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徒旺山,夜游同里

四平长乐

<p class="ql-block">轻游旺山新年,夜游同里古镇-摘自趣游俱乐部为此次徒步所命标题。</p><p class="ql-block">本意:2024年“旺”,愿2025年也“旺”,讨个口彩吧!去同里,也是希望同里的夜景为2024年全年的徒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p><p class="ql-block">徒步线路:旺山茶博园→九龙塘→七子山→凤凰山→鸭达岭→龙洞→葫芦池→旺山茶博园→同里古镇。</p> <p class="ql-block">同里古镇</p><p class="ql-block">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AAAAA级古镇景区</p><p class="ql-block">同里古镇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始建南宋绍兴(1131-1162年)初,占地面积133.15平方千米。古镇毗邻太湖,距苏州市区18千米,内有15条相互贯通的河道,河道由49座石桥相连接,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古镇内保存至现代的明清建筑面积有11.2万平方米,主要景点有明清街、南园茶社、陈去病故居、嘉荫堂、退思园、王绍鏊[ào]纪念馆、松石悟园、三桥等。</p><p class="ql-block">2003年同里古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次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同里所在地就已经形成村落,因较为富裕被称为“富土”。</p><p class="ql-block">先秦时期(旧石器时期至公元前221年)同里形成了集市,隶属会稽郡吴县。唐朝初年(618年),因为富土的名字过于奢侈,遂改名为铜里。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建吴江县,同里属于吴江县感化乡。</p><p class="ql-block">宋景德三年(1006年),废感化乡,同里属范隅乡。南宋绍兴(1131-1162年)初,同里始设巡检司。同里正式建镇,广陵出版社并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同里。</p><p class="ql-block">元明(1271年至1644年)时同里因镇内三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呈“川”字型,故又名“同川”。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6年)同里镇行政区域重新调整,镇域向东南扩张。</p><p class="ql-block">同里除了小桥流水和乌篷船,还有一座唯一在古镇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和其他园林差不多)。</p><p class="ql-block">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是古镇同里的桥中之宝,也是当地走三桥的习俗。</p><p class="ql-block">注:内容取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俱乐部发的祈福小木牌;</p><p class="ql-block">写下期望与祝愿!</p><p class="ql-block">“明天会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