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路朝北八铺炕</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东北光复那年,吉林怀德王家村的王成山年仅20岁,从小勤奋的他已经成为了种地好手,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终于盼到小鬼子投降了,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在去年王成山就和李家店的小琴订了婚,两个孩子都很满意,父母打算年底就把他俩的婚事办了。</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知道了父母的打算,那是满心眼的高兴,盼望今年有个好收成,打完场,粮入库,把媳妇娶到家。满心欢喜的王成山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力气。</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王成山站在玉米地里望着籽粒饱满的玉米棒子,心里乐开了花,又来到大豆地里,满垄摇铃,着实喜人。看到这丰收的情景,王成山自言自语:“过完中秋节,开镰收割,卖粮赚钱娶媳妇。”</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满脸笑容回到家里,进门看到母亲张莲英正在包饺子,“妈,想啥吃就来啥,真想吃饺子了。”王成山乐得合不上嘴。</p><p class="ql-block"> “你们爷俩整天下地干活挺辛苦,今天妈包饺子改善一下。”张莲英回答儿子。</p><p class="ql-block"> “妈,什么馅的?”王成山说完看了一下馅盆。</p><p class="ql-block"> “芹菜猪肉馅,你们爷俩最爱吃的。”张莲英说。</p><p class="ql-block"> 热腾腾的水饺端上桌,王维坤发话了“屋里的,把酒壶拿来,今天我和儿子喝两盅。”</p><p class="ql-block"> “你就没正事,让孩子喝什么酒?伤身子。”张莲英回敬道。</p><p class="ql-block"> “饺子酒,饺子酒,越喝越有吗?”王维坤端起了酒盅说。 </p><p class="ql-block"> “爸,儿先敬你老一盅。”王成山把酒盅举到父亲跟前。</p><p class="ql-block"> 王维坤有点没想到儿子的举动,他瞬间瞟了王成山,俊俏的小伙子,长大成人了,正像我给他取的名字,象一座山了,可以独挡一面,顶门立户了,又是一个孝子,养儿防老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一轮皎月当空,王家村格外恬静,平时狂吠的狗,也都安静下来。喝了几盅酒的王成山有些兴奋,老半天也没入睡。脑海里闪现小琴的身影,“成山哥,年底我就是你家的人了。”“年底,还有三四个月,我就要......”想到喜事一天天接近,王成山安心甜美地进入了梦乡。</p><p class="ql-block"> 早上醒来,王成山感到脑袋还有点晕,母亲张莲英见状,指责王维坤,“你干不出好事,孩子从来不沾酒,你非要喝,让孩子遭罪。”</p><p class="ql-block"> “我们爷俩不就高兴高兴吗?”王维坤争辩道。</p><p class="ql-block"> 张莲英正准备放炕桌吃饭,突然听到外面有吵闹声,急忙跑去打开大门朝外面张望,只见几个骑马带枪的人从门前跑了过去,随后就听到有人喊:“国军进村了。”</p><p class="ql-block"> “国军进村了。”顿时,张莲英紧张起来。</p><p class="ql-block"> 她转身回到屋里:“孩子他爸,你快出去看看,是不是又要打仗了?”</p><p class="ql-block"> “爸,我陪你出去看看。”王成山说着同父亲到了大门口。</p><p class="ql-block"> 父子俩往道东一看,大吃一惊,只见穿黄军装的士兵荷枪实弹押着“狗剩子”、王栓柱、李大愣等十几个年轻人向村东头走去。王维坤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来抓兵的,他给王成山使个眼色示意快跑。</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刚转身就往回跑,可来不及了。一个端枪的士兵拦住了王成山:“别跑!你过来,和他们站在一起。”听到吼声,没有见过大兵的王成山吓得一哆嗦,只好乖乖地站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王维坤见状,马上对大兵央求道:“老总啊,快行行好吧,放了他吧,我儿子马上就要拜堂成亲了。”</p><p class="ql-block"> “拜什么堂成什么亲,现在是国难当头,年轻人需要上前线。”一个当官模样的人把枪横在王维坤的胸前。