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届中国秦淮灯会

南京的那个宁

正月里除了春节,中国人还有一个灯节,初八上灯,十三落灯。<br> 天黑以后,小朋友们拿着自已的灯,一边出门,一边唱着流传很久的童谣:“娃娃哎,出来玩灯欧,玩灯的娃娃出来啰”。<br>  春节期间,小朋友们都希望大人带着他们去夫子庙,那里街上都是卖灯的摊位,有拎在手里的荷花灯、拖着走的兔子灯、还有扛在肩上的飞机灯。这种约定熟成的习惯持续了很多很多年,直到一个叫四川自贡的城市在南京办了一场灯会,带来许多大型有故事的灯,于是南京的大人们一下子明白了,大人也可以出来玩大型的灯。 先在夫子庙大成殿里办灯会,这两年又在白鹭洲里办,灯的体量越来越大,灯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人们渐渐发现,观灯不一定要天黑,白天也可以去,而且灯本身表达的意思白天比夜晚更清晰,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观灯也不限于灯节那短短的几天,可以跨年度开放,布置一次灯会真的不容易。<br>  第39届中国秦淮灯会2024年12月1日在白鹭洲公园开幕,引来许多南京市民先睹为快。毕竟是“数九寒冬”的天气,白天去观灯温度较高,比晚上去的人要舒服一些,这些灯制造的色彩鲜艳,虽然白天去不能感受灯光的效果,但这些传统题材的夸张和充满想象,也足以让人沉醉在另一个虚拟世界中。 还没进白鹭洲公园的大门,就见灯光长廊的顶部近百只完全一样的灯笼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骨架挂在头顶,而两边排列着许多大少不一的半圆形拱门,估计第39届中国秦淮灯会的主题大概是可以抽象表达为弧线。 公园的大门上有着女娲补天的造型,手托五彩石立于群山之间。 浣花桥是清代的一座古桥,据说此桥落成的时候有彩虹出现,又称“飞虹桥”。桥下直通秦淮河,是大型游览船进出白鹭洲的唯一水路。 此次灯会浣花桥依旧是重点之一,桥的两边都扎了彩灯的桥头,华盖配着凤尾。侧面看是豪华廊桥,正面看又像富贵花轿。 棚顶是张灯结彩、富丽堂皇。 内部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玩月桥始建于明中期,原为马湘兰故宅前的一座木板桥,是时水上碧波荡漾,桥上人流如织,为清代金陵四十景之一,是秦淮河畔中秋赏月的胜地。 现为1975年翻建的石桥。 印月桥为五孔石桥,每当皓月当空之时,桥上游人如织、情侣间深情款款,桥下水光潋滟月印其中,构成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精美图画。此时置身桥上,空中月、水中月与赏月人的心中月相交辉映,不禁令人神驰心往,怡然忘归。<br>  此灯的造型确为本届灯会的点睛之作,美女化作飞天,手擎《清明上河图》的长卷,在桥上拉出三个圆弧形的顶棚,这个创意既有历史、又有文化,更有美感。 《清明上河图》顶棚在水中的倒影,又恰如一轮明月。适时适景,谁不为之点赞叫绝。 当你仰望历史时,是否真的感到自已实在渺小和空白。 长卷的空中交汇,那么自然流畅,好像是高山瀑布,水到渠成。 游着游着,鱼化龙了。这是莘莘学子在孔庙前祈祷的心愿,我们也愿天下的读书人都心想事成,学有所成,学有所为。 当浪起来的时候,一定要顺势而为;当浪大的时候,更要抓住机会。 在中国古代神话里,那个有翅膀的龙叫应龙。<br>  女娲补天时,原本生活在天上的应龙为了帮助女娲,下到凡间为女娲驾车 ,给伏羲送河图洛书,帮助伏羲创造了八卦图,教导出了炎帝神农。 作为战神出现 ,则是黄帝身边的大将,是杀蚩尤、斩夸父的神龙庚辰 ,黄帝铸鼎后骑应龙升天 。大禹治水时期应龙再次下凡,将水神无支祁压在了龟山之下 。应龙以尾画地成江,助大禹治水 。传说龙门为应龙开辟 。 一艘船驶过,水里的倒影碎成模糊的色块,但应龙的霸气依旧。 码头前面的灯是麒麟,说明牌是玻璃透明的,透过玻璃一起拍出来,别有情趣。 麒麟在民间有送子的含义,以前的年画也有大胖小子骑大鲤鱼。 为了防止灯会对鹫峰寺的影响,在中间竖了一道墙。 桥廊。 桥上观湖。 灯后的白鹭塔。 沿路的瑞兽和人物。 别致的灯。 化龙前的鱼。 民间传说。 凤凰。 松竹梅的字画。 舞龙。 螳螂。 有质感的猫。 卡通猫。 麒麟。 鱼化龙。 蝴蝶。 二水桥下。 印月桥。 花灯。 琴灯。 送给各位朋友,一定要收下,2025年财运滚滚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