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毛志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姥姥是天才的喜剧表演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刘姥姥初见到贾母时,立刻用语言对彼此的身份进行这样的表演:“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这句话既让老贾母听起来心里很舒服,同时也没有给刘姥姥自己留下什么伤害。</p><p class="ql-block"> 真正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不是所谓的社会地位卑微,而是我们自己内心世界里面对它的感受。这就是佛家强调的“分别心”。如果我们都能达到《金刚经》中讲的“无我、无他、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内心也就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高低尊卑了,也就没有什么苦恼悲伤了。</p><p class="ql-block"> 但凡贾府有外事活动,必然是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地摆出场面,好像是在装扮什么,也可能是在掩饰着什么。贾府的人是不是过分地看重了社会地位的所谓高低贵贱了呢?这样紧张的生命不可能很开朗,很幸福。</p><p class="ql-block">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时候,看到了平儿便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刘姥姥做出这样表演性的礼仪动作和语言,肯定是让对方心里很舒服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刘姥姥这个夸张的表演里面也有一些自嘲的成份在里面。什么人能够自嘲呢?肯定是那种底气十足、心态良好、幽默智慧的乐天派人物!这种自嘲与富贵贫穷无关,与一个人的智商、情商有关,反映着她的达观与自信、轻松与幽默。</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的文学想象力,于是才产生了作家。刘姥姥可以说是个编故事的天才,张嘴就来,而且特别适合听众的需要。用时髦的话说,她就是能够适应听众的审美需求。她编的第一个故事是说下雪天,听见外面柴堆响,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从窗口看,却不是村庄上的人。接下去,刘姥姥介绍柴堆房的这个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刘姥姥这话恰恰讲出了贾宝玉的心理需要。贾母让她接着讲故事,刘姥姥这回编的故事是:说有个九十多岁老太太,本来要绝后了。观音菩萨念她心诚,赐给她一孙</p><p class="ql-block">子,“那孙子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谁都知道这个男孩子指的就是贾母最钟爱的孙子贾宝玉。贾母当年的年龄是七十多岁,老人都愿意听长寿的话语,刘姥姥就有意把故事中的老太太不说是七十岁,而说成九十多岁,这样的话贾母肯定爱听。由此可见,民间作家刘姥姥很是善于把握听众的审美需要来进行即兴创作。</p><p class="ql-block"> 刘姥姥的表演才能更是自成一家,别开生面。</p><p class="ql-block"> 第四十回,鸳鸯为了搞笑,饭前把刘姥姥拉到一边,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从后面的情节可以推断,鸳鸯可能是跟刘姥姥说:在像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吃饭,开席前必须要赋诗一首。这是有意地让没有读过书的刘姥姥难堪。鸳鸯和王熙凤原想的是刘姥姥可能会憋得满面通红,说的前言不搭后语。没想到农村老太太刘姥姥站起来高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话语一出,瞬间把在场所有人笑翻。</p><p class="ql-block"> 从文学作品的创作水准来看,农村老太太刘姥姥即兴创作的这首打油诗虽不算高明,但它也达到了一首诗的基本要求。我们做如下分析:“老刘,老刘”,这是不是开篇就明确地交待出了作品的人物?“食量大如牛”,这是不是用文学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了人物形象的典型特点?接下来的“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是不是又在通过举出一个例子来进一步深层次地推进,把人物的典型特点夸张性展开,进而使作品达到了“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的高潮呢?</p><p class="ql-block"> 刘姥姥的这首打油诗也让我们对诗歌和文学作品有了这样的一些认知:我们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必须要贴近现实,鲜活生动。这也是“接地气”。</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后,出于情感上的过意不去,王熙凤对刘姥姥说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鸳鸯也说:“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由此可见,刘姥姥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p><p class="ql-block"> 可能就是别人随便说的一句话,气得我们好几天睡不着觉……什么时候我们能修炼出刘姥姥这样的胸怀气度啊?</p><p class="ql-block"> 王熙凤把一盘子的花横三竖四地插在刘姥姥头上,贾母和众人笑的不得了,刘姥姥尽管被捉弄,但一点都没有恼,而是从另一个角度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的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个老妖精了。”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表面上看,似乎是王熙凤耍弄了刘姥姥,实则是刘姥姥一点都没有吃亏。刘姥姥到贾府来干什么?因为家里穷得无法过日子了,只好来贾府“打秋风”,就是来索取物质钱财的。刘姥姥离开贾府时,所带走的物质是用了好几大车拉走的,由此可见,刘姥姥是超水平地完成了工作目标的。另外,刘姥姥在贾府留下了了随和、亲切、机智幽默的良好人缘,这不能说是被耍弄。</p>