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的藏画(5)

黄闽

<p class="ql-block">观看卢浮宫几百年的藏画,绘画的主题内容在不断增加,从耶稣圣母宗教故事到贵族国王人物肖像,再逐渐把注意力关注到日常生活、社会重大事件、风景、静物等等,画家视野的不断扩大,风格的创新,体现了社会的演变,也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年的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中世纪的卢浮宫》</p><p class="ql-block">作者:林堡</p><p class="ql-block">时间:1415年</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展现了当年卢浮宫的样式和周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放贷者与他的妻子》</p><p class="ql-block">作者:昆丁.马西斯</p><p class="ql-block">时间:1514年</p><p class="ql-block">71cmx67cm</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昆丁是16世纪北欧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这是一幅细腻的、引人入胜的画作。自这幅画起,西方表现日常生活的主题逐渐走上了艺术舞台,是世俗艺术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这幅画里有三个人物,你看清了吗?其中一位在镜子里,读圣经。夫妻俩是一家人,但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却迥然不同。商人的狡猾精明与教徒的虔诚谦卑、世俗与神圣形成一个充满着冲突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牙医》</p><p class="ql-block">作者:赫里特</p><p class="ql-block">时间:1628年</p><p class="ql-block">130cmx186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画作描绘了工作的牙医以及病人忍痛的表情和傍观者的神态,展现出了当时市井生活的一个场景,让观者能深切感受到 17 世纪荷兰社会生活的细节与氛围。</p> <p class="ql-block">《狂欢节景象》</p><p class="ql-block">作者:乔万尼</p><p class="ql-block">时间:1754年</p><p class="ql-block">81cmx111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画作描绘了威尼斯狂欢节期间的热闹场景,人物众多,姿态各异,有的身着华丽的服装跳舞,有的戴着面具嬉戏,还有的在演奏乐器,整个画面充满了欢乐和节日的氛围。</p><p class="ql-block">绘画色彩鲜艳明亮,笔触轻快流畅,富有动感和节奏感,给人以轻松愉悦的视觉享受,展现了18世纪威尼斯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p> <p class="ql-block">《海伦.芙尔曼和她的两个孩子》</p><p class="ql-block">作者:鲁本斯</p><p class="ql-block">时间:1636年</p><p class="ql-block">115cmx85cm</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画家以细腻的脸部和独特的色彩,着力描绘了自己的妻子及其儿女,展现出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体现了鲁本斯对妻子和孩子深深的爱意以及对家庭生活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午餐》</p><p class="ql-block">作者:弗朗索瓦.布歇</p><p class="ql-block">时间:1739年</p><p class="ql-block">82cmx66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作品描绘了一个贵族家庭的午餐场景,人物形象优雅、高贵,身着华丽的服饰,举止端庄。室内装饰华丽,摆放着精美的家具、餐具和装饰品,画面中的人物或坐或站,正在享受着午餐,有的在交谈,有的在进食,有的在微笑,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你细看每一个人的脸,好似中国画的技法。</p> <p class="ql-block">《好运》</p><p class="ql-block">作者:雅各布</p><p class="ql-block">时间:1631年</p><p class="ql-block">26cmx23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算命这行当看来中外都有。画中算命人信心十足,被算的女子面色紧张,期盼好运。</p> <p class="ql-block">《玩牌的作弊者》</p><p class="ql-block">作者:乔治</p><p class="ql-block">时间:1635年</p><p class="ql-block">106cmx146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画作描绘了一个纸牌游戏的场景,画面左侧有一个作弊的男子,背后藏着一张方块A,正准备出牌;中间是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子,姿态从容,斜眼看向作弊者,似乎已洞悉一切;旁边的女仆眼神像在打掩护,正给女子倒酒;右侧是一位年轻的花花公子,衣着考究,全然不知自己即将被骗,还在专注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牌,桌上放着他的金币。玩牌的骗术也是历史悠久了。</p> <p class="ql-block">《打猎中的休息》</p><p class="ql-block">作者:卡勒.凡.路</p><p class="ql-block">时间:1737年</p><p class="ql-block">220cmx250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受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委托而作,用于装饰凡尔塞宫。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使人们的审美渐渐倾向于欣赏那些充满喜悦与欢愉的画面。