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9.25下午1点半参观完青岛海军博物馆后来到了旧德国总督搂旧址博物馆,成人门票20元人,60岁的免票</p> <p class="ql-block">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信号山南,建于1903~190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德国著名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span>为德国胶澳总督所建官邸,又称“总督楼”。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为4层大型花园式住宅。<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span>建筑立面为不对称式,大蘑菇石砌墙体,多变化屋面设计,极具德国中世纪田园风格。室内装潢陈设华丽,装饰精美,至今还保存有三角钢琴、落地钟、枪橱、紫檀木床等德国家具。 其先后为胶澳总督、日本守备军司令、国民党驻青岛市长的官邸。此外,民国时期宋美龄、宋子文、蒋经国、白崇禧、韩复榘、汪精卫等来青岛时也曾在此居住 。1934年定名为“迎宾馆”。新中国成立后,青岛迎宾馆担负着接待中外领导人的任务。毛泽东、周恩来 ,刘少奇 、朱德、邓小平、江青、林彪、陈云等国家领导人曾下榻于此 。此外,越南胡志明主席、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澳大利亚共产党主席希尔等曾在此下榻。2009年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访问青岛时,也参观了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所建筑,是在近代中国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幢德国风格建筑,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集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史上诸多风格的流变轨迹,典型反映了19~20世纪之交德国及欧洲建筑思潮的某些特征 ,在建筑艺术的包容性、协调性与纪念性上堪称典范。尤为可贵的是,它还深刻透现着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之间相对话的历史景深,缘此而形成的跨文化图景已然趋于宏大和完备,进而将艺术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的意义引向了远方。 诚如中国建筑师梁思成所言,它是融合东西方多种文化理念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巨制。</p> <p class="ql-block">楼前雪松有100多年了,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在楼外的咖啡吧加简餐处可以小憩一会喝杯咖啡。以咖啡吧视角远观:</p> <p class="ql-block">背后这个是日本人修的小碉堡,透过碉堡这块玻璃看进去,发现两杆机枪正冲着我架在那儿看见里面架着的机枪了没有</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存放两块大方木100年前维修木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总督府</span>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它的存在见证了青岛百年的沧桑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总督府的防御措施做的非常完美,走廊都很宽,在外面向里打枪,子弹根本就穿不进来,这在当时乃至现在应该是非常安全的建筑了矗立在半山坡的总督府,环绕在绿树成荫当中</p> <p class="ql-block">主楼正门</p> <p class="ql-block">走上台阶,步入主楼二层。</p> <p class="ql-block">建筑师:维尔纳·拉查洛维茨 Architect:Werner Lazarowicz 1873年5月22日,维尔纳·拉査洛维茨出生于古特西格蒙茨霍夫,后在艾尔宾(时属普鲁士德国,今属波兰,亦称埃尔布隆格)和但泽(时属普鲁士德国,今属波兰,亦称格但斯克)读中学和大学。 1898年,25岁的拉査洛维茨来到 青岛,在总督府建设局谋到一个职位;1901年3月,拉查洛维茨升任政府建筑师施特拉塞尔的技术秘书和业务助手;伴随着施特拉塞尔升任“军需建造顾问”,1913年 ,拉查洛维茨也升任“军需建造秘书”。由于德占青岛期间的建筑工程月报大多由施特拉塞尔签名,所以难以从历史档案中确认拉査洛维茨参与了青岛哪些具体建筑工程。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施特拉塞尔的秘书,拉査洛维茨的建筑才华,在德占青岛期间的大量建筑中,均有所展现。 1914年 ,拉查洛维茨离开青岛前往北京,1926年4月28日在北京过世。 青岛的16年是拉査洛维茨建筑师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他积极探索以建筑实现文化融合 ,展现多种风格交汇和多元文化融合图景。</p> <p class="ql-block">施工建造商F.H施密特公司与中国劳工Construction:F.H Schmidt Altona Hamburg Tsinatau and Chinese laborers F.H施密特公司成立于1898年,注册地位于汉堡的阿尔托纳,是德占青岛期间青岛最具实力的一家德国 私营 建筑商。 在青岛,F.H施密特公司承办了大量重要的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涉及行政、交通、军事、教科文、 工商 金融居住及市政设施等领域, 是青岛早期城市脉络形成的实践者。 当时以F.H施密特公司为代表的建筑商在青岛招募了众多中国劳工。这些底层的劳工们,忍受着苛刻的劳动环境,却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与本土文化迥异的西方建筑营造法式,成为东西文化融合的被动接受者,在历史的洪流下,开启了青岛近代城市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室内装潢设计师:阿尔伯特· 施泰纳Interior Designer:Aebst Steiner 1850年前后,阿尔伯特 ·施泰纳出生于当时符腾堡王国的首府斯图加特,年轻时就显示出了在美术和设计上的天赋,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有着深切的感知,后担任斯图加特的捷臣·沃尔夫家具厂的首席设计师,对德国古典家具艺术有着很深的造诣。 1907年春,施泰纳和捷臣·沃尔夫家具厂 老板夫妇来到青岛,负责总督楼家具组装和艺术品陈设。