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最高峰船坞山中环线

苦茶

<p class="ql-block">  曾有一篇文章,推出了“杭州最值得登的30座山”的名字。虽然我觉得杭州市值得一去的山还有许多,但既然有这个名单,我就想着将名单里的这30座山都去走一走。</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8日好天气,就定了船坞山行程,作为2024年的收官之行。因着对路况的未知,便不曾约伴,与“麻球”二人行。</p> <p class="ql-block">  船坞山位于萧山西南端,与富阳区交界,主峰海拔744米,为萧山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根据前人攻略,大环中环小环的,我们选择了中环线,轨迹显示10公里多。</p><p class="ql-block"> 尖山下村,旅游设施完备。有多处停车场公厕。导航至尖山下亿年火山遗址。从这里入山~</p> <p class="ql-block">  石阶上山,行走几步,就见“巨石阵”,大小不一,形皆是无棱圆滚滚,色为经典的“火山棕火岩棕”的混合色,这便是“亿年火山遗址”了。</p><p class="ql-block"> 资料说:该遗迹形成于大约1亿—1.2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属侏罗纪晚期或白垩纪早期的火山喷发后的滚石遗存,山顶上有像“河蚌壳”一样的山凹地,为火山喷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是女娲补天遗留的仙石。</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山的路,由石头铺就,是完好的古道。心中想着这是“萧富古道”的其中一段吧。古道穿竹林而上,路道旁有溪涧,丰水期行走期间,必定是极其舒畅的。</p> <p class="ql-block">  竹林间,时常传来爆裂声。林间并无其他人员,带着疑惑,边走边听边思衬,终于明白:是竹子的爆裂,便想着:爆竹爆竹,由此而来吧。</p> <p class="ql-block">  山道旁,隔一段路便有标柱,原来这还是“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前期进行过“山地越野徒步”赛事,所以,山道整体上是整洁的,杂草都有过清理。</p> <p class="ql-block">  我有点想不明白,这垒砌齐整的石坎的用处:仅仅是为路而叠的吗?</p><p class="ql-block"> 走上几步,一平台还有几处石砌,蓄水池洗衣台,貌似曾有人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上,坡度虽陡,让人气喘吁吁,脚也感觉酸爽乏力,但是圆木挡土的台阶还是蛮好走的。</p> <p class="ql-block">  终于,行至山脊,我们往“小黄岭”方向。渐行渐高,可见远处高低山峦。路~继续延伸~</p><p class="ql-block"> 这一片,也算是萧山区的山区地域,距离杭州城区也不远。登山道的修建,让喜欢徒步的可多种选择,所以此一程路上并不寂寞,不断地有徒步者上上下下。</p><p class="ql-block"> 相遇时,相互打个招呼,说一声:加油,或叮嘱一声:小心滑。</p><p class="ql-block"> 阳光明媚,心情也愉悦。</p> <p class="ql-block">  岭顶,“六只脚”显示海拔741米,我便以为此处是此行的最高点。毕竟资料说船坞山海拔744米,那3米的数据误差也不是不可能。</p><p class="ql-block"> 偶遇越野徒步的年轻人,抓紧让她给我和麻球拍照,以纪念此行“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  下坡往前,回头一看,山间一条明显的路,山外则还有连绵的山。两旁的小竹密密匝匝,形成厚实的篱笆。</p> <p class="ql-block">  过了小岭坡,有往回走的驴友问他是返回的吗?他说:在找“老鹰🦅石”。</p><p class="ql-block"> 见岭顶路上有石,我便估计“老鹰石”也不远了吧?或许,就在前方~</p> <p class="ql-block">  两块突兀巨石立于路旁,此前遇见的驴友在拍拍看看。“这是老鹰石了”。</p><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海拔显示751米。既然这里“最高”,那么就再拍个照纪念一下。</p><p class="ql-block"> 其实,网搜查寻,此处老鹰石海拔740米。不管海拔到底多少,我又拿下一个山峰便是成果。</p> <p class="ql-block">  过了老鹰石,我们打算去“小黄岭”再中餐补给。</p><p class="ql-block"> 一路往下,到了公路。在封闭的公路护拦外找到小山道真是不容易啊。跨过护拦,再走一段登山道到公路,转弯有房子。</p> <p class="ql-block">  眼见的房子是休息亭,两头通透,一门楣上一边是“小篁岭白云亭”一边是“白雲深處”。让我真正是意外了:小黄(篁)岭居然是一个垭口,而非一个高高在上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长廊后方是“白云庵”,庵门紧锁,看不到里面供奉的菩萨。</p><p class="ql-block"> 在户外,我的中餐补给一直奉行:坡顶吃饭吃好下坡。今天彻底打破了“规矩”,12点40了,就在庵外休息处开炉煮面。</p> <p class="ql-block">  饱餐后上坡就是无力的感觉。沿着步道慢慢走着,忽然出现的“女娲石”,让浑浑噩噩的我顿时满血复活。</p><p class="ql-block"> 转过“女娲石”,哈哈哈哈,此行终极:船坞山!石刻:萧山最高峰海拔744米。</p><p class="ql-block"> 好吧~权威的最高海拔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按轨迹,下坡再上坡,经过满坡的茶园,到电塔,视野开阔,远方的“安顶山”便在视线内。</p> <p class="ql-block">  “狗冲岭”不在今日计划中,按轨迹在“骆家舍”方向下山。</p><p class="ql-block"> 这条山道,明显走得人少,有些荒芜。好在到了毛竹园,有人在挖冬笋,台阶路也明显“清爽宽阔”了些。</p> <p class="ql-block">  骆家舍,<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传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扬州兵败”后的避难之处(当时只是一个深长的山岙,并没有骆家舍的名字)。最初,村民不清楚骆宾王的身份,后来,人们得知情况,便将他居住的草舍叫做“骆家舍”, 该村称做“骆家舍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骆家舍村因为地质灾害整治,这个萧山最高的村进行了整体搬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沿</span>公路往外走,经过一座老桥,桥上立着“骆家舍”的标牌,旁边有“万寿桥”注明:“万寿桥,始建于明代,此处是两个山垅交汇处,就在万寿桥上方曾有一池塘,池塘边有一巨石,可躺一人,池塘上方相传就是骆宾王搭茅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张桥上“蓬头披草”的图见证了骆家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回到亿年火山遗址,绕着骆家舍的线路成环。已近7小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