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周五吃完晚饭,想起同小区的两天没上学的男孩儿晨晨,想去家访,跟家长联系后,我敲开了晨晨家的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一打开门,我就看见紧跟在妈妈身后、眼里冒光的晨晨。见到我,晨晨很高兴,大模大样地请我在沙发中间坐下,看我坐下他才坐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轻声地问:“身体怎么样了?下周能上学吗?”“嗯——””晨晨沉吟一声,说:“我身体没事儿。班主任不喜欢我,同学们欺负我,我很失望,想让妈妈给我转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言从一个十岁的男孩嘴里说出来,我真的有点意外。作为校长,看到一个男孩对学校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我竟一时语塞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记得刚当老师的时候,有一次带学生去春游。返回前,各班要清点人数。等了好长时间,人数还没出来,一个小伙子老师说:“不用清点了,出来几千个人,少一两个正常!”我们都知道他是看等的时间太长了才说个笑话,打破一下尴尬的氛围。而在后来的三十年中,这个小伙子因为自己的细心管理、精心服务,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现在已经是校长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啊,作为管理一个五六十名学生的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每位家长都是教师的服务对象。优秀班主任的“服务满意率”是多少合适呢?我觉得只能是百分之百。如果是98%,那就说明班级里“有一个永远不会进步的孩子”,或者“一个老师永远瞧不上眼的学生”,或者在老师认为有“一个百无一处的学生”,亦或者家长群中“永远有一个挑刺的、处不来的家长”,或者“有一位相见如仇人的家长”,这个2%的“不满意率”的存在,能说明这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换个角度说,有一个孩子说“我对这个学校很失望”,作为校长,心里会作何感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自己当过城市学校的校长,也当过乡镇学校的校长,不管在哪里,自己都秉承着“不能让一个孩子和家庭失望”办学底线,亲自指挥,让弱智儿童、狂躁症儿童、重病学生、厌学学生等能安安稳稳享受学校教育。学校干部和教师的辛勤付出也换来一次次孩子和家长的满意。从无数事实中,自己越来越深刻地理解“教育即服务”的真正含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偶然一次刷视频,听到河南省教育厅毛杰副厅长在一个名师高研班上给学员们的忠告:“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我突然理解了自己正在面对可能就是教育的“傲慢”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傲慢的名师”说:我是名师,我就代表最先进的经验,我说的就是金科玉律,别人说的都不对,务必要听我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傲慢的班主任”说:我带班多年,经验很丰富,啥样的学生都摆弄过,没我的要求就是金科玉律,谁说什么都不好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傲慢的校长”说:我的学校是区域最好的学校,获得荣誉无数,领导们都哄着,同行们都捧着,谁敢质疑我的办学?谁敢说个“不”字?世界上就没有我摆不平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可能有些“傲慢的人物”没直接说出这些“傲慢”的话,但是从他对待人和事的态度上看,只能让人想到“傲慢”一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毛副厅长还说:“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作为教育的当值者,每位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教育的服务本质,多多从家长、从社会的角度理解自己从事的工作的意义。诚然,一个孩子对于一个班级只是五十分之一,对于一个学校也谈不上千分之一,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一个孩子失望,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失望,一个亲属团的失望。不管孩子成绩多低,习惯多么不好,品行多有问题,第一个不能放弃教育的就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良性发展相比,教师都应该把自己的威严、权威、过去的种种荣誉暂放一边,先把服务对象放在第一位,这可能才是尽责称职的首要一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目前,网络上关于教育的负面信息很多,“学校”和“教师”的尊严彷佛从来没有这么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很多原因都是来自学校或教师的那种天生的、经年堆积出来的“傲慢”,因为傲慢,才显得不可一视,仿佛高高在上,漠视群众关切,处理事故粗枝大叶,那种“爱咋咋地”的傲慢态度引发了诸多本不该发生的舆情、负面观点,让教育的“面子”被吃瓜群众踩得稀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想见识一下“惨痛的教训”,请继续你的傲慢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章插图来自百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