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岛战役《血战白沙岛》</p><p class="ql-block">1950年3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127师加强团的3 733名指战员接到渡海作战命令,当晚8时从雷州半岛的博赊港起航,计划在琼山塔市乡的卜创港一带登陆。为掩护主力部队顺利渡海,担负阻击敌舰的379团3营的8连、9连和机枪连与团部失去联系,因风向、潮流所致迷失方向,误登海口附近的白沙门岛。驻防海口的国民党军动用重兵,对解放军登陆阵地日夜轮番轰炸。登陆白沙门的解放军共700余名指战员奋勇作战,英勇地与国民党的海陆空军激战两个昼夜,一直战斗到弹尽粮绝。最后只有7人顺利突围成功,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在琼崖纵队的安排下,7名指战员到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休整。在整个解放海南战役中,白沙门岛之战打得最悲壮、最惨烈。解放军误登白沙门岛,造成了琼崖国民党守军的错误判断,因而牵制了许多国民党兵力,给加强团主力的胜利登陆和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白沙门古称白沙口。为纪念白沙门渡海作战而牺牲的烈士,白沙门纪念碑于1957年建成,是海南行政公署、海口市人民委员会和海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为纪念长期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占地面积93.08亩。原建在白沙门战斗遗址,1983年迁至海口市金牛岭烈士陵园。白沙门生态公园建成后,海旅集团于2009年在白沙门战斗遗址上建立了渡海作战纪念广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2010年1月渡海英雄纪念碑建成。纪念碑用大方块花岗岩砌成,呈四面体,碑总高8米,碑身高3米。墓碑正面镌刻着朱德1957年1月27日题写的“渡海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墓碑背面刻有海南行署、海口市人民委员会和海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的《悼白沙门上的烈士》长篇碑文。如今,白沙门渡海作战纪念广场已经成为白沙门生态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人们凭吊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为解放海南岛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永远的长眠在这里了。你们英勇献身的事迹,人们始终铭记在心。如今这里变成了美丽的《白沙门公园》人民怀念你们,每天来此追思你们的人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安息吧英烈们!!</p> <p class="ql-block">白沙门公园</p> <p class="ql-block">朱总司令题词:渡海英雄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放大了看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p> <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成了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当年登陆战斗海滩。</p> <p class="ql-block">白沙门登陆战斗海滩。</p> <p class="ql-block">当年场景再现。</p><p class="ql-block">白沙门岛战斗</p><p class="ql-block">用木船打败军舰的战役</p><p class="ql-block">白沙门岛战斗,解放军渡海兵团创造了世界海军史上“用木船打败军舰”的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沙门岛位于海南岛的心脏——海口市的东北郊,距市区约5里。白沙门岛原来是一片退潮后使与陆地相连的沙洲,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现在它已经与海口市连成一片,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成为旅游休闲的海滨浴场。碧海蓝天,椰树沙滩。如今的游人很难想到脚下的这片沙洲上曾爆发过一场悲壮的战斗,鲜血曾把海水染红。</p><p class="ql-block">1950年,解放海南岛前,白沙门岛北面是大海,东面是海南岛最大的河流——南渡江的出海口河网地带,南面隔着一道不到百米的海汊[chà]子,就是敌海南军政首脑机关所在地海口市。西面是敌舰队停泊的秀英港。