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天气按理该暖和起来了,小草按理要长出嫩黄的叶子了,光秃秃的树枝按理该换上养眼的绿叶子了。可是一天、两天、三……天气还未暖,小草还未青,树枝还未绿。有一天,突然天气变暖了,小草青了,树枝绿了。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时,我们缺少的不是爱心,也不是方法,而是耐心。”读到方华老师《做有温度的教育》中的这段文字,让我深受触动,心情颇为沉重。教育是慢的艺术,可我们却很焦虑,很急躁,总想着老师教了学生就都能记住,都能理解,都能运用。殊不知,“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伸出十指,长短不一,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领悟能力更是千差万别,参差不齐。教师要耐心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学习是自我学习,教师如果没有耐心,缺乏信心,就会让一些孩子情绪低落,一蹶不振,失去自我生长和成长的机会。</p><p class="ql-block">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教育应以慈悲为怀。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其实,每一个老师都知道,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能等同于体力劳动,只要吃苦就极有可能做好。有些孩子成绩不好,可能他就是不擅长某些科目的学习,老师自然也就不能过于严厉地去要求他或者惩罚他,而应该去帮助和鼓励他。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八岁男孩——伊夏,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孩子,可因有阅读障碍考不好成绩而被老师经常惩罚,被同学经常取笑。但当活泼开朗的艺术老师发现他的问题后,这位老师开始悉心地教导他,真心地赞美鼓励他。他渐渐走出学习障碍,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和喝彩。教育理应使孩子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要引导、帮助和鼓励孩子成长,让孩子发现自己、寻找乐趣,为孩子成长提供机会与可能。“教育还应有一些更深、更长远的看不见、摸不着、一时发现不了甚至永远都无法量化和具体化的东西。这些东西成不了教育的功劳,而只能是教育的功德。”因此,无论如何,教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时候,都要有平常心和边界意识,用慈悲心来唤醒和启迪学生。当前,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规定了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管理和教育学生,但老们们绝对不能把教育部颁布的《规则》当作法宝,越过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界限,以至于违背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要有耐心,允许学生犯错。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犯错就大发雷霆,怒气冲天。即使面对多次犯错仍不改正的学生,老师也要尽可能地保持镇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先处理好情绪,再处理事情”,因为“冲动是魔鬼”。有时候可能只是学生一个小小的错误,如果不能“冷”处理,就可能会酿成大祸。时隔十年,我仍记得这样一件事情:那时的我,上班才两年多,年轻气盛,看到不爱学习的学生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Z同学不喜欢读书,上课要么打瞌睡,要么左顾右盼,心思一点也不用在学习上。课任老师曾多次向我反映过他的问题,我也做了一些调查:Z同学家在山区,父亲身体有病,母亲打工养家,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在上小学。这样的家境,理应更加努力才对啊!可他为什么看起来玩世不恭,有点自暴自弃呢?为此,我和家长进行了沟通,私下里也从多个方面鼓励他,可收效甚微。一天晚上九点多钟,领导给我打电话说Z同学在厕所抽烟,让我处理一下。我顿时火冒三丈,来到了学校,找到了Z同学。没等他说话,便劈头盖脸地数落了一顿,就让他回了教室。第二天早上,我仍觉得Z给班级抹了黑,让自己丢了脸,就再次把他叫到了办公室。“你难道不知道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吗?你在学校睡觉也就罢了,居然还抽起烟来了。你的妈妈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不好好学习,难道一点也不惭愧吗?……”我怒火中烧,他低头不语。“你一个山里娃,到县城里来学习,怎么一点也不懂得珍惜呢?”霎时间,我见他脸色大变,眼露凶光,眉毛一竖,说:“老师,你凭什么这样说我,凭什么说我是山里娃。你看不起我,我不念了。”他情绪十分激动,转身就要走,办公室的老师们赶紧拉住了他。后来,一位老师安慰他:“老师也没有恶意,只是觉得你家庭条件不好,更应该好好学习,报答父母亲才对。不是‘逆境出人才吗’?老师怎么会平白无故地这样说你!”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给他做工作,他的情绪才慢慢平稳下来。我深知是我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用词不恰当,伤了他的自尊,不好意思地对他说:“对不起,刚才也可能是我太生气,说错了话。我确实只有好心,没有恶意。”“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他不再激动,原谅了我。尽管此后他依然还会犯错,但在我的努力下还是发生了一点点的变化,最起码犯错比原来少了。经此一事,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学生,不能暴风骤雨,而要春风化雨;教育学生,不能伤害自尊,而要情理兼顾。尽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然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细细思量,虽然我当时说的话并无恶意,但表达缺乏艺术,容易引起误会,伤害学生的自尊,的确不应该。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更不能揪住一件事情不放,“小题大做”,刺激学生脆弱的内心,以至于超过其承受的极限。学生的一次错误,或许需要十次努力、十种方法才能产生一点点作用,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故事、一次谈话、一次批评就让他彻底改变。“我深信教育只能给人以启迪,而不能让每个人都成功,但他会像种子一样埋在心里,等到温度、湿度、养分等条件适宜时,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贵在坚持,贵在温和而坚定地坚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