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之旅(二)旅途中的磨难

潜影(拒聊)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东极之旅第一篇我讲到了第一重和第二重磨难,这一篇讲的是途中的磨难。</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第三重磨难:平时爱旅游的我,在憋闷了2年多,正想酣畅淋漓的疯狂一把的时候,2022年的8月18号,也是我们团队到达旅游地的第三天,却传来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有了疫情的消息,疫情是从西藏旅游回来的车上感染的,虽然是下县的,人家当地也不放心,把我们看作疫区来的,每到一地必须核酸,甚至每到一个景点也要测核酸,耽误了很多时间,这还不算,有时还要求必须去医院采集,普通的采集点还不行,我们在当地呆了5天,做了不下5,6次核酸,你说闹心不。&nbsp;&nbsp;</p> <div>  2022.8.18日,我们旅游的第一站,是八女投江雕塑景点。八女投江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牡丹江的真实故事,八个女兵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主动吸引敌人的火力,最后被包围,为了不落入敌人之手,她们投江牺牲。</div>八女投江简介:<div>&nbsp; &nbsp; &nbsp;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 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 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div>&nbsp; &nbsp; &nbsp; 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br><div>&nbsp; &nbsp;“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女儿》,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 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br></div></div></div><div>&nbsp; &nbsp; 那一天,我们在八女投江雕塑面前,献了花篮,致了悼词,三鞠躬一谢英灵! </div> <div>  8月18号的第二站,北大荒纪念馆,当年王震率领退伍大兵,到北大荒开田忠良,把北大荒变成今天的粮仓。</div>王震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馆<div>&nbsp; &nbsp; &nbsp;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建筑面积607平方米。分为正厅和东西侧厅。正厅北侧中央,160厘米高的花岗岩基座上安放着王震将军85厘米高的半身汉白玉塑像,塑像后衬的北侧墙壁是长23米、高3米的大型锻铜浮雕《先行者》,反映了50年代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的光辉历史时段,开拓先行者的理想和北大荒半个多世纪的辉煌业绩。</div><div>&nbsp; &nbsp; &nbsp; 当年的北大荒有句谚语说的好;“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砂锅里。”那个时期的自然生态真是原始北大荒的自然生态。据说那个时期,没村落和住房,官兵们就自己动手用泥和草垒起地窝棚和干打磊住进去。冬天十分的寒冷,夏天闷热潮湿,就这样的艰苦环境下,经过数十年几代北大荒人的努力,一座座现代化农场屹立荒原深处,一片片肥沃的黑土农田为国家生产着数不尽粮食,保证了十四亿中国人民的饭碗,这些北大荒人功不可没。</div> <div>8月18号下午,游玩兴凯湖</div><div>&nbsp; &nbsp; &nbsp;吃过中午饭,我们坐大巴车来到黑龙江最大的淡水湖——</div>兴凯湖:兴凯湖位于密山市区的东南部35公里中俄边境线上,湖区的面积有四千多平方公里,这是在我方境内的面积,整个湖区有四分之三在俄罗斯境内。站在湖岸边就感觉站在大海边一样,一眼望不到边,唯一不同的是海水是蓝色的,而兴凯湖的水是黄色的。兴凯湖,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div>&nbsp; &nbsp; &nbsp;兴凯湖史书记载,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后改为兴凯湖,兴凯湖是中俄边界上的淡水湖。为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积为中国,南部属俄罗斯。大兴凯湖南北长达100多公里,东西宽达60多公里,面积4380平 方公里 ,湖面海拔69米,最深处10米,总储水量约240~260亿立方米;小兴凯湖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4.5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最深处4~5米。<br></div><div>&nbsp; &nbsp; &nbsp; 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虽然离得很近,景观却不同 。两湖之间隔着一条长约90公里、宽约一公里的天然湖岗。兴凯湖共有九条河流注入,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最后注入乌苏里江。