</p><p class="ql-block"> 王维坤眼巴巴看着儿子被带走了,拖着两条颤抖无力的双腿回到家里:“屋里的,不好了,儿子被抓走了,这可怎么办呀!”</p><p class="ql-block"> 张莲英一听,脑袋轰的一声,几乎整个身子都要瘫软下去了:“什么?儿子被抓走了?抓哪去了?”等张莲英缓过神来,发疯似的向外跑去。</p><p class="ql-block"> 这当口儿,王成山和20多名青年被带到村头大杨树下的广场处,一个长官站在一块大平板石头上,对聚集来的村民喊话:“乡亲们,我们是国军,就是中央救国军。今天来是到王家村招兵,年轻力壮的都要为国家出力,到部队后有吃有穿,每月还发两块大洋,干的好的还能当官发财,哈哈,到那个时候再回家盖房子娶媳妇,多好的事啊!由于任务紧,马上就要带他们加入大部队,我们会保护好他们的,请乡亲们家放心好了。”</p><p class="ql-block"> 乡亲们现在彻底明白了,“这是抓壮丁”。顿时哭声一片,呼儿唤夫的,有人开始涌向自己的亲人,十几个士兵用枪拦住他们,另一部分人带着被抓来的新兵向村外跑去。一时出现混乱场面。</p><p class="ql-block"> 张莲英眼巴巴看见儿子被带走了,眼泪夺眶而出,她还没来得及嘱附儿子王成山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王家村被强行征兵一事,附近村落都知道了,人们能躲的躲,能藏的藏。</p><p class="ql-block"> 最担心受怕的就是李家店的小琴,她望见了一队人马从李家店附近的大路走过后,急忙起身奔赴王家村。一进门,看见张莲英在炕上哭,王维坤坐在炕沿上垂头丧气。小琴一看就明白了:“王成山被抓走了。”顿足哭了起来:“婶婶,成山这一走,我怎么办呀?”</p><p class="ql-block"> 张莲英从炕上起身上前抓住小琴的手,没有想起一句安慰的话,娘俩哭成一团。此时的张莲英想的还是自己的儿子:“看来真要打仗了,可子弹不长眼睛,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我可怎么活啊?”她不敢往下想。</p><p class="ql-block"> 小琴回到李家店的家,一进屋趴在炕上号啕大哭,母亲宋刘氏慌了神:“小琴,你这是怎么了,你去王家怎么了,看见王成山没有?你说话呀!”在母亲的追问下,小琴说出了实情。</p><p class="ql-block"> “妈,王成山被抓去当兵了”。说完又哭泣起来。</p><p class="ql-block"> “抓去当兵,这成亲的事不就泡汤了吗?现在兵慌马乱,当兵性命难保,女儿呀!王成山什么时候回来?唉,怎么这么倒霉啊!”</p><p class="ql-block"> 听母亲这样说,小琴哭泣抽搐过去。</p><p class="ql-block"> 宋刘氏见状急忙上前掐人中唤醒了小琴。</p><p class="ql-block"> 宋刘氏开始琢磨小琴的婚事:“王成山被抓走当兵,后果如何?很难预料,就是三年五载回来了,小琴该多大了,那不耽误终身大事吗,等小琴情绪稳定下来,跟她商定与王家退婚的事。”</p><p class="ql-block"> 话分两头,话说王成山和村里伙伴被带到怀德县城进行了编队,脱下便装穿上军装,接受训话。从小没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王成山一时显得很不适应,上火嘴起泡。困在军营,失去人身自由。晚上躺在床板上翻来覆去难入眠,前两天还在家吃饺子,与父亲一起端酒盅,其乐融融,没想到今天身陷牢笼。县城离王家村才十几里,近在咫尺,似天涯海角。王成山产生了逃跑的念头,可又一想,往哪跑?跑到家,那不连坐家人。想到这,王成山打消了逃跑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军训,把身强力壮的王成山编入抢险连,负责运输枪支弹药,抢救战场上的伤员。</p><p class="ql-block"> 1946年3月,南下百里之外的四平,参加四平争夺战。国共双方投入了重兵重武器,战斗空前激烈残酷,子弹从耳边嗖嗖穿过,随时都可能被击毙。王成山吓得瑟瑟发抖,头冒冷汗,一个农村的孩子,哪见过这样的场面。他抬着伤员撤出战场,他不时掐下大腿,还知道疼,说明自己还活着。四平争夺战,国共双方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国民党军队付出代价更多。回到军营的王成山,庆幸自己能活着回来,同村被抓来的,有人没有生还。</p><p class="ql-block"> 初次领教了战争的残酷无情,王成山更产生了强烈的逃跑信念,回家早日与小琴成亲。</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在酝酿随时随地逃跑的时机,他所在的整个师调防距怀德千里之外的敦化。坐在军车上,王成山眼巴巴看着路过王家村。此时他恨不得跳下车跑到家里看望父母。前面不远就是小琴的李家店,看着熟悉的村庄,王成山内心在呼喊:“小琴你在哪?我多么想看见你。”