小岛的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岛上无突出的地形地物,无树木丛林,无居民,到处是茫茫的白沙,有些地方生长着一簇簇矮小的野草,边沿生着一些带刺、爬蔓的老鼠草。岛的南部海汊子里淤着又黑又臭的稀泥,北边的沙滩上摆着一些被潮水冲上来的锥子形贝壳和铁树枝、碎珊瑚。从军事上来讲,这是一块绝地,在此登陆前进后退都十分困难。敌人把这里作为监视海面的前哨阵地。驻有一个排的兵力。</p><p class="ql-block">1950年3月31日22时30分,由43军127师一个加强团共3733人,分乘88条木帆船,以左、中、右三路纵队,在师长王东保的率领下,向海峡彼岸驶去。船过琼州海峡半程后,与敌一艘巡逻舰和两艘炮艇遭遇。为掩护主力部队继续航行,我三条小木船冒着敌舰的炮火勇敢地逼上去,在距敌舰 200米时才一齐开火。火箭炮和六○炮连连命中目标,机关枪、冲锋枪打得敌舰火光飞溅,最后连手榴弹也扔了上去。那艘大舰见势不妙拖着浓烟逃走了,两艘炮艇也急忙掉头远遁。解放军渡海兵团创造了世界海军史上“用木船打败军舰”的奇迹!</p><p class="ql-block">1950年3月31日晚,就在43军127师创造木船打兵舰的奇迹的同时,该师379团三营的八连和九连却在与敌人兵舰作战的纠缠中航向偏右离开了主力,误登了海口市的白沙门岛。</p><p class="ql-block">战斗经过</p><p class="ql-block">第一二七师三七九团三营八、九两个连,在海上与敌六只兵舰展开撒战,追逐至海口市前方,拂晓之前,在一片茫茫的沙滩前弃舟登陆,消灭一个排的守敌,抓到几名俘虏兵,经审讯后,才知道登陆的地方是一个小岛,名叫白沙门岛。</p><p class="ql-block">敌人得悉解放军在白沙门岛登陆的消息,大为震惊,以为解放军有截断琼(山)——文(昌)公路、海(口)——榆(林)公路,攻打海口市之势,海口敌人陷入一片惊慌和混乱之中。薛岳急令驻灵山的机动部队暂编十三师三十七团前来增援。海口警备司令部也集中海口市的警察、宪兵投入战斗,准备背城一战。薛岳本人仓皇乘汽车逃往文昌。</p><p class="ql-block">我八、九连判明小岛的情况后,干部们觉得形势严峻,立即研究如何离开这个孤零零的小岛。就在此时,敌人部署兵力,准备对白沙门岛进行攻击。</p><p class="ql-block">随三营渡海的三七九团政治处组织股长秦进生和三营副营长王金昌、三营副教导员葛尹元赶紧绕小岛察看一遍地形,组成临时指挥所,划分作战区域,命令部队进入阵地,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并向大家讲明目前的危险处境,要求大家坚守该岛,待天黑以后再突围。</p><p class="ql-block">很快,敌人如临大敌,对白沙门小岛实行五面立体围攻。他们调来三个团的步兵,从东、南、西三面包围小岛,进行炮击;海上开来10只兵舰,截断我军退路;空中经常有四五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敌人的炮弹、炸弹像下雨一样落在小岛上,爆炸声响成一个点,分不出个数来。炮弹和炸弹把岛上的沙土炸翻了一遍又一遍,火光滚滚,浓烟冲天,火药味呛人,黑色的云笼罩住小岛,遮住了阳光。弹片呼啸着横飞。</p><p class="ql-block">守岛的指战员们没有工事可依托,没有地形地物可利用。只能从这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当作掩体,躲避敌人的炮弹、炸弹,与敌人作战。没有弹药补充,就从被打倒在阵地前的敌人身上搜集。没有饭吃,就嚼生米;没有水喝,就吸吮野草汁。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几十次冲锋,有几次甚至是靠拼刺刀才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我军也伤亡过半。同志们的面孔被硝烟和沙土搞得黑一块紫一块,相互之间很难辨认出来谁是谁;衣服被撕破了,起火了;人员被埋在沙土里了,受伤了,死亡了;紫血和白沙混合在一起,结成硬痂。弹丸大的小岛简直变成了死亡的地狱。</p><p class="ql-block">敌人的步兵在炮火掩护下,乘汽艇向白沙门岛发起一次又一次进攻。勇士们从沙土里钻出来,伤员们也拿起武器,进行顽强的反击,用子弹和手榴弹打退了敌人。敌人的尸体一片片倒下去。</p><p class="ql-block">下午4时,敌人在飞机、兵舰和炮火的掩护下,集中力量向我军击,突破了八连阵地的一角,登上了白沙门岛。我军由身负重伤的九连连长田长寿率领,立即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拼死打退退敌人,夺回被占领的阵地。</p><p class="ql-block">这一天,八、九两个连的健儿们,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予进攻之敌以沉重打击。敌人发动了30次以上的进攻,但是每次都被勇士们狠狠地打了回去。敌人付出了500多人伤亡的代价。</p><p class="ql-block">我军指战员在激战中,没饭吃,没淡水喝,他们就嚼生米,吸吮野草汁。伤亡时刻在增加,但每个人都把生死置之度外。前边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就爬上去打。