<br></div><div> </div><div> </div> 兴凯湖观景台<div>  我们先游小兴凯湖,然后顺着两湖之间的天然湖岗去到观景台。走进兴凯湖,远远就看到小兴凯湖一处白色的豪华建筑。外观酷似船体停泊于小兴凯湖面上,顶部造型酷似鸟之双翼,振翅欲飞,这就是兴凯湖最亮丽的地标性景观——兴凯湖观景平台。登上观景平台远眺,两湖风光尽收眼底。</div> &nbsp; &nbsp; &nbsp;北侧小兴凯湖温柔恬静,鱼跃鸟飞,帆影点点,湖水静悄悄的,水面平如明境。<br><br> &nbsp; &nbsp; &nbsp;一条蜿蜒的湖岗公路全长90公里,分隔开了大小兴凯湖。公路两侧林木葱茏,湖岗两侧树木组成天然拱门,行驶在兴凯湖的环湖公路上,你只能感觉到一路的绿意葱茏,一路的清风湖景,特别惬意。 &nbsp; &nbsp; 南侧大兴凯湖天水一线,烟波浩渺,波光粼粼,一望无际。近处波浪起伏,气势磅礴,金色的沙子勾勒出了弯弯的岸线。 &nbsp; &nbsp; &nbsp;晚上入住虎林,宾馆就在虎林火车站旁边,虎林站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林镇,是隶属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主要途经线路为林东铁路。始建于1958年,至今一直在使用。他的建筑很有特色,色彩绚丽,有点俄罗斯的建筑风格。 <p class="ql-block">8月19号第一站: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位于虎头旅游名镇镇区北隅,坐落在虎头要塞主阵地中猛虎山山顶。纪念园位置曾是侵华日军虎头要塞指挥部所在地,也是当年苏联红军攻克虎头要塞之战中,战斗最惨烈、攻坚时间最长、牺牲人员和消灭日军最多的地方。为纪念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牺牲的5000万人民,从2009年起,虎林市先后出资560万元,修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br></p>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9月1日开始,1945年8月15日结束。然而,在黑龙江虎头要塞遗址却清楚地记载: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对虎头要塞发动攻击,激战至26日终于攻克要塞。由于虎头之战结束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11天之后,要塞也因此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br>&nbsp; &nbsp; &nbsp; 日军秘密修建要塞:虎头,是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一个边陲小镇,坐落在完达山的余脉虎头山上,面临乌苏里江,与俄罗斯联邦的伊曼市隔江相望。二战中,它一直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1933年日军侵占虎头后,便在这里驻扎重兵,秘密修建虎头地下要塞,企图把这里变成进攻苏联的桥头堡:虎头镇北的猛虎山由三个山丘构成,远眺有虎尾、虎身、虎头之分,如凶猛的卧虎之态,形象极为逼真,高昂的虎头,隔江雄视着俄罗斯的伊曼市、伊曼铁道桥、西伯利亚铁路及前苏联的萨里斯基军事区。地下工事以中猛虎山为中心,由山底向东、西猛虎山延伸,长达8公里。之后,延伸到虎北山和虎啸山,形成了巨大的地下隧道网络。隧道宽、高3至4米,所有覆被均用3米厚的钢筋水泥浇铸,工事上面的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人工痕迹。在山地的表面开有出入口、枪眼、炮眼、反击口、换气孔、观测所等几十条横竖通道,像蜘蛛网一样在山底下向各处延伸。<br>  在要塞工程外围,筑有野战工事和飞机场。要塞在山体中,分为四个地区,各自形成可以单独进行攻防作战的设施。<br>日军为了在作战时炸毁乌苏里江对岸苏联的西伯利亚铁道桥,1941年从日本东京湾要塞运来了大阪工厂制造,射程20公里,日本陆军唯一重型武器——40厘米口径的榴弹炮一尊,每发炮弹重1吨。在各阵地还装备了各种远射程炮。<br>  日军将虎头要塞夸耀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可坚持6个月不怕围困的坚固要塞”。<br>  苏军强攻虎头要塞:1945年8月6日,位于虎头西南方乌苏里江畔的新桥国境监视哨,被苏联红军挺进队突然包围。8月8日11时58分,苏联萨里斯基军事区重炮(15厘米口径榴弹炮)突然打出第一发炮弹,击中了日军的仓库,引起爆炸。巨响震撼了整个虎头镇,烟尘弥漫,一片昏黑。<br>  8月9日,已遭到一次炮击的虎头守备部队更加惶恐不安。<div>1时05分,集结于伊曼附近的苏联炮兵,突然用他们的16门20厘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一齐向虎头日军阵地开火。在炮击日军的同时,苏联第57边防总队的边防军,乘坐汽艇和小船,渡过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对日军的所有哨所进行袭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消灭了260名日军,占领了日军的江边哨所。<br>  这次苏军的突然袭击,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虎头筑垒地域的道路、地面工事、日军营房、通讯设施、铁路和车站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日军的警戒部队和司令部中断了联系。晚6时30分,苏军的炮火再次猛烈袭击,对日军地面军事目标进行了摧毁性打击,这是苏军渡江前清扫障碍的炮击。