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苏州品苏味 2024年12月12日,我和女儿从兰州飞到虹桥机场,直接从虹桥站坐高铁到苏州,只有半个小时车程,想起很多段子调侃苏州没有机场的痛处,我这个外地人觉得没啥可调侃的,半小时车程就能到,就算有钱也没有必要再建机场。 到苏州,一是要体验它古城古镇的慢,以姑苏城、苏州评弹、苏州园林、苏绣、寒山寺、虎丘等为文化符号,二是要感受中国最强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以苏州工业园区诸如苏州之门、苏州中心、金鸡湖风景区等标志性建筑或景区为地标。三是要体验苏州的水文化。<div><br></div><div>苏州多湖,阳澄湖、澄湖、石湖、尹山湖、独墅湖、金鸡湖、同里湖、九里湖等等,罗列不完,但最大、最有名的当数太湖。苏州水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河多,护城河、吴淞江、京杭大运河,在苏州数千年文化塑形和性格塑造中,它们都是高超的“雕塑大师”。</div> 前两天住在姑苏区观前街前的希尔曼酒店,图的是交通方便。这样的酒店属于私营,因此没有大城市大酒店那样讲究和昂贵,但前台说他们这是酒店,而不是公寓或民宿,是有资质、监管比较严的。<div><br></div><div>房间很大,有45平米左右,两张床差不多都是1.8米宽,但被褥床单并不太新,房间也有些冷,整晚开空调,这时觉得北方的暖气是真好。这样的房间每天210元,即使淡季也不能再去抱怨它哪里不够高档。</div> 附近到处都是饭店、饭馆,问前台小哥哪家苏帮菜比较好,他笑说基本不太好,就珍珠巷珍珠饭店还算地道的苏州口味。<br><br><div>下午五点半,苏州天就黑了,想来珍珠饭店口碑不错,吃饭需要门口等候安排桌次。</div> 两人点了3个菜,芥末鲜鱿和外婆醉鱼算凉菜,外婆醉鱼是一种熏鱼,半生不熟的鱿鱼蘸芥末酱,说实话有点吃不惯。 热菜是蚌炒金花菜,金花菜像豌豆苗,又有点像苜蓿,它确实属于豆科植物,又名黄花苜蓿,吃起来鲜嫩清爽。 主食点一份葱油拌面,原以为江南人吃饭秀气,饭量小,这份葱油面分量却很足,不想浪费食物,两个人很费劲也没彻底吃完。 玄妙观 观前街 观前街得名是因为其位于玄妙观前,这是姑苏老城区商业繁华地段,似乎从一些文学或影视作品中不止一次见到听到过玄妙观,但仅仅一掠而过,没有较深印象。玄妙观是西晋时期最大的道观,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近两千年来一直都是“江南第一古观”。江南人笃信佛道,苏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庙,而是道教的玄妙观。 玄妙观文化积淀深厚,有不少历史名人的碑帖石刻,“玄妙观”三个大字即为赵孟頫字迹。1700余年历史的玄妙观,于1982年被确立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眼前的玄妙观与晋朝初建、南宋扩建、元明清不断整修增扩的玄妙观,已经不是同一个玄妙观了,原来的玄妙观,被1912年8月28日的一场大火焚烧殆尽,苏州籍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那场火灾。近一百来年,各届政府不断整饬修建,遂有今日辉煌再现的玄妙观。 和上海的静安寺异曲同工,玄妙观也处于现代商业中心,佛寺道观本为清修之地,为万丈红尘中的善男信女提供心灵安歇之所,它们处于车水马龙、大厦林立的南京路,或人声鼎沸、灯火通明的观前街,让人想起“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旷世练达。 观前街的新华书店据说也是一处网红打卡地,现在仍有不少人能在书店静静读书,该书店是2024年7月21日才整修完毕焕新亮相的。 在数字媒体尚不发达的年代,苏州观前街的这座新华书店是苏州人获取知识、见证成长的精神家园,是苏州的城市IP和苏州人的难忘记忆,用“网红”来形容它有失崇敬。 坐1号线向东几站到“东方之门”站下车,稀里糊涂从一个出口出来,正好位于苏州“大秋裤”裤裆下面,这两条“大长腿”前面倒是有不少人在直播,可仰着脖子才能看全的大秋裤,拍起照来还挺有难度。 星期四夜晚刚刚19点,这个苏州地标“东方之门”并不热闹,对面黑乎乎的一片想来就是金鸡湖,不知道怎样到金鸡湖岸边,风有些大,天有些冷,步行到苏州中心稍逛一会。 “苏州中心位于苏州市域中CBD核心”,这句话摘自网络,去查CBD是啥意思,原来是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简称,不由得产生出对鲁迅笔下“假洋鬼子”那般的厌恶。 域中,拽文酸腐。CBD,崇洋媚外。就像根本不用说英语的语境而非要甩出几句蹩脚英文一样。但这或许就是网络时代的语言,北京有朝阳CBD、上海有陆家嘴CBD,很多五线开外的城市也都有自己的城市中心,无可厚非。 苏州不愧是经济最强的地级市,苏州中心占地16.7万平方米,就是一万个大卧室那么大,各商业场馆布局疏朗大气,尽显气派。 现在对购买衣物包包不感兴趣,倒是一楼的宠物展柜蛮有吸引力,高颜值的小猫小狗在玻璃橱窗内看似养尊处优,其实是在等待售卖,可卡布犬、曼基康矮脚猫标价7800元,博美犬标价5800元,马尔济斯犬标价12500元,若不是拍照,这些名字我都不认识。 宠物展柜前吸引的年轻人远比品牌卖场多,苏州工业园区是快节奏的现代都市区,园区人似乎有上不完的班,但闲暇时间,他们也愿意撸猫撸狗。 苏州博物馆 13日是我们苏州行最重要的一天,到苏州第一目的地,当然是苏州博物馆。6号地铁线专门有个苏博拙政园站,出站,白墙上就是“苏州”两个黑色大字,黑与白是苏州古城的主色调。 对面就是粉墙黛瓦的苏式建筑,这感觉果然很苏州。 苏州风韵在苏州老城姑苏区的很多元素上都能找到,但最典型最清雅的非苏州博物馆莫属,它有苏式建筑的灵魂,但又不是传统苏式建筑,它和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像是孪生姐妹,这感觉就对了,因为它们都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 <p class="ql-block">西安有很多大型建筑出自梁思成弟子张锦秋之手,也注重将建筑、园林融为一体,她的设计风格很符合长安的王者风范,大气沉稳。而祖籍苏州的贝聿铭,他的作品则像苏州水乡清灵曼妙。</p> 虎丘宝藏、吴中风雅,在苏州博物馆的每一个场馆、每一道回廊、每一扇窗棂中都充满了这种意蕴和气息。 看博物馆,一要看文物本身,二要看这个区域从古至今的通史,三要看博物馆建筑布展中展示的美感与气质。 <div>名声在外的苏州博物馆,让我感到的是第三个方面,是博物馆设计本身带来的美感,有惊喜折服,也有怅然失落,因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前两个功能分量不足,与荆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甚至与咸阳博物院、临汾博物馆都无法相比。全国同级别的地市级博物馆,有很多布展内容都非常丰富,苏州博物馆像一个苏州美人,美,但不深厚。</div> 博物馆内的玉器、瓷器我都尽量拍照,但是这样的藏品大多是清代器物,看重的依然是美或质地、技艺。 而对历史和考古稍有留意的人都应该知道,历史年代越久远,其文化内涵一般来说越厚重。 看多了南京博物院、浙江博物院、宁波博物馆、无锡博物馆、常州博物馆、湖州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良渚遗址博物馆、上山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等江浙一带的博物馆后,我对苏州博物馆的印象是:这是一座精妙绝伦的建筑艺术品。 拍摄的照片显示我们参观的是苏州博物馆(本馆),难道除了本馆还有别馆?赶紧上网搜索,还有苏州博物馆西馆,设有通史陈列馆、苏作工艺馆、多媒体展示馆等多个展区,从文化艺术、苏作技艺、苏式生活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了吴地的悠久历史和特色工艺。这才是我心目中正儿八经的博物馆。不由得感慨,大多数人喜爱苏州博物馆,或许他们对历史文物、风土人情并不感兴趣,看重的乃是颜值外观,人云亦云。 没有去苏州博物馆西馆参观,是我苏州行的遗憾之一。也觉得苏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平台应当着重提醒。 与苏博(本馆)相连的太平天国忠王府也可看作是苏博的一部分,忠王府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1961年就被认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我对太平天国那段历史没有过多了解,广西人李秀成二十多岁加入拜上帝会,后来成为太平天国核心领导人之一。 