轻伤的一样参加战斗,重伤的也不离阵地,只要有一口气:就跟敌人战斗到底。九连连长田长寿三次负伤,仍然不下火线,不能行走就爬着指挥。</p><p class="ql-block">深夜,指挥所分析情况,认为我军已经完成了打兵舰、掩护团主力渡海的任务。登陆白沙门岛之后,又起到了牵制敌人兵力的作用。现在,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登陆海南岛已经无望,再继续困守这个孤立无援的小岛,已经没有必要了,便决定放弃白沙门岛,抢船突围。</p><p class="ql-block">经过拼死搏斗,夺回几只木船。坐不下多少人,大家都不愿意上船。他们抱定这样的决心:“要活就活在一起,要死就在一块!”正在这时,敌人又发动进攻。负责岛上统一指挥的组织股长秦道生,命令负伤的八连连长冯开珠带重伤员返回大陆,并用深情而坚定的语气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向党报告,我们没有对不起党的地方,没有玷污共产党员和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称号,我们一定要坚持战斗到底! ”接着,他又带领留在岛上的同志进行战斗。</p><p class="ql-block">4月2日拂晓前的4时许,身上负伤的三营副营长王金昌带几个人夺得一只小艇仔。艇上没橹没桨,他们用手划水,向海南岛偷偷开去。此时海水正在退潮,风又很大,小艇仔被刮到五六百米以外一个比白沙门岛还小得多的小岛上。天要亮时,他们在这个小岛弃舟登陆。当务之急是设法隐蔽起来,否则,被敌人发现就难办了。于是,他们在沙滩上,每个人都用手给自己控一个长形的沙坑,躺在里边,上面用沙子把白己盖上,也算是一种伪装,像死人一样,一动不动,只露个脸在外面,以便呼吸和观察敌情。每个人手里还摸一颗手榴弹,如果敌人上来,就拉弦与他们同归于尽。就这样,他们用一个姿势躺在沙坑里,忍受着饥渴和炎日暴晒,整整一天。涨潮时,海水漫上他们的身体,无奈,只能听任海水漫泡。熬到晚上10点多钟,该行动了。他们把绑腿都接在一起,派稍懂水性的排长曹金城悄悄凫[fú]过海汊子,然后再把其余的人用绑腿一个个拉过去,踏看稀泥,偷偷爬上海南岛,与零星的敌人交过几次火,然后躲在一个小学校里,遇见琼崖地下党的同志,被送进山里治伤,海口解放后归队。</p><p class="ql-block">留在白沙门岛的同志,第二天又血战了一整天。深夜,白沙门岛上的枪声沉寂了:阵地上冒着一缕缕黄烟。敌人共付出近千人的代价,才冲上这座小岛。可是,更激烈的战斗发生了。那些弹尽粮绝、身负重伤的同志,意志像钢铁一样坚强。在组织股长秦道生率领下,毁掉武器,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p><p class="ql-block">在白沙门岛英勇牺牲的还有组织干事王亚夫,宣传干事李秀石。</p><p class="ql-block">白沙门岛烈士的壮举惊天动地,气贯长虹,吓破了敌人的肝胆。他们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和人民战士顶天立地的高尚情操。他们的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共山河永存。他们的名字千古流芳,为后人所景仰。</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血迹斑斑似乎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海滩上的摄影人。</p> <p class="ql-block">欣赏</p> <p class="ql-block">白沙湖畔摄影人。</p> <p class="ql-block">抢拍</p> <p class="ql-block">白沙门椰林漫步。</p> <p class="ql-block">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景色真的很美!</p> <p class="ql-block">台风“摩羯”奈我何……</p> <p class="ql-block">旧地重游留倩影。</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椰树、美男……</p> <p class="ql-block">留影白沙门公园。</p> <p class="ql-block">白沙门公园…</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岛战役,白沙岛登陆点。</p> <p class="ql-block">人们始终铭记渡海作战英雄,来这里的人天天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穿过椰林</p> <p class="ql-block">没有先烈们的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让老者动听的歌声,作为我们白沙行、竭拜英雄之敬意吧!</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收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