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周五,入住乌镇西栅"枕水度假酒店"后16:15分走出酒店逛乌镇西栅。 <b>瘟元帅的传说</b>。相传早年镇上有位姓张的秀才,心地善良,仕途无缘,家境贫困,好学不倦,借住在公用水井边的陋室之中。一天晚上张秀才灯下读书将近半夜,刚熄灯就寝。忽闻窗外有人声,侧耳细听,原来是两个瘟鬼往井里放瘟虫。张秀才开门奔出,只见月光下两道青烟飘忽而去。他反身进屋写了一张告白,贴在井边墙上,告诚乡邻,井水有毒不可再用。但又觉不妥,邻里中识字者不多,告白无济于事。即使当面解说,人们也未必相信。于是脱下鞋子放在井边,毅然跳入井中,以阻止人们取用井水避免发生瘟疫。翌日天明,取水者发现有人落井,赶紧呼救。打捞上来却是善良的张秀才。全身发青,显然是中毒身亡。及至有人看到墙上的告白,大家才明白了一切。张秀才舍身避瘟的壮举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封他为温都元帅,制约天下瘟鬼。百姓们深感其德,树神像盖庙宇以作纪念,流传至今。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指示牌。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div>灵水居。灵水居游览平面图。</div> <b>16:27分参观"孔另境纪念馆"。</b><div><b>孔另境(1904-1972)。</b>1904年7月19日出生于浙江乌镇。著名作家、出版家、文史学家。他早年投身革命,参加过北伐,在鲁迅、茅盾等人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曾主编《新文学》《今文学》《剧本丛刊》等,为新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1925年孔另境在上海大学的革命熔炉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杭州武装暴动失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上海市委委员,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为民进事业贡献力量、为出版事业努力奋斗。正如茅盾唁电所言,他"一生为新文化教育服务,兢兢业业。"本馆展出了孔另境的人生片断,从这些珍贵的史料和纪念物中,我们可以管窥中国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坎坷历程,领略民进先辈坦荡的人格魅力和革命热情,缅怀那些不该忘却的记忆。</div><div><div><b>孔另境塑像。孔另境手书。</b></div></div> <b>先师孔子行教像。孔另境手书。</b><div><b>复原的孔另境书房</b>。所陈列的书架、书桌、大衣柜、写字桌、衣帽架、小矮桌、文具等均为先生曾经使用的原物。墙上挂的俄罗斯风光油画也是他亲自选购的。<br></div> <b>孔氏南宗。</b>孔姓分南宗与北宗,起源于宋金之战。孔氏家庙有两座:一为山东曲阜,另一在浙江衢州。南宋建炎二年(1128)金兵分三路南侵,高宗君臣仓皇南渡,孔端友偕叔父孔传负着"孔子和亓官夫人(孔子夫人)的一对楷木像"护主南渡,辗转避难于浙江衢州。金兵北撤后高宗驻跸临安(杭州),重用孔氏南渡诸贤,赐家衢州。衢州成为孔氏第二故乡,被称为"东南阙里",因衢州位于长江以南,故世称孔氏南宗。孔氏南宗衢州家庙。<br><b>孔姓南迁图。</b>孔子第48世宗子、衍圣公孔端友,字子交,是孔氏南宗的始祖。嗣后他们诗书相传,贤才辈出,宦游于东南诸省,先后在浙、闽、苏、皖、赣、鄂等省,分徒出众多支脉,世世代代在江南生息、发展。<div><b>乌镇孔姓。</b>据孔氏宗谱记载,南迁第49世孙瓒从衢州西安县迁至湖州,九传至公昉,由东阡塘迁居桐乡县西北三十里青镇(今乌镇)东栅。其为青镇东园支脉之始祖。孔氏家乘图记载的乌镇孔氏。<br><b>第73代孔庆增,</b>字云峰(1832-1922)。于同治十一年(1872)创造庸园,人称孔家花园、占地数十亩,毕其一生心血。第7代孔繁麟(1854-1920),字乐愚。自幼秉承庭训,刻苦自励。他曾有一官半职的头衔,然坚持读书练字,现在保存下来的条屏即是他的手泽。与他有书法同好的沈雁冰祖父沈恩培,与孔繁麟是世交,因交好而结亲。他们是沈雁冰和孔德沚四五岁时订亲的长辈。第75代孔祥生(1873-1939),字问松,系繁麟独子,娶沈氏。他们是孔另境三姐弟的父母亲。孔祥生人守旧,性格倔强。其父亲去世后,三年之内家产迅速败落。他们共生育了八个子女,只有三个存活了下来。父亲孔祥生,母亲沈宝生。<br></div><div><b>故乡情深。</b>孔另境对家乡饱含深情。他的"自传"开篇道及:"我出生在1904年(光绪30年)辰时,出生的地方是浙江桐乡县的青镇东栅。他曾写有《庸园劫灰录》《一幅放恣的面影》《一位作家的母亲》等文章,字里行间,时时流露出故乡的亲情和对亲人的怀念。他浓浓的家乡口音一生未变,对孩子们讲述乌镇的传统小吃,家乡的过年习俗、名人雅事,孔家花园的兴衰乃至孔姓迁移的历史掌故。他生平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是在1967年。不知是为了逃避什么,还是了冥冥之中的家乡情结,他突然只身作一次故乡游,也许是一次最后的告别?只是此时"文化大革命"遍及中国,疲惫的他好不容易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却由于亲戚们自身难保或明哲保身而转向硖石,造反派跟踪找到了他,把他押送回上海。从这次回乡以后,他再也没有自由和体力踏上他深爱的故乡土地。与女儿海珠在家乡最后的留影(1964)。</div><div><b>孔氏姐弟。</b>孔德沚(1897-1970)原名世珍,为长女。1917年与沈雁冰结婚。新中国成立后,沈雁冰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周总理给孔德沚的任务是照顾好沈部长。她还协助茅盾写作,抄写文稿,《子夜》就是由于她亲自抄写了一份稿子,将抄稿交书店发排印刷,原稿才得以保存下来。孔另境(1904-1972)谱名令俊,字孟养、若君。笔名另境、东方曦等。排行老六,却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为人豪爽、热情,不愿继承祖业和家产,早早外出读书,接受新思想,投身革命,参加北伐。并追随鲁迅和茅盾,成为一名进步的文化人。一生经历坎坷,四次坐牢,最终受"四人帮"迫害致死,终年68岁。孔令杰(1909-1967)又名孔彦英,笔名司徒宗,排行老八。曾在乌镇植材小学、石门小学教书。1938年家乡沦陷后到上海任教,业余从事写作,1956年入党。</div><div><b>返乡留影。</b>孔另境回乡多是祭祖扫墓、带领家人寻根。他每次回来都带着相机,镜头中记录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也是为了向姐姐、姐夫报告家乡的实情,现在留存的旧照片有六、七批次之多。<br></div> <b>孔另境肖像。孔另境编、撰著作一览。未出版的遗稿/主编的刊物、丛书。</b><div><b>投身革命。</b>1925年夏孔另境赴广州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担任助理干事,时毛泽东为代理部长,沈雁冰为秘书。不久国共关系恶化,孔另境参加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随北伐军誓师北上,攻下武汉后。孔另境与潘漠华等人一起编入北伐军先遣队36军第2师政治部,协同张发奎、叶挺、贺龙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后被调往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任宣传科长,随军转战鄂豫至郑州与冯玉祥部西北军会师。国共分裂后命我党同志即离职返汉候命,孔另境抵汉后被欢送出境。回沪后被派到杭州主持市委宣传部工作。此时正值立三盲动路线之时,组织暴动未成,遭反动派破坏,孔幸兔于难至省委(宁波)报告,书记夏曦嘱返沪候命,并指示须找公开职业,等待时机继续奋斗。