施泰纳此行专门游历了青岛及周边地区,考察这里的中国家具,为总督楼选购中式家具与摆 件,无意中完成了东西方家具艺术的一次重要对话。</p> <p class="ql-block">总督府的总督卧室</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下榻处,1957年7月12日至8月11日,毛泽东同志居此,写下《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这个房间原貌呈现当年情形。</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初德国汉堡施坦威立式钢琴</p><p class="ql-block">年代:公元20世纪</p><p class="ql-block">质地:木,骨角牙,其他无机质</p><p class="ql-block">尺寸:通长155cm,通宽72cm,通高130cm</p><p class="ql-block">简介:这架施坦威钢琴,自建筑落成之初就安身于馆内小餐厅,琴身上的每一个构件都经过仔细挑选,白色琴键用象牙制作,黑色琴身选用非洲的乌木,身后配的镜架由水晶玻璃打造,整体组合显得典雅而别致。</p> <p class="ql-block">小接待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视察青岛大事记节略,毛泽东评价青岛,青岛城市规划评介</p> <p class="ql-block">大接待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总督楼模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0多年前拉大厅顶上的拉连</p> <p class="ql-block">室内精致壁炉,壁炉周围瓷砖上的图案,是德国的国花矢车菊和橡树的叶子。壁炉的上方是精美换气扇</p> <p class="ql-block">大厅环视</p> <p class="ql-block">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历史资料灯屏陈列</p> <p class="ql-block">走进总督楼,我们在一砖一瓦、一物一件、一行行文字、一张张照片下触摸行走,感受在指尖流淌、脚下穿梭的历史过往,一幕幕仿佛回到了眼前。</p> <p class="ql-block">水晶镜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0多年前的打印机</p> <p class="ql-block">走廊里镶嵌了欧洲璀璨宝石的水晶灯</p> <p class="ql-block">这是总督府专门负责存放钥匙的橱子</p> <p class="ql-block">100多年前德国的锁头和锁扣</p> <p class="ql-block">这些瓷砖都是专门从德国运进来的,色泽鲜艳亮丽,至今为止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总督夫妇卧室典型的欧洲贵族居室,视野开阔,弥漫德国皇家居室文化韵味。1947年,蔣经国曾在此居住。新中国成立后,越南胡志明、阿尔巴尼亚谢胡及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贵宾亦曾下榻于此。</p> <p class="ql-block">三楼俯看中央大厅,二搂偷苗大厅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再说一下这灯,都是用天然水晶做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美女模样挂饰,但被日本鬼子用锤头砸的凹陷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宴会厅里有世界上唯一仅存的重达一吨的水晶大吊灯,大厅吊灯是可以升降,吊灯有升降作用,可以调节光线的亮度</p> <p class="ql-block">德国家具</p> <p class="ql-block">总督楼里的小电影院</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窖是专门存酒用的,酒窖</p> <p class="ql-block">多元融合的建筑艺术特质与文化对话本质</p> <p class="ql-block">总督搂下的地貌这个橱窗非同寻常,里面呈现的不仅是山体岩石,也是是历史和智慧的结晶。在修建总督楼时,因为选址处于龙脉上,为了保留原貌,在地下室里专门保留了这一段龙脉岩石,让一百年后的人们能够有幸真真切切地目睹历史。</p> <p class="ql-block">见这瓷砖饰物了吗?想当年都是督军从德国用船运进来的,至今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西式建筑上,完美地融合了中式建筑的重要元素—龙头。设计师为了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龙头朝向了西方。</p> <p class="ql-block">青岛德 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是青岛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遗产。是一座石、砖 、钢、木混合体的四层建筑,外立面大量使用了青岛当地的崂山红花岗岩大尺寸蘑菇石,显得格外厚重大气。1996年11 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 年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2024年被公布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具有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价值,是青岛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之一。</p> <p class="ql-block">楼前大花园的参天云松</p> <p class="ql-block">德国胶澳总督所打造的这个官邸简直就是艺术品啊,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也是青岛的一条网红街,好多新人在这儿拍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百年总督楼,是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一幢德国风格建筑,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集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史上诸多风格的流变轨迹,在建筑艺术包容性、协调性与纪念性上均堪称典范。梁思成评价它是融合东西方多种文化理念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巨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