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怀念段玉凤爷爷

落叶满天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令人尊敬的本家长辈玉凤爷爷的去世令我悲痛万分。得知消息后,我便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就想在最后两天为玉凤爷爷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送玉凤爷爷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哀伤之心稍缓,怀念之情渐长。自从玉凤爷爷去世我一直心乱如麻,以致距离玉凤爷去世两星期后,我才稍有心情写一些有关玉凤爷爷的事情以怀念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合村的段氏一族都是一位老祖宗段公山根的后人,到玉凤爷爷这一代是第四代。小时候,我便知道玉凤爷爷是李村中学(现在的鹿泉区第三中学)的校长,个子高高的,满头银发(少白头),常年骑一辆28自行车上班。在家族内我叫爷爷的一辈人中,玉凤爷爷是真正的德高望重者。记得那时候无论哪家有个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婆媳关系等之类的事情弄得不可开交时都是找玉凤爷爷去调解。当然,调解过程中,玉凤爷爷也得罪了一些人,但怹从不后悔。玉凤爷爷曾经给我说过,做调解尤其是咱们自己家里的人主要还是以和为贵。家里和睦子孙才能多福。但是“和”绝不能是活稀泥,差了大花星(破坏了原则底线)的该批评的就得批评,该说的就得说。怎么处理这些矛盾问题,玉凤爷爷给我说时轻描淡写语气平淡,但是我知道这绝不简单。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是农村里的家务事。这些不仅需要调解人威望还要讲求方式方法。而这些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就是一个人的能力体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正和玉凤爷爷接触是在我1994年上高二那年,那时候我家里几经变故,年年入不敷出。高二开学伊始,我连仅有的学费都交不起了。不得已在一天早上,奶奶拉着我去找玉凤爷爷诉说情由,看看有没有解决的法子。当时,玉凤爷爷和奶奶说话的内容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一天自习课时班主任找到我,让我写一个困难申请,请求学校给予免除学杂费。我知道这是玉凤爷爷帮助了我。要知道我当时在五中上学,而玉凤爷爷只是三中的校长,而且我是已经出了五服的孙子辈儿。为此,我是一直心存感激的。可惜,所琢非器我乃鲁钝之人,高考时名落孙山之外。还好,我还心存一丝上进之心,于是厚着脸皮又去找玉凤爷爷把想去学校补习的想法告诉了玉凤爷爷。玉凤爷爷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请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三中补习后,我才有了更多与玉凤爷爷接触的机会。留给我印象较深的有三件事。第一,怹经常去旁听任课老师的讲课,而且是不提前告知任课老师。玉凤爷爷说,这样听老师们讲课才能知道老师们的真实水平。第二,学校开会时的讲话有的放矢,从不拖泥带水也不讲空话大话。第三,每逢节假日前学校食堂会给学生改善伙食,并且是凭票管饱。</p><p class="ql-block">经过二年的补习,1998年我才考上了一所上不得台面的大学。在学校我省吃俭用,尽量压缩自己的支出。终于,有一次攒了一点儿钱,想去北京(学校离北京较近)的书市上转转。那时北京的书市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转到中华书局的摊位前,看到了一本名字是《中国儒家》的书。翻看了里面的内容,感觉不错,我想着曾在假期时和玉凤爷爷聊天时的情景,心想怹也应该喜欢这本书。于是我把这本书买了下来,决定放暑假时把这本书送给玉凤爷爷。</p><p class="ql-block">很快暑假就到了,回家后我带着这本《中国儒家》去了玉凤爷爷家。怹看到我送的书非常喜欢,并且坚持给了我50块钱,坚称不能让我白给。对于传统文化,我自称有天然的亲近感。当时世纪之初,传统文化还未被追捧。我到图书馆借阅的书却多与传统文化有关。当时,总感觉自己很孤独,除了玉凤爷爷没有志同道合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假期尤其是暑假我要打工挣点儿钱,以支撑我上学习的开销。所以只有晚上才有空儿去亲近玉凤爷爷请教或聊天。后来,玉凤爷爷退休在家赋闲,我也毕业开始工作。以后,我们都有了很多空闲时间,我经常去怹家亲近怹老人家,当然大多数时候也还是晚上。犹记得,不知多少次,不知不觉聊天聊到半夜时分还意犹未尽,我却不得不告辞回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玉凤爷爷近距离接触二十多年,使我受益匪浅。当我生活中有困惑时,怹总是开导我。当年,我已是大龄青年,婚姻无所着落,彷徨无计。玉凤爷爷开导我说,如果像你这样对传统文化有坚定信念的人都不能成家,那么这个社会就快完了。当我母亲遭遇车祸突然离世,我为自己不能早日孝敬母亲内心自责不已时,玉凤爷爷劝我说,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奶奶因为连续摔跤然后卧床不起最终离世。事后,我自责如果家里有人时时不离奶奶身边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玉凤爷爷劝导我说,人各有命该走了谁也拦不住。唐三藏是有道高僧,离世前不也是摔了一跤然后卧床不起吗?生活困难时,玉凤爷爷总是资助我。无论是2005年盖房,还是2009年结婚,2012年买房都从玉凤爷爷那里借过钱,合计约五万元,至今也没能还给玉凤爷爷。以前总想着玉凤爷爷能多驻世几年,等我手头宽裕了能把借的钱还上。现如今只能算做遗憾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凤爷爷的言传身教,将会影响我的一生。玉凤爷爷的德行之高,使我望其项背而不可得。引《论语》中颜渊、子贡赞孔夫子的一段话可略表我的心情。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人们常说“平生得一知己足矣”,玉凤爷爷是知我的那个人。而我却只知玉凤爷爷的一二而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得知噩耗后,我心中烦乱之极,口占四句以表心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诲在耳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容如目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生从此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以寄余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斯人已逝,唯有追忆!白居易《长恨歌》里说,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再也没有和玉凤爷爷聊天的机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感于玉凤爷爷的德行之高,我想把怹老人家的读书笔记,日常教诲整理成文以教后人,至少有教于我。这也算是我对玉凤爷爷的一种纪念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附记——12月12日上午9点35分,妻给我打了微信电话说,没了玉凤爷了。突然听闻噩耗心中悲痛万分,只想着马上回去,只是路途遥远。于是匆匆忙忙向老板请了假,请同事把我送到乌鲁木齐机场。坐在车上心乱如麻,慌乱的翻看着手机里的机票信息,三番五次的订错了机票。还好最后买到了最早的到首都机场的飞机,然后坐高铁回到了石家庄,让朋友从火车站把自己接回家里,到家时晚上9点10分。在家里待了几分钟,我便急匆匆赶到了海伟叔叔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门口挂着的白纸条团,我便泪如雨下。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到客厅里的冰棺前倒头痛哭,一遍一遍地哭喊着爷爷啊爷爷。。。。。。几位守灵的叔叔把我扶起来后,我又请求最后看了看爷爷的遗容。玉凤爷爷对于我来说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之一。送玉凤爷爷最后一程便成了我能做的最后一点儿事情,于是我决定为玉凤爷爷守灵,这也是我们最后的近距离的接触了。虽然有朋友好意提醒我,注意休息保重身体,可是相对于仅有的两宿的守候这又算什么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