</div><div><b>青年孔另境/孔另境在杭州/湖北省农民省协会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现场(约1926年秋,孔另境摄)。</b></div><div><b>北方营救。</b>从政治战线退到文化战线之初,孔另境接受潘训(漠华)介绍,赴天津南开中学教书,半年后转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任出版部主任。在天津三年,因没有带组织关系,安排他任党办的小型报《好报》编辑,以公开的地址传递由苏联寄来的宣传品。因邮件屡被检出没收,于1931年被警察局逮捕,转解北平行营军法处。后经鲁迅托许寿裳、汤尔和与北平行营张学良说情,百日羁拘后由李霁野、台静农保释出狱。</div><div><b>鲁迅致许寿裳关于营救孔另境的信/第二次入狱(贺友直画)/孔另境在天津寓所雪地里。</b><br></div><div><b>早期写作。</b>1924年发表作品《促男女同校之同学的注意》,始用"另境"笔名,以后孔另境成为他的常用名。1933年回到上海后孔另境开始从事职业写作。为生活书店、中华书局等撰写《斧声集》《秋窗集》等。 茅盾助编《中国的一日》;在《申报.自由谈》《现代》等报刊上发表大量杂文和散文。编辑《现代作家书简》《中国小说史料》等。1936年12月开始用"东方曦"等笔名。<br><b>中国文艺家协会慰问高尔基的信由(孔另境执笔)/茅盾的重要文章《关于两个口号的论战》由孔另境起草/孔另境1933元旦留影/《中国的一日》版权页。</b></div> <b>"孤岛"抗战。</b>1938年11月孔另境与其学生金韵琴女士结婚,时年34岁。一年后生子取名"建婴"。柯灵先生曾说:"他在编《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时,另境是热心的支持者;韵琴是他任教的上海法学院新闻专修科的学生。至参加婚礼,才知他们的关系。"孔另境还协助茅盾、楼适夷主编《文艺阵地》,在上海负责编校印务等工作。1939年和郑振铎、王任叔主编《大时代文艺丛书》十一种。参加《鲁迅风》的创办,并参与发表《我们对于"鲁迅风"杂文问题的意见》等。蒋天佐曾说"孔另境对我们很亲切,帮助任叔做了不少工作。除了沟通我们与茅盾同志的联系外,对一批作家有很好的影响。"<div><b>孔另境金韵琴新婚于中社楼上合影/30年代的孔另境/茅盾给孔另境关于编刊的信。</b><div><div><b>痛别鲁迅。</b>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寓所去世。得此噩耗,孔另境马上赶到其寓所致哀,并担任治丧委员会"干事",协助办理丧事。孔另境说:"鲁迅是我平生最景仰的人"。鲁迅丧仪后第三天,即在《立报.言林》上连载《读鲁迅文札记》20篇,为学习鲁迅作品之先声。他以鲁迅楷模,文风也酷似鲁迅。自许是鲁迅的私淑弟子。在以后的纪念日子里,他总撰文回忆鲁迅给予他的帮助、教诲和影响。他收藏的全套魯迅葬仪照片,为私人收藏之最全。日后为其女儿撰写《痛别鲁迅》提供了重要基石。</div><div><b>鲁迅葬仪上的孔另境/孔另境在鲁迅墓地/鲁迅致孔另境亲笔信。</b></div></div></div><div><b>教育亦学。</b>1936年冬孔另境与上海大学同学接办华华中学,任教导主任。上海抗战爆发后,华华中学师生相当活跃,学校一度成为接纳和救治伤病员的场所。为了避免日敌迫害,学校迁到福州路生活书店原址,并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又创办了华光戏剧专科学校,于晚间在华华中学校舍内上课。当时留在上海的左翼文化人,几乎都和这两所学校发生过关系,或教课,或演讲,或学习,或秘密集会。曾组织过五次公演,在抗战文化宣传工作上,曾起了一定的影响。孔另境是这两所学校的实际负责人。<br>华华中学校址(生活书店旧址)/学生们在讨论/华光戏剧专科校友会合影。</div><div><b>创作盛期。</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租界被冲破,学校停办。不愿在日军铁蹄下生活的孔另境,携眷赴苏北投奔新四军,受命创办垦区中学。其时夫人已有3、4个月的身孕,跟随颠簸在贫脊的苏北海滨生下女婴,取名海珠。几个月后由于敌军扫荡,孔另境受命返沪,回到上海尊德里岳父母家中盘桓。为养家糊口,孔另境受托世界书局主编《剧本丛刊》五集,共50册。内容大都为激发民族正气及讽刺改编之作。作者均为当时留沪不愿与日伪妥协,生活窘迫的作家。其中有姚克、杨绛、鲁思、李健吾、魏于潜等。孔另境本人也创作或改编了五部剧本,其中《凤还巢》曾由吴仞之导演搬上舞台。由于进步立场明显,1945年5月孔另境被日本宪兵拘捕,受尽严刑拷打,四十四天后被释。</div><div><b>剧本《凤还巢》上演说明书/第三次入狱(贺友直画)/孔另境与胞弟令杰(右)抱着小建英摄于上海尊德里。</b></div><div><b>胜利前夕。</b>1945年8月孔另境加入第三方面军主办的《改造日报》工作。大地出版社、春明书店等主编《新文学》《今文学》等刊物,发表茅盾、郭沫若等重要文章,后被禁停刊。1948年孔另境入江湾中学教书。1946年流离南北的姐姐、姐夫回沪,姐弟终于团聚。孔另境他们安排住处和采购家俱。不久茅盾夫妇应邀去苏联访问,送行时,孔另境摄下许多珍贵照片。</div><div>四十年代的孔另境/主编的刊物《新文学》/父女(胜芳)合影/为茅盾夫妇赴苏联送行(孔另境摄)/与茅盾夫妇在上海大陆新村,右起:茅盾、金韵琴、孔德沚、孔建英、孔另境、孔海珠。<br></div><div><b>喜迎解放。</b>1949年5月孔另境终于盼来了上海解放,他给刚出生的女孩取名乃曦,有"天亮了"的意思(后更名乃茜)。兴奋之余文思大发,孔另境在《大公报》连续发表《迎接人民解放军》《旧事新谈-怀念革命的摇篮上海大学》《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等文章。同年8月孔另境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在大会作专题发言。并发表《学习鲁迅精神》《鲁迅先生笑吧!》《回想到我们年青的时候》等文章。之后孔另境奉命接任大公职业学校校长。"本人对机械、商科等不感兴趣,乃辞去校长职务",应山东齐鲁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山东省文联委员、山东省文协常委等。院系调整时孔另境没有应聘到南开大学,回到上海担任春明出版社总经理及总编辑之职,直到公私合营,进上海文化出版社工作。</div><div><b>任大公职业学校校长时摄/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发言/剪报/全家合影。</b><br></div> <b>家庭环境。</b>孔另境先生于公元1904年7月19日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的东栅,祖上家境富裕,其祖父孔繁麟一生从商却心向风雅。其父亲则不习文墨,不理财务。祖父死后家道迅速衰落,父亲于1939年去世。母亲沈宝生,温柔贤雅,却于1918年早逝。关于父亲,孔另境曾有文字记录如下:先父名祥生,号问松,死在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已时,活了六十七岁。当时他正避难在双林镇上,因此就死在那里了。我和弟弟都在上海工作,弟弟又正生病,当我们在九月四日接到报讯的时候,离开死已有七天了。那时日敌正在奴役我人民,我是罚誓不踏日敌占领的土地的,因而我也就没有回去。三姐则远在新疆,更不必说了。十三年以后的今年七月十日,特请我妻金韵琴同志下乡去,把父亲和母亲的两具材合做一个坟墓在乌镇东栅外民厚乡金塘桥租坟上,无非是纪念的一点意思罢了。另境记于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上海,时有子女五人:建英、海珠、胜芳、乃茜、伟成。<div><b>故乡浙江桐乡乌镇市河/乌镇植材小学旧址。</b></div><div><b>正道传薪。</b>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孔另境担任了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在这期间孔另境与秦瘦鸥同时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孔另境那种爽直、纯真、坦率的性格,给出版社的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在出版界民进会员很多,孔另境还介绍了严独鹤、金性尧等加入了民进。