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洪山原湖北省委战备大院原址

红山老付

<p class="ql-block">1964年,省委、省政府根据当时形势,从战备需要出发,在随县大洪山筹建了战备时期的湖北省委后方基地。</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片曾经的省委大院,仿佛穿越回了60年前那个特殊年代。那栋砖砌建筑静静矗立着,墙上的宣传画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全国人民喜迎国庆”的标语,是当时人们心中最响亮的口号。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标语,它背后蕴含着人们对国家发展的无限期望与热情。那时候的人们,都怀着满腔热血,想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宣传海报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好人好马上三线 备战备荒为人民”。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那些投身于艰苦环境中的人们,他们积极响应号召,不畏艰难险阻,在条件艰苦的地方挥洒汗水,为国家的备战备荒做着默默无闻却又至关重要的工作。这种奉献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个特殊的时代,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排除万难干事业 广阔天地炼红心”这几个字格外醒目。农村是广阔天地,那里有着无数的机会等待人们去开拓。在那个年代,人们不怕困难,勇敢地投入到农村建设中,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同时也磨炼了自己的意志,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p> <p class="ql-block">一个纪念碑庄严肃穆地矗立着,碑文是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不仅仅是简单的几句话,它代表着对党的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一座灰色石头建造的老式庭院大门上挂着绿色门牌,上书“张体学纪念馆”。张体学亲自主持修建大洪山省委战备后方基地。“四清运动”开始后,张体学就住在原省委战备大院附近的安全村。他在大洪山两年多的时间里,领导兴建琵琶咀水库,改造公路,植树造林,建设云峰山茶场,足迹遍布随县山山水水,给当地人民留下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一面灰色砖墙上的标语“清工分 清账目 清仓库 清财务”,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词,却反映了当时管理工作的严谨性。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清晰明了,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这也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从细微之处着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p> <p class="ql-block">旁边木制招牌上写着“陈列室”三个大字。走进屋内,旧式的农具等物品摆放整齐,这里仿佛是一个时光的容器,保存着过去的历史痕迹。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张体学的故事,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位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通过这些展品,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以及前辈们的伟大功绩。</p> <p class="ql-block">张体学,河南光山县人。1915年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党。曾任红军战士、班长、排长、营政治委员、游击大队长、副团长、团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军分区司令员、分区政治委员、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师长、武汉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副书记、省军区政委、党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副省长、省长、代理省委第一书记、省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p><p class="ql-block">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1973年9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8岁。</p> <p class="ql-block">张体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站在这个省委大院里,回顾往昔,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明白了要传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防科工委神剑艺术协会会员,旅游爱好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