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档案📚

诗者

<p class="ql-block"><b>📚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前身是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部(后改文献馆),专门负责收集管理明清两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机构形成的档案。1948年底文献馆部分档案迁台。1950年1月文献馆南迁档案回京。1955年12月成立国家档案局第一历史档案馆。1958年6月设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0年4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正式命名</b><b>。2021年6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启用,次年7月面向个人开放。</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4年1月馆藏档案从旧址搬到新址后重新开放</b><b>。新档案馆规模宏大,布展精美,文物史料丰富。文旅京城,值得观览!所奉图片,华为手机拍摄!✍</b></p> <p class="ql-block"><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专业档案机构。馆藏明清档案共有77个全宗,总数量多达1000多万件</b></p> <p class="ql-block"><b>现在展出的是明清档案基本陈列,明清档案金匮库,以及明清档案馆的历史沿革</b></p> <p class="ql-block"><b>明永乐帝即位后封赏官员的赏格稿。明永乐朝(1403—1424年)</b></p> <p class="ql-block"><b>明清北京城平面图</b></p> <p class="ql-block"><b>档案馆档案时间跨度长(最早档案形成于明初1371年),内容丰富,藏量巨大,且文种繁多,形制精美,文字多样,与殷墟甲骨、敦煌写经、居延汉简同被誉为中国近代四大文化发现</b></p> <p class="ql-block"><b>大明混一图。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彩色绢本,我国现存绘制时间最早、尺寸最大的世界地图。2003年,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明永乐帝勅谕。明永乐八年九月十六日(1410年10月14日)</b></p> <p class="ql-block"><b>大明律集解。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b></p> <p class="ql-block"><b>崇祯存实疏钞(清1644—1911)</b></p> <p class="ql-block"><b>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明崇祯七年(1634年)</b></p> <p class="ql-block"><b>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b><b style="font-size:18px;">武职选簿</b></p> <p class="ql-block"><b>关于打捞张献忠沉银事奏折。清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842年1月3日)</b></p> <p class="ql-block"><b>蒙古苏班带及其后代诰命。清崇德五年至康熙四十九年(1640-1710年)</b></p> <p class="ql-block"><b>乾隆元年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小金榜)</b></p> <p class="ql-block"><b>清太宗皇太极像和孝庄文皇后像</b></p> <p class="ql-block"><b>满文老档。清乾隆朝(1736-1795年)</b></p> <p class="ql-block"><b>满文木牌~清入关前使用的一种档案文书。清崇德元年(1636年)</b></p> <p class="ql-block"><b>顺治帝严令中官不得干政勅谕及木牌。清顺治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1655年7月31日)</b></p> <p class="ql-block"><b>关于招降郑成功事诏书。清顺治十八年闰七月十三日(1661年9月6日)</b></p> <p class="ql-block"><b>大清中外天下全图。清康熙朝(1662-1722年)</b></p> <p class="ql-block"><b>道光帝秘密立储谕旨并匣。清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1846年8月7日)</b></p> <p class="ql-block"><b>康熙帝遗诏。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b></p> <p class="ql-block"><b>清军进攻独流镇战图。清咸丰朝(1851~1861年)</b></p> <p class="ql-block"><b>清光绪帝恭祝慈禧太后六十岁寿辰贺表。清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1894年11月7日)</b></p> <p class="ql-block"><b>清帝退位诏书。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b></p> <p class="ql-block"><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1912年1月1日</b></p> <p class="ql-block"><b>明清两朝以金匮形式装储皇帝实录、圣训等重要典籍档案,使得这些典籍档案得以留存至今</b></p> <p class="ql-block"><b>明清两朝金匮原藏于北京皇史宬</b></p> <p class="ql-block"><b>乾隆朝“皇史宬全图”</b></p> <p class="ql-block"><b>光绪朝“皇史宬金匮图”</b></p> <p class="ql-block"><b>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36号,为明清两朝国家档案存放处(金匮原存放处)。现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管理</b></p> <p class="ql-block"><b>1921年,北洋政府因财政紧张,将内阁大库约8000麻袋档案,卖给北京西单同懋增纸店。浙江上虞人罗振玉(时任学部参事)闻知后,以12000元的价格从纸店买回。史称“八千麻袋事件"。后罗振玉根据这批档案编印了《史料丛刊初编》十册。1924年罗振玉又将其中一部分转卖给清朝遗臣李盛铎,一部分卖与日本人松琦。1936年他将留存的最珍贵的4872件档案献给伪满皇帝溥仪</b></p> <p class="ql-block"><b>1933年和1937年因时局变化,文献馆档案南迁、西运</b></p> <p class="ql-block"><b>装运档案的木箱</b></p> <p class="ql-block"><b>✍历史档案,件件唯一,随时光流逝,愈加弥足珍贵,幸有档案馆妥加保存。2008年3月1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