与王绍鉴、周煦良、张致中、金性尧、朱联宝等分在一个组里,秉持民进"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1957年3月孔另境以民进会员、出版界代表的身份参加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回来后又参加上海宣传工作会议,会上作关于通俗文艺的发言。在"大鸣大放"期间,他慷慨大胆,敢于直言。所以在"反右整风"时,险些被打成"右派"。1959年孔另境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1960年底参加筹备成立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1961年孔另境获准一年半创作假,在家埋头编就五十余万字的《五州运动史》。退休后的孔另境还不愿闲着,继续改定《五卅运动史》,编辑《中国现代作家书简》续编,整理《忠王李秀成》剧本。</div><div>孔另境(右3)与上海文化出版社同仁合影/蔡元培为孔另境编<br>《五卅运动史料》的题签。<br></div><div><b>求学成长。</b>孔另境于家乡植材小学毕业后,需赴嘉兴第二中学读书时遭到了祖父反对,此时幸得姐夫沈雁冰的帮助,与祖父大开笔战,祖父只得退让。待赴嘉兴读书后,他参加了沈雁冰、沈泽民等人组织的桐乡青年社,后因带头闹学潮被迫停学。家中长辈要求他回家乡从商继承祖业,他却不愿株守家园,拟赴沪深读大学,考入当时的革命学府-上海大学,入中文系;并旁听哲学系的课,与戴望舒、施蛰存等同窗。丁玲曾说,孔另境在上海大学时是很活跃的人。在时代的感应下,孔另境积极参加政治运动,课余从事工人教育,192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五卅运动,在南京路上散发传单时被巡捕房拘捕,半个月后释放。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坐牢。<br>孔另境学生时代/第一次入狱(贺友直画)/上海大学毕业证书/上海大学旧址。<br></div><div><b>"文革"磨难。</b>孔另境于1965年7月年满60周岁退休。之后虽然赋闲在家,但仍难逃"文革"噩运。文革中凡有"牛鬼蛇神"批斗,孔另境就常被拉出来陪斗受辱。被抄家、贴大字报后,孔另境心中不服,拄着拐仗到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贴《愤怒的控诉》大字报,于是招来更多的批斗和再次被抄家,前后被抄家五次,家中一贫如洗。孔另境生有七个子女先后上山下乡、支边务农,夫人又被送去"五七干校"。老来孓然一身。<br>送女儿去新疆支边,在火车站站台合影/寓所书房/"文革"中的全家福。</div><div><b>生命最后。</b>由于孔另境的社会经历丰富、人事关系很多,"文革"外调人员经常前来询问。他坦率、正直,有一说一,从而多次引来粗暴对待,被打倒在地也不改言,愤怒对峙。1968年7月4日晚上,孔另境被上海虹口区公检法军管组找去"谈话",就此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四次坐牢。拘留所条件很差,他又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在拘留所被关押7个多月,由于缺医少药,营养不良,腿部溃疡加剧恶化,导致组织大面积坏水流脓,濒临截肢。1969年2月12日才得保外就医,于1972年4月11日宣布释放。自此之后孔另境大病不起,腿致残废。尤其是精神上的伤痛无法弥合,悲愤交加,缠绵病榻久久不语,晚境十分凄惨。老人生命的蜡烛渐燃渐弱,糖尿病并发大叶性肺炎,终至不治,于1972年9月18日离开人世。享年68岁。<br></div><div><b>第四次入狱(贺友直画)/在世最后的留影。孔另境四次入狱画(贺友直画)。</b></div> 孔另境手迹。 灵水居内景色。 灵水居内景色。矛盾纪念馆。 <b>茅盾写给中共中央的信。</b><div><b>茅盾晚年的书房。</b>按照茅盾晚年在北京的书房还原布置,他曾把那里作为写作和会容的重要场所。<br></div><div><b>茅盾写作时使用过的镇尺、裁纸刀、钢笔和研墨/茅盾生前使用过的部分印章和印泥。茅盾部分作品的早期版本。</b></div> <b>王会悟纪念馆。</b><div><b>王会悟书房和卧室。</b>此家具均为王会悟生前所使用,系王会悟儿子季心天捐赠。<br></div><div><b>"一大"卫士王会悟(1898.7-1993.10)。</b>浙江桐乡乌镇人.自小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思想进步.一生积极倡导妇女解放.是我国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之一。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共"一大"没有妇女代表,但在这一重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女性并未留下空白,王会悟以"一大"代表家属的身份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见证人,也是中共"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作为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的夫人,王会悟一生积极协助丈夫宣传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和李达一起为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毛泽东同志称之为"真正的人"。<br></div> <div><b>坎坷求学路。</b>王会悟6岁时便进入父亲的私塾念书,在良好的家教熏陶下,王会悟少年时便形成了耿直和坚韧的性格,这对于她以后追求妇女解放、自强自立的一生不无影响。在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社会,王会悟无疑是幸运的。由于父母思想比较开明,4个女儿中有2个(王会悟与小妹王慰真)没有像其它旧社会妇女一样被封建思想禁锢在家中,而是外出求学,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王会悟十二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日子越来越清苦。两年后王会悟一方面为求知欲望所驱动,另一方面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的困难,为自己寻求一条谋生之路,她独自一人从乌镇来到嘉兴求学于嘉兴女子师范学校。</div><div>少女时代的王会悟/王会悟告别亲人到嘉兴求学(绘画)/嘉兴女子师范举校旧址。<br></div><div><b>办新学、破旧俗。</b>回到乌镇后,王会悟接替父业在家乡教起书来。她向本镇宝阁寺的和尚借了一个殿堂,独自办起了桐乡县第一所女子小学,学生们亲切地称她"小王先生"。受新潮思想影响,王会悟在教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还宣传科学,倡导新观念,她讲课活泼生动,通俗易懂,很受学生们欢迎。乡亲们纷纷议论说:"小王先生教得极好,跟老王先生一样。"不久学生便骤增至百人左右。当时桐乡县教育部门为了表示对这所日益兴隆的女子小学的支持和鼓励,每月还奖给教员五元的津贴费。然而没过多久,由于王会悟在学校反对童养媳,倡导新风俗,鼓励女孩子剪辩子、放脚、破除缠足等陋习,引起了镇上保守乡绅的不满,王会悟的女子小学遭到了当地顽固势力的激烈反对,学校被迫停办。</div><div>宝阁寺/王会悟在宝阁寺授课(绘画)。<br></div><div><b>出生于书香之家。