茶叶末釉双耳葫芦瓶。 清刻花小口白瓷瓶、粉彩花蝶纹玉壶春瓶、五彩花卉鹰雀纹瓷瓶、青釉弦纹瓷杯、祭蓝釉瓷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粉蓝瓷方尊、青釉月牙耳瓷盖罐、斗彩云龙纹瓷盖罐</h3> “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精品陈列”,展厅为我国唯一汉玉专题常设展览,展出金缕玉衣、狮子山镶玉漆棺等珍贵文物300余件套。 玉戈,玉料为新疆和田青白玉。透雕有一只异常凶猛的螭虎。整件玉戈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动物形象生动传神,堪称西汉玉雕艺术品中的上乘佳作。 螭虎纹玉饰,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高21厘米,宽9.2厘米,厚0.57厘米。白玉琢制,局部有沁斑。玉饰略呈铲形,玉饰上端透雕螭首,螭身蟠曲于方廓内。下端有短柄,柄面饰阴线兽面纹并有一圆孔,似为安装在某种柄杆上的装饰,应是楚王的礼仪用器。 西汉豹形石镇以青灰色大理石雕成,为镇席用具。石豹镇采用圆雕技法,简洁凝练,概括而传神。<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双龙首玉带钩</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西汉熊形玉镇,玉熊镇为青玉质,采用圆雕和局部线雕相结合的手法,线条圆润洗炼,将熊刻划得生动传神。</h3> 西汉玉卮,玉卮是西汉皇室贵族喜欢的一种酒器,这件勾连云纹玉卮由半透明的和田玉琢制,由于保存完整,做工细腻,在现存于世的玉卮中,也属于难得一见的稀世之珍。类似的玉卮在国内仅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传世一件。 西汉S形龙形玉佩,造型为单体龙,身体腾卷呈S形,又称“S形龙”。出土于狮子山楚王陵,采用的是和田白玉手工雕刻而成,工艺卓绝,举世罕见。出土不久就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既是徐州博物馆的馆标,又是是徐州著名的城市标记。 西汉龙凤纹玉珩,该玉珩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璜中最精美的一件,玉质为新疆和田白玉。璜体两面纹饰相同,每面以穿孔为中心,中间为一兽面纹,两侧各雕一龙,龙身旁布满凤羽。 双龙玉佩,玉料为和田青白玉,玉佩上部两侧为两条相背的虬龙,整体造型庄重大方。这件联体双龙佩不仅稀少,而且雕琢工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玉雕艺术中的上乘之作。 博物馆一级文物龙凤貘纹玉环,直径7.9厘米。玉环黄白色,通体透雕。整环以三条虺龙蟠绕而成,环身透雕有熊、凤鸟及卷云纹,并以阴线刻画细部,线条流畅自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双龙珩形玉佩</h3> 西汉蟠龙纹玉佩,以透闪石制成,正面透雕蟠绕三螭,左上部螭首张口瞠目伸出体外。整体造型生动,刻镂精细,重仅18克。正中一龙口即为穿孔,构思奇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凤鸟螭纹玉剑珌</h3> 西汉透雕凤形玉佩,此件为赭红色玉质,透雕出一站立展翅的凤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汉凤鸟形玉饰件</h3>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馆藏有金银铜缕三种玉衣,三件不同等级的玉衣同时展示,这是全国唯一的景观,能同时看到三件稀世珍宝是我们的荣幸。</p><p class="ql-block"> 古人认为玉可通灵,以玉殓葬能引导逝者灵魂归于九泉,保证尸体不朽,于是就出现了神奇的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甚至象征着穿戴者的身份等级。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p> 镇馆之宝金缕玉衣是1995年在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玉衣出土时已散乱,编缀玉片所用的金丝多被盗走。修复后的金缕玉衣长175厘米,使用4248枚玉片,编缀用金丝重1576克,是目前所知使用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金缕玉衣。 银缕玉衣是全国发掘的银缕玉衣中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件。玉衣由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等10多个部件组成,总长1.81米,由2116块和田青玉玉片、1000多克银丝穿缀而成。 铜缕玉衣,1985年拉犁山1号东汉墓出土,玉片为方解石质,已遭盗扰。修复后的玉衣总长164厘米,共用玉片2008片,以鎏金铜缕穿缀。墓主人可能为东汉彭城国的王侯或其家属。 玉面罩,面罩由玉片勾勒出人的五官,覆盖于死者面部,是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丧葬用品。玉面罩多利用残旧玉器改制组合而成,这种改旧翻新的方法与玉衣片的制作相同。 西汉“食官监”玉枕,这件玉枕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内的一座陪葬墓中,因该墓出土有一枚方形铜印,印文为“食官监印”,而取名为“食官监”玉枕。玉枕呈板凳状。由枕足、枕板、兽头饰三部分构成。使用者应是楚王及殉葬宠妃。整个玉枕雕琢精细,华贵典雅,彰显着使用者高贵的身份。 鎏金铜架玉枕,这是一件长方盒形玉枕,分为枕身和枕架两部分。整件玉枕造型独特,可以随时拆装,可谓别出心裁。枕架和铜饰均鎏金,枕身上还用金箔贴饰,显得异常豪华,表明墓主生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虎头玉枕饰</h3> 西汉镶玉漆枕,长方形漆木胎枕芯,表面镶贴玉片,有些玉片在拼缝后再粘贴金箔,使之金玉一体,熠熠生辉。 <p class="ql-block">  古物无声,却忠实记录着几千年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王侯的华贵奢侈、战场的金戈铁马。来徐州玩,想了解这座古城的芳华,一定不要错过徐州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