太平天国失败、洪秀全死后,李秀成扶幼主突围,次日(1864年7月22日)被俘囚入木笼,或许是他自己想写文字,或许是曾国藩逼迫他写认罪书,至8月7日在南京就义前,十几天内,时年40岁的李秀成自述了长达5万字的《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诸人物中,石达开父子是节烈悲情的象征,《李秀成自述》的文字或许被曾国藩等曲意篡改,或许是李秀成轻信了清政府,有些内容令后人诟病。 历史人物无法突破特定的时空和命运,但随着历史尘烟的渐行渐远,李秀成作为“忠王”的万古忠义还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坐三轮游苏州 考虑到拙政园人多,在小巧精致、回廊婉转的园林内亦步亦趋,还不如沿着河道走走逛逛。拙政园外停着数辆人力三轮,一六十来岁模样的车夫极力劝说坐他的车,一车两人,40元走三个景点,娄门、护城河、平江路,他负责讲解拍照,并可以从平江路将我们带回拙政园或别的景点。 母女二人坐上三轮,也不知走到什么方向,走了几里路程,沿途景致以及蹬车师傅的讲解却让我们沉浸在苏州老城区的苏式风情中。<div><br>天气有点冷,元大昌门前排队沽酒的人们耸肩搓手,据说喝上元大昌的东酿酒,苏州人的冬天才会如约而至。</div> 第一站停靠在娄门,吴国国都阖闾城开有8个陆上城门,8个水上城门,每个城门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br><br> 姑苏区苏州古城的面积是14.2平方公里,此前印象很好的荆州古城,面积为4.5平方公里,荆州古城让人欣喜的是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城墙,而苏州古城的魅力,在于其自春秋战国传承下来的水陆城防体系,在于宋朝保留至今蕴藏于苏式建筑的宋式美学,高级典雅、清灵俊秀。 阊门又名破楚门,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与凯旋地。胥门是“姑胥门”的简称,据说因为悬挂过伍子胥的头颅而得名。盘门本名“蟠门”,位于胥门以南,姑苏城的西南角,城上刻木蟠龙,面向越国,象征吴国征服越国,盘门平时不开东门,表示“绝越”。姑苏城东北角的城门则是娄门,娄门本名“缪门”,它不像盘门、阊门、胥门那么有故事,但它靠近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 从拙政园附近上车,经娄门,沿护城河道、平江路穿梭一阵,我们坐三轮车只是逛了老苏州的东北角而已。在娄门、沿护城河道两次停驻,师傅给我们介绍娄门何时建造何时重修,哪个位置拍照最好,并陪同我们登上城楼,在护城河边推荐哪面墙边、桥头拍照好看。 <div>娄门内大街附近,桥边有一卖小吃的摊点,一般这样的食品最有当地特色,就买了两块梅花糕品尝,不敢多买,因为要留着肚子尽量多品尝其他美食,三轮车师傅给我们大声介绍,卖梅花糕的师傅退休前是名店的厨师长,而他自己以前在水利局上班。</div><div><br></div><div>苏州60岁以上的老人是不愿闲在家里的,很多人喜欢再干点事,这可能是经济下行所迫,更可能是想让自己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div> <div>墙边一眼老井,师傅讲解以前苏州人家生了男孩就在院外打一口井,生女孩就在院内种一棵香樟树,女孩长大出嫁时就用香樟树做箱子陪嫁,而这口水井,他们希望邻居和过往的客人都来打水饮用,这样才会福气多多。</div> 苏州城的平江路、山塘街是著名的网红景点,蹬三轮的师傅以及后面接触的出租车司机、酒店前台,问他们哪里好玩,也都首推平江路。 <p class="ql-block">当三轮车拉着我们在平江路狭窄的胡同穿行时,我有种很窘迫的感觉,路窄,来回行人需要避让,也很容易蹭到两边店前的摊位,突然觉得有作威作福的丑态,当三轮车走出最短的那条胡同后,我们决定下车,自己在平江路转转,并多付10元车费。师傅出乎意料,连声道谢,旁边等生意的车夫也投来羡慕的眼光。</p> 漫步平江路 如果不了解平江路的历史文化,而单看眼前的店铺和游客,它和很多城市打造的旅游街差不多,比如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春熙路、阳朔的洋人街等,这几年兰州也打造了兰州老街,而街上卖的食品并不是货真价实的当地口味,旅游纪念品这类的小玩意谁还热衷买呢? 拥挤的人流、狭窄的街道、凸凹不平的石板路,走一会竟心生烦躁,这样的旅游景点不太合我们的口味。 而当我事后了解到如今的平江路以及它依傍的平江河在南宋时就是这样的城防布局,那一条条巷子、一条条河道,甚至踏过的一块块石板和八百多年前一样,感觉马上就不同了。 