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房地产公司在答辨状中以攻为守、倒打一耙,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到底谁才是“不当得利”者?

山河学苑

<p class="ql-block">作者:吕东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案情背景与某房地产公司的违约行为概述</p><p class="ql-block">在业主与某房地产公司的合同纠纷案中,某房地产公司的违约行为堪称恶劣,已持续近五年未支付月供款项,严重违背了合同精神与商业诚信。更令人愤慨的是,该房地产公司还擅自篡改合同条件,推行月供换房政策并制定了“乘人之危”的施使方案,进一步侵犯了业主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p><p class="ql-block">二、某房地产公司违约行为的法律定性分析</p><p class="ql-block">1.实际违约:某房地产公司未依合同约定履行支付月供的义务,这一行为直接构成了实际违约,严重损害了业主的经济利益。</p><p class="ql-block">2.预期违约:某房地产公司擅自变更合同条件,推出月供换房政策与施使方案,此行为已明显预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构成预期违约,对业主的预期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p><p class="ql-block">3.根本违约:某房地产公司的上述行为已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合同关系无法继续维持,且该违约行为是业主无法接受的,因此构成根本违约。</p><p class="ql-block">然而当业主以《民法典》第578条要求其在合同届满前履行全部义务时,某房地产公司却说这是不当得利,真是令人啼笑皆非!</p><p class="ql-block">三、某房地产公司构成不当得利的深入论证</p><p class="ql-block">在本案中,某房地产公司的行为不仅构成了上述三种违约行为,更构成了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p><p class="ql-block">某房地产公司获得了利益:某房地产公司长时间不履行合同义务,将本应支付给业主的月供款占为己有,这一行为显然使其获得了非法利益。</p><p class="ql-block">业主受到了损失:由于某房地产公司未支付月供款项,业主不得不承担额外的经济负担,包括但不限于利息损失、资金占用损失等,这构成了业主的实际损失。</p><p class="ql-block">无法律根据:某房地产公司占有月供款项的行为没有法律根据,因为合同明确规定了支付月供的义务,而某房地产公司却故意不履行该义务。</p><p class="ql-block">因此,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某房地产公司的行为构成了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取得的利益,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p><p class="ql-block">四、结论与呼吁</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某房地产公司在本案中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违约和不当得利。我们呼吁相关部门能够依法对某房地产公司的违约行为进行惩处,以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法律的尊严。共同营造诚信、公平的商业环境,希望法律能够为我们伸张正义,维护合法权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