画中的贵族们外出打猎休息时,同样是十分奢侈,衣着华丽,食物丰富,展现了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p> <p class="ql-block">《夏》</p><p class="ql-block">作者:尼古拉斯.朗克雷</p><p class="ql-block">时间:1738年</p><p class="ql-block">69cmx89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割麦场景体现出夏日劳作的繁忙,而跳舞场景则展现出丰收后的欢乐和庆祝。画家将这两个场景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既能感受到夏日阳光下辛勤的汗水,又能体会到收获后的喜悦和轻松,使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节日氛围。</p> <p class="ql-block">《感恩》</p><p class="ql-block">作者:夏尔丹</p><p class="ql-block">时间:1740年</p><p class="ql-block">50cmx39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通过描绘一个普通人家,母亲和孩子饭前祈祷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和敬畏之情,体现了宗教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在阿尔科拉桥头》</p><p class="ql-block">作者:安东尼一让.格罗男爵</p><p class="ql-block">时间:1796年</p><p class="ql-block">73cmx59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画家描绘了在阿尔科拉桥战斗时,拿破仑将军手里拿着国旗,在枪林弹雨中穿行,鼓舞掷弹兵士气的场面。这是现存描绘拿破仑战斗的作品中最生动的一幅。虽然拿破仑身高只有1米67,但从这幅画看他,难道不是帅哥吗?</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一世的祝圣和约瑟芬皇后的加冕礼》</p><p class="ql-block">作者:雅克.路易.大卫</p><p class="ql-block">时间:1808年</p><p class="ql-block">621cmx979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画面描绘的是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约瑟芬皇后加冕的场景。身着华丽红袍、头戴皇冠的拿破仑站在高处,正托起皇后的王冠,给跪在主教坛前的约瑟芬加冕。教皇庇护七世坐在拿破仑身后,参加加冕式的大臣、将军、官员、红衣主教和各国使节等众多人物都按真实的场面画出。</p> <p class="ql-block">加冕礼的细部。衣着华丽,金光闪耀,庄重神圣。</p> <p class="ql-block">《总督在总督宫会议厅举行召见》</p><p class="ql-block">作者:弗朗切斯科.瓜尔迪</p><p class="ql-block">时间:1766年</p><p class="ql-block">67cmx101cm</p><p class="ql-block">布画油画</p><p class="ql-block">画面描绘了威尼斯总督在总督宫会议厅召见的场景,厅内装饰华丽,展现出威尼斯的财富和文化底蕴。人物形象众多,人物形象众多,包括总督、贵族、官员以及侍从等,体现了当时威尼斯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和社会地位。</p> <p class="ql-block">《1723年巴黎议会中的司法席位》</p><p class="ql-block">作者:尼古拉斯.朗克雷</p><p class="ql-block">时间:1724年</p><p class="ql-block">56cmx82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据说,该作品是受国王议会委托创作,以纪念一位被指控谋杀的贵族的审判。尽管具体的审判细节和涉事贵族身份不明,但这一事件在当时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心的构图,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记录下来,成为了18世纪法国司法和社会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自由引导人民》</p><p class="ql-block">作者:欧仁.德拉克罗瓦</p><p class="ql-block">时间:1830年</p><p class="ql-block">260cmx325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自由引导人民》是为纪念法国七月革命而作。</p><p class="ql-block"> 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实行了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试图恢复封建专制统治。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反抗查理十世的统治。这次起义被称为“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p><p class="ql-block"> 画家德拉克罗瓦亲身经历了七月革命的炮火,被民众的英勇行为所震撼,于是创作了这幅作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画廊的布置设计》</p><p class="ql-block">作者:休伯特.罗伯特</p><p class="ql-block">时间:1796年</p><p class="ql-block">112cmx143cm</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1784年罗伯特被委托负责博物馆的布置工作。他对布局有着深刻的实际见解,并努力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这幅作品就是他当时设想的描述:光线充满画廊并照射着从高处排列到下部的大量油画。他在18世纪设想的伟大工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在20世纪付诸实现。</p> <p class="ql-block">我把这幅画作为结尾的作品,向为卢浮宫艺术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贤致敬!</p><p class="ql-block">谢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