苏联边防军占领了日军所有的江边哨所后,兵分三路强渡乌苏里江。<br>  8月10日,苏军决定再用空中优势和重炮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虎头筑垒地域内,到处都有炮弹在爆炸,地下要塞多处混凝土掩体出现了严重的崩裂。18时许,苏军以坦克开路,指挥陆军从三个方面发起第一次总攻。日军守备队员虽然只有不足1500名,但火力装备较强。如猛虎山主阵地,有40厘米大口径火炮1门,16厘米口径加农炮6门,加上野炮、速射炮、曲射炮、迫击炮,共计24门。在日军的阵地上,多次形成反复的拉锯战斗。日军在战事失利的情况下,战地司令官大木正大尉竟下令炸毁无线电,他在军官们面前叫嚷,在险恶的时候,要实行全员玉碎。他命令部队在隧道里的多处都安放上了50公斤重的炸药包,一旦战斗无望,就引爆自毁,决心与苏军死战到底。<br>&nbsp; &nbsp; &nbsp; &nbsp;全歼虎头日军:1945年8月19日这天,是虎头要塞日本国境守备队最悲惨的日子。这一天,苏军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苏军攻占了猛虎山日军阵地后,枪炮声在乌苏里江畔完全消失了,除了虎头筑垒区域炮火留下的累累痕迹外,便是一片和平景象。但是,在猛虎山要塞区后方的虎啸山还有50余名日军幸存者,平顶山及其他要塞里也仍然有活着的日军。<br>  8月26日下午3时30分,虎头日军守备队仅剩的53名官兵被苏军活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场帷幕终于在虎头这里落下了,这次战斗整整比二战结束的时间拖后了11天。这11天,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付出了2000余人的生命。这场残酷的战争也夺去了1000余名苏军官兵的生命。</div><div> 当我看到这些,深感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是无数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div> 虎头植物园 &nbsp; &nbsp; &nbsp;在虎头植物园,我们登上了乌苏里江第一塔,在塔上俯视下边,看到的是虎林小镇和乌苏里江。<div>  乌苏里江第一塔2009年5月交付使用,塔高9层,坐电梯而上。总投资680万元,塔高55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塔体为钢架混凝土结构,外部玻璃幕墙半球造型,高空远看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乌苏里江畔,散发着夺目的光辉。<br></div><div> 乌苏里江第一塔作为黑龙江边境新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内部资源配置极为丰富,集森林湿地防火、湿地科普教育、湿地监测、旅游观光、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游客领略虎林边塞风光的绝美视点和最佳高度。登塔鸟瞰,蜿蜒秀丽的乌苏里江恬静流淌、天然的保护区湿地风光瑰丽怡人、近在咫尺的俄罗斯异国情调尽收眼底,段段景色与款款风情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共鸣着异域、文明与自然的绮丽旋律,令人心旷神怡!<br></div> &nbsp; &nbsp; &nbsp; 乌苏里江现在是中俄界河,这张照片就是乌拉河和松阿察河在这里汇合成乌苏里江,这就是乌苏里江的起点。左边是松阿察河,靠右边的是乌拉河。 在乌苏里江第一塔上,看到的虎林小镇。 第二站:观看天下第一虎,在乌苏里江遥望俄罗斯。<div>  从虎林植物园下来一直前走,路边好多的草编卡通故事人物,甚是好玩,一路合影过来。</div> 唐老鸭 米老鼠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吉米虎 乌苏里江边汇合处 对岸就是俄罗斯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虎简介:</p><p class="ql-block"> 1999年,虎林市投资200多万元,聘请名家大厂匠心独运地设计、制作、安装了浩气雄风的天下第一虎大型雕塑,成为虎头旅游景区的一大人文景观和标志性建筑。雕塑长25米,高16米,重30.4吨,占地200平方米,全部采用铜板锻制焊接而成,以其之大,独步天下,令人叹为观止,故以“天下第一虎”名之,已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丛书中。它屹立在祖国边境线上镇守边关,在虎脚下可遥望俄罗斯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虎雕塑造型以东北虎为基调,取天下虎之灵气,风格别具,造型独特。“虎”体锻铜铸就,斑斓耀目,雄浑庄重。该虎雄踞乌苏里江畔的虎头山顶,与俄罗斯的达里涅列钦斯克市(伊曼市)隔江相望,坐北向南、昂首长啸、神情勇猛、威镇边关,表明了勤劳勇敢的虎林人民保卫、建设祖国边疆的坚定信心,象征着虎林龙腾虎跃的恢宏发展气势,寄寓着意气昂扬的虎林人走出中国、冲向世界的雄心壮志。</p><p class="ql-block"> 当时因为没做攻略,山上的老虎我误以为是天下第一虎,回家查网络说明,才知道错了,很遗憾,没能看到天下第一虎,这是网络借图。</p> <p class="ql-block">2022.8.19日下午的第一站:珍宝岛</p><p class="ql-block"> 吃过中午饭,我们的旅游大巴车 一路沿着森林道路前行,路面有些坑洼,路上很少行人,路两旁都是茂密的森林,真是到了深山老林,一路上雨时下时停,车颠簸的我也迷迷糊糊的昏昏欲睡,突然听到车上有笑声,我醒来一看,只见2只大牛带着3只小牛路上行走,看到车来了,快速的跑起来,我们的车慢慢的跟在后边,不敢快行,怕惊扰到它们,直到他们停下来,我们才超越了他们。