</p><p class="ql-block"> 此时,正在远处地里干活的小琴,看着尘土飞扬的路上过着队伍:“这又是要打仗了?”她心中在犯嘀咕,但她万万没有想到,王成山就在里面,与她擦肩而过。小琴算了一下,王成山被抓走有半年多了,一点音信都没有,真是煎熬人。在王成山被抓走的日子,小琴隔三差五往王家村跑,进了王家一口叔婶叫着,一提到王成山,眼泪直往下掉。每次去王家,帮助忙乎家里家外,没有把自己当外人,成了没有过门的媳妇。看到这些,王成山父母越发想着儿子,盼儿子早日回来。</p><p class="ql-block"> 宋刘氏看着小琴经常往王家跑,心中不快:“这兵慌马乱的,王成山一去下落不明,就是三年五载命大回来,那不耽误女儿的终身大事,干脆另找人家。”宋刘氏把此想法跟小琴说了,立即遭到小琴的强烈反对:“妈,我已许配王家,我等王成山回来。”</p><p class="ql-block"> “要是他回不来呢?”宋刘氏问。</p><p class="ql-block"> “妈,你说什么话?我相信王成山会回来,我等着他。”小琴亮明了态度。</p><p class="ql-block"> “死丫头,你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早晚有你后悔的那一天。”宋刘氏气愤地说。</p><p class="ql-block"> 宋刘氏面对倔强的女儿,暂时无奈放弃为小琴提亲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执着的小琴,思念着王成山,自从她与王成山定了婚,她深深地爱上王成山。在小琴眼里,王成山人诚实善良,吃苦能干,种地好手,脾气又好,是心中的郎君,打着灯笼难找,非他不嫁。</p><p class="ql-block"> 小琴时不时站在王家村与李家庄交叉路口倚在老杨树下朝西南方向张望,祈盼王成山的出现。</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走了有一年的光景了,家里没有一点音信,父母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地过着日子。小琴母女俩也是如此,要不是王成山当兵,小琴早就是人家的媳妇了,可眼下,小琴像丢了魂一样,只要有时间就往王成山家跑,不是泪流满面就是不吃不喝,宋刘氏觉得这样下去女儿就完了,非得精神病不可,宋刘氏拿定了主意,要赶紧给女儿另找婆家。</p><p class="ql-block"> 小琴没想到母亲会为自己另找婆家,那是死活不干,她心里只有王成山。</p><p class="ql-block"> 宋刘氏早有思想准备对付小琴,她给小琴立了规矩,不准再去王家,断了那份婚约。</p><p class="ql-block"> 小琴还是偷着跑到了王家村,向王成山的父母哭诉着母亲要给另找婆家的事,让赶紧想想办法。王成山父母一听,先是一惊,随后又感觉情理之中。</p><p class="ql-block"> “孩子,我们和你一样,天天惦记着成山,天天盼他回来,可这都一年了,连个音信也没有,让谁不着急呢?”说着,张莲英又流出眼泪来。</p><p class="ql-block"> “婶啊,我可怎么办啊?”小琴呜咽起来。</p><p class="ql-block"> 过了很长时间,张莲英满脸无奈地说:“孩子,是我家成山害的你,这样等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唉,实在不行,就听你母亲的吧。”</p><p class="ql-block"> “婶,你怎么也这样想呢?除了成山,我谁也不嫁。”小琴似乎铁了心。</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的父母含着泪,苦口婆心地劝说着,直到日头偏西,才把小琴送出了家门。</p><p class="ql-block"> 小琴扭头往外跑去,张莲英紧随其后,“小琴,你想开些。”</p><p class="ql-block"> 小琴头也不回朝李家店跑去。一口气来到村头老杨树旁,四下无人,小琴靠着杨树大哭起来,撕心裂肺哭喊:“王成山你现在哪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你再不回来,我就和你没缘了,你快回来呀!”</p><p class="ql-block"> 突然,一阵风吹来,树叶哗啦啦作响,似乎表达对小琴的同情,向她悄声低语。</p><p class="ql-block"> 小琴猛然惊醒,迅速擦干眼泪,朝家里走去。</p><p class="ql-block"> “死丫头,这大半天的你上哪去了?”宋刘氏劈头盖脸地问道。</p><p class="ql-block"> “我哪也没去。”小琴的口气带着强硬。</p><p class="ql-block"> “哪也没去?是不是又跑到王成山家了?眼泡都哭肿了,我让你放不下王家,我明天就给你找个新婆家,让你死了那条心。”</p><p class="ql-block"> 让小琴没有想到的是母亲早就下手了,第二天,媒婆带着一个有点跛脚的大男人来相亲。