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122) 别视爱揭短的人为“害”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成春</span></p> <p class="ql-block">公元780年,唐德宗初即位。郭子仪已处于养老状态,但他勋业高、声望重,足以盖主,唐德宗对他还是不甚放心。</p><p class="ql-block">唐德宗一登基即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满朝文武无不凝神屏息,唯恐有所冒犯而招来灾祸。当时,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而禁止屠杀的命令尚未撤销。不料郭子仪的仆人违犯禁令,偷偷在城外宰杀了一只羊,在把羊运进城的途中被右金吾卫大将军裴谞发现,裴谞将此事奏报了唐德宗。</p><p class="ql-block">唐德宗问:“裴将军与郭公不是一向交好吗?为这点小事举报朝廷元老是何道理?”</p><p class="ql-block">裴谞回皇帝:“此乃臣职责所在,既是禁令便要遵守,郭大人虽为朝廷元老但治下不严,理应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如果不报便是臣的失职。”</p><p class="ql-block">其实,郭子仪这个小过失根本无关痛痒,可裴谞这番话却让唐德宗听后慢慢放下心来,看来也不是所有人都与郭子仪交好。</p><p class="ql-block">此举一出,众说纷纭。就连郭子仪都不解裴谞为何要当众揭发他。群臣中有人责问裴谞:“郭公对国家社稷有再造之功,你为什么不能通融通融,为郭公的地位考虑呢?”</p><p class="ql-block">裴谞回答:“我这么做正是为郭公考虑,郭大人德高望重,皇上刚刚即位,一定认为群臣中想要结党亲附他的人有很多。如今他有小错我即举发,恰好证明郭公并不恃权仗势。对上我尽了为臣之道,对下则维护了大臣的安全,不是很好吗?”那人将话带给郭子仪,郭子仪听后心里十分感激。</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军争篇》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裴谞故意在御前揭发郭子仪的过失,看似在制造矛盾,实则在解决矛盾,他是通过揭郭子仪之短这种“迂径”,来让皇帝消除对郭子仪的不放心,并实现保护郭子仪之目的,同时又表达了对皇帝的忠心,从而有效地把“患”转化为“利”,实在是一举多得的上智之举。</p><p class="ql-block">在职场上,人们会经常遇到一些爱揭人短的人。对这些人,大家往往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们是“害群之马”,所以唯恐躲避不及。然而,“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些人之所以由小错发展到大错、由小贪发展到大贪、由小罪发展到大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身边缺少这些爱揭人短的人。他们在“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好合”氛围下,无所顾忌、胆大妄为,最后积重难返,后悔莫及。</p><p class="ql-block">身边那些爱揭人短的人,无论其动机如何,在客观上起到了一把高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慑作用,让人时时小心翼翼,处处不敢越雷池。那些被揭短的人,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受到一些影响,甚至遭受一定损失,但那只是小过之责、一时之失,而从长远来看岂不是一种遏过、止损、砺心之得?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身边那些爱揭人短的人,不是来害你的,而是来帮你的、渡你的,应该视其为友而不可视其为“瘟”。</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