</p><p class="ql-block">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目的地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边防管理局的牌子,往里走到了乌苏里江边,刻着珍宝岛的大石坐落在江边,游人们忙着在那里拍照,我们开始坐船环游珍宝岛,在船上,我们唱起了乌苏里船歌,因为疫情,我们没能登岛参观,只是坐船围观了一圈,乌苏里江中心线就是中俄分界线。</p><p class="ql-block"> 珍宝岛,该岛因1969年3月发生中苏边界事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驰名中外。</p><p class="ql-block"> 珍宝岛,满语 "古斯库瓦郎" ,意为 "军队营盘" ,是一个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的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珍宝岛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状如元宝而得名。行政上隶属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珍宝岛乡,位于饶河县城南偏西40公里处。</p> 自卫反击战概述<br>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br>中俄东段边界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由于珍宝岛、黑瞎子岛等岛位于界河之上,俄国、苏联都曾声称拥有珍宝岛等岛主权(中方认为,中俄边境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上,而该岛明显在主航道以南故归属中国)。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前苏联将黑瞎子岛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八月风暴行动之后,从1947年开始苏联红军在珍宝岛巡逻。 1964年中苏边境谈判中,苏方准备将珍宝岛归还给中方,但由于中苏关系日趋恶化而谈判中止。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在边界上的若干地方,比如乌苏里江上的七里沁岛和珍宝岛,不断发生巡逻队冲突,从对骂到推搡、棍棒武斗等。从1968年开始中方准备在中苏东部边界进行武装行动。1969年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批准之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部署3月在珍宝岛进行“珍宝岛反击战”,为在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定基调。 1969年3月2日苏军发现中方有人上岛,便派出边防巡逻队上岛驱逐对方,被中方伏击,打死打伤数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苏双方的边防部队在此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军使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双方都声称是对方蓄意挑衅,先开火。其后中方打退了对方的进攻,战斗之后中方控制全岛。中方伤亡比对方少,这次战斗中方称为“珍宝岛保卫战”或“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69年9月1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葬礼后路过北京,和周恩来等会晤。之后局势得到缓解。<br>  1990年,珍宝岛归属问题得以解决,1991年俄罗斯承认珍宝岛属于中国。 2004年,中俄也达成了关于黑瞎子岛的协议。根据中俄双方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俄罗斯将把占领的银龙岛的全部、黑瞎子岛的一部分领土,以及额尔古纳河上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归还给中国。2005年4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这个补充协定。而此前一个月,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也通过了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的决定。至此,不仅黑瞎子岛的领土争议尘埃落定,中俄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也全部得到了确认。2008年10月,中俄两国政府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了中俄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黑瞎子岛西侧约171平方公里陆地及其所属水域正式划归中国。 珍宝岛上的部队哨所 珍宝岛地图 游船 <div>  从珍宝岛游览完,又驱车去大顶子山,因为乌苏里船歌里的一句歌词:白云飘过大顶子山,所以我们到了那里想一睹大顶子山的风采,谁知天公不作美,一路上雨不停,时紧时松,因为天气的原因,从安全考虑,大顶子山已关闭,我们只是到了路口的牌楼前拍了张照片留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