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乐山篇

老顽童

<p class="ql-block">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说的就是这座中国现存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俗称乐山大佛。是由唐朝棱云寺的方丈海通法师主持,<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唐代的开元元年,</span>也就是公元713年。它高71米,宽24米。它座东面西,号称背靠棱云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脚踏三江水。</span>虽历经1300多年风雨沧桑的侵蚀,却依然巍峨耸立。乐山大佛整体是红色的,因为它是在红砂岩的山体上雕刻的。</p> <p class="ql-block">大佛的头顶有18层,一共是1051颗的发髻</p> <p class="ql-block">在山下大门口的门楣上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写的“乐山大佛”四个字。大门两边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大江东去,下联是佛法西来。这是一付藏字联对,上下联的第二个字,江和法是表示此地为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地,第三个字是告诉众生大佛是坐东面西,最上面的两个字大佛,则是告诉游客,穿过此山门就是大佛的所在地了。</p> <p class="ql-block">很早就知道四川的乐山大佛非常有名,但到了乐山才知道,大佛本名是:棱云山大弥勒佛,因棱云山的棱云寺在乐山市而得名乐山大佛,大佛并非人们在寺庙里常见的释迦牟尼佛像,像山一样壮观的是弥勒佛,在佛教里弥勒佛代表的是光明、希望和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