这个男人有30来岁,附近宋家村一个大户人家的长子宋光宗。本来,父亲原本给儿子起个光宗耀祖的名字,为祖上、宗族增添光彩,可至今连媳妇都没有说上。</p><p class="ql-block"> 见到大户人家的儿子,宋刘氏眉开眼笑,找这样的人家,女儿享福,家里沾光。脚虽然有点毛病,生儿育女是没有问题的。</p><p class="ql-block"> 媒婆眉飞色舞,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头头是道。</p><p class="ql-block"> 宋光宗眼见情窦初开又漂亮的小琴,喜上眉梢,一进屋,眼睛一刻也没离开小琴身上。</p><p class="ql-block"> 小琴低头不语,她在等待母亲的“判决”。</p><p class="ql-block"> 宋光宗跛脚走到宋刘氏的跟前掏出10块大洋说:“婶,这是订婚的彩礼,请大人笑纳。”</p><p class="ql-block"> 宋刘氏接过大洋的速度要比平时干活快得多,笑的眼睛成了一条线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家值了。兴高采烈的宋刘氏当即决定说:“你俩的婚事定了,选个黄道吉日,女儿出门子。”</p><p class="ql-block"> 媒人也乐了,宋光宗更是心花怒放,贴近宋刘氏差点张口叫出岳母大人。</p><p class="ql-block"> 送走了媒人,宋刘氏又开始训斥和开导自己的女儿,无助的小琴眼泪穿线似的流淌下来,对这门婚事,她一百个不情愿,母亲的话,她只听进去不到一半,她想到逃,想到死。</p><p class="ql-block"> 怕夜长梦多的宋刘氏与男方家商定农历八月十六女儿过门。</p><p class="ql-block"> 千里之外在敦化的王成山,时刻惦记着家里和小琴,三天两头有战事,今天不是去这,明天就是去那儿,根本没有机会给家里去个信。</p><p class="ql-block"> 精明强干的王成山在几次战斗中都逃过一劫,锻炼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由于不断增加新兵,他成了老兵了,还精通了好几样枪种,连长对他照顾有加。连里进来两支新式重机枪,连长决定让王成山担任机枪手。发小“狗剩”羡慕不已地说:“这打起仗来,机枪多过隐啊!”</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却不这样看地说:“当了机枪手,打仗那是重头戏,机枪扫射,那得死伤多少人?”想到这些,王成山不禁心里打颤。</p><p class="ql-block"> 守在敦化的国军已成了惊弓之鸟。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夏季攻势中,辽宁军区部队对驻守吉林省海龙县梅河口镇的国民党军进行了攻坚战,全歼守军。消息很快传到王成山的耳朵里,就是敦化的国军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战争带来的伤亡再次出现在脑海里,他真害怕了,害怕死在战场上。想到这,王成山随即产生了开小差的念头,而且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秘密做着逃跑的准备,要带上大洋,一路上用得着。时间选择在中秋节晚上,过节了,放松了警戒,便于行动。让王成山感到纠结的是要不要带着自己最要好的发小“狗剩”一起走呢?“狗剩”从小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现在已经适应这里,人家怕死,他整天还乐呵呵的。“狗剩”你还是留在这里吧,有吃有住,起码可以当做家。王成山这样想。</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王成山逃跑的心情越加强烈,每天都在筹划行动办法,以确保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 细心的王成山做好了在野外生存的准备,身上必须有一把防身的匕首,有一根绳子和包扎伤口的纱布。这些,他都悄悄地准备齐全了。</p><p class="ql-block"> “今晚上是在军营最后的一宿了”。想到这,王成山脑海里掀起了波澜,两年来,自己从农民变成了军人,也打过仗,但在战场上枪口都抬高一尺,尽量不伤害无辜,他感到问心无愧。看到身旁的发小“狗剩”,他是万般的不舍,还有几位要好的哥们,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耿直的山东人张连长为人大度义气,在各方面没少关照自己,我这不辞而别,当了逃兵,肯定会连累他。想到这些,王成山有些愧疚,“对不起张连长”。眼泪流淌下来。