不由得慨叹,江南旅游如果不依托于文化,只着眼于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那也仅仅是到此一游。 平江路上随意闲逛,一家撸猫撸狗店相当显眼,“二楼撸狗”“没猫不足以谈人生”,是它醒目的招牌,一楼门前特意放出几只高颜值的猫狗,吸引不少人围观拍视频。 被路边一服务员举的牌子吸引——“苏式火锅,两人套餐88元”,闺女决定走很远回头路去买刚才相中的一个包,我就先到火锅店点餐歇脚。 小巷内火锅店开业时的花篮还在,店面装修得漂亮典雅,苏州、南京这些城市,酒店、饭店的家具非常考究,都是上好实木材质,装修上档次但不是炫耀的土豪风。 鸳鸯锅底,18道菜肴,菜碟子很浅,但两个人也足够了。火锅的味道嘛,其实都差不多,喜欢什么口味自己调料碗弥补。 网上给个好评还送了两瓶“橙意苏州”的汽水,这品相和口味,不次于兰州的“大窑”或“504”,最少5元一瓶,从这儿看苏州的物价真不高,也许有人说我们吃的是“垃圾食品”,我的确偶尔喜欢火锅、麻辣烫甚至方便面这样的“垃圾食品”,也丝毫不觉得“垃圾”,再去抬杠什么食品安全、添加剂超标有点矫情了。 吃完继续沿着平江路向前,也不知道前方是何方向,随意左拐沿一条河道行走,护城河中穿梭的摇橹船,空气中飘荡的苏州评弹,黛瓦下白墙上的简笔画,几抹淡彩就勾勒出苏州的风韵。 那墙面上即使不写字描画,斑驳的灰黑青苔,似乎和红裙纸伞的古装美人也很般配。 苏州园林之藕园 走不完、看不够,不觉走到了藕园。好呀!苏州园林为首的拙政园没进,出苏博逛了个园林博物馆,现在再逛个藕园,不体验一个真正的苏式园林还真对不起苏州这个地方。 苏州城一系列的园林本来是以前大户人家的宅院,其建筑布局应该也大同小异,因为没有好好研究这些园林,不能对比它们孰优孰劣,苏州园林或上海的豫园等江南园林,我总觉得那些曲径通幽、假山人造湖不合口味,或许是现代建筑大多宏阔大气,或许是逐渐喜欢了西北的辽阔苍茫,到江南,我也是喜欢山河湖泊等大的景点,园林体验一下即可。 <div>这个藕园此后还住过不少名人,比如杨荫榆、钱穆、钱伟长。苏州这地方,走几步就是一个名胜,就能关联出一系列名人。</div> 藕园的拱门、窗棂、天井、回廊、灯笼、假山、亭台,红叶、黄叶、绿叶,甚至白山墙上已经干枯的爬山虎藤条,一切的一切,说不出它们好在哪儿,但是一切都那么美好。 听旁边两个上海腔调游客赞叹:“这个园子不大倒蛮精致的唻!”<div><br>清朝同治年间,有个姓沈的按察使归隐苏州,买下一破落园子,整修两年后改名“藕园”,真不知他为啥不叫“沈园”,难道只有绍兴那个陆游唐婉题过《钗头凤》的园子才配叫“沈园”?</div> 那些古装旅拍的母女、姐妹或情侣、夫妻,仿佛都从画中走来,如梦如幻。 最爱这张红枫掩映的粉墙黛瓦,觉得自己也拍出了江南风韵的图片。 出藕园依然瞎逛,不知东南西北,事后看照片为平江路东园,打车很快就回到了酒店。现在查地图发现,我到苏州的第二天,基本在苏州老城的东北角逛荡了。 母女二人逛累了就回酒店休息,光休息也太亏了,晚上六点多,苏州的天早黑透了,坐地铁再去苏州之门,最漂亮的夜苏州就在那里。走!看看苏州的夜景有多美,看看那里有什么好吃的。<div><br></div><div>还是到苏州之门下车,这次换个出站口,一下子就到了金鸡湖边,看苏州之门的角度刚刚好,这可是现代苏州的标志。夜幕中的苏州之门流光溢彩、璀璨夺目,满满的科技风和快节奏,迥然相异于苏州老城的气质。</div> 金鸡湖音乐喷泉非常有名,不过只在周六、周日晚才有,12月13日,我们到苏州的第二天是个星期五,夜色中的金鸡湖畔并不热闹,或许我们没有走到热闹的地方。风有些大,周围没啥热闹处,苏州中心这样的商业区也不想再转,回酒店! “太监弄”!这路名有点恶心,就在我们住处附近,在第一天吃饭的珍珠巷北面,其实当时分不清东南西北,跟着导航左转右转瞎转。苏州丝绸刺绣名闻天下,明清在苏州设立了专门供奉皇家丝织品的织造局,而前来苏州督办这类事务的太监居住此处,才有了“太监弄”这个名称。<div><br>现在说太监恶心,若身处当时当地,很多人怕是想巴结太监都没有门道。如今也有很多人像原来的太监,没有净身但精神自觉进行了阉割,于一般人而言,他们身居高位,媚上欺下,有时趾高气扬,有时奴颜婢膝。静下心对照一下,有些人真能对号入座。</div> 扯远了!太监弄是苏州一条著名的美食街。话说回来,我们住的观前街周围都是美食店,但是如果问当地人,他们会说这里很少有地道的苏州菜馆。<br> 回到观前街,广场大大的电子投屏上,是温馨的“苏州民生发布”,提醒近日气温走低,叮嘱做好保暖措施,苏州真是个温暖体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