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国寺

花如雪

<p class="ql-block">  贵阳青岩大兴国寺,原名大庆寺,原址位于贵阳市中华南路东侧。寺为元至正(1341~1368)年间,由江西庐陵商人彭如玉所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贵阳地区有文献记载最早的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  清中叶以后,寺庙逐渐衰落,历经民国时期的战乱与变迁,更是遭受严重的破坏。1939年2月4日毁于日军大轰炸。</p> <p class="ql-block">  2010年,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贵阳黔灵山弘福寺方丈心照大和尚,在省市各领导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下,筹资2亿元人民币在花溪青岩镇小溪冲重建,于2015年建成,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33,000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大兴国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五楼五开间的巨大石牌坊。牌坊主楼上“大兴国寺”四个烫金大字由心照和尚题写。</p> <p class="ql-block">  牌坊上的各种纹饰雕刻精美。六根灰黑色的盘龙大柱釆用镂空技法,龙柱上盘龙似蛟龙出海,翻腾缠绕,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牌坊居中的两根龙柱上,题写着一副对联:“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这是洛阳白马寺后殿门上的对联,大兴国寺借用这幅对联,镶嵌在龙柱上非常别致。</p> <p class="ql-block">  门券两边各雕刻有一身飞天,她们手持莲花和祥云,衣带飘舞,甚为灵动。与之相呼应的是拱门下边左右两侧的两尊力士,力士脚踩祥云,手握法器,全身肌肉凸起,威武有力,怒目圆睁,他们守护着寺院的安宁。正所谓菩萨低眉,金刚怒目,皆是慈悲。拱门上的缠枝纹和宝相花雕刻也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  方形石墩上的六牙白象,双目圆睁,目光炯炯有神,非常传神。全身纹饰华美,驮着宝瓶和祥云,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从牌坊右边侧门进入大兴国寺,首先看到的是题有“大兴国寺”金色字样的门海,它们象征着吉祥和平安。</p> <p class="ql-block">  大兴国寺的建筑风格与游览过的诸多寺院略有不同,通往天王殿的路是一条长约百米的莲桥。钟楼和鼓楼修建在莲桥下两边的池水之中,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有几分江南水乡亭台楼阁的隽秀之美。</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前这尊高高的黑色铁制香炉,古朴典雅。静静伫立在高大的香炉前,不由人心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  越过香炉,顺着莲桥前行,红墙灰瓦,重檐歇山顶的天王殿赫然展现出全貌。殿宇上鎏金的双龙彩绘显示了天王殿这座建筑在大兴国寺具有很崇高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站立在寒风中,天空中飞洒着几乎察觉不到的细雨。不知是因为天气寒冷,亦或是大兴国寺不太为人所知,天王殿前几乎没有香客。久久凝望着宏大的天王殿,耳畔萦绕回荡着殿堂中传来富有韵味的诵经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内心一下变得异常宁静。不知为何,泪水突然盈满双眸,模糊了视线,让自己看不清眼前规模如此宏大的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人在无助的时候,原来是多么需要一份心灵的慰藉和依靠,不管信不信仰,依然会带给你力量,让你得以解脱和释然。</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的斗拱屋檐,虽然现在只是起装饰作用,但是斗拱式的屋檐伸出墙体之外两米之远,就像大鹏展翅一般鹰击长空,有一股胸怀天下的磅礴气势。</p> <p class="ql-block">  大兴国寺的大雄宝殿是大兴国寺的主体建筑,其建筑形制是重檐庑殿顶。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建殿顶中最高等级。可见大雄宝殿在大兴国寺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佛像,包括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位于正中,左手放于盘腿而坐的膝上,右手微微抬至胸前,仿佛正在给众生说法,造型生动,雕塑精美。遗憾的是大殿内不允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雕梁画栋,气势磅礴。殿前居中的四根粗大的盘龙石柱顶天立地,采用高浮雕镂空技法雕刻而成。伫立在龙柱之下向上仰望,只见威龙在天,让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圆通宝殿和藏经阁建在大雄宝殿之后,因藏经阁修建在圆通宝殿之上,所以此建筑是整个大兴国寺最高的楼阁建筑。</p> <p class="ql-block">  洁白的盛世宝塔,矗立在山岗之上,塔顶是整座寺院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座大兴国寺和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  贵阳青岩大兴国寺,虽然游客不多,香火不是很旺盛,恰是这份宁静让人深深感受到什么是真正佛门清静之地。流连于殿宇之间,真切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宁静,让自己得到了一次心灵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