</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的夜晚到了,王成山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为了镇定自己,他早早来到食堂,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弟兄们,今晚上是中秋节,咱们当兵的,忠孝难两全,为国效力,弟兄们都很辛苦,酒虽然不太好,但管够喝,一醉方休!”张连长一席话,让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互相推杯换盏,有的还行起了酒令。</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走到张连长桌前,端着酒碗说:“连长,感谢你两年来对我的关照,让我当了一名重机枪手,祝连长步步高升。”</p><p class="ql-block"> “哈哈!你这机灵小子挺会说话,步步高升我愿意听,我们当兵的谁不愿意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张连长越说嗓门越高。</p><p class="ql-block"> 在场的人听得清清楚楚,有人高喊起来“祝张连长步步高升!”在热烈的叫喊中,张连长端起大半碗酒一饮而尽。</p><p class="ql-block"> 趁着全场的热烈气氛, 王成山灵机一动:“报告连长,‘狗剩’还在值岗,那是我的老乡,我换他回来与弟兄们乐呵乐呵”。</p><p class="ql-block"> “你这小子有老乡感情,再喝一碗去换,来倒满,”张连长吩咐着。</p><p class="ql-block"> “喝多了就站不了岗了。”王成山说着转身向外跑去,身后传来哈哈哈的狂笑声。</p><p class="ql-block"> “狗剩”兄弟,连长让我来换岗,你回去喝几盅”。</p><p class="ql-block"> “狗剩”感动的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真的?还是王哥关心我”。</p><p class="ql-block"> “咱俩有啥说的,快去吧,一会儿菜就没了。”</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抢过“狗剩”手里的枪,推了他一把,“赶紧去喝酒吧!”</p><p class="ql-block"> “狗剩”走后,王成山观察一下四周的动静,觉得没有什么可疑的了,他三步并作两步,打开机枪房,拿着准备好的东西背起来就跑。中秋的月格外地明亮,他紧贴着墙根阴影处跑,跑出营区又在大树的阴影下跑,越过一片草地,王成山的身影消失在山林中。</p><p class="ql-block"> 兴奋紧张的王成山穿过一片密林来到了公路旁,这是一年前经过的公路。此时,已经是午夜了,寂静的深夜,一轮明月照亮山川原野。皓月当空,天涯共此时。王成山想到了父母,想到小琴,“你们等好消息吧,过些日子我就回到你们的身边”。</p><p class="ql-block"> 菜吃光了,酒喝完了,张连长不愧好酒量,十分清醒地吩咐不能喝酒的梁副连长:“梁副官你带上两个人,把所有岗哨都查一遍!”</p><p class="ql-block"> 临近半夜,张连长在睡梦中被梁副官叫醒:“连长,快醒醒,王成山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什么,你说什么?”张连长打了个寒颤。</p><p class="ql-block"> “找遍了整个营房,都没有看见王成山。”</p><p class="ql-block"> “他妈的,这小子不见了?八成要坏我的事了。”他急忙穿上鞋子,站在地上吼道:“马上集合全连,进行搜索,留下三排做好警戒。”</p><p class="ql-block"> 张连长忽然想起来,是王成山替“狗剩”站岗去了,他吩咐身边的勤务员小赵,赶紧把“狗剩”给我找来。</p><p class="ql-block"> 没有多长时间,“狗剩”胆战心惊地来到张连长面前。</p><p class="ql-block"> “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p><p class="ql-block"> “知道,王成山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他去替你站岗了吗?”</p><p class="ql-block"> “去了。”</p><p class="ql-block"> “他和你都说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没有说什么,就让我快去喝酒。”</p><p class="ql-block"> 啪,张连长挥起手臂扇了“狗剩”一个耳光。</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肯定是你放跑的,不说实话,找不到王成山,老子就毙了你!”张连长吼道,又扇了一个耳光,“狗剩”的鼻孔流出鲜血。