</b>1898年7月8日乌镇观后街14号,在一幢普通的民宅内,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了,这是晚清秀才王彦臣家的第五个孩子,王彦臣为其取名"会悟"。此时的王彦臣根本不会想到,他的这第五个女儿将来会与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有极大的关系。王氏家族世代以教书为业,名闻乡里。王彦臣在乌镇办有私墊,由于其执教认真严谨,对子女及门生要求严格,因而在当地颇受欢迎,人们纷纷将孩子送到王彦臣的私墊就读,学生最多时达到四五十人。一代文豪茅盾小时候也曾在该私塾读书。王会悟的母亲贤淑能干,她一边操持家务,将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一边又兼做些手工活以补贴家用。她的刺绣技艺在家乡颇有名气,故一年到头活计不断。这位勤苦善良的母亲生养了九个孩子,由于当时经济和卫生条件的限制,其中有四个早夭,王会悟却有幸生存下来了。</div><div>十九世纪末的乌镇/王彦臣/幼年时期的王会悟和父亲王彦臣合影。<br></div> <b>王会悟照片。</b><div><b>中共成立的历史见证人</b>。王会悟晚年生活简朴,安于平淡,进入耄耋之年的王会悟,左眼已盲,仍每日用放大镜阅读政协发下的学习材料,对来访者总是热情接待。她晚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是整理党史资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虽已八旬高龄,仍积极为党史、妇女运动史、中共"一大"会址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993年10月20日王会悟在北京寓所病逝,终年96岁。她一生为人低调,克勤克俭,从不主动向国家、向他人索取什么,但她却以自己的行动默默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做出了努力,史学家称她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会务工作者""第一位安全保卫工作者"。她不是一个党员,但她的一生却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所建树的功绩,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br>晚年的王会悟/王会悟生前最后的住所-北京灵通观5号楼805室。<br></div><div><b>命途多舛的患难夫妇。</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达历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等职,并被选为第一届中国哲学会会长,为发展党的教育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王会悟曾一度在法制委员会工作,不久该机构被精简撤消,王会悟因多年劳顿,体弱多病,请求离职休养,为节省国家开支,主动退出公房,搬回曾被敌伪占据过的原住房居住。1966年"文革"开始,李达被"造反派"迫害致死,王会悟也受到了牵连,一家被扫地出门,但她坚信如此是非颠倒的混乱日子终将过去,她教育子女相信党、相信马克思主义,坚持信念。文革结束后党中央为李达同志平反,也恢复了王会悟的名誉,王会悟作为参与"一大"重要见证人才重新被世人所认识。</div><div>李达、王会悟夫妇与女儿、儿媳、孙女在一起/建国后李达和毛译东在一起/王会悟在北京寓所。<br></div><div><b>在开天辟地大事变中立新功。</b>在王会悟的精心安排下,按照事先确定的"以一日之长开完大会"要求,会议从中午11点左右开始到傍晚结束,一直进行的很顺利。代表们先后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这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解决本国党的建设实际问题的重要文献,对党的名称、基本任务和最终奋斗目标、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工作制度、党的目前任务和领导问题等都作了规定。会上还选举了陈独秀、李达、张国焘组成的中央局。王会悟虽然不是正式代表,但她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出色地确保了"一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圆满结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王会悟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div><div>中共"一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这是俄文中译件/中共"一大"会议通过的第一个决议,主要内容是开展工运工作及其他工作的原则、方针/青年时代的王会悟。<br></div><div><b>革命声传画舫中</b>。参加会议的代表,除李汉俊、陈公博和两位国际代表外,其余均赴南湖与会。一行人在王会悟带领下,先乘摆渡船到湖心岛,登上南湖名胜烟雨楼,似在观赏风光实则观察周围环境,然后通过拖梢小船登上了事先租定的画舫式游船。为了确保会议安全进行,王会悟作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她让船主把船撑到离烟雨楼东南方向二百米左右比较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让代表们围坐在中舱客堂间的八仙桌前安心开会。她自己则装扮成船娘模样,坐在船头望风放哨,充当会议的"哨兵",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就哼起嘉兴小调,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为掩人耳目,她还特意准备了一副麻将牌,放在代表们开会的桌上。就连作为午餐预定的酒菜,她也让船主用拖梢小船送至大船。<br>南湖风光/"一大"会议就是在类似于此种丝网船的游船中进行的/南湖画舫内影。<br></div><div><b>再献良策到南湖。</b>显然李书城的寓所已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把会开完呢?代表们意见不一:有的建议在上海找个旅馆,有的则主张到杭州西湖。大家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在上海,这么多人聚到一块儿,容易引起特警的注意;到杭州西湖,无异于入虎口,因为那里是达官显宦的游乐场所,护卫军普较多。值此紧急关头,王会悟自告奋勇献上良策:"我的家乡嘉兴有个南湖,离火车站很近,湖上有船可以租。如果到南湖租条船,在船上开会,又安全又方便。游南湖的人,比游西湖的人少,容易隐蔽。"她的提议令代表们豁然开朗:借游湖为掩护在船上开会,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办法,在当时无疑是"万无一失"的选择,大家纷纷投了赞成票。于是王会悟立即受命了解上海到嘉兴的火车班次,又先行赶往嘉兴安排一切。她先到市区张家弄鸳湖旅馆包租两间客房,作为代表们歇脚之处,又托旅馆账房代雇了一艘中型画舫式游船,还预定了一桌酒菜。安排完这些,王会悟便到车站迎接代表们的到来。</div><div>20世纪20年代嘉兴火车站时刻表/20世纪20年代的嘉兴火车站/嘉兴鸳湖旅馆模型图。<br></div> <b>为"一大"选址奔走。</b>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分散各地,住宿的选定让王会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几经选择最后找到位于法租界白尔路389号(今太仓路127号)的博文女校。她考虑这里正值学校放暑假,师生离校易于保密,于是就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名义向校长黄绍兰租借了该校的3间教室。