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仓,茶仓

颜展

<p class="ql-block">  茶瓷之路的概念是针对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内容优化贸易主体后的标识,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在新石器时代以玉石陶器为贸易起点,丝绸之路逐渐横跨欧亚大陆并成为了促进社会的一大推大助力。陆上丝绸之路兴盛于唐宋,延续至明清。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仅仅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到了隋唐之后的运河分布打开了大宗贸易的格局,航运的兴盛促进了人们对海洋世界的探索,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贸易。而大宗贸易中瓷器和茶叶成为外销货物的主体,同时输入各种香料和矿石,构建了千年海洋贸易流通的基本格局。伴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南太平洋,非洲大陆,欧洲美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茶瓷之路的定位和闽中郡福建自然渊源流长。福建的地形宛如一片茶叶,守在台湾海峡这个黄金水道的西边,由于山高湾深,海岸曲折,加上台湾玉山的台风罩影带作用,自古以来就是世界海洋贸易上最优良的深水避风港区。而茶瓷之路的主要贸易货物茶叶和瓷器也在这片地区和周边形成货源供应链。</p> <p class="ql-block">转运仓,作为世界大宗贸易和期货交易的原头便在这边形成最早的形态。当福州的罗星塔成为世界地理航标的时候,仓山这个地理名字也和贸易转运仓这个概念一起沉淀为世界航海史的重要IP。</p> <p class="ql-block">茶仓,泛指茶叶容器,作为储存茶叶的器皿,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示了不同的文化特质。从史前的陶罐时代开始茶叶和麻布陶已经相为表里,三千年前福建最早出现了以草木灰为釉药的原始瓷。两千年前汉绿釉作为青铜的伴生艺术表达了木德生命的欣欣向荣。而后唐代岳州、洪州、寿州,越州,明州,处州,和北方巩窑三彩,邢窑白瓷各彰其美,开始了百瓷竞秀的茶瓷之路。福州的洪塘窑也开始了唐目茶入的海外传奇。从五代闽国开始德化细瓷为泉州港的千年写就了海上瓷都的美名。而建州茶盏更以兔毫窑变让茶味丝丝入扣。</p> <p class="ql-block">茶有百味人生,仓有百态世情。茶仓概念的历史最高峰自然是大明天字罐。大明成化时期的国家贸易专营让成化瓷器成为易金百两的海丝硬通货。以天朝上国之物抚告民生大德。薄如纸者寓意承载金石,声如磬者寓意玉德金振,饰之华彩,画以故事,其有胎细腻透光,黄者唤曰芙蓉手,其有红者唤曰孩儿面,其有白者唤曰雪花酥。</p> <p class="ql-block">成化精妙之后更有弘治娇黄釉色,隐隐珍珠幻彩,正德孔雀蓝追慕海天一色。茶仓之美者,一时一品,细诉时光。</p><p class="ql-block">嘉靖万历时期,海丝贸易利益引发海上纷争,茶瓷之路器物民营自蕃,私窑兴而万瓷会,然茗必武夷,杯必若琛,壶必孟臣,正宗源流亦自在藏家考证。</p><p class="ql-block">有清一代,青花珐琅之妙亦在器中慢品,茶仓之为器,阐教寓理,传承故事其中,各有观者审之,评之,议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