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大殿

渭水放歌

<p class="ql-block">通往大殿的路真是锻炼人,一路拔高,海拔从八九百米到两千多米。近期时节,初始枯叶满地,脚下打滑,再走便有冰雪,还是打滑,着实需要一些脚力。</p><p class="ql-block">据说,通往大殿之路是秦岭故道,望往文公庙去的,先前之年,小脚老太边走边歇,晚上寄住小庙,几天才到,真是感人。</p><p class="ql-block">一路而上,先到下白云,据说有个和尚,也不见踪影,僧袍还挂在外。再去上白云,也是无人,倒是有个小雪人堆在院子里,再到骆驼树,树被削了,不似骆驼,再上就上到了大殿,只有一个出家人守着,老远就招呼我们,你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赶紧进来有锅有柴,烧热水喝……吃饭的话也有面下……你们厉害,下雪后就没人上来,你们是第一波……</p> <p class="ql-block">大殿有几块残碑,记录了民国邵力子捐洋数百块修庙的款项,也有捐粮的……</p><p class="ql-block">大殿有观景台,能看到开阔的关中。</p><p class="ql-block">没去大殿,以为很宏阔。去了大殿,才知大殿不大,原来也只有一间殿堂,是供奉观音的。想想也是,在这两千多米的秦岭山中,一条小径曲折向上,去往更远更高的太白山,途中有庙曰大殿,又有多大。秦岭山中的庙都很小,或一间石屋的样子,但也别致,古朴,很是符合崇山峻岭应有的气质,也符合古时人力物力的艰辛与缺乏。现在,多了几间,得益于出家人的化缘。大殿只有一个人,敲钵念经,焚香念佛,礼遇路人,大多时,只是一个人的静修吧……</p><p class="ql-block">上去一身汗,吃过开水泡面便有些冷了,照完合影,赶紧下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