</p><p class="ql-block"> “狗剩”跪地求饶,“连长,你对我也不薄,给我个胆子,我也不敢放他跑啊!我,我……”</p><p class="ql-block"> “滚!”张连长喊叫声已经变了调。</p><p class="ql-block"> 全连搜寻到天大亮,也没见到王成山的踪迹,只好收兵。出现逃兵是部队的大忌,张连长不敢隐瞒,随即报告营长,营长又报告团长。团长当即决定派人到王成山老家,把他捉拿归队,严明军纪。</p><p class="ql-block"> 张连长接到命令,立即安排两名士兵着便装,火速赶往怀德县王家村,围追堵截,把王成山押回连队。</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归心似箭,落荒而逃,大路不敢走就走山路,昼伏夜行,饿了找野果,渴了喝几口山沟水,瞄准家乡方向,两天就到了上八道河子的地方,下一站就到了漂河。一身军服太显眼了,白天高度紧张,晚上漆黑一团,惊恐万分。好在当兵两年,练就了胆子,加上手中有一把刺刀,为他壮着胆子。</p><p class="ql-block"> 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把军服换成便装,唯一的办法只有到偏僻的地方找到老百姓用大洋买了。大的村落他是不敢去的,看着有山区的地方,或许能找到人家。他来到山下,一片荒凉,望不到任何炊烟,他找到山边一个避风的坑穴处,好在坑里没有水,厚厚的落叶多少带点暖意,躺在坑里,策划着明天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天刚刚擦亮,他就站了起来,虽然睡了一宿,但还是感觉身上没有劲,肚子叽里咕噜地叫着,不能再等了,得赶紧行动,如果再找不到人家,吃不到东西,那就麻烦了。</p><p class="ql-block"> 他把腰带紧了紧,艰难地向山上爬去,到了半山腰,视角还是太小,而且,树木也遮挡着视线,看不到任何目标。他继续向上爬,在一片没有树木的石崖前停了下来,这回真有办法了,登上石崖就能看到下面了,希望给他带来了力量,他奋不顾身地向崖顶攀去。</p><p class="ql-block"> 他高兴极了,远远望去有几个小房子冒着炊烟,他向最高的一块石头迈去,想确定一下行走的路线,可是脚下登踏的石头松动了,眼前一黑,连人带石掉下了山崖。</p><p class="ql-block"> 他感觉右腿疼痛难忍,睁开眼睛一看,鲜血已经染红了裤子,原来是一个树枝给他的小腿划开了一个大口子,他一摸,好在身上的包裹还在,他找出备用的布带,凭着在军队里学的处置方法,先止住血再说。</p><p class="ql-block"> 包扎好伤口,他觉得还在渗血,不能久留了,得赶紧走,他试着站起来,可就是站不起来,脚踝疼的要命,他用手动了一下,钻心地疼,坏了,真是屋漏又逢阴雨天,伤口和扭伤结伴而来。王成山顽强爬起来,用刺刀砍下一根柞树条做柱棍,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地向那几家走去。</p><p class="ql-block"> 看着近在山下,可走起来并不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直到中午才走近这个只有几户人家的村落,他的心终于落地了,感觉非常幸运,离山最近的这家和那几家都很远,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p><p class="ql-block"> 一只黄狗窜到院落门口声嘶力竭地狂叫着,随后,从屋里走来一个身强力壮的老汉,挡住了狂叫的黄狗。</p><p class="ql-block"> 老汉定神地观察着来到门口的陌生人,穿着一身军服,脸色苍白,裤腿已经被流血浸透,他害怕起来,“你这是……?”</p><p class="ql-block"> “大叔,你别害怕,我不是坏人,我刚才从山崖上摔了下来受伤了,只想在你家讨口吃的,休息一下就走,不会连累你的。”王成山恳求道。</p><p class="ql-block"> “这……”老汉倒吸了一口凉气,还是不放心。</p><p class="ql-block"> 听到外面有动静,半天不见掌柜的回屋,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屋里走来娘俩,一位秀美端庄的少女陪伴着母亲。母女俩见到眼前情景,也吃了一惊。</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见到一老一小的女人,感觉好说话了。他抢先开口:“大婶,我是摔伤的,到你家歇一歇脚,行行好吧。”</p><p class="ql-block"> 大婶仔细端详了一下眼前这个狼狈不堪的小伙,面目挺英俊,眼神透着机灵,着人喜爱,怜悯之心由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大婶发话了:“掌柜的,你还愣什么?赶快扶小伙子进屋。”话刚落音,女儿上前与父亲扶着王成山进了屋。