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祥云读书随笔,边抄边悟红楼 ‍一一母亲的影响很重要

L.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  《红楼梦》第九回“顽童闹学堂”的风波,品行不端的金荣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坏作用。所以,风波停息时,宝玉让金荣赔不是,金荣不肯,李贵就直白地对金荣说:“原是你起的端,你不这样,怎得了局?”在众人催逼下,金荣无奈赔了不是,又给秦钟磕了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  第十回开头,金荣回到家后,仍愤愤不平,在母亲胡氏面前“咕咕嘟嘟”地说了自己的委屈。接着,他母亲胡氏说了一番话。抄完这段话,仔细想来,胡氏其实不是一位很合格的母亲。她虽说很重视儿子金荣的学习问题,托了关系把儿子送到贾府的家塾念书,但她的头脑里,不是为了儿子有什么长进,而是为了利益。她首先想到的是儿子去学里念书,“茶也是现成的,饭也是现成的。你这二年在那里念书,家里也省好大的嚼用呢。省出来的,你又爱穿件鲜明衣服。”儿子念书,家里省了费用,而省下来的费用可以满足儿子“爱穿件鲜明衣服”的嗜好。胡氏接下来的几句话更要命。“再者,不是因你在那里念书,你就认得什么薛大爷了?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你如今闹出了这个学房,再要找这么个地方,我告诉你说罢,比登天还难呢。”胡氏所说的“薛大爷”,不就是那“动了龙阳之兴(书下注解:即喜好男色)”的薛蟠吗?那薛蟠为什么给这么多银子,还不是因为“薛大爷”喜欢上了“爱穿件鲜明衣服”的金荣了吗?按理,你胡氏应该对这个“薛大爷”的名声有点耳闻吧?即使没有耳闻,但没想想,人家凭什么给你银子?当母亲的连问都不问,只要是儿子拿回来银子就好,甭管这银子脏不脏,骚不骚。胡氏简直就是一个“有奶便是娘”的主,难怪这一回的回目竟明白地写着“金寡妇贪利”。抄完胡氏跟儿子金荣说的这番话,我没有抄到一句胡氏责问儿子、教育儿子的话。在胡氏这样母亲的影响下,儿子金荣心里龌龊惹事端是自然的,好理解了。</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 《红楼梦》中,还有一位母亲也有问题,就是贾环的“倒三不着两”的母亲赵姨娘。第二十回,贾环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也来凑趣儿,结果输了钱还跟两个小丫头耍赖,宝玉说了他几句,他哭着回来。赵姨娘“见他这般”,没好气地问他儿子“是那里垫了踹窝来了?”一个好母亲绝不能这样问孩子。听到儿子贾环颠倒是非的回答之后,她的这句“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这没意思!”母亲这样搬弄是非,儿子还有好吗?本来是自己的儿子在耍赖,当母亲的却偏听偏信。所以,“可巧”在窗外经过的凤姐听后,把贾环叫出来训斥几句。其中的“说你不听我的话,倒叫这些人教的你歪心邪意,狐媚魔道的。”凤姐实际就是在说她这个母亲把孩子教得“歪心邪意,狐媚魔道”的。第二十五回,贾环“故作失手,将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烛,向宝玉脸上一推”烫伤了宝玉。凤姐直截了当地说“赵姨娘平时也该教导他”。王夫人更是把赵姨娘叫过来骂道:“养出这种黑心的种子来,也不教训教训!”特别是第六十回里,这个赵姨娘竟然怂恿儿子贾环去怡红院“闹”去,贾环不敢去,赵姨娘竟说道:“呸!你这下流没刚性的,也只好受这些毛崽子的气!平日我说你一句儿,或无心中错拿了一件东西给你,你倒会扭头暴筋,瞪着眼睛撴摔娘。这会子被那起屄崽子耍弄倒罢了,你明儿还想这些家里人怕你呢。你没有屄本事,我也替你羞!”接下来的情节便是赵姨娘的丑态百出。这样一位母亲能对孩子有好影响吗?能不“人物委琐,举止粗糙”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 其实,《红楼梦》里另一位母亲却做得很好,那就是贾兰的母亲李纨。《红楼梦》第四回,关于李纨,曹雪芹不惜笔墨做了专门介绍。在整部《红楼梦》里,像这样比较详细地介绍一个人物的情况很少,说明曹雪芹对李纨是很尊重和钦佩的。何谓如此?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青春丧偶”的李纨,在“高粱锦绣之地”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绣诵读而已”,就只这一条,一般女人做不到。任何一位挑剔的读者,用任何挑剔的眼光在整个《红楼梦》里找不出任何关于李紈生活方面的瑕痴,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可李纨的“门前”却没有任何“是非”。我们所见到的李纨真是“惟知侍亲养子”,“陪侍小姑等针绣诵读而已”。她热心支持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等姐妹们成立诗社,并自告奋勇掌坛,当社长,为解决诗社的活动经费,还去找凤姐拉赞助。她对姐妹们不仅爱护有加,还能主持公道,因此很受姐妹们的欢迎和拥戴。在贾府,“教姑娘们看书写字,针线道理,这是他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份儿类似辅导员的工作,很不好做的,但李纨却和姐妹们相处得很好。宝玉生日那天晚上,怡红院的姐妹们偷偷给宝玉举办了一个生日派对,请不请李纨呢?最后还是请了她,这说明姐妹们还是非常信任她,更说明她“陪侍小姑等针绣诵读”的工作很成功。李紈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在于她的德,她是以德服人。虽然见不到李纨怎么教育儿子,但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李纨这样一位坚守妇道、妇德,而又很成功的母亲,用她自己的模范行动给儿子做了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 读者朋友都应该对贾兰有一个好印象,因为没看出他有什么劣迹和让人讨厌的地方。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尊从母训,五岁“入学攻书”,而且对读书非常刻苦,不用母亲操心。在“顽童闹学堂”时,他不但自己不参与,还劝同座的贾菌“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太祖母“寿终”办丧事的时候,他请母亲先休息,自己“要理个一两本书才好”,“别等脱了孝再都忘了。”母亲让他“歇歇罢,等老太太送了殡再看罢”,他又愉快地答应,但又要“在被窝里头想想”,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现在谁家有这样的孩子,大人不知怎么高兴呢。所以,贾兰最后金榜题名,因为“兰桂齐芳”的“兰”说的就是贾兰嘛。曹雪芹对贾兰很好,高鹗老先生宁可背黑锅,也让《红楼梦》有一个“兰桂齐芳”的理想化结局,说明对贾兰也寄予很大希望,让他为贾氏家族争点光,提振点士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  曹雪芹写了三位不同的母亲,就是想说明母亲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以此奉劝天下母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要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完善的人,做一个好母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 2024-12-2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1, 100, 250);">【作者简介:卢祥云(笔名祥云),铁岭市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在22年的老干部工作中,注重思考,研究问题,撰写出版了《老干部工作研究》和《在共和国功臣身边》两本专著,并有多篇论文在中组部和辽宁省委老干部局及铁岭市社科联获奖。退休后被辽宁老年报聘为驻大连特约记者,采写发表了数百篇新闻稿。同时,在网络上发表数百篇随笔、杂文和多首诗歌。喜爱《红楼梦》和书法,与女儿合作出版读《梦回人生》(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用书法抄写120回《红楼梦》,并撰写发表了数篇“边抄边悟红楼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