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塑——美轮美奂的绝唱

王铁军

&nbsp; &nbsp; 上了点年纪,难免与“时尚”有些“脱节”。比如,我不玩“电玩”,“电玩”中表现出的时尚元素,对我就没多少影响。<br>&nbsp; &nbsp; 但是今秋在山西,却着实让我见识了电玩的巨大社会影响。我说的“电玩”是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br> &nbsp; &nbsp; 这款游戏在山西数十座“国保级”寺庙和古建取景拍摄,数字摄影完美呈现演绎了古建及神佛塑像之美。它一经发布便风靡国内外。令我刮目相看的是地方文旅部门一扫衙门作风,借悟空的“筋斗云”搞了个全省的“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把电玩与通过旅游感悟中华文化、通过欣赏古迹之美了解历史文化之深邃结合了起来。不要小看这样的活动,新颖和时尚,引得山西人和外地游客在“十一”期间扶老携幼,按图索骥游览古建,一些本来整日游客不过百人的古庙,高峰时竟达上万人次。 &nbsp; &nbsp; 上图是展示在长治观音堂外海报的截图,我游览观音堂时,长假已过多日,参观仍需排长队,殿内游人摩肩接踵,足见热潮仍未消退。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匾额为明万历诰封兵部侍郎郜钦所题</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殿外排队等候参观</h5> &nbsp; &nbsp; 观音堂在长治市近郊,创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清代重修。其最“出彩”之处是主殿内现存的五百余尊“悬塑”。<div>&nbsp; &nbsp; 悬塑,是一种以架定位,上厚下薄,悬插在固定于墙上的预制木架之中的室内彩色泥塑。上身略为向外倾斜,重叠时下层的上身挡住上层的脚部,上下多层重叠则产生华丽的效果,常用于庙宇内制作千佛、千菩萨及复杂背景的故事性彩塑,成为主像的陪衬。</div> &nbsp; &nbsp; 这些悬塑是明代雕塑艺术中的精品,大的约高两米,小的仅数厘米。塑造技法有悬塑、圆塑、组塑、浮塑、凸塑、贴塑等等,动物、树木及 30余座亭台楼阁贯穿其中,宛如立体3D空间。 &nbsp; &nbsp; 观音堂主佛像为“三大士”——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面庞圆润秀丽,庄严肃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大士</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音</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贤</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殊</h5> <p class="ql-block">  殿内正中横梁上端塑有三教祖师像,中为释迦牟尼,两侧为道教先祖太上老君和儒家先祖孔子。</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儒释道</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来</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子</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子</h5> &nbsp; &nbsp; 殿内两侧佛台共分四层,一层塑有十八罗汉,二层塑有二十四诸天,三层塑有十二圆觉,四层南北壁及门窗之上为儒道人物故事,还有著名的明英宗时“土木之变”、“南宫复辟”等事件的传说故事。各层造像都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层次分明,造型无一雷同,姿态各异,内容丰富且有明显的秩序感,并不感觉杂乱无章。因为用了矿物颜料,塑像历经四百多年仍然色泽艳丽,令人赞叹。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汉</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十四诸天</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土木之变:明英宗乘轿去监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王母</h5> <p class="ql-block">  观音堂的悬塑,塑造技法写实精细,观赏性强;富丽堂皇,整体效果强烈;塑像众多,穿插在亭台楼阁和祥云山石之间,画面灵动。尤其是在佛教殿堂中塑造“三教合一”及世俗故事题材,既与中国民间信仰习惯相关,又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治世政策。所以这五百尊悬塑有着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矿物原料的稀缺以及制作工艺的失传,它们大约已成绝唱。</p> &nbsp; &nbsp; 悬塑不仅存观音堂一处。远在敦煌,就出现过唐代之一例;近在山陕,临汾小西天、平遥双林寺和陕西蓝田水陆庵,都以拥有众多精美的悬塑而闻名。它们这次也都随悟空的筋斗翻到了。&nbsp; &nbsp;<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陆庵水陆殿</h5> &nbsp; &nbsp; 特别是水陆庵,它数码化的时间大大早于晋省的几处。其庵内悬塑数量庞大,达三千七百余尊,是观音堂的数倍。除主佛像之外,壁上悬塑多为佛祖身世故事。与观音堂一样,这里也有三教合一的内容和诸多世俗故事。我猜想,这几处古庙悬塑风格技法及内容相近,应与明代山陕一带民俗相近有关,或许连工匠都可能是同一家族,因为,很少听说其他地方再有如此大规模的悬塑群像了。 &nbsp; &nbsp; 这些已年近五百岁的悬塑,技法精湛,堪称绝唱;仪态惊艳,美轮美奂;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现在又有了悟空的加持,近距离观赏,实为一场文化盛宴。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部分图片来自网络)</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