</p><p class="ql-block"> 坐在炕头上的王成山,疼痛一下子好像减轻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只听老汉吩咐道:“兰花,赶紧把药匣子拿出来,你烧开水,我来配药。”</p><p class="ql-block"> 老汉动作麻利地剪开王成山的裤腿,为他边擦洗伤口边说:“小伙子,伤口很深啊!又用手摸了一下脚踝,这筋都跑位了。”</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强忍着疼痛问老汉:“大叔,看你的动作娴熟,是郎中吧?”</p><p class="ql-block"> “哈哈,我哪是什么郎中啊!我是猎户,从小就在山里转悠,跌打损伤都会处理。我这个药膏是自己熬制的,敷上就不出血了。”</p><p class="ql-block"> “太谢谢大叔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山下住着的七户人家都是猎户,我们这里很安全,当年日本鬼子和土匪都不敢来,你就在这里好好养伤吧。”</p><p class="ql-block"> “大叔,不行,包扎完伤口我就得走。”</p><p class="ql-block"> “走?你往哪走呀!你伤的的这么重,特别是秋天,如果伤口治不好得了破伤风,连小命都得丢了。”</p><p class="ql-block"> “那得多长时间才能好啊?”王成山着急起来。</p><p class="ql-block"> “实话告诉你吧,十天半个月是快的。”大叔说。 </p><p class="ql-block"> “能用那么长时间?”王成山露出了焦急的神色。</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着急也没用。”大叔语气坚定。</p><p class="ql-block"> “这可如何是好,坏了大事。”王成山一脸垂头丧气。</p><p class="ql-block"> 稍为平静下来后,王成山开始面对现实,既来之则安之,听天由命吧!</p><p class="ql-block"> “大叔大婶,你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日后,我会报答的。”</p><p class="ql-block"> 王成山觉得自己确实遇到了好人,就把自己如何当兵,为了想念亲人,几次都想逃出军营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讲到伤心处时老汉的老伴和兰花还落下了眼泪。</p><p class="ql-block"> “孩子啊,你就好好在我家养伤吧,大婶这就去给你做饭去。”</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美篇图文编辑:史向前</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姚华</p><p class="ql-block">美篇呢称:对世界充满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032884</p><p class="ql-block">美篇配歌:天上有没有北大荒</p><p class="ql-block">演唱:致谢网络提供者</p><p class="ql-block">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8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史向前(笔名:石进),男,1950年生,辽宁省黑山县人,高级政工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沙河口区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品:纪实性散文《8510农场红星大楼》、《八五一0农场十八年》、《阳台上的幸福》,短篇小说《红星大楼之恋》、《哥仨儿抓阄抢媳妇》,中篇小说《缘在东山脚下》、《母亲的心事》、《八年的相恋》,长篇叙事《房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辽宁《晚晴报》、《大连晚报》、《大连日报》发表散文多篇,散文《宜居城市大连》征文获《大连晚报》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2021年在庆祝《参考消息》创刊90周年“我与《参考消息》的故事”征文中,被授予《参考消息》荣誉读者称号,《喜得荣誉证书》一文于2022年3月24日刊登在《参考消息》《读编互动》栏目上。</p><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12日,《大连日报》在“只争朝夕共创未来·我们这十年”征文中,刊登了《阳台上的幸福》(随笔),荣获佳作奖。