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昭通龙氏家祠

杨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氏家祠,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簸箕湾村。是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家词和故居,云南近代史,绕不开的人物是龙云。护国运动、抗日战争、和平解放,龙云见证了云南那段历史风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氏家祠占地约17000平方米,主体包括祠堂和宅院两大建筑群。并有门楼、粮仓、月牙池、花园、碉楼、网球场、城墙、护城河等附属设施。龙氏家祠既传承了清代官式建筑艺术,又体现了民国建筑的特点,还融合了欧式、江南风格,是研究近代宗法制度,祠堂建筑和云南民风民俗的重要实物例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宅院东北和西南两对角各置一座碉楼,组成了整个家祠的防卫系统。三层式宅院碉楼与楼房紧紧相连,又各自外凸;墙壁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坚实厚重,适当位置有观察窗和内宽外窄的射击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照壁,古称萧蔷,也称影壁或屏风墙,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很具特色的一个独立部分。寓意外面的煞气和邪气不内侵,阻隔里面的财气和福气不外泄。此照壁与东西大门桓连,属少见三叠水式,照壁顶端饰石榴宝顶,内墙镶嵌三幅天然大理石写意山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氏家祠是由三进院落构成四合六天井的祠堂,包括照壁、卷门、过厅、两厢、正殿。过厅前雕有“五龙捧圣”石刻,正中悬挂陈荣昌书“龙氏家祠”;正殿单檐歇山式,覆琉璃瓦,屋脊饰二龙戏宝,殿前石砌月台,饰栏板望柱,置有蒋中正书“封鲊丸熊”等匾额和章太炎等人题写的楹联,殿内供龙云祖先牌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龙氏家祠词堂两侧的厢房有不仅有龙云的生评和其戎马一生的轨迹,还有其一生中的良师益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云(彝族),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松乐村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起任云南省政府主席18年。担任云南省政府主席期间他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成效可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龙云主持修建滇缅公路。同年9月龙云与其表弟卢汉率部到台儿庄与日寇展开肉搏战,并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结束后,龙云站到了反蒋反内战的行列,他与卢汉竭力策动云南起义,促成了云南的和平解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里有龙云文武老师的生评和简介,也陈列着他一生中的良师益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亦称滇军六十军。原属龙云培植的一支地方部队。卢沟桥事变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参加抗战,先后经历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等战役,日本投降后奉命进入越南受降。解放战争期间海运至辽宁葫芦岛参加内战,1948年7月在长春起义。1949年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国家危难之时。滇军将士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感召下,毅然抛家舍业,挺身而出。经历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不能忘记当年的青年已是耄耋老人,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贡献,无愧于国家和人民,应该赢得尊重和珍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巾帼不让须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之际,一群年轻爱国的知识女性,争先恐后地请缨出征,奔向抗日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们随六十军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二十七天名垂青史的"滇军血战台儿庄"战地救护及慰问工作,足迹遍及黔、湘、鄂、赣、豫、鲁、苏、皖、浙、桂等省,成为了军中花木兰,她们的名字将名垂青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氏家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云的胞妹龙志桢。龙云六岁时父亲离世,与母亲龙氏及妹妹相依为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云的三位夫人,各个都是贤良淑德,相夫教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云的七子一女,各个都是文攻武略,人中龙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8年1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开始了作为"云南王"的全面执政 执政云南后,军人出身的龙云,深知军队对于政权的重要性,对云南高层重新洗牌。面对云南这个动荡不安,百废待兴的省份、尽快恢复生产,千方百计稳定社会秩序,为之后全面抗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云主政云南期间,保持了云南相对稳定的局势,并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对东南亚各国采取开放政策,增强了云南的实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11月19日龙云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代表会议讲话:"龙云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人,他同中国共产党有多年合作的历史,是我们党的一位真诚的朋友,他对人民的事业有过重要的贡献""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