代表中除上海代表住在家中,陈公博夫妇住大东旅社外,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谭秋、王尽美等都下榻于此。会址的确定更让王会悟动了不少脑筋,一连找了几个地方都不理想,后来她想到了也是"一大"代表李汉俊所寄居的胞兄李书城的家。李书城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刚租下法租界望志路上的一幢老式石库门房子,这里环境僻静,行动十分方便,又有李书城当"大官"的身份,可起掩护作用,用来开会再好不过了。王会悟去找李汉俊商量,李汉俊当即满口答应。<div>博文女校旧址(今上海太仓路127号)/毛泽东、何叔衡住宿的房间-博文女校二楼西厢房前间,原为博文女校职工宿舍/位于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一大"旧址。<br><b>为筹建"一大"效力。</b>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依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种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有志之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为了适应全国革命运动的需要,时任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理书记的李达,积极筹建党的发起组织。1920年7月的一天,李达对王会悟说:"我们要开个会,上海你熟悉,会务方面就由你负责吧。"当时已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上海女界联合会理事的王会悟,早从李达那里明白"现在中国要的事情是要组织共产党,这样才能真正搞起革命来"。便欣然接受这一并不简单的任务,并与李达、李汉俊一起分头为之奔走。</div><div>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分布图/青年时代的李达。<br><b>及时报警保安全。</b>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李公馆"的小客堂里召开了,王会悟担任保卫工作。当时全国50多名中共党员产生的13名代表及2名来自共产国际的代表围坐在一起,庄重拉开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的序幕。7月30日晚举行的第六次会议开始不久,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从虚掩的后门闯入,正在警惕望风的王会悟立即问他找谁,那人随口报了一个显然臆造的名字,说声"对不起"便匆忙离去。王会悟马上报告了这一可疑情况,正在发言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会议立即停止,代表们抓紧时间撤离了会场。事实证明王会悟的报警十分重要。那个神秘男子正是受雇于法国巡捕房的侦探,仅过十多分钟,法国巡捕房就开来警车,全副武装的巡捕和士兵包围了房子。代表们因为及时疏散,未受到任何损失。事后李达对王会悟竖起了大拇指:"你立了大功!"<br>中共"一大"会议场景(蜡像)/中共"一大"旧址厨房,当时王会悟就是在这里放哨。<br></div><div><b>创办书店传新知。</b>李达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哲学家,无论环境好恶,他都著述不辍。自与王会悟相识以后,其译著大多由王会悟誊抄付印出版。1928年李达和友人熊得山、邓初民等创办了昆仑书店,出版革命书籍,1931年由于昆仑书店出版的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上海一些进步书店中起到了带头作用而被蒋介石政府禁扣封闭。就在这种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李达和王会悟于1932年又以王会悟的笔名"王啸鸥"组建笔耕堂书店,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这是一个用来冲出反革命文化"围剿",对付国民党书报检查的挂名书店。编辑、出版、发行只有李达夫妇两人,自己出钱、自己买纸、自己托人代印,然后署上笔耕堂书店出版这个空名,再找人把书转销出去。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大胆又巧妙地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1937年5月笔耕堂书店出版了李达的著作《社会学大纲》,为了这本书的印刷和发行,王会悟花了许多心血,还设法把该书迅速送往延安。毛泽东收到书后,反复阅读了几遍,还作了详细眉批,并向延安的哲学研究会和抗日军政大学推荐这本书。毛泽东在给李达的复信中称赞他们夫妇:"你们是真正的人。"</div><div>李达的部分作品/王会悟创办的笔耕堂书店出版的丛书书目/20世纪30年代的王会悟。<br><b>清水塘畔结友谊。</b>1922年8月湖南自修大学正式成立,毛泽东任驻校校董兼教务主任,特邀李达回湘出任自修大学学长。李达与王会悟带着出世才几个月的大女儿李心田离开他们战斗过两年多的上海来到长沙,与毛泽东、杨开慧夫妇一起住在清水塘。湖南自修大学采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是一所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李达主持全校教学,王会悟任英语教员。在此期间王会悟夫妇与毛泽东夫妇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同志之情。由于湖南自修大学红色旗帜鲜明,引起了当时的湖南省长赵恒惕的不满。1923年4月自修大学被武力封闭。之后李达继续在湖南、武汉、武昌、长沙等地讲课授学,坚定不移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期间二儿子李心天、小女儿李心怡相继出世。1927年底由于遭到国民党的搜捕,王会悟一家四口逃离至上海法租界的一偏僻弄堂里。</div><div>湖南自修大学旧址/湖南长沙清水塘-李达夫妇曾在此与毛泽东夫妇共住/王会悟的三个儿女在上海时的合影。<br></div><div><b>投身于党的妇女事业。</b>1921年10月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最早的妇女刊物《妇女声》半月刊。王会悟是刊物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除负责组稿、审稿外,还亲自撰写稿件。《妇女声》对传播世界各国妇女运动的新消息,介绍中国妇女运动经验,引导和团结广大被压迫妇女反抗封建礼教,反对剥削压迫起了积极作用。1922年王会悟参与创办了上海平民女子学校,这是中共领导的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平民女校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多由李达筹划,编班、聘请教员等大量教务及行政管理工作则主要由王会悟协助办理。该校不仅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而且成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1922年7月16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的地点就在王会悟家里。当时王会悟刚生下她的第一个女儿,她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在门口放哨,为中共二大做好了警卫工作。</div><div>《妇女声》杂志/平民女校旧址/平民女校学员劳动工作用的织袜机、上课的教室/中共"二大"旧址。<br></div> <b>志同道合结连理。