</p><p class="ql-block"> 现为《兴凯湖微生活》签约作家。</p> 读者点评 <p class="ql-block"> 小说《一路朝北八铺炕》之一,讲述当年国民党‘国军’抓兵充军的故事。故事开头的渲染烘托为故事发生做了浓浓的铺垫。儿子王成山就要成亲娶媳妇,老两口忙碌中的无比喜悦,可以传宗接代,日子有了盼头,符合民间常情,现在叫做‘接地气’。故事情节描述生动细致,大有引人入胜之感。</p><p class="ql-block"> 阅读之一让我想到国民党军队为什么美式装备都不能打胜仗。而红军解放军落后的武器装备能打胜仗,因为红军队伍的壮大都是勤苦贫民自愿参军,他们懂得为谁为什么打仗,所以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为史向前小说《一路朝北八铺炕》之一点赞,!期待下文。</p><p class="ql-block"> 江 河</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9日</p> <p class="ql-block"> 小说《一路朝北八铺炕》四集作者以详实的笔墨讲述故事主人公王成山,从筹划逃跑到离开的经过,从王成山逃离军营后连长的一系列语言动作拳打脚踢,侮辱谩骂,把国军的军营的管理和腐朽的官兵关系刻画的淋漓尽致,从而揭示国军不能打胜仗的另一层原因。</p><p class="ql-block"> 第五集作者详细描述王成山逃跑的一路艰辛。重点讲述遇上山里‘大叔’一家人的热情帮助,可能为下文故事发展做了铺垫。故事情节详细,描写生动。期待下集!</p><p class="ql-block"> 江 河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8日</p> <p class="ql-block"> 热烈祝贺(小说) 【一路朝北八铺炕】之十圆满收官!</p><p class="ql-block"> 名不见经传的八铺炕,小小的一个偏僻的农业连队,在作者的辛勤笔耕下,竟然挖掘出如此多篇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可见作者是是如此的用心、用情、用智慧去收集、整理、撰写。</p><p class="ql-block"> 更能彰显出作者文学功底的深厚!</p><p class="ql-block"> 黄孝平(顺溜)</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9日</p> <p class="ql-block"> @史向前 此书杀青,是为八铺炕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p><p class="ql-block"> 徐先启</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9日</p> <p class="ql-block"> @史向前 祝贺鸿篇巨制《一路向北八铺炕》小说完稿!</p><p class="ql-block"> 邓国良</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9日</p> <p class="ql-block">精彩故事在民间</p><p class="ql-block">八铺炕里有新篇</p><p class="ql-block">要问故事讲什么</p><p class="ql-block">请看史向前新作</p><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八铺炕</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八铺炕》是作家史向前又一部接地气的小说,从内容上看体现出了作者对八铺炕的情。通过人物的描写,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现状与追求。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爱情的权力,但阴差阳错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改变了人的一生的命运。小说《一路向北八铺炕》是一部充满现实与浪漫情感的小说,是一部反映青年不懈努力奋发向上的小说。虽然写的是北大荒一个边远山区的小村,但是很具有时代的代表性,类似的故事应该许多,谢谢作者为我们广大读者奉献了一部真情实感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祝贺《一路向北八铺炕》圆满成功,为北大荒农垦8510农场又留下了珍贵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 姚 华</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