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晋祠,聆听山西人值得骄傲的悠久历史文化

航空小生

<p class="ql-block">  来太原一下飞机,山西的朋友直接推荐我去太原晋祠看看。就像去陕西,朋友一见面就是去大唐西市。到安徽,我们安徽人骄傲的说,走去黄山看看是一样的。去太原晋祠是看山西的文化历史,去西安大唐西市是陕西历史文化和小吃的美食文化,来安徽是黄山自然风光。都是值得一看的地方。12月27号跟随导游的脚步,来到了晋祠参观。</p><p class="ql-block"> 山西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虽然今天的晋祠,温度在零下3°,北方的冬天,风都是带刀子的,吹在脸上感觉到刺骨。金牌导游就是金牌,我觉得导游张洋应该是太原最好的导游,对晋祠的文化讲得非常到位。他的服务是贴近游客,一边旅游,一边安排游客的生活,了解游客的需求,可以说服务也是一流的。他比较适合带小团,因为沟通起来方便,按照游客的需求灵活的改变行程,及时跟旅行社报备。来一次山西不容易,给游客最好的服务,就是金牌导游。说一说晋祠的特色吧!一是周柏。周柏是西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30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二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殿顶用黄绿色的琉璃瓦剪边。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把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p><p class="ql-block"> 导游带我来到《晋祠之铭并序》碑前,这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大唐立国之后,李世民为报答唐叔虞的保佑,特地立了这块石碑。唐太宗平生爱好书法,而且特别喜爱晋代王羲之父子的行书,这块碑的碑文就是唐太宗有意摹仿王字的杰作,因而是一块特别珍贵的名碑。再看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我国最古的地理书《山海经》便有“悬瓮之,水出焉”的记载,它不仅指出了难老泉是水的源头,而且还告诉是水母娘娘传说故事的物证。</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晋祠,我感悟晋祠布局的形成受到儒释道的影响,南北朝以后,佛教的庙宇开始拥入晋祠,道教的殿堂也依祠而建,并在明清两代达到高峰,形成儒释道共处一祠的格局。祠庙空间布局主次分明,中轴对称;纵深发展,线形布置;曲径通幽,欲扬先抑;繁而不乱,气势恢宏;向心布局,横向排列等形式,而晋柯的布局则兼而有之,集众所长与一身,形成了一个更为丰富合理的空间。晋祠建于风景区的建筑群,能结合自然环境,巧妙地进行建筑布局,其实际范围往往不限于建筑本身,还包括着寺观周围它所控制的自然环境。而且完全融汇于自然的山水之中,是一种自然风景式的园林。它们有的位子风景区之中,成为风景名胜园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大多数的祠庙都选择在背山临水的环境中,视域开阔,利于烘托建筑庄重肃穆的气氛。处于山地环境,更多的是考虑与山地环境相结合,随高就低,分级而建,不拘一格。晋祠虽说建在山脚下,但晋祠的一些建筑还是以山为背景,结合地势,就是这种布局方式的生动写照。佛教所追求的超尘脱俗、恬静无为的主旨,道家所追求的清静无欲、修养内丹的境界,都喜欢深入名山,选择清幽恬静、地势险绝的地方建筑寺庙与道观。晋祠是依托悬瓮山和晋水的特殊自然环境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山水环境得到了开发、利用具有了风景和生态学方面的价值。同时,它又逐步与人类的伦理观念和情感投射发生关系,被赋予了一系列观念形态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反过来强化了晋祠的文化环境。总之,晋祠文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与周围环境结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依从,互为背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共同发挥作用。值得我一看的是圣母殿前廊柱雕木质盘龙8条,倒映水中,随波浮动。殿内无柱,殿身当心间装板门,两梢间安直棂窗。四周柱子皆微向内倾形成“侧角”,角柱增高造成“生起”。下檐斗拱五铺作,单拱出两跳,柱头出平昂,补间单抄单下昂。上檐斗拱六铺作,单拱出三跳,柱头双抄单下昂,补间单抄出重昂,并施异形拱。柱头与补间不同,上檐与下檐相异。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色泽均衡精致,整个殿宇庄重而华丽。</p><p class="ql-block"> 走出晋祠,晋祠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悠久和建筑壮丽,更在于它所承载的那份厚重的文化积淀。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沉与魅力,可以领略到人类智慧的卓越与伟大。晋祠,是一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历史文化宝库。让我们共同守护这座人类共同的财富,让晋祠的美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我视乎理解了山西朋友推荐参观——晋祠的真正含义,是让我了解一下山西的人文历史,了解山西的文化,传播晋文化。山西这个有文化历史的城市,我虽然第一次来这里,我很喜欢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再见!晋祠。</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