</b>1920年初夏湖南人李达作为留日学生总会代表从日本回到上海,他与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俞秀松、沈玄庐、施存统等8人成立了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史称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积极指导全国各地的建党工作。当时李达寄住在陈独秀寓所,由于工作上经常有联系,王会悟和李达相识了。李达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渊博的学识使王会悟敬佩不已;而王会悟作为新女性的革命热情和求知上进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李达的心,两人在工作交往中进出了爱的火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br><b>李达(1890.10-1966.8)</b>。号鹤鸣,湖南零陵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李达经常向王会悟讲述推翻封建制度,争取妇女解放及组织共产党的道理。当时李达经常写文章针砭时弊,为抢时间,字迹往往比较療草,王会悟总是帮他抄清。1920年秋天这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情侣,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二号陈独秀家的客厅里,举行了朴素简单的婚礼,只办了一桌酒席,请了几位朋友,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成为他们婚礼的见证人。<div>李达主编的《共产党》月刊/陈独秀上海寓所旧址。<br><b>"五四"造就新女性</b>。在"五四"运动的洗礼之下,王会悟再也无心在这所为上流社会培养淑女的教会学校里呆下去了。1919年王会悟结束湖郡女校的学业,来到了新思想荟萃、先进人物聚集的上海,开始探寻女子独立解放的途径。经上海学联介绍,王会悟在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担任文秘工作。这是她真正从事妇女解放工作的开始。由于王会悟工作热情负责,聪明能干,深得会长徐宗汉(辛亥革命元老黄兴夫人)的器重。1920年王会悟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最早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员之一。由于她思想进步,又是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深得陈独秀赏识。由于工作她经常出入陈独秀的寓所,在这里她遇到了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人。</div><div>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旧址/徐宗汉/1920年8月成立的上海社会主义背年团机关旧址。<br><b>返故土倡妇女解放。</b>1946年春王会悟从重庆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住在乌镇中市观后街一间私人医生门诊室的楼上,她热爱故土,对家乡的姐妹仍然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深感不安。她不顾体弱力衰,四处走访发动。在她的努力下,1947年秋桐乡县青镇妇女会诞生了,她们以座谈会、联欢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争取恢复生产,保障妇女权益。她曾去县民教馆作讲演,在《桐乡民报》上发表文章,宣传妇女解放运动。1949年李达应毛主席的邀请赴北京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毛主席亲切地对李达说:"我们解放啦!快把会悟她们接来吧。"终于李达和王会悟这一对时聚时离的患难夫妻,在北京又重逢了。</div><div>王会悟在《桐乡民报》上发表的悼念女儿的文章《哭点儿》和《我们应如何纪念三八妇女节?》/中年时期的王会悟/王会悟在乌镇时李达请王会悟赴北京的信。<br><b>颠簸流离的战乱生活。</b>1923年夏李达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方针<br>问题上发生严重争执,因陈独秀作风霸道,李达自动离开了党组织。但此后二十年李达走南闯北,或任编辑,或作教师,并一度参加北伐,不顾环境险恶,始终保持爱国救国之志,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王会悟始终与之并肩战斗。1933年后李达全家迁去北京,王会悟在宗帽三条买下一四合院,全家过了了几年较安定的生活。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占领北平,李达先去湖南家乡暂避,王会悟自带子女留守。家中又将李达书稿及有关抗日救国的书籍装箱埋入院中地下,但不久仍遭日本宪兵和伪警的检查殴打拘留。后经友人相助,于八月下旬,带子女逃出北京,经天津南下,从此开始了多年最艰苦的流亡生活。1938年冬王会悟一五口辗转逃至贵阳,在郊区花溪镇暂住。年底长女心田因长期惊慌劳苦,病逝旅途。</div><div>20世纪30年代王会悟在北京宗帽三条购置的四合院/1930年代王会悟三个儿女在北京宗帽三条的家中合影/1938年大女儿李心田因结核性脑膜炎在贵阳逝世,时年仅17岁。<br><b>重庆大会遇故知。</b>1944年湖南零陵沦陷,李达和王会悟失去了联系,是年冬日寇侵入黔南,儿子李心天随校去了重庆,王会悟带着二女儿李心怡准备再逃难。正在危急关头,她接到了毛泽东的汇款,于是王会悟便带着女儿心怡在中共组织的帮助下赴重庆参加当地妇女界抗日活动。1945年毛泽东主席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王会悟参加了重庆妇女界为欢迎毛泽东举行的大会。会上毛泽东听说王会悟也在时,连忙说:"请她不要走,留在这里。"会后王会悟被接到主席住处,当时王会悟握着毛主席的手,急切地对他说:"蒋介石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您千万别上他的当。"毛泽东亲切地笑着说:"会悟还是老样子,说话直来直去,请放心吧。"谈话中间警卫员几次催请主席说另有客人求见,主席总是说:"呆会儿去,再谈一会儿。"就这样,他们促膝长谈了好几个小时。<br>抗战时期的王会悟/1949年王会悟和二女儿李心怡在北京。<br></div><div><b>在湖郡女校接受新思想。</b>1918年王会悟以半工半读的方式进入湖州湖郡女校读书。这是一所由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以学英文为主。王会悟在这里一边学习英语,一边兼做清洁工作以补贴学费。王会悟的勤奋引起了一个老师的注意,并将她介绍给校长,经考查,校长决定让王会悟为在校牧师的夫人们教习中文,办一个"娘娘班",这样王会悟便有一份比较适宜的勤工俭学工作。在学校里,王会悟接触了大量的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其中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便是她最喜欢的杂志之一。《新青年》对压迫妇女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进行猛烈轰击,提倡恢复妇女"独立自主之人格"。这种妇女解放的民主呼唤激荡着王会悟的心扉,她用白话文给陈独秀写信,表达自己决心为民主自由而战的豪情壮志。陈独秀欣喜地回信说:"没想到我们的新思想影响到教会学堂了。"<br>王会悟(坐者居中)与女同学在湖郡女校合影,坐在王会悟左侧者为张维桢,后为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的夫人。