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7日跟随老年大学的老师、同学一起去惠安摄影采风。这天恰逢农历11月17日是我的生日。第一次在外地过生日,第一次有这么多人一起吃喝玩乐。真的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清晨五点多天还没亮,就骑着电动车去车站,凛冽的北风吹在身上,浑身裹满寒意。不过,能和朋友们一起去惠安摄影采风,激动的心情让我感觉不到冷。</p><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达惠安县的崇武镇的大岞村。大岞村,地处东海和南海交界处,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的集中居住点。村里有许多景点我们无暇顾及。直奔依山临海的“惠女民俗风情园”,请了六个模特在风情园里通过日常生活(刺绣、缝纫、吃饭、穿衣打扮等)、抬石、织网、撒网等表现惠安女的勤劳智慧的形象。我是“菜鸟”级别的,不懂创作就是随心所欲的拿着手机随手拍。快乐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我还意犹未尽,天却已擦黑,结束这次的拍摄返回酒店。晚饭后夜游崇武古城,天上又圆又黄的月亮,让大家兴奋不已,又是一个创作的好素材,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拍出了漂亮的月亮,我的手机太旧、功能太少,拍出的月亮跟盐焗的鹌鹑蛋。</p><p class="ql-block"> 返回后我到水果店买了一个火红脆柿子,两个苹果庆祝自己的生日,事事如意、平平安安。哈哈!以后过生日可以不用吃蛋糕了,改成柿子和苹果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 认真在拍别人,却被别人偷拍。</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拍“惠女抬石”,每个人都神情专注。</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夜游崇武古城,天上又圆又黄的月亮,让大家兴奋不已,又是一个创作的好素材,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拍出了漂亮的月亮,我的手机太旧、功能太少,拍出的月亮跟盐焗的鹌鹑蛋。</p> <p class="ql-block"> 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湾晋江入海口,蟳埔女簪发戴花的古老民俗被称为“簪花围”。自从“簪花围”在网络爆红,整个小渔村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子蜕变成拍簪花的旅拍地。走进村子,沿街都是各种旅拍的店铺。不过,只有中老年妇女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了簪花。年轻的簪花人几乎都是游客。我和同伴穿街走巷也偷拍了些簪花女,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去体验一把簪花旅拍。</p> <p class="ql-block"> 蟳浦村的特色房屋,用海蛎壳砌的墙。不过现在只是作为景点需要而整修。村民的房子并不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原称“万安桥” ,始建于1053年, 经数年努力, 至1059年太守蔡襄终成其事。造桥时首创的“花型基础”、 “浮运架梁”、 “养蛎固基” 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是古代大型石桥建造的工程杰作。洛阳桥现存长约731米,宽4.5米,有桥墩45座,桥南 北保存有4尊11世纪修桥时所立的护桥石将军,7座石塔以及历代修桥碑记。桥南有蔡裏祠, 桥北有祭祀海神通远王的昭惠庙。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设施发达、海洋贸易活动繁盛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只是时间紧,还要赶下一站,只能匆匆而过,我想要是能在朝霞满天或是夕阳余晖中漫步桥上看天上云卷云舒,观海上渔船俯仰,那该是多么的闲适。</p> <p class="ql-block"> 樟脚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村子里有很多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群。因为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故得名樟脚村。山坡上一层层上下重叠、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俨然是一座古城堡。 不过现在大部分都是空房子,有的只剩残垣断壁。</p><p class="ql-block"> 我们于傍晚抵达村子,历经岁月的洗礼,石墙已是一片斑驳,老藤缠绕显得古老沧桑,但其呈现出来的红褐、灰白、藏青的色泽,在夕阳的余晖下,那么绚丽、缤纷,俨然一幅油彩画。老师指导我们怎么拍光影,大家互相当模特,耳边都是“咔嚓咔嚓”的声音,大家为了能拍出一张好作品真是认真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