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长空永记英烈魂

桑榆晚风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桑榆晚风</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223996</p> <p class="ql-block">  冬至时节难得有一个暖阳高挂的日子。我按照手机导航的指引,在鼓楼换乘南京地铁4号线一路往东,很快到达王家湾站,从1号口上来后顺着蒋王庙街继续向东,走了不到一公里,便来到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坐落在紫金山北麓,占地近60亩,是世界上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2014年8月24日该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5年10月15日,纪念馆被授予“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整座纪念馆由航空烈士公墓、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和纪念展馆三部分组成,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美等国空军在中国大地上联合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历史。</p> <p class="ql-block">  航空烈士公墓始建于1932年,公墓建成后,历经战火,饱经沧桑,尤其是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对烈士公墓实施了一系列破坏行为,纪念塔被毁弃,许多建筑被拆毁,公墓几乎成为废墟。</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烈士公墓经过初步修葺基本恢复原貌。在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前夕,国家决定对烈士公墓进行全面修缮。1985年7月动工至1995年前后间隔近十年,其修缮及扩建工程才算全面结束。期间,各级政府拨款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款达数百万元。修缮后的公墓在顺山势而建的左右两条台阶上,镌刻着每一位葬在这里的烈士职级、姓名及殉职简介等,供人们祭奠。2002年,航空烈士公墓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于1995年9月3日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在公墓内落成。碑高15米,碑身上端呈英文字母“V”形,象征胜利。“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九个大字由张爱萍将军题书。纪念碑前有两组雕塑,一组是中国和苏联飞行员组成的“出征”,另一组则是由中国和美国飞行员组成的“祝捷”,形象地表现出了三国飞行员并肩联手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形象。纪念碑后方矗立着30座成弧形排列的英烈碑,镌刻着4296名中外抗日航空烈士的英名。</p> <p class="ql-block">  航空烈士纪念展馆于2009年建成对外开放,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形呈机翼状,从空中俯视犹如两架振翅飞翔的战斗机。室内展厅全面展示了抗日航空烈士的英勇事迹,室外展区由“正义之神”雕塑和纪念广场组成。</p><p class="ql-block"> 高高伫立的“正义之神”三头六臂,神情坚毅,骑在飞虎之上,手持弓箭奋力向上射去。这尊青铜雕塑是借中国古代“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采取西方艺术表现形式创作而成。寓意着在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中、苏、美等国空军结成正义之盟,联手抗击德、意、日等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象征着正义的力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p> <p class="ql-block">  纪念展馆展出内容主要由奋勇抗战和国际援华两部分组成。其中奋勇抗战展厅,包括淞沪初战、迎战强敌、重整旗鼓、逆境苦斗、夺回空权、率先反攻六个单元。国际援华展厅则包含了苏联援华、美国援华、军民救援、海外华侨华人回国参战四个单元。通过近300张图片、100多件实物,以及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现了空军抗战的伟大历史进程。</p><p class="ql-block"> 高志航、刘粹刚、陈怀民、林恒、张锡祜……他们曾是蓝天上的勇士,为了保卫祖国,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奋勇杀敌,血洒长空。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震撼着参观者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高志航(1907.5.14~1937.11.21),辽宁通化人。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后到法国学习两年飞机驾驶,回国后在空军任职,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著名的空军抗日英雄,担任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1937年8月14日,日本海军鹿屋航空队9架重型轰炸机,袭击我笕桥航校机场,高志航奉命率先升空作战。这是中国抗战以来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空战。两军相遇,在战友谭文的密切配合下,高志航以高超的技术,一举击中日机油箱,在爆炸声中首开纪录。这一战,中国空军以6:0的战绩,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高志航更是被誉为“战魂”。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接收苏联支援中国抗战的一批驱逐机,由兰州返回,飞抵周家口驻防待命。11月21日,突遭敌机偷袭,未及起飞就壮烈殉国,年仅30岁。</p><p class="ql-block"> 2014年9月1日,高志航被列入我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  刘粹刚(1913~1937.10.26),辽宁昌图人。1931年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后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驱逐科学习。1936年任空军第五大队第二十四队队长,率队驻防南昌。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8月16日,刘粹刚奉命轰炸日军虹口兵营,作战中击落日军水上侦察机一架。移驻南京后,负责首都防空任务。抗战期间,刘粹刚先后击落敌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并称为抗战初期空军“四大金刚”。10月26日夜,刘粹刚奉命率机3架从江苏溧水飞往山西支援八路军反攻娘子关,在执行任务时,由于遭遇恶劣天气,迫降失事,人机具焚,年仅24岁。2015年8月,刘粹刚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  陈怀民(1916.12.25~1938.4.29),江苏镇江人。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依然投笔从戎,参加了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中的学生义勇军。1933年1月,进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1936年毕业后编入中国空军第四大队任少尉飞行员,先后参加保卫华北和捍卫上海、南京的战斗,与战友配合曾击落日机多架。</p><p class="ql-block"> 在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陈怀民的战机在击落1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的围攻,他的飞机油箱被击中起火。当时他本可跳伞求生,但他猛拉操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两架飞机在空中爆炸,陈怀民与敌人同归于尽。</p><p class="ql-block"> 陈怀民曾经说过:“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p><p class="ql-block"> 陈怀民壮烈牺牲,成了抗战期间中国空军与日军飞机相撞“第一人”。得知其战死的消息后,其父陈子祥说:“怀民之死,颇得其所,惜其卫国,尽力太少。”其未婚妻悲痛难忍,纵身跃入滚滚长江,追随他而去。</p><p class="ql-block"> 陈怀民的英勇无畏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在为其举行的追悼会上,成千上万的武汉市民自发参加,对英雄表现出了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共中央驻汉办事处向烈士敬献花圈并亲自书写挽联“义薄云天,捐躯报国。”</p><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陈怀民也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民族团结抗日的正义战争,是百余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抗战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特殊战场。年轻的中国空军奋力拼搏,勇战强敌,沉重打击了日本空中侵略者,取得了辉煌的战绩。</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统计,在抗战期间,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21597架次,投弹715吨,击落敌机599架,击伤敌机110架,炸毁敌机627架,炸伤敌机120架,击沉击伤敌舰船8013艘,炸毁炸伤敌坦克和军车8456辆。此外,高射炮部队击落敌机171架。在艰苦的抗战中,中国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阵亡或殉职,有7897名空军官兵负伤或致残。还有200多名苏联航空人员、2000多名美国航空人员及2名韩国飞行员为中国的抗战献身。当我们在和平的蓝天下幸福地生活时,我们不能忘却为中国民族解放而捐躯的中外航空勇士们。</p> <p class="ql-block">  2014年9月3日,中国领导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今,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已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及江苏省、南京市多家单位、多家高等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抗日英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抗战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险、拼搏奋进,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