坐在王会悟右侧者为毛彦文,后为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的夫人,创建北京香山慈幼园。</div><div>湖郡女校旧址(今湖州第一人民医院内)/新青年是王会悟在湖郡女校最爱读的杂志。<br></div>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 <b>官炉锅冶。</b><div><b>炉神传说</b>。战国时铸剑名师欧冶子奉命为齐王铸剑,三年不成,齐王怒极,欲杀之。欧冶子有女名欧朱,事父极孝,为解父厄,掷身炉中,宝剑一蹴而就。后人感其孝烈,祭为炉神。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3天,三月的"一百五"、寒食、清明3天,六月十七、十八、十九日3天,十一月十五、十六、十七日3天,另有三月三、九月九,均为庙会日。在庙会期间方圆百里百姓纷纷前来进香祭祀,祈求炉神显灵保佑安乐和五谷丰登,并且还在庙前表演民间舞蹈、民间演唱,热闹非凡。<br></div><div><b>"官器鬻盐,铸器必官,非官不冶,违者钛趾"。</b>沈氏大族历代在朝高官不少,势大财足,故能在当时颁领"官炉"冶帖。图为冶坊门口人来人往的兴旺场面。<br></div><div>同治五年(1866)沈氏大炉在青镇设3炉,专铸铁锅,一年约可产锅25000只,销售地以杭嘉湖为大宗,后扩大到江苏、浦东各镇。图为冶坊工人在前辈铸就的天下第一锅前合影。<br></div><div><b>天下第一锅简介。</b>"天下第一锅"铸于清同治五年(1866),当时正值亦昌冶坊向朝廷贡锅100周年,沈家人为了展示自家冶炼技术和经济实力,就冶炼了这口"天下第一锅",此锅重达3.15吨,直径3米,内半径为0.88米,材质为铁,据记载由12名师傅用时2个月制作而成,当时沈家就用这口锅煮了3大锅粥,连续3天,施粥给当地贫民,普施善心,而且每年隆冬,总要砌灶安锅,为隆冬时节过年困难的贫民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暖肚粥,因此江浙一带的老百姓十分盛赞沈家冶坊的义举和谈论着这巨大无比的大铁锅,因此百姓都称赞它为:"天下第一锅,普济天下人"。</div> 亦昌冶坊。 <b>亦昌冶坊历任老板。</b><br>沈宝樾/同治五年-光绪元年(1866-1875);沈善兼/光绪元年-光绪二十年(1875-1894);沈善保/光绪二十年-民国27(1894-1938);沈家宏/民国27年-民国30年(1938-1941);沈家麟/民国30年-民国33(1941-1944);沈家树/民国35年-民国36年(1946-1947);沈家齐/民国36年-1956年(1947-1956)。<div><div><div>"鸡叫做到鬼叫,二头摸黑苦煞人",冶坊工人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辛苦异常。图为冶坊工人在工场的合影。<br></div><div><b>修模。槽/坮/车刀。</b></div><div>"冶坊天一亮,元宝赚一双",亦昌冶坊铁锅畅销省内外,获利丰厚。图为当地农妇在冶坊门市挑选铁锅。<br></div></div></div> <b>炉筒。</b>炉子的雏形,是炉子的解剖,让游客了解炉里的材质,造就此炉需用12天的时间才能造成。<div><b>炉筒。</b>此工具简称炉子,用于融铁、烧铁水。<b>天下第一锅。</b></div> <b>亦昌冶坊。</b><div><b>模具-模型翻砂。</b>传统模型翻砂,是在原有木模基础上,翻成与木模反方向造型的耐高温造型砂模,在砂模中留有便于铁水流动的浇铸道、浇铸孔,高炉冶炼的铁水由浇铸孔流入砂模,完成定型,待完全冷却后,经多道打磨和整理的过程方成正品。造砂模以红砂、陶土等原料,按传统配比配制,由翻砂师傅精心搅拌、筛细才能使用。制作砂模首先确定翻砂产品木模,将已混合的造型砂,放入木模后压紧实再取离木模,翻砂造型就初步成形。</div><div><b>捣碎车</b>。此车的作用是把石英石捣碎后,加入其它成分做成模具。</div> 到"叙昌号"面馆吃碗面。<div><b>乌镇"叙昌号传统酱卤面馆"。</b>乌镇叙昌面馆创始于1919年,是叙昌酱园(创始于1859)之附属家宴膳馆,始时只为醬园之亲属、雇工及往来客户商贾用膳之处,尤应用本作坊手工豆瓣醬烹饪之"酱排面""酱鸭面"系叙昌传统酱卤面馆当家面点,堪称乌镇一绝一品,既为显耀叙昌酱园酱品之优,又为取悦过往客商,久而久之叙昌酱卤面馆在本地小有名气。上世纪末西栅餐饮传人汪熙根在"酱排面"的基础上,进行了挖掘开发、口味改良、品种扩充,研制开发了8道乌镇特色面,得到各地食客广泛好评。值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之际,乌镇旅业将"叙昌传统酱卤面馆"引入西栅景区,让天下食客都来领略乌镇面食之独冠口味和餐饮魅力。</div> "叙昌号传统酱卤面馆"。 乌镇西栅夜市。 乌镇西栅夜景。 <b>叙昌酱园。</b><div><b>何家砂锅鱼头皇。</b>鱼头皇是何家宴请贵宾一道大菜,选料讲究,烹调方法特珠,客到家里现场烹饪制作,氛围吉祥而喜庆。此菜选用太湖鱼头,配以自制土粉条、深水海参、手打鱼圆等和特配的调味料一起入大砂锅煎熬焖煮,再撒上地里刚摘的香菜即可上宴席。汤味纯正香浓,鱼头肥嫩鲜美,色泽素雅,香味浓郁独特,食之胃口大增。吃什么饭不重果,重要的是和谁吃。<br></div>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b>乌镇西栅夜景。</b><div><b>西栅大街(通霅里大街)。</b>全长1800米,宽3-5米,紧临西市河,贯穿西栅东西。因街在镇之西隅,故名西栅大街。1966曾改名立新街,1981年夏复称今名。沿街西侧清末民初建筑聚集,多为民居,东、西段有商店市集,水乡风貌至今保修完好。</div><div><b>王家厅(建于清光绪年间)。</b>原为张家厅。清光绪间张氏经商发迹,置田产、建厅房。遂家于此。四间两进,前为铺面。后为厅房,构筑简洁。民国张氏渐趋衰落。抗战前夕,正厅租给了云锦绸缎庄副经理王菊庭,自身屈居偏厅,故镇人改称之为王家厅。建国后正厅曾作粮仓,2004年全面修缮,仍复旧观。</div>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喜庆堂。 喜庆堂。 喜庆堂。 喜庆堂。 喜庆堂。 喜庆堂。 喜庆堂。 喜庆堂。 <b>蒋家弄(竹行巷)。</b>长52.4米,宽2米。原为泥路,后铺石板,以便通行。<div><b>放生桥。</b>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嘉庆年间三次重修。单孔石坪桥。桥长17.4米,净跨5.6米,宽2米,通航高程6.8米,河底高程1.65米。西栅寺庙众多,信徒多购鱼虾在此放生,故名。</div><div><b>书生羊肉馆。</b>食客众多。</div> 书生羊肉馆。 <b>昭明书院。</b><div><b>乌镇文化名人选介。</b>乌镇地处浙北水陆交通要冲,因水成市,傍河成埠,自古商贾云集,遂以弹丸小镇而具烟火万家,宛然城府气象。在科举之制盛行的古代,自宋至清,乌镇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又有例贡160人,授武职7人,另有荫功袭封136人,人才鼎盛,济济成风。自古至今乌镇的名人大家不胜枚举。他们从乌镇走出去,胸怀水乡的博大、聪慧,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书写了永不磨灭的篇章;更有无数文人骚客倾慕鸟镇之风华绝代,游学或寓居于此,在这片灵秀之地留下痕迹,响成绝唱。他们的名字,宛若璀璨繁星,令人仰之目眩。正是他们为古镇作了最精彩的诠释。<br><div><b>严辰(1822-1893)。</b>原名仲泽,号缁生,生于青镇。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任刑部主事,不久辞归乡里。从此以自己的学识和声望服务桑梓,"凡地方应行兴革之事,无不尽力倡办"。他创办立志书院,自任山长,其后又担任桐乡桐溪书院、濮院翔云书院山长多年,创立义塾6处,为乡里培育大量人才。为人刚正不阿,关怀民生疾苦,曾筑桥铺路,以利交通;革除官弊,谋利百姓;又创建积谷仓,钱谷并储,荒年时活人无数,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严辰的另一大贡献是编修《桐乡县志》,耗时十年,艰辛无数,但终于得偿心愿,“使一镇之民风俗赖是以传,而乡曲之人潜德幽光……湮没不彰者,皆得附以不杯……"同时,他还校补了《乌青镇志》,另有《墨花吟馆诗抄》留世。<br></div><div><b>严独鹤(1889-1968)</b>。名桢,字子材,笔名独鹤,乌镇人,清咸丰年间翰林严辰的侄孙。现代新闻史上有影响的编辑之一,曾主编当时著名的《新闻报》副刊达30年之久。作为著名副刊《快活林》(后《新园林》)的主编,严氏以伯乐的身份著称。例如名满天下的张恨水即是在《快活林》上首发《啼笑因缘》而一鸣惊人。许多知名人士如张学良、秦瘦鸥、蒋经国、胡蝶等都曾拜他为师。其时正当乱世,严鹤虽然没有站在抗日的前线,但始终怀抱热血衷肠,联合文艺界进步人士,利用與论的力量,支持正义,抵抗恶势力。新中国成立后严独鹤出任《解放日报》编辑顾问、上海新闻界联合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亦曾多次为家乡乌镇的文化事业出力。著作有长篇小说《人海梦》等。</div><div><b>茅盾(1896-1981)。</b>中国文学的开拓者之一。著名小说文艺批评家。1896年7月4日生于乌镇。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笔名还有佩韦、玄珠、方壁、上敬、蒲牢、形天等。茅盾一生的文学成就集中在他的小说、散文和批评方面。他是现代长篇小说的奠基人,是今现实主义小说建立起社会剖析派风格和创作方法的代表性作家,是为革命文学提供重大实绩的巨匠。他的小说具有开阔的时代视野及政治视野,雄浑的气魄融入精雕细刻的笔致之中。他也是使中国传统文学评点向现代的批评范式进展,最早的同时成绩最大的批评家之一。建国后茅盾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为新中国文学文化事业殚精竭虑。1981年去世后遵从其遗愿设立的茅盾文学奖是我国目前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作品集有《茅盾全集》四十卷及《补遗》二卷,代表作《子夜》《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林家铺子》等。</div><div><b>萧统与《文选》。</b>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的老师是德清武康人,据传有宅第在乌墩(今镇西部),其父沈璞之墓亦在镇之普静寺西北隅,每春归扫,并守墓数月。梁武帝恐太子荒废学业,便命其随行就读,曾下塌白莲寺。时沈约年事已高,故萧统又在兴德桥东晔园筑馆,园内建"校文台",为著述编校之所。此即原先的昭明书馆,后舍建为密印寺。萧统少时即富文才,天性颖悟,读书时"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且性情纯孝仁厚,懂得体恤民情。极富同情心,可叹英年早逝,终年31岁,未及即住,其著有《文集》二十卷,《正序》十卷,《文章英华》二十卷,均已失传,唯所编《文选》流等后世。《文选》是在萧统主持下由一些文人名士共同编选所成,也称《昭明文选》,辑录了先秦至梁八九百年间,一百多位作者的七百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是我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萧统主张文质并重,认为文章应"丽品不浮、典雨不轩"。且其有意将文学与学术、功用文章区别开,言明不录经书、子书和史书,在当时颇具先锋意义。《文选》较为精审地选录了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各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许多华章赖此流传,譬如历来为人所传诵的陶潜《归去来辞》即是《文选》最早选入才得发扬。它在当时可谓集前代文章之精华,唐宋之世的学者几乎人手一编,杜甫曾教导儿子"熟精《文选》理",宋人谚语"文选烂,秀才半"等等,凡此足见《文选》影响后世之深远。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乌镇同知全廷训为纪念沈约与昭明太子读书处,在白莲寺(今影剧院址)山门前建"一朝遗胜"石坊。今将石坊迁移于此,并复昭明书院之清幽胜境,是为纪念先贤,亦期勉励后人,好学精神,源远流长。</div><div><b>李乐(明)。</b>字彦和,号临川,乌镇人。明朝隆庆戊辰进士。李乐为官清正,律法简约,深受百姓爱戴。其性情耿介,因一道《科场积弊疏》触犯高官,遭遇外放。但仍一如既往实行清明政治,百姓多被其福。尝日"无心之失甚多,有意之恶不作",足以见其操守。当时的朝廷直派官员彭应参敬慕其名,题"真君子"匾赠之。李乐文才亦盛,著有《金川记略》《见闻杂记》《拳勺园小刻》等。明万历二十九年间,重修《乌青镇志》,为传世乌镇志最早版本。《李乐重建浙直分署记》节录:"皇朝留都之前户,实姑苏郡;浙甸之后屏实嘉湖郡,界三郡六邑之辏,有两墩翼然坌起,夹一溪而并峙者,日乌青镇,即春秋时吴越之分疆也。"</div><div><b>陈与义(1090-1138)。</b>字去非,号简斋,宋朝著名诗人,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江西诗派"三宗"。其诗尊杜甫,开始多重形式,后逢两宋交替,饱尝战乱流离之苦,更戚戚于杜诗之沉郁悲愤,而于这沉郁悲愤中释出至纯诗情。陈与义出任湖州知府期间,卜居青墩芙蓉浦,号居所日"南轩",常与名士交游,日以吟诗为乐。与叶天经、僧人洪智莫逆,泛舟苕溪、流连佛禅,传为佳话。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br><b>《菩萨蛮.荷花》。</b>南轩面对芙蓉浦,直风直月还直雨。红少绿多时,帝前光景奇。绳床乌木几,尽目繁香里。睡起一篇新,与花为主人。<br>注:绍兴五年,陈与义曾出任湖州知府,卜居乌镇青缴芙蓉浦。<br><b>沈平(宋)</b>。字东皋,乌镇人士。淡泊清雅,好文学。宰相郑清之、吴潜皆与之交,曾多次荐之于朝廷,而沈平均托病坚辞。因其不愿出仕,被称为"沈处士""沈隐士"。地方上的碑刻多出其手迹。沈平所作《乌青记》四卷和《乌青拾遗》等,是乌镇历史上最早的志书,也是中国最早的镇志之一。宋本《乌青镇志》基本上已具备后世镇志的分门大类。只是较为简略,到明代陈观再"增其未备"。陈观在嘉靖三年(1524)校正《乌青镇志》的序中述及:"余自髫年间闻此志,而未获睹,晚年归田记诸故志,始得睹焉。乃知志之所载,皆两镇事迹之沿革,民风土俗之繁华,缙绅冠盖之显要,用识一时之盛也。"惜今已无存。<br></div></div> 六朝遗胜。 六朝遗胜。 昭明书院。 <b>乌镇生产湖笔。</b>乌镇历史上隶属湖州府,湖笔制作工艺在此非常盛行。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湖笔为首。湖笔采用山羊、黄鼠狼、山兔等兽毛原料,经过七十多道手工流程精制而成,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书写得心应手。东栅景区有作坊现场制作湖笔。<b>太学。</b> 六朝遗胜。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div><b>雨读桥(白果树桥)。</b>始建年代无考,清乾隆十五年重建。单孔石梁桥。长12净跨4宽3.72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桥下河道淤塞,钉螺极多,遂填为陆地,桥亦拆除改为道路,2004年复河重建。</div><div><b>乌镇旗袍。</b></div> 乌镇西栅夜景。<div><b>福安桥(平桥)。</b>始建年代无考,清乾隆十九年、五十一年两次重建。单孔石梁踏步桥。长12.5米,净跨5米,宽2.5米。上世纪六十年代桥下河道久塞为陆地,八十年代初拆除桥体改为道路。2004年复河重建。<br></div>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西栅夜景。 乌镇洋行。 乌镇洋行。 乌镇洋行。 乌镇西栅夜景。 18:57分回到宾馆。 回到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